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强力转贴]家族里的故事   什么颜色的猫 发表于 2005-2-6 00:26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1
 楼主| 发表于 2005-2-6 00:17:11 | 只看该作者
 外婆和母亲都不说我,不过我却知道她们对于我的这段恋情并不看好,其实我原本也没想过要有什么结果,但后来还是发生了几件有意思的事。
  有一次正碰上赶庙会的好时候,我不是佛教徒,但我却喜欢去那些寺庙之类的地方,约了于总一起去,于总说湛山寺的香火最灵了,去看看也好。庙会的确挺热闹的,人很多,卖东西的也很多,竟然还有许多卦摊,于总决定去算一算,我无所谓,也不相信那些街头算命的先生有多么灵验,在我心里算命先生再灵,也没有老祖宗和太外婆灵。
  于总找了一个看上去很有些“仙气”的老者,找块石头坐下就让那老者替他看看。我觉得很有意思,就在不远处瞧着,那位老者仔细地看了看于总的脸和手,又问了生辰八字,便掐着手指嘴里念念有词,我瞧着于总竟然有些紧张,心里想他竟然也信命,呵呵,以前还真没看出来。正想着呢,就听那老者嘴里面说于总最近会碰到一些什么事,应该注意什么之类的,这些话换做是我,我也会说,根本不用算,看面相就看出来了,没意思,骗人的,我把头扭到一边去,看人家卖煎饼果子的摊煎饼。
  不一会儿,于总就过来叫我,嘴里一边说真准真准之类的话,一边把我拉到那石头前坐下,让那老者也替我算一算,那老者一看到我就楞了,站起来就走,我有些不高兴,嘴里说怎么了?不算了?老者回头看着我,很客气地说:“在下眼拙,没看到姑娘在这里就瞎说一气。”完后又说:“此地香火虽盛,但姑娘来此怕是不妥。”我又些楞,问他“啥意思?”老者说:“姑娘不是与道有缘吗?”说完就掉头急急地走了。
  我站在那里看着于总说:“这人有病吧,说话不伦不类的。”其实我心里多少有点明白那老者的眼力还是很强的,只是一见我就走有些奇怪。
  不过说起来这位老者是第二个说我与道有缘的人。
  说归说,庙会还是要逛的,快逛到寺门口了,于总去买票,我站在一边等,又一件有意思的事发生了,我竟然在和尚庙门口看到一个道士,那道士跟电视里演的白胡子老道不太一样,是个中年人,黑黑的,有几份土气,看不出什么仙风什么道骨,那身上的衣服也是脏稀稀地,就是头上别的簪子有些意思,绿色的,太阳一照发出翠绿的光,很晃眼,“玉的吧?”我在心里想,就见那道士盯着我笑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2
发表于 2005-2-6 00:17:36 | 只看该作者
 道士朝我一笑,我心里就有些打鼓,也难怪,逛寺庙碰见道士,正在心里想呢,那道士还冲你乐,自然是有些别扭,好象那道士会读心术一样。
  道士冲我走过来,很仔细地打量了我一番,先是摇头,后是点头,完了又冲于总买票的方向看了看,说了四个字:“有趣有趣。”也掉头走了。
  我真是服了,这一天出来净碰上这种事,难不成我不可以逛寺庙吗?我并不是道教徒啊,再说也没听说信道就不可逛庙的。
  庙还是要逛的,愿也是要许的,湛山寺里热闹得很,许愿的人也很多,要排队呢。在大殿的后面我们见到了方丈,嚯,方丈的袈沙好漂亮啊,大红色的,上面还用金线串着亮亮的圆片,就象西游记里唐僧的那件,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方丈正在为一个友人推荐佛经,我们并没有打扰他,就出后门回去了。后来于总还后悔的要命,说当时应该和方丈聊聊的,这机会可难得呢。我也觉得有些可惜。
  说起来也是有趣,我和于总第二次相约出去,是去的崂山,去了崂山自然要逛一下道观,我熟门熟路地就和于总去了以前老祖宗常去的那家。
