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6-12-1 09:47 |
---|
签到天数: 728 天 [LV.9]以坛为家II
|
昨天半夜还在看金融时报这篇文章,有一句记得很清楚,中国经济在深水区淹死前,降息能更从容点
‘’支持货币当局尽快降息者并不否认放松货币政策的局限性。他们想强调的,是给定当前企业沉重的债务压力和悲观的收入增长预期,放松货币政策有助于应对经济运行增速过快下降。在通货膨胀下行背景下,真实利率随之提升,经济这么难,货币政策的实质效果不仅不松,反而是偏紧。接下来的必要然是经济增速低于潜在经济增速,那是新一重的福利损失。
不支持尽快降息者,主要是担心货币政策再次放松后,资源配置失衡再度加剧。从2008年货币政策大放松的经验看,现有体制下货币政策放松后资金主要流向地方平台和房地产项目,房价猛涨一拨,投资占比创新高,平均资本回报率极低,金融风险加剧,后遗症到今天都没消化。再次大幅放松货币政策,以后的帐谁来算?
这些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但是降息和释放货币宽松信号,并不必然意味着信贷再次大幅增加,也不意味着必然资源配置更严重倾向于低效率部门。解决信贷配置导向的手段,不是升息或者降息,也主要不是央行的责任范围。央行的第一要务,是不要陷入债务通缩的恶性循环,让经济增速贴近潜在增速。央行一方面坚持不降息、不释放宽松货币政策信号,另一方面通过定向的方式支持一些机构和项目,难道这样更有利于信贷资源合理配置吗?
总的来看,在要不要降息的争论当中,支持降息者占上风,但是对宽松货币政策后遗症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当前的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不是刺激经济,而是防止债务负担过重带来的金融风险和债务-通缩恶性循环。更好的政策组合是:一方面,通过降息降低金融风险和防止未来经济对潜在增速更严重的偏离;另一方面,不追求更高的信贷总量增速目标。降息的主要目的,不是刺激信贷和经济增长,而在于降低金融风险和由此引发的经济过度下降。
货币政策的时机和节奏把握很重要。是尽快降息还是慢慢来呢?不少市场分析师认为形势已经非常严峻,要尽快降息降低债务负担,否则中国经济会在深水区淹死。与其在快被淹死的时候放松,不如早些行动,动作也能从容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