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原创--].---您何必一味说抵制日货??---   这个杀手不太冷 发表于 2005-4-17 21:43

该用户从未签到

91
发表于 2005-4-5 12:54:17 | 只看该作者
我就搞不懂了,那些抗议日本成为联合国的会员国的人算什么呢?那些抗议日本政府改写历史书的人算什么呢?那些抗议日本人朝拜靖国神社的算什么呢。
    我想我已经理解楼上所说的话了,如果有人杀了你父母,只要给你合理的价格,你就接受了而不用追究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9-10-9 16:39
  • 签到天数: 731 天

    [LV.9]以坛为家II

    92
    发表于 2005-4-5 13:07:49 | 只看该作者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抵制日货只是爱国的一种方式而已.不过千万别认为不抵制日货就不爱国.
     日本人如果不能进常,除非中国投大国否决票,既然我们有大国否决票为什么不用做谈判筹码呢?
     抵制日货无非使其他国家的商品的价格往上串而已,一点意义都没有.在自由市场竞争中,商人们只要有一点赚钱的机会,他们都不会放过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3
    发表于 2005-4-5 15:32:04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Game_bo 在 2005-04-05 12:54:17  发表
    我就搞不懂了,那些抗议日本成为联合国的会员国的人算什么呢?那些抗议日本政府改写历史书的人算什么呢?那...


    大哥,我错了。我也讨厌小鬼子的,也不反对抵制日货的,也很希望PLA有一天可以痛扁倭寇的。小鬼子最近闹的是很凶的,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理性看待问题,不能义气用事,争取国家利益最大化。

        关于杀父母的事。国与国的关系,不能比照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关于中日结盟的事,短期内的确不可能,我只是借此指出国与国之间没有敌友说。

           

    此贴由 欧根亲王 在 2005-04-05 15:44:17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4
    发表于 2005-4-5 17:07:24 | 只看该作者
    近来网上抵制日货的文章可谓铺天盖地。我想问的是抵制了日货对于我们有何好处。开放以来,日资企业大举进军中国市场,丰富了我们的物质生活,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由此而言,日货的近来对我们毫无害处可言。有人会说,他们在雇用我们的同时,也从中国榨取了高额利润,所以说,我们没有什么亏欠他们的。诚然,他们进军中国,目的只有一个--开拓中国市场,赚取高额利润。问题是,商业行为是双赢的,单方面的盈利不会构成商业行为,假如你是企业的经营者,你会投资一项没有回报的项目吗?相信不会有这样的傻瓜。说来说去,问题还是在于中日历史问题,进入90年代,中国由于高速经济发展,单方面的获取经济数字指标,而忽略了没有与发展相持平的诸如就业问题,劳保问题,社会体系问题来带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使中国的社会矛盾空前激烈化,而同一时期对于一系列国际问题上中国政府所采取的软弱态度(如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使共产党政府陷入了空前的信任危机,为了平息国民愤怒,势必要找一个靶子转移视线。理所当然,与中国有过过节,而又不是超级大国的日本很不幸充当了这个靶子。其实,关于教科书问题,钓鱼岛问题,很早以来中日之间就有分歧。只不过,在中日关系蜜月时期,这些问题被掩盖起来而已。出于政治需要,这些陈年旧事又被提上日程,而且大议特议。随之而来的是中国舆论界的抵制日货言论。(不好意思,说到这里,似乎有点跑题,让我们言归正传)
    其实在日本,关于中国的抵制日货的报道并不多见,为什么?对于日本来说,中国是个很有魅力的市场,但并不说,没有了中国这个市场,好像日本人就要饿死了一样。换而言之,没有中国,还有其他的国家顶替中国这个市场,中国最近是强大了,但是希望大家不要像韩国那样愚昧的自大,没有调查的发言一味的追随大流的舆论只会落个可笑的下场。其实,由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劳工工资的增加(如上海,大连)不少日资企业已经在考虑把纯加工业的工厂转移到工资更为便宜的越南,印度。所以,我们的情形也不容乐观。世界工厂的神话还能维持多久……
    说到日资撤离中国,恐怕损失更大的是我们自己。大家知道,日本大拳头产品是制造业。制造业是什么概念?完全的重工业!如:汽车制造业,家电组装业之类……创造相同的商业价值,重工业雇用的人数是三大产业中之多的,我国今年的经济繁荣其实是靠外资进入雇用了大量劳动力带来的,这些人具有了消费能力以后有循环的促使社会经济的繁荣。我们本土企业不论是数量还是资金都在短时间内难以和外资抗衡。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过渡阶段,劳动市场的稳定非常重要,假如大家抵制日货,迫使日资企业无法在中国生存而转移到国外。对于他们而言,充其量只是损失了工厂建设费(请注意:中国的物价是日本的30分之一)对于我们呢?那些失业的工人如何生存?仅靠政府的失业救济金?(有的地区连这点钱都领不到)他们生活没有了保障,有那里载来的社会安定?
    其实,我并不很担心完全抵制日货的发生,毕竟那种可能性很小。因为资本的流通不是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是完全的市场操作,资本只会流向利润更大的地方。只是想通过个人的一点愚见,唤醒狂热的中国同胞--认清自身。认清世界!作自强的中国人,不要网上叫嚣抵制,生活中排队买降价日本电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5
    发表于 2005-4-5 17:10:35 | 只看该作者
    不是好处不好处``

    这个一种民族情感的宣泄

    朋友``你不要把利益看的太重`


           