  这次该于总奇怪了,到了观门口,还没进去呢,一位道姑就出来把于总拦下了,说是只许我进,我跟着那位道姑往里走,来到后面的亭子里,据说这亭子就是以前老祖宗和女观主抚琴的地方。道姑拉着我坐下来,说你这个有缘人也难得来一次,本来有位道长还说想收你为徒呢。我就笑,说赶明儿我过得没意思就到这里来,道姑也笑,说你前途好得很,怕是等不到那天呢。(事后我也有些后悔,没问清楚那位道长是何人,现在我时常想那位要收我为徒的道长没准就是在寺庙门口碰到的那位)
  我心里一动,就想问问于总的事,其实我心知和于总是不可能的,只是我想知道最后上天会安排一个什么样的结果给我,按说这种事是不该我这种人问的(这话是母亲说的),可我还是忍不住,刚一张口,道姑就说你呀,还是那个性子,也难怪你的长辈不肯多传些本领给你,凭你现在这样怕是要过了三十岁,才能有所领悟。接着她就说了一些话,原文我记不清了,大意就是说我和于总命里注定有这么一段情,还说我跟于总都不会在这段感情里受伤害,而且这段缘持续的时间会很久。
  这的确有点意思,后来事实证明也的确如此。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3
 楼主| 发表于 2005-2-6 00:17:52 | 只看该作者
 跟于总一起上街是很能满足虚荣心的,比如逛服装店,当我拿着一件衣服看的时候,他会站在一边象个大款一样地问我:“喜欢吗?喜欢就穿上试试,合试了我给你买。”看我不站着不动,他就会把我往试衣间推,然后还要回头跟售货小姐说,麻烦你再多拿几个颜色来,还有那个“一字”领的,也拿来让她试试。每当他说这话的时候,售货小姐就象见到了一堆钞票,忙里忙外地拿衣服给我试。我心里很美,但表面上却不动声色。
  当然也有不开心的时候,还是我们一起逛街,一般就会有女性来看我们,先看于总,眼睛就一亮,因为他实在帅得很,再看看他身旁的我,就会露出疑惑或者是不屑的表情,我心里不痛快,但还是有些满足,因为我身旁的他是那么优秀。
  于总长的好,又有才,更让我值得骄傲的是他竟然还会打架,也就是会拳脚功夫,曾经有一次在路边摊跟人吵起来,对方要动手,于总怕我吃了亏,三两下就把对方打趴在地下,很是唬住了那些围观的人。
  所以故事讲到这里差不多就要结束了,因为他太优秀了,做为一个女人,找到这样的男友,就算有结果,我也不敢要,这是实话,说这话的时候我心里没有一点伤感,反而觉得当初的甜密仍在。
  我们没有分手,我曾经许多次试着回忆,但并没有想起过我们之间有分手的情节发生。我后来不在那家公司了,又跳了槽,人总要往高处走的。于总对于我的跳槽并不是太赞同,我也没有征求他的同意,慢慢地我们之间就失去了联系,也说不上是谁疏远谁。只是我跟于总的缘仍在继续,包括在失去联系的一年后他又打电话给我,我们又去逛街,游泳,吃饭,当我看服装的时候他仍然还象以前一样,催着问我喜不喜欢,要不要买。在我出国之前他还给我打过电话,并且带我去了他家,这对于他来说是很隆重的,他的女友虽多,却曾未带回家过。可我还是出了国,在国外结识了新男友,并且筹划着结婚的事情,我不知道在我回国之后还会不会再见到于总,也不知道那道姑说的“这段缘持续的时间会很久”,到底有多久。有时候会猜想:不会是结了婚之后还有缘吧,那样也太不道德了些。呵呵,胡说一下。
  其实这篇故事中间漏了许多情节,实在是被大家逼得太紧了,我自始至终还没有讲到“桃花相”,也没有讲到我家长辈后来对这件事情的评价,其中包括那老者,包括道长,还包括后来于总的那个前女友跟我面对面地坐下来交谈,反正结果已经出来了,中间的细节就省了吧,免得大家着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4
发表于 2005-2-6 00:18:1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男人的桃花相》里的细节。
  细节一:关于道长。
  道长对我说的四个字,我回家就告诉了母亲,母亲听了有些惊讶,她也猜不出这四个字的含义是什么,当然,我们照旧是请教了外婆,外婆想了一会儿,问母亲还记不记得在我一岁那年发生的一件事,这一问,母亲就明白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请听我慢慢讲来。
