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2012年昆山之旅(4)震川园,亭林园,昆山森林公园   shendawei77 发表于 2012-5-1 16:04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7:28:45 | 只看该作者
    亭林园导游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7:40:50 | 只看该作者
    到了亭林园,可别忘了看三宝,琼花,昆石,并蒂莲。


    琼花:
    据前不久报载,1978年5月1日昆山当地的一名教师在逛公园是发现了它,并请教中科院植物专家得到证实。在他的倡导下,昆山市自2001年起每年举办“昆山琼花艺术节”,今年是第十二届,我运气真好,正好赶上。
    园内有一颗最大的花树,已有 303 年树龄了,连理交枝,树冠周整,堪称今世“琼花之最”。琼花每年四月中旬开花,花期十天左右,每年花盛期,天天吸引了上万的中外游客前来观赏。

    它以隋炀帝下扬州看琼花而闻名,是我国独有的古老珍稀花卉,顾名思义,它是像玉一般明洁的花。古代诗人盛赞它为“天下无双独此花”。散文家欧阳修在扬州任太守时,特意为琼花建了“无双亭”。

    琼花又名“聚八仙”。 “琼花”是从花的色彩上命名的 , “聚八仙”则是以它八朵雄性花团聚成环的基本形态命名的。此外,琼花的雌性花未开之时如粒粒鲛珠那样明丽,因而又称“蕊珠”。而待蕊珠放花,则又如秋桂盛开,是为“玉蕊”,亦与秋桂同称“金栗”。

    琼花很美。它玉洁冰清,艳姿天成。每年,“三月将尽四月前,百花开尽春萧然”时,她却独树一帜,“冰生肌骨成瑶琼。”远望,满树繁花压枝,玉环琳琅,千盘万盘,层次井然,洁白纷披,胜似琼瑶,大有“二月轻冰八月霜”的感觉。近看,那八朵晶莹的小花,对对成双,团团相聚,犹如八位仙子围聚在一起缀成一个个银光铮亮的玉琢。它在翡翠般低垂的密叶映衬下,透出阵阵清香,风姿绰约,体态娴静,神情飘逸,耐人玩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7:48:46 | 只看该作者
    并蒂莲

    并蒂莲又名“千蕊莲”,前人亦称“千叶莲”,不结实,叶小,藕窳、又不结莲蓬,纯属观赏植物。相传它是由元代诗人顾阿英(又名德辉)从印度带回来的名种,原栽种在正仪镇东亭,所以又称“东亭荷花”。并蒂莲有“双萼并头”、“九品莲台”、“四面拜观音”等,花头最多簇生有多至十三个头并在一起。而以双双并蒂为最佳。东亭并蒂莲在五十年代迁至亭林园,并移植到苏州拙政园和杭州西湖,周瘦鹃曾作文记之,称它“色香双绝,不同凡卉”。如今亭林园内的并蒂莲,开得比以往繁盛,看它红姿映翠,清香远溢,真可一饱眼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7:50:15 | 只看该作者
    昆石

    昆山亭林园内马鞍山中,其色白如玉,故马鞍山又名玉峰山,至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昆石天然多窍,色泽白如雪,黄如玉,晶莹剔透,体态玉洁冰清,千姿百态,形状无一雷同,十分奇巧。它具有皱、瘦、透、漏、伛诸特点,故又名巧石、玉石、玲珑石。历来被视为艺术欣赏、案头清供及园林用石的佳品。

    昆石与灵壁石、太湖石、英石同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石”,又同太湖石、雨花石并称为“江苏省三大名石”,她是大自然恩赐给昆山人民的最佳礼品,昆石的英钟原岩生成于 “寒武纪”,距今已五亿年。经过二亿年的多次地质变化,地下的二氧化硅热溶液,充填到原岩裂缝中,以硅代灰岩,结晶成“昆石”,昆石主要矿物质是石英,摩氏硬度可达7级,内部结构、晶石结构复杂而精美。这一点是其他三大名石所不可比拟的。