    此贴由 嘉定第一帅 在 2005-04-05 17:15:43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6
    发表于 2005-4-5 17:25:56 | 只看该作者
    既然说民族感情宣泄,我们就谈民族感情!
    1,日益高涨的仇外情绪与狭隘的民族主义思潮
    民族主义(Nationalism )是1789年由法国教士奥古斯丁•巴洛最先使用,用来指称推翻封建君主政体的一种社会力量。
    民族主义有三个方面。最浅的是排外。这也许正好击中了当今中国流行的民族主义思潮的实质,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狭隘的极端的民族主义,其主要特征就是排外,而且容不得任何不同的看法,否则就被扣上汉*的帽子。我们能够从正式报刊上或多或少地感受到一些暗示,舆论并没有公然地号召排外,但宣传的口径容易让人误解,似乎中国总是得到外国的仇视和不公平对待,每个国人即使不有所行动也应该表示愤慨才是。而在互联网上,每当公开媒体披露类似消息时,立刻就会找来铺天盖地的发言响应,而且,有一些非正式组织利用网络一直不断地传播着这类声音。仇外的对象以日本为多,其次是美国,印尼。而对于日本的仇视,似乎已经深深植入国人的基因了,仇日心理在年轻一代人的比例似乎比那些经历过日本侵华战争的人还多。这些年轻人没有对那场战争的切身体验,甚至不怎么了解那段历史,但谈到日本人时都义愤填膺,发起了许多“抵制日货”的活动。这些年轻人现在有了个专门的称呼“愤世青年”(简称“愤青”)。我曾仔细留意了一下网络BBS的有关发言,据粗略估计,发言中比较冲动的大多看来是40岁以下的人,而且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特别多。他们大多出生于上世纪七十年代,长在中国改革开放,国力不断强大,生活越来越富裕的时代,基本上吃喝不臭,使用的多是进口的产品,过着高质量的生活。因此有些外国人讥讽说,这些愤青高喊着抵制日货的口号,一边爱不释手地摆弄着日本的摄象机,使用着日本的进口家电,很难和他的主张联系得起来。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的,应该说,这种层次的民族主义虽然无益,毕竟害处也不大,因为肤浅所以影响也不大。更为令人不安的是,中日国民间的互相仇视和厌憎,已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两国的经济,政治甚至民间交往。这对于亚太地区隔海相望的两个大国都是不利的。
    2,经济发展是国家利益的核心要素
    狭隘的民族主义无论产生于何种土壤,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带来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这是一种自身民族感情的过度膨胀,从而变得忽视或敌视其他民族。任何有凝聚力的民族都会有民族精神,但这和狭隘的民族主义是有清楚的分野的,后者有两种倾向,要么更封闭要么更具侵略性。中国自清代中叶以来,政治越发封闭,逐渐脱离了世界发展的主流社会,变得越来越落后。而落后是要被人欺侮的,政治经济上的弱势和高傲的民族精神,反而导致国家更加封闭。而二战时的纳粹德国,在民族复仇的鼓动下,迅速武装起来,高举种族主义旗帜四处扩张侵略,给世界造成重大创伤,是另一个极端的例证。狭隘的民族主义让我们无法保持正常的心态和眼光对待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从而偏离了发展的方向。
    3,狭隘的民族主义使国家偏离理性的发展轨道
    "和日联美"是正确的战略,也体现了中国的大国气度,并不完全是当时局势下的无奈选择。中国经过了20多年的改革开放,重新进入国际主要国家行列,经济日益发展,国势日隆,引起了各国瞩目,必然破坏以前形成的大国间均势,对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产生威胁,在一片中国威胁论调中,很容易成为出头的椽子,成为众矢之的。这也是产生过激的民族主义情绪的一个重要原因。国人的经济实力和地位越高,就越发不能容忍别人象以前那样对我们的态度,而因为惯性的力量,其他国家可能越发警惕中国,进而联合采取限制政策。在这样的国际政治环境中,为了发展,国家提出了“和平崛起”的方针,这就要求对激进的民族主义的摈弃,要以和平的手段最大限度争取发展的空间,这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观点。在民间存在的仇日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也无可指责,但作为国策却不能站在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待,需要政治家的勇气和远见卓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7
    发表于 2005-4-5 17:31:41 | 只看该作者
    。。。。。。。。。。。。。

    人民需要抗日

    政府需要假意亲日`

    你是百姓 还是政府人员

    你是以什么立场来发表这样的思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8
    发表于 2005-4-5 17:35:23 | 只看该作者
    当事者迷,旁观者清。
    更多应该是旁观者身份,我不会以肤浅的“抵制日货”来抒发狭隘的民族感情,我更支持“和平崛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9
    发表于 2005-4-5 17:43:46 | 只看该作者
    是啊,我就是肤浅的抒发自己的民族情感`
           

    你认为这个是肤浅那是你的认为

    我想说的就是,你的话,还有你引用的话,没有打动我

    此贴由 嘉定第一帅 在 2005-04-05 17:44:23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0
    发表于 2005-4-5 17:49:57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回敬你一句老话:我并不担心完全抵制日货的发生,毕竟那种可能性很小。因为资本的流通不是以人的意志而转移的,是完全的市场操作,资本只会流向利润更大的地方。只是想通过个人的一点愚见,唤醒狂热的中国同胞--认清自身。认清世界!作自强的中国人,不要网上叫嚣抵制,生活中排队买降价日本电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