  那一年的夏天,母亲抱着我去外婆家玩儿,外婆和太外婆当时都在家里,正擀面条呢,就见外面院子里有一个小道士经过,看样子好象赶了许多路,外婆心眼儿好,就隔着窗子把那小道士喊住,叫他留下吃碗面,小道士有些害羞,规规矩矩地站在院里等,面很快就熟了,母亲放下我,给那小道士盛了满满地一碗面,还夹了几块炸鱼放在上面,那个年头只怕在过年才能吃得上炸鱼吧,小道士看来很饿,几口就把面吃掉了,外婆又给他端了一碗面汤。
  小道士吃饱后,非常感激,站在那里看我,母亲见他喜欢小孩儿就把我抱过来让小道士细看,外婆说她当时隔着门就看见小道士在我额头上比划了几下,很象是在画一道符,完后又把外婆请了出来,给了她一样东西,呵呵,这样东西可不是寻常之物。
  究竟是怎样的东西呢?母亲就问我还记不记得前几年外婆搬家时有一个小匣子,那匣子是外婆用红布托底,黄纸压上,拿手捧着,一步步走回新家来的。我说那当然,当时我和几个表妹们还笑,说这里面不会是有金银财宝吧,那么金贵,要用手捧着,还不坐车,走几里路把个匣子拿回来。母亲说那里面装着的就是小道士送的东西,嘻嘻,本来想卖个关子让大家猜猜是什么,不过的确是怕引起民愤,就不挤牙膏了,那匣子里面装着的是小道士送给我家的镇宅之宝。
  镇宅之宝啊!我的眼睛立刻就瞪圆了,用父亲的话说活象见到一堆钞票,结果还没等我张口呢,外婆就说:“你老实歇着吧,那东西连你妈我都没让看,你还惦记什么?”这话一说,我立刻就泄了气,没指望了。
  不过后来我跟母亲猜着那匣子里面肯定装着道家的一个什么物件,或者只是一道符也未可知。
  通过这个镇宅之宝的事件之后,我一直猜测外婆背着我们藏起来的东西只怕还不止一两件呢,那些可都是宝贝啊,呵呵,有些财迷心窍了。
  讲到这里大家也基本上猜到了,这个年轻的小道士就是我后来在寺庙门口见到的那位道长,当然我并不能肯定,只不过这是母亲和外婆她们猜的。母亲说实际上我跟这位道长共见过三次面,除了一岁时太小不记事之外,另两次见他我都已经成人了。
  (嗯,我实在是困了,今天早上一早就上课,晚上回来十点多才吃晚饭,写完故事已经凌晨了,所以还是先睡了,请各位见谅。另:道长的细节还未讲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5
 楼主| 发表于 2005-2-6 00:18:32 | 只看该作者
 很抱歉各位,我每周都有两天早上很早就有课,一直到晚上很晚,所以没能及时发新故事,现在我每个周六也有课了,明天上完课我还要发面做包子,蒸点馒头什么的,晚上再发新的,不过现在讲的这个故事,我将在周日全部写完。
  
  第二次见道长是什么时候我是真的不记得了,母亲说是跟我一起逛街的时候看见的,那时候我光留意卖冰激凌的去了,压根儿就没往两边瞧,那道长就站在离我两步远的地方,对母亲微笑了一下,没有说话,母亲见他面熟想了老半天才想起是谁,不过那时候道长已经走远了。
  原来是这样,我问母亲“有趣有趣”是啥意思,他是说什么有趣。母亲告诉我说,很有可能是道长再次见我之后觉出了什么,再或者是于总有什么问题。
  于总会有什么问题呢?我问母亲,母亲说这个瞎猜是猜不出来的,什么时候见见才成,后来外婆还要跟我要了于总的生辰八字。
  我在考虑找一个什么样的借口把于总叫到我们家去,结果还没等想好,外婆和母亲就在街上跟我们相遇了,于总见了我的外婆和母亲很是客气,不过我看到外婆的脸色却不太好。到了晚上,外婆特意打了电话把我叫回去,张口就问我那天告诉她于总的八字是不是真实的,我说是啊,于总跟我讲的,有什么问题吗?外婆就说:“那他就撒谎了,他根本就不是跟你同龄,回头你好好问问他吧。”我不太相信,于总为什么要隐瞒真实年龄?奇怪了。
  第二天一上班我就问于总,他坚决不肯承认,后来我告诉他我家祖传的就会看相算命,绝对不会有错,于总才不说话了,原来他竟然比我小一岁还多!其实现在看来这不是什么大事,可当时这件事情对我的打击却很大,我有些动摇了,因为我拿不准他对我还隐瞒了什么。两个人在一起不能以诚相待那还有什么意思?
