嘉定都市网

[讨论][分享]社会阶层再生成   breezy 发表于 2005-6-8 10:02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楼主| 发表于 2005-6-1 20:44:2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四月愚翁 在 2005-06-01 12:18:46  发表
我们整体缺乏民主的意识。这不能简单地怪任何人,只怪我们曾经的文明太自以为是了。让我们看不到更远的未来...


赞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6-24 09:45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22
    发表于 2005-6-1 20:47:4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ast0741 在 2005-05-31 23:52:55  发表
    一个良好的制度就是尽量使社会的财富 平均化 尽量使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 这点西方国家做的比中国要好的多,完...


    同意~~~  教育应该是一个社会地位升迁的途径  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抑制和缩短各阶层之间差距

    可惜 现在 很奇怪  一方面在搞希望工程 一方面却又在搞教育产业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05-6-1 21:20:22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元宝妹妹 在 2005-06-01 20:47:46  发表


    同意~~~  教育应该是一个社会地位升迁的途径  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抑制和缩短各阶层之间差距

    可惜 现...


    很简单,所谓产业化就是为了某一利益集团的牟利



           

    此贴由 嘉年华 在 2005-06-01 21:20:36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05-6-1 21:21:14 | 只看该作者
    “教育应该是一个社会地位升迁的途径”,有点道理,但不完全赞同。

    贫富差距的拉大也是必然

    看到回帖中说到一些东南亚国家实行了全免费义务教育,让我又联想起了北朝鲜,他们那也是实行全免费的11年义务教育。
    而我们呢?

    单说教育方面,在这个贴在中有点狭义了。
    很多理论上的东西,真的实施起来真的很难。
    民主?公平?有时想想有点可笑。
    我想大部分朋友在平时还是都是用现实的眼光来看问题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楼主| 发表于 2005-6-1 21:22:49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元宝妹妹 在 2005-06-01 20:47:46  发表


    同意~~~  教育应该是一个社会地位升迁的途径  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抑制和缩短各阶层之间差距

    可惜 现...

    中国人对于教育是改变个体自身现状的有效途径深信不疑,所以我们有了“学而优则仕”的信条,也透出我们文化中的官本位(这点真的是很具有中国特色的),主帖中的现象在我们国家体现的不是那么严重。我们相信“有志者事竟成”“志当存高远”,对未来心中总有希望,一个家族内的家族文化对教育重视的程度往往极大程度上影响到孩子的学业成就及未来人生走向,也透过这个渠道影响到家族的未来。这个促使社会阶层成员的变动。
    希望工程和教育产业化实际上都有一个源头,就是我们资金不足。我国至今未有实现义务教育的免费,而免费是义务教育的应有之义。在有限的教育投入中又存在使用中的不合理,国家对非义务阶段的教育投入占总教育投入的比重过高。至今我们并没有完全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尤其在偏远山区,因为贫穷许多家庭根本无力承担孩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费,希望工程主要是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龄儿童和少年。而教育产业化则是主要在非义务教育阶段实行,这样可以解决由于这么多年来的教育发展大量义务教育及高中阶段毕业生要求受更高层次教育的迫切要求,如果他们的教育全由国家来办高校容纳,是不可能的。另外,教育产业化也可以缓解高等教育资金不足的问题,国家可以把更多的教育基金投到基础教育阶段,有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6-24 09:45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26
    发表于 2005-6-1 21:49:57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教育产业化 可以像25楼所说 通过对非义务教育的产业化来缓解义务教育的资金问题  但是 不能忽略的是  在客观上也抬高了高等教育的门槛  由此推出的结果是  虽然 可能所有的人都能完成义务教育  但是 只有少数人也就是有能力负担高额学费的人才能去完成高等教育 也只有这少数人有能力进入社会上层 这实际上是加大了两阶层之间的差距 和主贴里说的情况一样  

    所以说 虽然短期来看似乎是有利的  但如果一直这样下去  长远来讲是后患无穷的



    另外虽然中国人似乎都有"学而优则仕"这一信条  但并不能说明中国人对教育重视仅源于这一理由。起码在当代社会 这已经不太适用了
    学习是为了获得能力 进而使自己能够保持甚至向更好的阶层晋升 但并不一定通过仕途 不是吗? 事实也证明 大多数的社会精英并未涉足仕途。
    而通过教育可以改变个体自身现状 这并不是中国人特有的信念 在亚洲这是很普遍的。亚洲人比欧洲人更加崇尚柏拉图关于“教育使人善良,而善良使人高尚”的断言。对知识的崇拜 自古有之 更是随处可见。
    所以这点并不能体现我们文化中的官本位特色~
           

    此贴由 元宝妹妹 在 2005-06-01 21:51:42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10-9 16:39
  • 签到天数: 7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27
    发表于 2005-6-1 21:53:30 | 只看该作者
    产业结构不好  培养那么多本科生 做的工作还是高中生的工作 有什么意义 教育产业化绝对是个王八蛋政策.
    事实也证明 大多数的社会精英并未涉足仕途?

    此贴由 ast0741 在 2005-06-01 22:01:14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6-24 09:45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28
    发表于 2005-6-1 22:02:33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类xiaofeng_yh 在 2005-06-01 21:21:14  发表
    “教育应该是一个社会地位升迁的途径”,有点道理,但不完全赞同。

    贫富差距的拉大也是必然

    看到回帖...

    目前来讲 正因为贫福差距的产生有其必然性 所以要有必要的制衡手段  教育就是其中一种  与其他手段一起产生作用 从而是各阶层人群升降形成良性的循环  这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如果教育政策不对路 不能产生足够的制衡效果  那么差距当然会越来越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楼主| 发表于 2005-6-1 22:14:35 | 只看该作者
    回元宝妹妹:
          我是指官本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或者儒家文化的一大特色。对的,不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色。亚洲文化圈受儒家地向影响很大。
          教育产业化是从国外引进的,非原创,应该有度,是把双刃剑。
            另附:说说教育产业化提倡者的一个理由
         基础教育的结果实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受益者主要是国家。国家应该承担基础教育的成本。
       高等教育直接指向个人社会地位及经济收益的提高,个人是直接受益。在国家无力支付所有人高等教育费用的情况下,可以允许民众参与举办教育,要求高等教育缴费,同时扩招,可以满足一部分完全有能力自己支付高等教育成本并由受高等教育要求者的需求,同时有利于国家从中取得一定经济收益。
       纯属引用,大家可以就此展开讨论
       我国的高等教育产业化当前本身也是正在在讨论中实施
       偶本人也不怎么喜欢这个


    此贴由 breezy 在 2005-06-01 22:43:09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6-24 09:45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30
    发表于 2005-6-1 23:01:24 | 只看该作者
    “高等教育缴费,同时扩招”

    高额学费抬高了门槛 减少了穷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可能
    加上扩招  实际上是什么情形? 有实力的人可能读不起大学 没实力但有钱的人 却一拨一拨的进了大学
    最后 由于扩招和产业结构、就业观念的背离 又产生了人才浪费

    一方面这成了导致社会不公的源头之一
    另一方面 浪费了中国本就严重缺乏的教育资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