    石作为集天地之灵气的物质,受人喜爱。中华民族历来有爱石、崇拜石的习惯,而历代文人对昆石的爱好和崇拜更是空前的,赞美昆石之诗词有数十首,其中不乏名人名作。

    南宋的爱国诗人陆游,写了一首菖蒲七律,用“一拳突兀千金值”,说明当时昆石售价不菲,可见昆石受人钟爱,身价之高。元代的著名文人郑元佑,说:“昆岗曾蕴玉,龙伯珠玑服,仙灵薜荔衣”,把昆石之品质,形态描写的惟妙惟肖,最后“一泓天影动”,“阅世忘我老”,表达了昆石对自然,对诗人的影响。另一位元朝名士张雨,他弃官后,忽儒忽道,又精音律,又爱昆石,他的七律,也是脍炙人口,“隐若连环蜕仙骨,重于沉水辟寒香。孤根立雪依琴荐,小朵生云润笔床。”

    同一马鞍山所采之昆石亦各各不一,踞富有采凿和雕琢昆石经验的老艺人介绍,就有数十种之多,如玉峰东山的杨梅峰、雪花峰、西山的荔子峰,后山的海蛰峰,但以山前翠尾岩上的鸡骨峰、胡桃峰最为名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2-5-1 17:51:2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7:51:25 | 只看该作者
    亭林园的后花园——遂园   
    夏津梅花之墩、遂园家山之轩,竹林深幽;康熙幸临,染翰留诗,品味高雅,宜仰宜观。游人在此饮茶,聊天休闲的好去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8:04:26 | 只看该作者
    到了亭林园,爬山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活动,否则是很遗憾的。玉峰山山峰——文笔峰独秀于苏沪百里平畴之上,被誉为“江南园林甲天下,二分春色在玉峰”。沿着石阶而上,在半山腰曾有退缩的感觉,但耳边响起伟大领袖的话“下定决心,不拍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一鼓作气,终于爬上顶峰——文笔峰。并在山峰上俯瞰昆山县城。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7-5 11:41
  • 签到天数: 812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8
    发表于 2012-5-1 18:08:3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8:22:17 | 只看该作者
    下了山,在华藏讲寺门前的大草坪上,众多游客正在听戏,游园的游客也不少。昆山华藏寺,由位于昆山马鞍山原慧聚寺子院演变而来。慧聚寺,建于梁代天监十年(公元511年)。吴兴沙门慧向为该寺之开山。慧向,为梁武帝萧衍之师。梁武帝赐铁香炉、丝绣佛像,又赐田二顷、山一座、木千枝。北宋宣和间(公元1119—1125年),由信法师将马鞍山东北麓之慧聚寺子院改建为十方贤者讲寺,并易名为 “华藏讲寺”。南宋淳祐戊申之秋(公元1248年)由僧良拱复建大佛阁,名为“神运大雄氏殿”。明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僧大雅将“华藏讲寺”从马鞍山北麓移建于西山之巅。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僧寂默重建山门和天王殿。 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春,康熙皇帝巡幸马鞍山,并登文笔峰,作诗留题。知县将其址改建为“皇亭”,右为圆聚山房,转西为三官殿,称小云台,又有真武殿居文笔峰巅,旁为地藏殿,其侧为文星殿,其前为春风亭。百里楼前左偏为含秀山房,中有半隐藏楼,其东为圆静庵 ,后改葺为观音殿,其西为问龙阁,其景美不可胜。 该寺在1998年10月5日的时候还曾接待过原国家领导人江泽民。他在视察昆山亭林公园时在园内华藏寺旁亲切接见了秋爽法师等,勉励僧人们要爱国爱教,为民造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7 11:4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 18:23:23 | 只看该作者
    昆山三贤之一的顾炎武,昆山把他当作神来看待,到处有他的纪念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