  可是我很快就原谅了于总,因为于总说自己年龄太小在公司里站不住脚,大家会认为年龄小的人不成熟,办事不牢靠,而他的确有能力做好副总的工作,所以就把隐瞒了真实年龄,而且于总还告诉我,实际上在公司里很多人都认为他比我大三岁,也就是说他把自己的年龄多加了四岁。
  这件事情的确是有点意思,我只知道女孩子喜欢把自己的年龄少说一些,没想到男孩子为了工作,竟然会把自己的年龄多说一些。
  当然我要承认于总的这些话打动了我,让我觉得他是一个以事业为重的人,更重要的一点是于总长得好,美女人人都爱看,帅哥同样也是如此。所以说好色并不是男人的专利,女人有时也是如此,呵呵,又暴露了我的一个缺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6
发表于 2005-2-6 00:18:47 | 只看该作者
 前面有人提到道士吃荤吗?可真是吓了我一跳,他吃荤是有原因的,如果细讲起来又是一个故事,那么这个故事要讲到什么时候才能讲得完呢?反正就是有原因了,拜托各位就别再问为什么了,呵呵,我也顺便偷个懒。
  其实道长说于总“有趣有趣”还不止这些,我后来知道于总在刚参加工作时并不顺利,一直吵着要出家,三天两头往寺庙里跑,他的家人急坏了,不知道这个孩子是中了什么邪,听说后来还是寺里的方丈好言相劝才打消了他的这个念头。自从方丈对他说了一席话之后,于总似乎象变了个人,事业也是越来越顺,所以就没再提出家的事,不过听说他现在信了佛,而且只吃素食不吃荤了。
  老天,只吃素不吃荤,我真是不敢想象,虽然我也爱吃素,因为素食对身体有益,可是让我放弃海鲜、麦当劳、肯德基、牛排、烤肉……那还不如杀了我。
  所以我不用再问母亲便也能猜出,一个跟道有缘,一个跟佛有缘,两个凑在一起的确有点意思。
  好了,现在讲下面的:
  
  细节二:关于“桃花相”
  是不是所有的帅哥都有桃花相呢?这话我不便于问外婆,必竟是老人家嘛,思想不是太开放,但跟母亲聊聊似乎没有问题。
  母亲说并不是所有长得好看的人都有桃花相。从面相上来讲,长得好的人也分好几种,里面也有福相,也有苦相,也有一生事业不顺的,也有克夫克妻的,当然也有大福大贵的,只是因为他们长的好,所以让人忽略了其他的东西,这就不是一般人所能看出来的了,要会看相的才能看得出。至于桃花相,就是说此人一生中都会有桃花运缠身。
  如果一个男人长着一副桃花相,那么他日后定会对妻子不忠,他的周围总会围绕着一些女子,就算他跟别的女人发生不了什么,可是做为这个人的妻子,一辈子岂不是活得很累?女人嘛,善嫉也是缺点之一。再好性子的女人,也不会愿意自己的丈夫天天被一群女人包围。
  母亲说于总就是这样的一副面相,说完她还问我,于总的周围是不是有很多女孩?你跟他走在一起是不是有许多女孩子看他?你们公司里是不是不管小姑娘,还是已经结了婚的阿姨,都喜欢和于总说说话,套套近乎?
  看我半天没出声,母亲就说:“其实不论男女,漂亮的人,人人都爱看,都爱和他(她)说说话。”接着又说于总的面相不是那种拒人千里之外的帅气,而是那种很随和的帅气,所以女人都爱接近他,你想想看,如果你真的嫁了这么一个人,你愿意见到时时刻刻都有别的女人接近他,而他还无所谓,和人家说说笑笑的?
