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强力转贴]家族里的故事   什么颜色的猫 发表于 2005-2-6 00:26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楼主| 发表于 2005-2-5 23:45:34 | 只看该作者
 在我四年级的时候曾经生过一场病,那病来的奇怪,只是高烧不退,医生一直不能确认到底是什么病症。但是院还是要住的,于是住到了儿童病房里。病房里有四张床,加上我正好是二男二女。
  病房里每到十点钟就关灯了,大家都要睡觉,但是小孩子聚在一起是很爱玩的,谁都不愿意准时睡觉,于是瞅着护士不注意,就偷偷溜出去,或者去别的病房,或者去别的楼层闲逛。现在想来,那个时候是很有病的,大晚上的不好好睡觉,非要溜出去玩,四个人偷偷摸摸地躲在墙角里,感觉就象是在演电视,要躲避“敌人”的视线,天知道我们那时候为什么把护士当“敌人”。
  “敌人”有时候是很麻痹大意的,于是经常被我们偷溜成功,感觉就象打了个大胜仗。于是溜着溜着就溜出事来了。我们在五层上发现了一个很漂亮的护士小姐,当然,是护士小姐,因为她太漂亮了,所以谁也没有把她当成“敌人”。漂亮的护士小姐身穿白大褂,但白大褂的里面却是红衣服,很红很红的,就象新娘子穿的那样。于是大家猜测,这位护士小姐一定是刚刚结婚。
  刚刚结婚的护士小姐,似乎总是上晚班,因为白天我们去五楼时从来也没见过她。只有晚上偷溜的时候才能看见。于是每到晚上关灯时我们总要找借口上厕所,然后偷偷溜到五楼上去看那位护士小姐。
  终于有一天,我们的行踪被那位护士小姐发现了,她很和气地对我们说:“你们是哪个病房的?这么晚上怎么不回去睡觉?”大家都低着头“嘿嘿”地傻笑,护士小姐见状只好说你们快回去睡吧,太晚了。临下楼时一号床的胖男孩扭过头来说:“阿姨,你真漂亮。”
  接下来的几天,大家天天晚上都到五层楼上去找那位护士小姐聊天,她从不带我们去她工作的房间,只是和我们默默地站在楼梯上,对着窗子看夜景。记得有一次大家说自己的理想,我说我想上重点中学,以后考大学,小朋友们都笑我,但是护士小姐很温柔地揽住我的肩说“有志者事竟成”。我觉得护士小姐真是一个大好人,于是想去拉她的手,但是她却躲开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胖男孩的病越来越重了,他的家人急得不得了,时时刻刻地陪在他身边,于是我们失去了偷溜的机会。
  一天晚上,外婆和母亲来医院给我送饭,外婆一进门就愣了愣,但她什么也没说,看着我吃完饭后,对母亲说如果没别的毛病,就让这孩子出院吧。
  母亲和姨妈一样,拿外婆的话向来都当圣旨的。于是第二天就给我办了出院手续,我很舍不得离开的,那里有我的小伙伴,有关心我的医生和护士,还有五楼上的那位漂亮的护士小姐。
  可是小孩子怎能扭得过大人,于是跟着母亲回家,一回家烧就退了,真是奇怪得很。
  只是在半年后听在那家医院工作的小叔说,他们医院里曾有一个刚刚结婚的护士自杀了。这件事情一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直到现在我都想知道,那位自杀的护士是不是我见过的护士小姐?她到底是人还是……?
