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不带任何歧视,只是忍不住说两句关于外地人的话题   朴志诚 发表于 2012-1-10 08:01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3-8 18:19
  • 签到天数: 13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131
    发表于 2012-1-13 09:24:11 | 只看该作者
    哎。。很多来打工的YP小孩。。即使来嘉定读书。。也不一定能受到很好的教育。。有些小孩就在农民工子弟学校。。像以前外地小孩读书。。要给学校交赞助费的。。现在不知道要吗。。。


    但是文化层次高的外地人的小孩。。可能就和我们本地的小孩差不多。。老老实实打工的外地人也满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1-30 10:51
  • 签到天数: 126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13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3 09:30:20 | 只看该作者

    外地小孩家长让他们读书只是完成任务,读到哪里是哪里的,最后也还是早早地跟父母要么摆摊做生意,要么打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12 16:06
  • 签到天数: 73 天

    [LV.6]常住居民II

    133
    发表于 2012-1-13 22:31:14 | 只看该作者
    发条绿 发表于 2012-1-12 10:03
    朴老师你大半段扯了,有几幢楼几条马路不是靠外来务工者造的,有几个本地人愿意做,你能日头下浇柏油大雨筑 ...

    我父亲就干了一辈子泥水匠,造了很多很多房子,流了很多很多汗。
    以前嘉定的各个乡镇,都有工程队,桥梁队什么的,你走的很多路、很多桥都是他们造的。

    抢资源,现在确实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本地人,多数一对夫妻生一个孩子;外地人,不少一对夫妻生2个以上孩子的人很多。
    教育是一种资源,是大家创造的,那么一对外地夫妻为教育资源的贡献就一定大于一对本地夫妻吗?为什么他们的几个孩子,就一定要和独生子女的孩子一样的教育资源?
    举个例子吧:两家人共同做一个蛋糕给他们的小孩子吃,一家一个小孩,另一家3个小孩,独生的那个最后分到了4分之一个蛋糕,而他父母拿出了这个蛋糕一半的材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12 16:06
  • 签到天数: 73 天

    [LV.6]常住居民II

    134
    发表于 2012-1-13 22:42:56 | 只看该作者
    牛博士 发表于 2012-1-12 13:45
    不管本地人,还是外地人,都是中国人。不管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是地球人。上帝面前,人人平等。 大家还 ...

    外来的和尚号念经,前几年,嘉定人民医院引进了一个外地人才,号称:博士,学科带头人,弄的神秘的不得了,搞了半年,结果被发现业务一点不懂,能力半点没有。结果文凭是买来的。
    现在外地还能改户籍,有作奸犯科的,户籍都能改掉的,再摇生一变,年纪也轻了好几岁,这样的事情网上见了好多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5-5-12 17:36
  • 签到天数: 324 天

    [LV.8]以坛为家I

    135
    发表于 2012-1-13 23:13:26 | 只看该作者
    asdf1980 发表于 2012-1-13 22:31
    我父亲就干了一辈子泥水匠,造了很多很多房子,流了很多很多汗。
    以前嘉定的各个乡镇,都有工程队,桥梁 ...

    教育问题不敢苟同。

    国民教育,不存在按贡献来分配资源的,应该都是国家出钱的,只是供给失衡了,外地小孩到大城市来读书,闲置了当地的资源,却使大城市的资源紧张起来。

    缩小教育差距,是国家之幸,影响深远,现在到城市来打工的素质不太高,就是以前教育不平衡造成的。

    点评

    对于国家来说是这样,对于上海这里的个人来说,不是这样的。 对于国家来说是这样的,国家希望人民都能接受教育。 但是对于地区的人们来说就不是这样的了:一个老师教20个人,和一个老师教30个人,质量是不一样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13 23:2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6-24 09:45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136
    发表于 2012-1-13 23:24:25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的比较客观  不管原因是什么  起码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其实很多人不是歧视外地人   只是对外地人中素质低下甚至还跑来干坏事的人觉得很反感  如果大家都遵纪守法 谦虚有礼  谁会无缘无故去讨厌一个不认识的人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12 16:06
  • 签到天数: 73 天

    [LV.6]常住居民II

    137
    发表于 2012-1-13 23:24:48 | 只看该作者
    无际 发表于 2012-1-13 23:13
    教育问题不敢苟同。

    国民教育,不存在按贡献来分配资源的,应该都是国家出钱的,只是供给失衡了,外地小 ...

    对于国家来说是这样,对于上海这里的个人来说,不是这样的。
    对于国家来说是这样的,国家希望人民都能接受教育。
    但是对于地区的人们来说就不是这样的了:一个老师教20个人,和一个老师教30个人,质量是不一样的。
    而下降的质量,本来是属于本地学生的。那么在个人的角度看,就是资源被抢夺的结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5-5-12 17:36
  • 签到天数: 324 天

    [LV.8]以坛为家I

    138
    发表于 2012-1-13 23:29:16 | 只看该作者
    asdf1980 发表于 2012-1-13 23:24
    对于国家来说是这样,对于上海这里的个人来说,不是这样的。
    对于国家来说是这样的,国家希望人民都能接 ...

    怎么说呢,这个就是成本问题。

    拉低发达地区的教育,等于变相提高欠发达地区教育水平,达到平衡,道义上就是这样.

    点评

    其实国家这样做是对整个教育的不负责。 这个和以前旧社会的吃大户有什么区别?本质上没有改变教育面貌,把教育问题推向社会,这样的硬着陆,一定会有冲击。嘉定现在问题就有了,本地生,本地长的,结果不能上辖区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13 23:3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5-5-12 17:36
  • 签到天数: 324 天

    [LV.8]以坛为家I

    139
    发表于 2012-1-13 23:31:27 | 只看该作者
    还有点,现代社会是终生教育制,远远不是学校教完就算了。

    基础教育扎好根基后,大部分是自我学习范畴,我觉得不能计较一时一地得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5-5-12 17:36
  • 签到天数: 324 天

    [LV.8]以坛为家I

    140
    发表于 2012-1-13 23:33:57 | 只看该作者
    再讲,教育水平与人员素质不能简单划等号。

    如果风气一直向坏,出来的全是“学足以济其奸”的影帝级人物,那就先得清理上层建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