  我当然不愿意,而且母亲不说我也知道,不用说丈夫了,就是男友,又有哪个女孩子愿意他整天被别的女孩子包围呢?我不是那种大度的女人,我也善嫉,所以我一定不能容忍这种事情在我身边发生,那么我最后不选择于总应该是正确的。
  不过,坦白说这只是借口之一,关键的是我并非一个出色的女人,否则我不一定会放弃。
  (先写这些,晚上再发,回复也等晚上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7
 楼主| 发表于 2005-2-6 00:19:14 | 只看该作者
 远嫁东北的表姐。
  这位表姐在我写家族故事刚开始的时候就讲过了,那个时候太外婆常常说表姐以后会嫁得很远,不过家里人对这话并不太放在心上,表姐再优秀也是个乡下姑娘,能嫁多远?当然,如果表姐念了大学,以后或许会到外地工作,那么嫁得远也可以理解,可是……
  表舅去世后,表舅妈就到镇上去开了个馄饨馆,馄饨馆附近有一个部队,部队里的军人吃腻了食堂的饭,就出来喝碗馄饨,叫个小菜什么的,所以表舅妈的生意还算不错。
  表姐在即墨城里念高中,每到节假日就到小馄饨馆来帮个忙,时间久了,就被一个当兵的看上了,那个大兵长得挺英俊,个头也高,说一口带东北味儿的普通话。这个人挺有意思,每到周末就在馄饨馆里待着,看表姐她们忙不过来,也跟着搭把手,时间长了,其他来吃饭的人就笑他,说他想给老板娘当女婿了。三说两说表姐就有些动了心,况且那小伙子对她的确不错。
  一个周日,我正在家里看电视,就见大猫先生一溜烟跑到门口去“喵喵”地叫,母亲说家里要来人了,果然,没两分钟的功夫,外面就有人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表弟来了(注:这个表弟和我的表姐是亲姐弟)。
  表弟一个人来,这有些奇怪,我隐约觉得表弟这次来定是家里出了什么事,果然,表弟一坐下就对我说他姐姐变了,书也不好好念,一门心思搞对象,以前在学校里是头几名的,自从认识了这个男的,门门考试不及格,家里还等着她考上大学光宗耀祖呢,这可怎么好?
  我一听就气不打一处来,当下就给表姐写了一封信,甭看我在这里称她表姐,实际上她只比我大两个月罢了,我在她面前从来都不叫她姐的,从小有些事情就是我替她拿主意,对她而言我的看法很重要,何况我的看法基本上就代表了青岛这些亲戚们的一致意见,所以表姐接到信后,马上就到青岛来了。
  我冷着脸,对她爱搭不理的,大家可不要怪我不近人情啊,你们不知道我这个表姐在学习上有多么优秀,在我眼里她就是文曲星下凡,考个北大根本不成问题,现在倒好,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还好意思来呢。
  表姐见我的表情就猜到了几分,不过她可不傻,对自己喜欢那个男孩的事只字不提,只是说那男的追求他,而且还打了保票告诉我和母亲,说她一定用功学习,考个好大学。后来表姐还说她妈对她不好,总想让她早点嫁出去,每个月一百块钱的生活费,还要看她妈的脸色等等。母亲心软,一转身就拿来一千块钱给了表姐,说是让她留着上学用。
  我不心痛母亲给表姐钱,但我却心痛这钱到不了表姐的手,后来表弟偷偷告诉我说,那钱表姐一回去就给了那个大兵,说是让他买点东西,过年好回家,也算是她给未来的婆家一点见面礼。那一年表姐只有十八岁。
  再后来母亲也知道这件事了,她非常生气,写信给表姐说如果这样的话,就干脆不认这门亲戚了。于是表姐带着那个大兵一起到青岛来了。
  表姐很会算日子,那一天我正好不在家,呵呵,如果我当时在家的话一定有好戏看。
  可惜,好戏没轮到我演,却轮到了外婆。
  以下是母亲对我讲的那天发生的事:
  那个大兵比表姐还要会说话,说他家在沈阳有门路,可以按排到铁路工作,表姐嫁给他的话连工作都不用找,在家里吃现成的也能养的起,还说他的母亲是多么的喜欢表姐这种乡下姑娘,什么纯洁啊,朴实啊等等,也不怕牙酸掉了他的。
  刚说到这儿,外婆就说了一句:“你撒谎。”母亲讲到这儿的时候我正喝着水,一下子没憋住一口喷了出来,弄了大猫先生一身。我笑着对母亲说:“外婆也真是,人家往好里吹吹,她也要揭穿啊?”母亲一边拿着个毛巾给大猫先生抹水,一边对我说,你是没看见那人,你知他家是个什么情况?
