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今天元宵节,传统的糊泥羹大家吃了么?   赶虎溜兔 发表于 2016-2-22 16:45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4-1 09:43
  • 签到天数: 72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1
    发表于 2016-2-23 05:37:57 | 只看该作者
    吃了,小时候家里每年元宵都做的,十分好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7-8 08:12
  • 签到天数: 894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2
    发表于 2016-2-23 05:38:05 | 只看该作者
    吃的,不过貌似好像叫贺年羹吧!嘉定话才叫糊泥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4-1 09:43
  • 签到天数: 722 天

    [LV.9]以坛为家II

    13
    发表于 2016-2-23 05:38:34 | 只看该作者
    湖泥羹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3-16 08:13
  • 签到天数: 11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4
    发表于 2016-2-23 05:40:01 | 只看该作者
    眼高是因为手长 发表于 2016-2-22 20:12
    土生土长嘉定人,我今天竟然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确实是传统了,但是因为很多人不喜欢,所以很多人家渐渐的都不做这个吃了

    点评

    应该叫咸酸粥!嘉定一直这么叫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23 08: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3-16 08:13
  • 签到天数: 11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5
    发表于 2016-2-23 05:41:37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这个东西真正的名字应该是叫“贺年羹”,说法说法 就变成糊泥羹了

    我记得在哪看见过这个典故的出处的,回头找找给大家科普下

    点评

    我在书上看到说,这是嘉定人民节俭的传统,到15那天把过年吃剩下的都放一起煮了〜〜我是婚后才在公婆家里吃到这个的,小时候自己家里不吃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23 08: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3-16 08:13
  • 签到天数: 11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6
    发表于 2016-2-23 05:44:39 | 只看该作者
    找到了,这里有个小视频,有兴趣的可以看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S1yVREVdtZr3HLmf#r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4-3-1 11:05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17
    发表于 2016-2-23 05:45:56 | 只看该作者

    以前在乡下倒每年吃的,公公都在灶上烧一大锅,吃个几天,最后吃不完就倒掉。老公不喜欢烂面,说过,后来就好多年不吃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9-1-2 10:22
  • 签到天数: 1203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8
    发表于 2016-2-23 08:36:25 | 只看该作者
    siyanzhaohua 发表于 2016-2-23 05:40
    确实是传统了,但是因为很多人不喜欢,所以很多人家渐渐的都不做这个吃了 ...

    应该叫咸酸粥!嘉定一直这么叫的!

    点评

    咸酸粥的料比起贺年羹应该要少很多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24 04: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15 21:28
  • 签到天数: 535 天

    [LV.9]以坛为家II

    19
    发表于 2016-2-23 08:46:07 | 只看该作者
    siyanzhaohua 发表于 2016-2-23 05:41
    其实这个东西真正的名字应该是叫“贺年羹”,说法说法 就变成糊泥羹了

    我记得在哪看见过这个典故的出处 ...

    我在书上看到说,这是嘉定人民节俭的传统,到15那天把过年吃剩下的都放一起煮了〜〜我是婚后才在公婆家里吃到这个的,小时候自己家里不吃的〜

    点评

    我就记得很小的时候吃过,再大点就没吃过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2-24 04:3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6-12-1 09:47
  • 签到天数: 728 天

    [LV.9]以坛为家II

    20
    发表于 2016-2-23 09:23:01 | 只看该作者
    农历元霄,上海嘉定县一带相沿的习俗,除了挂灯结彩举行灯会外,家家户户还要在这天夜里吃“贺年羹”。“贺年羹”俗称“糊赋羹”。旧时,不论贫富,每年的正月十五半夜里每家每户到时总要烧上一大锅“贺年羹”,全家人撑开肚皮吃上一个饱。有的人家甚至要少上几锅,早晚食之。

        "贺念羹“的烧法是;在大米粥中杂拌“搭棵菜或者青菜、切面、小团子、外加红枣、白果(银杏)、菱肉、豆腐干、油条块、黄豆等物,也有掺入馄饨的,稍为讲究的还要添些火腿霄或腊肉霄其味更佳。一般是把春节所剩的各种菜脚或原料掺在其中,混烧一锅,所以这元霄之粥俗称“糊赋粥”。

        探其来历,据说始于明嘉靖年间。当年“嘉定四先生”之一的唐时生(字叔达,擅长著文)隐居于嘉定西城隅(yu)古典弄内。学生昆山顾鼎臣已是显贵,官居当朝宰相。某岁他回里省亲,于正月十五前来嘉定拜谒(ye)师门。唐时生是一个穷教师快到正月十五了饭橱里已没有已样完整的菜肴。傍晚时分正当师母为完饭的师发愁那,唐先生却说;“学生虽在京里做大官,但他还能想到来看看我这个穷老师,就说明看的起我,是不会计较吃什么东西的,你就看着做点吧。”于是,师母就到街上买了点切面搓了几十个小团子,切了点“搭棵菜”,又把年里吃剩的一些碗脚冷菜的,一并入锅烧煮。

        说来也怪,因为顾鼎臣地位显贵,在京里天天和鱼肉荤腥,山珍海味的打交道,看的油星就腻厌。当他吃到师母这一锅荤素什锦合并的羹,觉的风味别具,竟攒不绝口,边问师母;“此系何物?”师母答;“这叫贺年羹”。此事传开,各家竟相仿效。随着年代的延续,流传的范围也随之广泛。到现在,在上海市区里的一些本帮人仍有这种习俗。自那时起贺年羹也就成了这一带的一道名菜了。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