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8 05:05 |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
王在晋在1622年到了辽东担任辽东经略,他一到辽东就采取了防守的策略,加固山海关,减少各项用度,团结附近蒙古部落,首先把山海关变成天堑。
王在晋之所以有这样的认识和措施,是因为他在上任辽东经略之前,负责过整个辽东的军需供应,官职是“总理户、兵、工三部侍郎”。在任期间,他发现辽东吞噬了朝廷大量的财政收入,好比一个无底洞,所以他立志,一旦当上辽东经略,一定要削减辽东的开支:
“经略王在晋奏……年来辽左军兴供亿繁浩,甚以川酋造孽……皇上欲恢复辽左城郭人民,须从新肇造,刍粮、军器须从新搬运,将来经费不可胜算。即防守山海,而筑城、造堡、建台、修墩、犒军、买马、整器、治械,所费不赀。如欲联属西虏,岁费尤难预计,必非司农所能克办也。陛下于燕闲之暇,须密密清查御帑,倘琼林大盈之积,易竭难支,百凡内庭供应,服御颁赏之类,俱从节缩以佐军兴。臣亦当量力而进,不至束手无措,庶免尾大不掉之患矣。”
此外,王在晋在军事上也是个内行,并且非常懂得军事和经济之间的关系,他在兵员和费用的使用上比孙承宗高明很多。
如果使用了王在晋的策略,那首先可以保证明朝财政不至于崩溃,也不至于引发李自成那样的溃兵哗变,以及其他问题,能让国内消停许多,还可以积蓄力量,司机解决辽东问题。
在了解了这些之后,会发现,王在晋其实是唯一一个能在当时解救大明王朝的人,如果他不被孙承宗撵走,继续担任辽东经略,那整个历史都会改写,可惜明朝的运气不好,贪上了孙承宗这种庸臣。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