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8 05:05 |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
一般的名人多如牛毛不足为奇,要有那种一锤定音的领袖级名人,或者对国家民族人类存亡起决定性作用的名人,或者对人类科学作出巨大贡献的名人,嘉定还是空白远不如太仓。
后七子领袖王世贞,虽然不是什么大官,却是大才子,他是文坛领袖,社会影响力极大,无论任何人,只要得到他的称赞,就会声名鹊起,任何字画古董,只要他说好,大家就认定是真好。用今天的话说,他是个有话语权的人。
他多才多艺,是文坛三栖明星,除了写书外,他还善于写诗,写戏。比如那出著名的《凤鸣记》,被后人传唱几百年,经久不衰,而严嵩就此与曹操并列,光荣地成为了白脸奸臣的代表人物。
朱元璋为什么第一个建立太仓卫?为什么只有太仓卫兼管民事?为什么只有太仓卫建太仓州?
朱元璋何等聪明,或许他早就知道,太仓是藏龙卧虎之地,未来大明的命运要由太仓人决定?
事实证明朱元璋是正确的,大明王朝的生死存亡掌握在3个太仓男人的手里!
第一个太仓男人大明宰相王锡爵:
我们知道“明之亡实亡于万历也”,而王锡爵是万历朝最后一位真宰相,随着王锡爵的离去,标志着局势的进一步失控,从此以后,天下将不可收拾。
第二个太仓男人辽东经略王在晋:
王在晋在1622年到了辽东担任辽东经略,他一到辽东就采取了防守的策略,加固山海关,减少各项用度,团结附近蒙古部落,首先把山海关变成天堑。王在晋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和措施,是因为他在上任辽东经略之前,负责过整个辽东的军需供应,官职是“总理户、兵、工三部侍郎”。在任期间,他发现辽东吞噬了朝廷大量的财政收入,好比一个无底洞,所以他立志,一旦当上辽东经略,一定要削减辽东的开支。此外,王在晋在军事上也是个内行,并且非常懂得军事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他在兵员和费用的使用上比孙承宗高明很多。王在晋则是在当时唯一一个真正能挽救大明王朝的人。
第三个太仓男人庶吉士张溥:
一介书生 张溥,成长于晚明风雨飘摇的时代。他满怀一腔热血,继东林而起,联合正义之士,组织和主持文人团体复社,欲只手撑起明朝摇摇欲坠的天下。
张溥在政治上以天下为己任,有兼包并蓄的组织才能,成为“在野政党之魁杰”。
周延儒再为宰相,实际上完全是张溥为其奔走效力、利用复社倒薛(国观)的结果,也是延儒与张溥等人互相利用的结果。因此,延儒被召复起,“溥等以数事要之。延儒慨然曰:‘吾当锐意行之,以谢诸公。’既入朝,悉反体仁辈弊政”,多用复社之人,朝政一新。“此皆溥之力也”,是张溥在“遥执朝政”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的产物。
张溥一死,全国性的复社顿时失去了领袖。周延儒的身边就被吴昌时辈包围了,他们开始为所欲为,最后不但自己丢了性命,也促使了明朝的加速灭亡。
第一颗原子弹的制造,来源于一个被称之为"曼哈顿"的科学计划。在投身此计划的众多科学精英中,有一位当时还是中国籍的杰出物理学家吴健雄。
1944年,美国原子弹计划已进入相当成熟的阶段,那时比较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浓缩铀元素,并使其达到临界质量;另外是有效引爆的技术问题。吴健雄在哥伦亚大学参与的工作就是浓缩铀的制造,当时主要是在发展十分灵敏的γ射线探射器。
吴健雄在哥伦比亚大学参与了铀元素气体扩散制造,在一个以"特殊同盟材料"为代号的计划中工作。 合作者还有后来获诺贝尔物理奖的阮瓦特,重氢的发现者尤端和莫菲等人。
1944年9月27日,费米在华盛卅汉福得建立反应堆,原子核连锁反应开头进行得很好,但是几小时便停止了。
吴健雄这篇关于铀原子核分裂后产生的氙气对中子吸收横截面的资料,对"曼哈顿计划"的顺利进展有相当大的帮助。直到现在核能电厂的铀燃料用锆金包起,也是为了防止这种吸收中子气体溢出而阻碍连锁反应。
1945年7月16日,在新墨斯哥州的一个沙漠中,人类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三个礼拜之后,随着两颗原子弹的爆炸,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布结束。有人认为,吴健雄对"曼哈顿计划"的特殊帮助,对中国抗战胜利有着难以估量的重大贡献。
吴健雄一生从事实验物理研究,成果累累。50年代初,她因作出一流成绩在世界原子核物理界声名鹊起,其最重要的贡献是:1956年她率先用实验证明扬振宁、李政道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1963年吴健雄又以实验证明著名物理学家费曼与盖尔曼共同提出的β衰变中的“向量流守恒理论”。
朱棣文获得诺贝尔奖
朱棣文的获奖研究,得追溯到他还是贝尔实验室成员时。在低温物理的研究领域中,“光束密糖(Molasses)”这个物理学名词它让朱棣文“甜在心中,爱不择手”。原来“光束蜜糖”指的是利用雷射光达到冷却气体的效果。朱棣文他们所进行的“雷射致冷捕捉”,就是利用雷射冷却原子后,能够进行精确测量的研究。原子在室温中非常活泼,以百公里的速度活蹦乱跳,若利用雷射光达到冷却,气体冷却至几近绝对零度,原子一旦陷入,也在此时活动得非常缓慢,再利用光与原子交互作用的时间拉长了,便可用来精确测量物理量。
这个研究最重要的是如何应用。事实上,朱棣文最常引用的例子就是“重力测量”,这样的解析早已令学术界和科技业界感到惊喜乐观。利用原子在超低温状态时,科学家可进行重力分布研究,最佳的运用方式就是在油田勘探方面。这项应用将使得石油开采成本降低很多,己有不少石油公司对这项研究非常有兴趣。相同的应用还可能发现环宙间更多的秘密得以找到答案。另一重大应用则在生物物理,也是利用雷射致冷捕捉技术,可以解读DNA。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