  其实问也是白问,外婆和母亲是一定不会告诉我的,但我仍然坚信我见到的护士小姐是天底下最最善良的人,她一定不会是那个的(我不愿意用那个恐怖的字眼来称呼她)。
  只是后来母亲坚决送我去习武,我想可能是我那一阵子身体太弱,用外婆的话说,怕是会见到些不该见的东西。
  明天我会讲在习武时遇到的事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05-2-5 23:45:54 | 只看该作者
  上次说到那段时间身体不好,于是母亲送我去一家武校学武。说是武校,其实是一家工厂的子弟小学,白天学生上课,晚上开成一个武校。武校的老师只有一位,我们称他为“师傅”。师傅是那家子弟小学看门的,但有着一身好武艺,因为他与外公是老交情了,所以母亲把我送了去。
  关于这位师傅是如何学得一身好功夫的,我曾经问过母亲,说是解放前,有一位老僧人(应该是我的师祖),年龄大了,一人在外化缘,就化到师傅家去了,师傅见老人家可怜,就收留了他,而且最后将师祖养老送终。
  这位师祖在世时曾经交过师傅不少功夫,而且在临终前将自己的绝学传给了他。师傅年轻的时候在我们那片是打遍天下无敌的,当然,他是除暴安良,决不会伤着好人的。据说师傅最厉害的一次是以一对十,打败了一群地痞。(插:实际上,这已经很厉害了,真正的武学并不同于咱们的武侠小说描写的那么玄)
  师傅从工厂里退休后就到这家子弟小学看大门,晚上没事的时候就在小操场里从打拳到习刀、剑、棍等,慢慢地周围的家长就带自己的小孩子来求师傅收徒弟,于是师傅开始开班收徒,我应该算他的第六代弟子。
  我这个徒弟是开后门进来的,因为前面提到师傅和外公的关系不一般,所以本来我应该喊师傅为姥爷的,可是那些师兄师姐们说这样不好,还是应该喊师傅,于是我也跟着喊师傅。这样就叫习惯了,直以现在也仍然称他为师傅。
  所谓开后门进来的徒弟说白了也就是插班生,即然是插班生,那自然要努力赶进度才能跟得上趟。
  于是我每天晚上穿着外婆做的练功服,自豪地从家里出来,走二站路,来到小学校开始我的练武生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楼主| 发表于 2005-2-5 23:46:15 | 只看该作者
  实话说练武是很辛苦的一件事,首先要练基本功,压腿、下腰、倒立……样样不能缺。而且练基本功是很枯燥的,翻来复去的那几个招式,哪有在场上武刀弄棒来得爽快。可是不练好基本功就连打拳也不能够做好,更不用提什么刀棒了。耐着性子练下去,嗬,终于可以学打拳了,先是“规定拳”后是“自选拳”(或者叫“自由拳”,记不太清了)。两套拳加基本功练下来,用了一年的时间呢。
  师傅生气的时候,经常要我们扎马步,一扎就是一两个小时,腿是不敢动的,但是胳膊举累了,就悄悄换一下姿势,大家都是这样,明欺师傅看不见,其实现在想想师傅心里是有数的,他哪里会不知道我们的那些小诡计。曾经看过成龙的自传,说他的那位于师傅会打人。其实我的师傅也打人的,只是不象于师傅打得那么凶,也不会对我们进行太过分的体罚。我只挨过一次打,确切得说是一下,师傅用刀背打在我的胳膊上,因为我的那个姿势总是做不对,打完之后整个胳膊都是火辣辣地,但并不觉得痛,等回到家洗个澡后才觉出痛来,一连肿了好几天。在练武场上挨了打是不能哭的,也没有人想过要哭,虽然年纪都很小,但自己知道是学武的人,哭鼻子多不象话。
  自从练了武,就觉得很神气,身体也很灵活,整日里上蹿下跳的,除了怕父亲之外,谁都不怕。胆子也是越来越大,性格也变得仗义豪爽,见不得比自己小的孩子受欺负。
  有一天晚上照常是练到八点半,师傅就放我们这些年纪稍小些的孩子先走。但在这一天练武的时候我总觉得心神不宁,似乎要出什么事儿。等我们走出小学校的门,拐到一条没有灯的小路上,迎面过来了一群小青年(当然在我眼里是一群小青年,但现在想想应该是一帮中学生),溜里溜气地,其中一个还走到我跟前问“你也是学武的?”我心想我身上穿着练功服你看不见?嘴上只说了个是。于是就继续往前走,但那群小青年却截住了和我一起出来的那些小师兄弟们,要抢他们的刀,那刀是专门练武用的,也可以说是表演刀,在那个年代买一把还是很贵的。我们虽然学武,可是年纪太小了,看见那帮人心里也有些没底,其中有一个小师兄拿了两把刀,朝着我扔过来一把说“接住”。天知道我是怎么想的,竟然打了个空翻,然后接住了刀。结果自然是震住了那帮人,他们嘀咕了一阵,说声没事了,就都走了。呵呵,从那以后那群人就再也没有出现,现在想来心里还很自豪。
  
  在我练武的小学校里只有一座教学楼,平时我们是不进去的,除非想上厕所。那座教学楼是当年日本人建的,都是木制的地板,时间久了,走上去咯吱咯吱的,因为没有人,晚上又有“穿堂风”,所以显得特别阴冷。
  (明天接着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05-2-5 23:46:33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贴子写到这儿,我想我应该说点儿什么。有许多人问我,你的那些经历是真的吗?还是你在写故事?为什么你会遇到那么多事呢?为什么你家会有这么多事呢?