  “什么情况?”我问。母亲反问我说:“你见过你外婆给人看手相吗?”我说:“没见过。”这么说可能许多朋友会不相信,实际上我的确没见过外婆给人看手相,我只见过她看面相,算八字之类的。那么外婆是给那个大兵看了手相了?呵呵,级别够高的啊。
  接下来母亲说的话我就笑不出来了,据母亲说外婆对那大兵是连问带看加上算,把那人的情况说了个底儿掉。弄得那个大兵脸红到了脖子根儿,末了儿偷偷跟表姐说:“你们家怎么还有这么厉害的人啊?”
  闲话少说,我们且来看看那大兵家的情况:
  第一, 那个大兵的母亲是个非常难缠的人物,掌握全家的经济大权,她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娶个乡下姑娘。
  第二, 大兵的父亲也不知怎么搞的,和家里人的关系一点都不好,只和自己的大女儿走的很近,两个人一起去南方开了鞋厂。
  第三, 大兵家里给他找的工作,的确是在铁路上,可却是在铁路上搬轨道的,可以说是最下等的苦力。
  第四, 大兵的二姐作风不好怀了孕,却不知孩子的父亲是谁。
  第五, 大兵的三姐是个三进宫的主儿,因为什么犯的案,外婆没说。
  第六, 大兵家里还有一个二奶奶,这个二奶奶脾气很坏,好象以前是家里某位长辈的小妾。
  好了,瞧瞧,就这么一家子,谁家的闺女愿意嫁给这样的人家呢?我有些明白这大兵为什么能看上土里土气的表姐了。
  我下定决心要搅黄这门亲事,不过外婆却阻止我,她说:“孩子,我知道你们姐俩儿关系好,可这东西是命,不认不行啊。”
  我不信,偏要试试看,结果还没等我动手呢,表姐已经跟着大兵去东北了,从那以后就再也没回来,而且临行前大兵留给我们他家的联系电话,我们从来都没有打通过。我曾经怀疑表姐是被骗了,没准是被卖掉了,为了这件事,母亲还算了一卦,说是没事,可表姐的日子并不好过,在我出国之前还听老家的亲戚们说表姐嫁到那边,那人并没有和她领结婚证,说是等到表姐三十八岁的时候再说,那么表姐的户口也就没有落实,大兵不允许表姐出来工作,顶多是替怀了孕的二姐看看摊子,却一分钱也不给她,后来表姐生了个女儿,婆婆的脸色就更难看了。
  出国这几年我时常会回想以前的一些人和事,却从来不敢多想表姐,我不知道表姐是怎样度过每一天的,也不知道她是否有勇气继续这样的生活……不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8
发表于 2005-2-6 00:19:52 | 只看该作者
 清明节的故事。
  这件事情发生在十几年前,那个时候祖父刚刚去世,清明节到了,烧纸还是要的。
  祖父的骨灰放在殡仪馆里,父亲把它取了出来,大家来到后面的山坡上,开始默哀并烧纸。烧纸的时候只有母亲一个人哭了,叔叔和姑姑们并没有掉泪。
  母亲说:“林家的人都是狼。”当然,这话是母亲后来偷偷说的。我也是林家的人,可我不是狼,起码我这么认为。很多年之后,当我再想起母亲的话,似乎觉得她说的很有些道理,母亲太善良,善良的人总是吃亏。至于母亲为什么说林家的人是狼,我想在这里不必要做过多的解释,因为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我家照样也不能免俗。
  言归正传。
  烧完了纸,我骑着自行车跟在姑父后面先走了,那个时候我刚刚学会骑车,从殡仪馆出来,有一块三角地,其中一条路是个很陡的下坡。姑父骑着车带着表妹在前面,我骑着车跟在后面,姑父骑得很快,我一个劲儿地在后面追,后来感觉到速度太快了,于是想稍微刹一下闸,但因为没有经验,我刹了前闸,会骑自行车的朋友都知道下坡的时候刹前闸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结果是我连人带车翻了个跟头,摔在马路沿上。
  这一摔可非同小可,摔得我眼前一片漆黑,什么都看不见了,我在马路沿上坐了好长时间,眼里才能看见东西,可那些东西都是不带颜色的,全是灰黄色,就象一张发了黄的老相片儿。
