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年前人民大会堂中德双方的签字仪式就表明了中国将采用合资的途径发展汽车工业。
合资,人家的技术拿过来,我们制造,利益平分。从一定意义上讲,合资让中国的汽车工业拉小了与世界的距离。在制造水平上也上了一个台阶,还形成了整套零配件系统和销售及售后服务的体系。一个汽车产业带动了其他工业的发展,更带动了就业。用一个比较“短浅”的眼光来看,中国走了一个“捷径”。
在众多合资企业中,svw具有代表性,桑塔纳B2开创了时代的先河。桑塔纳共同体(记得那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鎔基提出的)引领了中国的零配件国产化道路。在这20年的发展道路,成绩也是显而易见的。
楼上的朋友说到韩国轿车的发展,不错,在自主产品上,中国和韩国有断距离,和日本那差距更大。在这方面中国的确是和他们有距离。这是因为我们走的合资道路必定会造成现在的局面。
然而,合资毕竟是靠别人的力量,当我们的合资企业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必定会不断的扩展他的市场。这时矛盾就来了,合资的伙伴就成了自己的对手。因为市场就这么块蛋糕。
当然,我们的合资企业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守旧,据个例子:上汽集团,在国内属于大型汽车企业,除了和通用、大众合资以外,还有个汇众汽车。也不断的兼并整合一些小的汽车公司成为其制造基地。近两年上汽的步伐开始大了,韩国大宇百分之20的股份,接着着手韩国双龙汽车的收购,这次又与英国老牌汽车公司罗浮汽车合作并且控股。上汽的目的很明显,那就是通过收购、控股来过得自主研发的实力和技术。上汽在2007年的目标是150万辆(年产量),其中50万是自主研发的。三分之一。
上汽和德国大众开创的合资先河造就了svw,如今上汽集团有开始了研发的道路,这在国内合资企业中也是绝对领先的。虽然水平有限,但是我坚信,执着的走下去,明天会更好。
ps:看到楼上说到向韩国汽车学习,就说了这些
可能偏题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