  我要说我讲的事情都是回忆出来的,有些事情在当时发生的时候并不觉得有什么,但许多年过去后回头看看还是很有些意思。也许有的人会说“我就没有这样的经历”,那是因为你没有仔细地观察生活,而且你也没有我这样的家庭。
  我的家庭应该和一般人的家庭有点差别,因为我们家会算命看相,所以许多人碰不到的事儿我们能碰到,并且有些能预知,能化解。
  另外,不算老祖宗,从我太外婆起,她有一子二女,我的外婆有二子二女,他们的后辈加起来将会有多少人,有多少故事!我这只是讲了家里少数的几个人罢了。
  其他人的故事我正在考虑要不要写呢。
  最后我要感谢所有支持我这个贴子的朋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楼主| 发表于 2005-2-5 23:46:47 | 只看该作者
  继续我的故事:
  
  教学楼在晚上显得阴森森地,当然这是现在的想法,那个时候年龄小,根本不知道阴森森这个词是啥意思,也不认得这个词,只觉得那楼里挺凉快的,而且没有人,于是在想偷懒的时候就躲进去装上厕所。当然,装上厕所并不表示一定要在厕所里蹲着,在楼里闲逛也是有的,从各个教室的门缝往里看那些课桌和讲台,现在想想是挺没劲的,但那个时候却不这样想,觉得挺有意思的,空荡荡的一栋楼里只有自己一个人,阴暗的光线,和着自己轻微的脚步声,很有点侦探的感觉。可能我从小就喜欢刺激。
  但是有一天晚上在我装上厕所的时候却听到了轻微的脚步声,我躲在一处角落里心突突直跳,等到那人走近了,我却没有看见到他的脸,确切地说是没有看清他的脸,他的五官我一点儿都没看见,但是那个人并没有因此而停下,就那么从我跟前走过去了。
  等他走后,我飞快地跑出楼去,炎热地夏季让我不再感到阴凉,看着操场上的师兄师姐们,终于平静下来。
  那天晚上结束后,我和一个师兄一起往家走,在路上我告诉他在楼里看见一个人,但没看见他的脸。于是师兄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我说是故事,可师兄却说是真事儿),这个故事据师兄说是他的爷爷讲给他的:
  
  没有脸的人(又称为平面人)。
  
  为什么会出来一个“又称”呢,因为师兄的这个故事后来经我询问,在我们那个地方竟然有好多人都知道,有的人说是没有脸的人,有的人则说那是平面人,那么这究竟是什么人呢?请听我继续讲。
  说的是我们附近的那片平房,大概住了二三百户人家,里面有许许多多小胡同。一天早上,有一个老头推着车子出门,在小胡同里左拐右拐,突然看见前面有一个人正慢慢地走着,因为那人挡了他的路,于是老头大声喊着让前面那人让一让,这一喊不要紧,就见那人转过头,脸上竟然没有五官!老头大吃一惊,掉头就跑,车子也不要了,跑到胡同口往左一转,对面来了个女人,老头吓得已经说不出话来,就见那女人走近后,竟然脸也是平的!于是老头当场吓晕过去,醒来后没几天就过世了。
  师兄讲到这儿,我就不明白了,我说那既然没五官,那脸是什么样子的?师兄说是平的,就是肉嘛,我说那没鼻子怎么呼吸,他说他爷爷讲那平面脸上有两个孔的,想来是呼吸用的。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好笑,但我当时一点都不觉得可笑,只觉得恐怖,因为在那之前我从未听说过这么恐怖的事情。后来回家讲给父亲和母亲听,他们竟然也知道!