  这个跟头摔松了我的一颗门牙,还摔掉了门牙上的一个小角,捎带着还在脸上擦破了两块皮,紫青紫青的。
  我并不觉得很痛,也没有哭,我有些怕,怕母亲的脸色,母亲的脸色难看极了,我突然想起来上坟的时候出事是有讲的。
  晚上来到外婆家,母亲和我挨了一顿训,外婆对这件事的解释是这样的:
  祖父患的是癌症,那个时候我正面临小学升初中,母亲为了不影响我学习,从不带我去医院看祖父,她想等我考完了试再去看,甚至去陪床也是没有问题的。我那时年龄还小,大人怎么说,我就怎么做,结果还不等我考完试,祖父就去世了。
  从祖父病发到去世,只有短短的两个月,我没有去看望进他,最后一次见他是在追悼会上,祖父躺在透明的棺材里,身上盖着党旗。。。。。。
  因此,外婆说我之所以会在清明节上坟的时候摔跟头,就是祖父在责怪我呢。
  其实,事情远没有外婆讲的这么简单,我清楚地记得在我摔昏了头,看东西没有色彩的时候,分明见到马路的中间站着一个人。马路上站个人应该不算什么奇事,可是当时我的头昏地厉害,只能低着头坐,一抬头就犯晕,所以也就是看到有一个人站在那儿,至于他长的什么样子,我没看见,不过他的膝盖以下我看见了,那人应该穿的是个长袍,就象电视里演得那种清朝人穿的袍子。
  这件事我并没有跟外婆讲,直到现在我也没有告诉她老人家,因为我直到现在也不太相信我会见到那个,但我依稀记得外婆在那天晚上训母亲的时候,似乎有提到过什么。也许外婆知道真正的原因,只是怕吓着我,所以才没告诉我吧。
  或许这是我的第一次见“鬼”经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9
 楼主| 发表于 2005-2-6 00:20:16 | 只看该作者
 中学老师的故事。
  这是一位女老师,姓毛。需要事先声明的是,她并没有教过我,有关于她的故事是别班的同学告诉我的。
  毛老师是师大毕业生,她刚到我们学校教课的时候只25岁。毛老师一来学校就当了班主任,她年轻又漂亮,除了学校里的音乐老师之外,她可以算得上是学校里的美女教师了。
  毛老师班的同学非常激动,因为他们有了一位漂亮的班主任,可是日子久了,大家发现毛老师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好,她的脾气和性格跟她的外表非常非常地不符。
  我想毛老师应该是一个很要强的女人。
  后来我的漂亮女友也当过老师,她告诉我,新老师进学校,老教师们都会传授经验,就是对学生要严厉,如果可能的话一点好脸儿都不要给,否则那帮学生就会蹬鼻子上脸,这样就不便于你管理学生,管理不好学生,学生的成绩就上不去,成绩上不去就会影响老师的前途,包括升职,工资待遇等等,老师嘛,也是人,他们也要吃饭的。
  当然,这只是漂亮女友告诉我的,并不代表所有老师的观点。
  毛老师教课的时候,学生的成绩好坏是否与利益挂钩,我不知道,但我想应该是有关系的。
  毛老师对付学生很有一套,她要求学生每天晚上都要写日记,第二天一早交上来,这日记不能记流水帐,要写班里发生的事情,由其是“坏人坏事”,要及时在日记中向她汇报。凡是经常汇报“坏人坏事”的学生,毛老师就不太为难他,那些干了坏事的学生会受到严历的批评或惩罚,对于那些不会汇报的,毛老师经常是冷潮热讽,说是有些同学最会和稀泥,装好人。
  久而久之毛老师班的同学一个个都象小间谍,每天在学校里一有个风吹草动的,第二天就会被写到日记里去,有的学生为了讨好老师,经常夸大一些事实,或者是捏造一些事情,还有的学生,见谁不顺眼惹到了自己就编造对方的一个小错误,看着对方被老师批评心里就美滋滋的。
  我想长期下来,这个班的同学心理都有些扭曲了。
  毛老师并不认为自己做得很过份,她觉得这是教育学生的好方法,班里的学生人人都不敢乱说乱动,像木头才好,这样才不会出事,很便于管理。
  毛老师还有一个很让学生们惧怕的特点就是体罚,在我们那个年代还不兴“体罚”这词,用大白话说就是毛老师喜欢打学生。
  毛老师打学生是很可怕的,我曾经亲眼目睹她去敲一个学生的头,那学生不由自主地往后抑,她就会伸手揪住学生的头发往前一拖,然后顺势给他一个大耳光,这还没完,她会一直重复这几个动作,把那个学生从教室这头打到那头,嘴里面还大声训斥着。
  我很可怜这个班的同学,我想生活在这样的班级里还不如去死,后来才知道毛老师班有好几个学生都有过自杀的念头。
  故事讲到这里该进入正题了。
  毛老师班里有几个同学和我住在一个院,他们经常在私底下对我说毛老师有病,心理不正常,她这样对待学生,难怪生不出孩子。
  毛老师来我们学校的时候已经结婚了,她每年的暑假都要往外地跑,听说是去治病,再后来听说她得的是那种生不出孩子的病。毛老师的丈夫是做小生意的,比较有钱,为了治病,毛老师几乎走遍了大江南北求医问药,可是一点效果都没有。
  后来我们就毕业了,许多年后,我晚上看电视,电视里正在播出点歌节目,我听到了毛老师的名字,她为她儿子的周岁点了一首歌,从照片上我看到那是一个可爱的小家伙,毛老师正抱着他幸福地笑着。
  我对父亲讲述了这位老师的故事,父亲说:“毛老师啊,我认识她,她跟我的一位同事是好朋友,听说她一直不能生孩子来着,后来去外地治病,碰到一位高僧,也不知对她说了些什么,回来她就信了佛,后来也不当班主任了,再后来连老师也不当了,不教书了反而有了孩子挺奇怪的。”
  我也挺奇怪的,跟母亲讲,母亲只是笑了笑,然后就是摇头。。。。。。
  不过我后来还听说毛老师自从遇到高僧后,对学生的态度就有所转变,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就更加象变了个人,她很后悔自己当年那样对待学生,曾经想过要招集班里的学生开个同学会,看看她的学生们都怎么样了,可是没有一个学生愿意参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0
发表于 2005-2-6 00:20:31 | 只看该作者
 与伞无缘的人。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讲的是一个男孩子叫小浦,其实小浦并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的外号。那时我还在上幼儿园,小浦和我在一个班,当时很流行山口百惠演的电视,我们虽然小,可还是跟着大人照看不误,印象中山口百惠真是美极了,而饰演她男友的三浦友和更是帅得不能再帅,小浦长得很有点象三浦友和,于是大家都管他叫小浦,不光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这么叫,连大人们也这样喊他。
  小浦在幼儿园里给我留下的就是这样的印象,一个长得象三浦友和的小男孩。
  上小学了,小浦又和我分在一个班,并且成了我的同桌。
  那一年的秋天雨水特别多,大家都打着自己的小雨伞上学,小浦也不例外,他打得是一把塑料伞,不过等到放了学,小浦的伞就不见了,只剩下一根伞把(以前那种塑料伞的伞把都是木制的),原因是在课间总有人捣乱,拿着伞打架,于是小浦的伞经常被做为“武器”。伞坏了,小浦一点办法也没有,他是一个好脾气的男孩。
  又有一次,外面下着大雨,小浦拿着一根伞把进了教室,大家都很奇怪,问他伞呢?小浦说他打着伞在路上走着走着就刮来一阵风,风吹过后,他手里就只剩下一根棍,那伞面怎么找也找不见了,于是他就举着那根棍来上学了,据说路上的行人都瞅着他笑,可谁也没看见那伞面到底是怎么被风吹走并不见的。
  这种例子多得很,小浦二年级还没上完,家里就买了十几把伞,可最后剩下的都是伞把,后来小浦的妈妈一气之下就不再给小浦买伞了,让他穿雨衣,那件雨衣他一直穿到小学毕业。
  再后来小浦上了职高,学烹饪,听说每到下雨天他仍旧是穿着雨衣。
  外婆见过小浦,她说小浦的确不应该打伞,没有为什么,总之不能用伞,跟伞无缘。
  很奇怪,不过我每次想起小浦在雨地里举着一根伞棍发楞得样子就忍不住想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