  我们家以前也住平房的,后来母亲千方百计想办法搬走了,我不知道是不是跟那个故事有关。
  哦,其实不能算故事,应该是个传说,我们那一片儿至今还有这个传说,让我们太晚或太早都不要在胡同里乱传,因为那片胡同里有一种平面人。
  从知道这个故事到现在有十几年了吧,那片平房到现在也没有拆迁,有些老人说那片房子要拆的话那平面人就没地儿住了。
  我不确定是不是真的有平面人,我也不确定我会那么巧遇到一个,但老人们的话是不得不听的,而且我也问过外婆,但她从没有明确地告诉我有还是无,不过我还是不再从胡同走了,总是走大马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05-2-5 23:47:19 | 只看该作者
 我的舅舅。
  我有两个舅舅,大舅和小舅,现在先讲小舅。
  小舅是我们全家的开心果,每次去外婆家聚会,只要有他在场,大家的嘴向来是合不拢的,他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俏皮话惹我们发笑。我很喜欢小舅,俗话说见舅如见娘,小舅对我也很亲,他从不把我当小孩子看待,在他眼里我是一个很明事理、很懂事的姑娘,而且我从外婆、母亲和姨妈嘴里听到许多小舅小时候的事,很有意思,所以我每次去外婆家总盼望小舅也在。
  小舅小时候是院儿里有名的“皮神”,当然是调皮的皮。
  “皮神”经常在院子里倒乱,比如在小姑娘跳房子的时候,他过去把人家用粉笔画的房子拿脚擦掉,人家跳皮筋,他就去把人家的皮筋弄断,惹得那些小姑娘常常到外婆跟前告状。告就告,“皮神”是不怕的。至于院里的男孩子,更是不敢惹小舅,因为小舅常常揍他们。挨了打的小孩子就和他们的家长一起找外公告状,于是外公就把小舅狠揍一顿。
  小舅现在时常跟我说:“大外子,我小时候可挨了你姥爷不少揍呢。”(大外子,就是大外甥女的意思)于是我就说:“那你小时候一定不听话。”每当这时小舅就不言语了,拿起酒杯说:“来,大外子,喝一杯。”
  听母亲说太外婆是很不喜欢小舅的,小的时候,小舅去她那儿,她总瞧着外婆不注意就去拧小舅,实话说我是不太相信的,太外婆在我眼里是一个很慈详很和蔼的长辈,她一定不会趁外婆不注意偷偷拧小舅的。
  太外婆曾经对外婆说:“你这小儿子,到十八岁上定要过个坎儿,这个坎儿过去了,从此顺顺利利,要是过不去,这孩子就当白养了。”
  外婆自然不愿意白养一个儿子的,于是在小舅十八时她就格外留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楼主| 发表于 2005-2-5 23:47:42 | 只看该作者
  小舅在十八岁上,在我们那里多少有些名气了,当然,是打架打出的名,十几个人打他,他也不怕,也不求饶,日子久了,就被我们那个区的一个大哥看上了,既然叫大哥,一听就知道是黑社会,那个时候叫什么团伙。那大哥天天带着小舅出去玩,什么事都叫上他,听说一心想培养小舅做他帮里的头目。
  外公那个时候和当地派出所所长的关系很铁的,因为外公是厂里的党委书记,我们那个区方方面面的人他都认得。
  派出所所长自然认得本地区的各种团伙,包括他们的头目,于是就发现外公的小儿子据然和那大哥混在一起,很是紧张,马上就到外婆家去把情况说了,外公一听就急了,等小舅回来自然又是一顿揍,可是这次小舅说什么也不同意离开那大哥。其实小舅虽然为人精明,但是他太讲义气了,他觉得那大哥对他好,所以应该跟着大哥,而且他那时年轻,做事也很冲动,不考虑后果。逼急了,就说反正也没工作,让我每天在家干嘛?外公思来想去的,实在没有办法,只好提前办理退休,让小舅顶替了他的名额。
  自打小舅上了班后,的确有了很大的转变,很少再去找事打架。只是外公刚退下来,心情很不好,好在不久就当了居委会主任,全家才过上安静日子。
  后来听说那个大哥身上有命案的,当时就想在身边收几个象小舅这样能打架的人,如果小舅当时真的不听劝,一直跟那大哥混在一起,我真不敢想象他现在会是个什么样子,或许我跟本就见不到他了。
  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的命运真的是很神奇的,总是不断地出现转折,如果走错一步,后面的就很难想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05-2-5 23:47:58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叫夏雪的小姑娘。
   这个叫夏雪的小姑娘,我不知道她该是姐姐还是妹妹,因为在我听到她的事情的时候,她已经离开人世了。
   夏雪离开人世时只有六岁。她的父亲和我的母亲是同事。
   夏雪是夏天出生的,她的父亲又姓夏,因为怕这孩子会被“热”着,所以取名为夏雪,也是和着“下雪”的音。按说一个小姑娘叫这个名字,还算不错,挺雅致的。可是夏雪越大,身体就越差,到后来简直是动也不能动了,只能躺着,医生说是得了一种什么什么症,好长的一串名字,我没有记住,母亲也没记住。到了夏雪六岁的时候,在夏天就走了,悄无声息地。
   母亲很是可怜这个孩子,经常在外婆跟前讲,开头外婆什么也不说,到后来想是外婆听烦了,于是对母亲说:“你快不用说了,那取名字的学问大着呢,你瞧瞧,姓夏,又是夏天生的,偏偏取个雪字,大夏天的怎么会下雪?即便是下了,那雪在夏天还不立马化了啊?那孩子又小,自然经不住的。”
   于是母亲从那时起就开始研究怎样取名字,后来她能根据一个人的名字推算出这人的一切。
   不过我可没有母亲的耐性,也没打算跟她学,母亲现在身体好的时候,还经常发邮件跟我说某人某人叫了个什么名字,这人日后定会怎样怎样的。我没有心思记得那些,太麻烦,所以挑了一样我认为最简单,又不用记太多东西的来学,就是看相。
   呵呵,总得学一门拿手的,这样才能对得起我这样的家庭。只是不知道何时才能学出点门道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楼主| 发表于 2005-2-5 23:48:17 | 只看该作者
  兰妹。
   兰妹是我大舅的女儿,也是我的表妹,为了和前面姨妈家的表妹区分开来,所以称她为兰妹。
   兰妹是外公的长孙女,因为我的两个舅舅生的都是女儿,所以外婆十分宠她。
   外婆很讲究家族地位,她常说兰妹是她们刘家的大小姐,说我和姨妈家的表妹只能是刘家的表小姐,我真是受不了,这又不是旧社会。
   表小姐听起来好听,但似乎总有一种和外婆家隔了一层的感觉,从这件事上我觉得外婆其实是很重男轻女的,女儿总是别人家的人。只因为实行了计划生育,要不然啊,她一定会让舅舅们生个男孩出来不可。
   我和姨妈家的表妹在这件事上是很有意见的,但是没办法,我们两个的确上不了刘家的族谱,兰妹的名字却排在族谱里他们那一辈的头一名。
   兰妹从小机灵,能言善辩,上学后学习又好,一直是班长,所以外婆就更有了宠她的理由。兰妹不管做什么,外婆都认为是对的,就连考学时差一分没有上重点,外婆也说是人家老师给批错分了,其实兰妹的话太多了,说一个问题总跑题儿,所以那作文写的也跑了题,那能得高分吗?
   兰妹上初中的时候,太外婆还在世,她常常对外婆和母亲说兰妹到了高中会有一个大的转变,估计到时她爸妈都管不了,然后指着外婆说,你痛她也是白痛,何苦招人嫌呢?
   我不知道太外婆说外婆会遭人嫌里面的人包不包括我。其实我和姨妈,还有姨妈家的表妹对兰妹是很有意见的,对外婆如此坦护兰妹也很有意见。但我想最有意见的人肯定是小舅妈了,呵呵,千万不能让她知道我这么说。
   结果到兰妹上了高中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
发表于 2005-2-5 23:49:2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兰妹小时候是很崇拜我的,在她眼里我这个姐姐无所不能、无所不会的,她很羡慕,总想有一天也象我一样,其实我真的不知道我有什么好的,使她象崇拜一个英雄一样崇拜我。兰妹话多,她有心事总也不瞒我,总是找我帮她拿主意,可是自从她上了高中以后我就觉得她变了。
   兰妹并不漂亮,但个子很高,差不多有一米七五吧,一个又高又不漂亮的女孩在我眼里找对象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一直为兰妹担心这方面的事情。
   在兰妹上高二的时候我接到了大舅妈的电话,大舅妈让我好好劝劝兰妹,说她只顾着谈对象,考试每门都不及格。这让我很惊讶,兰妹在初中时还是市里的优秀团支书,怎么一到高中就门门不及格?而且还谈了对象,我很想见见兰妹,那个时候因为工作的原因很少与兰妹见面。于是我第二天中午请了假,用借书的名义约了兰妹出来,在那家西式餐馆里,兰妹告诉我她经常离家出走,告诉我她喜欢那个男孩子,告诉我她长大了,告诉我她想出国,告诉我她不想再待在这个城市,她烦倦了,她不愿意面对自己的母亲,因为她觉得母亲很庸俗,她想逃避,逃得越远越好。
   我能够理解一个正在青春期的少女的烦恼,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开导她,其实我知道那是没用的,我也打那个时候过,那个年龄的少男少女最不稳定了,他们对这个世界并不了解,但却自以为很了解,以为自己长大了,其实等他们走过这一段,回头看看,那想法是多么可笑。
   (这个故事还没讲完,明天继续吧。要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