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13715 回复:49 发表于 2006-9-18 22:51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8-26 09:12: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小囡囡之冥王星降级感言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北京时间24日晚上9点20分,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5号决议,部分通过新的行星定义,冥王星被排除在行星行列之外,而将其列入“矮行星”。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放弃将冥王星之外的太阳系八大行星称为“经典行星”的说法,从而确认太阳系只有8颗行星,冥王星被降级为入“矮行星”。此前盛传的第一种方案中提出了太阳系另外增加3颗二级行星的计划流产。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博发现冥王星,当时错估了冥王星的质量,以为冥王星比地球还大,所以命名为大行星。然而,经过近30年的进一步观测,发现它的直径只有2300公里,比月球还要小,等到冥王星的大小被确认,“冥王星是大行星”早已被写入教科书,以后也就将错就错了。

行星定义委员会最初提出的方案,在确定金星、土星、木星、水星、地球、火星、天王星、海王星为经典行星之外,将冥王星降格为二级行星,同时增加谷神星、卡戎星和2003UB313为二级行星。



我对冥王星降级的看法:

天文界一大新的变更,导致太阳系的组织由此进行的革命性的变化。那些有着“完美”传说的九大行星之说就此产生了缺憾。不难发现,自从冥王星的发现,世界各地的传说似乎都向着“九大行星”这个方向不断完善,冥王星的故事也被寓以很逼真的“行星论”,那些看似很有“远见”的古文化难道在这里将被改写?

就偶所能在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有行星轨道数据的美洲“黄泉大道”】

在美洲的著名古城特奥蒂瓦坎,有一条被称为“黄泉大道”的纵贯南北的宽阔大道。在公元10世纪时,最早来到这里的阿兹台克人,沿着这条大道来到这座古城时,发现全城没有一个人,他们认为大道两旁的建筑都是众神的坟墓,所以就给它起了这个奇怪的名字。

1974年,一位名叫休•哈列斯顿的人在墨西哥召开的国际美洲人大会上声称,他在特奥蒂瓦坎找到一个适合它所有街道和建筑的测量单位。通过运用电子计算机计算,这个单位长度为1.059米。例如特奥蒂瓦坎的羽蛇庙、月亮金字塔和太阳金字塔的高度分别是21、42、63个“单位”,其比例为1∶2∶3。

哈列斯顿测量“黄泉大道”两边的神庙和金字塔遗址时,发现了一个让人惊讶的情况:“黄泉大道”上那些遗址的距离,恰好表示着太阳系行星的轨道数据。在“城堡”周围的神庙废墟里,地球和太阳的距离为96个“单位”,金星为72,水星为36,火星为144。“城堡”后面有一条运河,它离“城堡”的中轴线为288个“单位”,刚好是木星和火星之间小行星带的距离。离中轴线520个“单位”处是一座无名神庙的废墟,这相当于从木星到太阳的距离。再过945个“单位”,又是一座神庙遗址,这是太阳到土星的距离。再走1845个“单位”,就到了月亮金字塔的中心,这刚好是天王星的轨道数据。假如再把“黄泉大道”的直线延长,就到了塞罗戈多山上的两处遗址。其距离分别为2880个和3780个“单位”,刚好是冥王星和海王星轨道的距离。

“黄泉大道”很明显是根据太阳系模型建造的,特奥蒂瓦坎的设计者们肯定早已了解整个太阳系的行星运行的情况,并了解了太阳和各个行星之间的轨道数据。但是,人类在1781年才发现天王星,1845年才发现海王星,1930年才发现冥王星。那么在混沌初开的史前时代,又是哪一只看不见的手,给建筑特奥蒂瓦坎的人们指点出了这一切呢?


由此可见,比冥王星还大的神谷星为何没被编入其中?而如此遥远的、质量更小的冥王星却有幸编入了古文化的“精确预测”中。诚然,发现冥王星的天文学家汤博当初就是按照这个黄金比例来计算冥王星的轨道,从而发现了冥王星,那大行星的轨道规律是否在这一刻也终止了太阳系向外扩展的可能……

更多更多的巧合,在冥王星被除名之后,也将破灭。科学在进步,很多理论将会被推翻,就好比现在在怀疑爱因斯坦与斯蒂芬.霍金的黑洞说。凡此种种……

有些人说,所谓行星只不过是人为规定的一个概念而已。对于天文工作者来说,统一一下定义避免歧义,利于学术交流即可。对于普通老百姓,难道仅仅是一个文字游戏?





从小喜欢天文,发表一下自己对这次天文界的大改革的想法,有稚嫩之处,还望大家多多批评~谢谢 [m=00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8-3-23 15:42
  • 签到天数: 139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沙发
    发表于 2006-8-26 10:49:59 | 只看该作者
    .................................没有言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06-8-26 12:44:32 | 只看该作者
    能发现冥王星,是由于海王星的轨道的偏离,因此才有机会发现冥王星,因此来解释它的引力改变了海王星的轨道,但由于最终认定冥王星的大小,所以还不足以完全解释它对海王星的影响,很有可能在太阳系更遥远的地方,还有一颗也许比冥王星更大,更暗的星星存在,至于是否是行星,估计肉眼是看不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1-18 08:5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地板
    发表于 2006-8-26 17:25:09 | 只看该作者
    行星,一般来说就是围绕着恒星公转的星体吧。可能还有一些物理上的指标要求。要不然,哈雷慧星也是七十六年跑一圈。行星还分大小。冥王星只是从“九大”中降级了而已,就象中国男篮这次好不容易挤入“十六大”,过几年,说不定就被挤出来一样。
    反正它还是在太阳系边缘转圈子,它才懒得管另外一颗行星上的一些生物怎么样看它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6-24 09:45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5
    发表于 2006-8-26 22:47:28 | 只看该作者
    行星之类的概念只是人类对天体分类时自己概括的一种定义  其实冥王星是矮行星还是行星 从天文学天体研究的角度来说 并没不会对其产生什么影响
           
    补充一句  科学与迷信的差别在于  科学看重的是实质的东西 迷信则看重表象的东西  

    此贴由 元宝妹妹 在 2006-08-26 22:54:07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6-8-27 08:45:1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 不该我们关心的啊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6-8-27 10:53:40 | 只看该作者
    我不观星相,本来以为小囡囡精通医学,没想到还通晓天文,佩服佩服啊

    想来想去觉得满可笑的,星星都在那里木了吧唧转啊转,人类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给他们划分帮派,让星星知道了还不胸闷。

    另外有个问题:怎么推测行星的质量的?仅通过海王星轨道的偏移好像不足以确定冥王星的质量,象蓝熊说得那样也许还有另一颗质量更大的距离更远的行星存在,更或者黑洞的存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6-8-27 13:26:01 | 只看该作者
    等我找到了,说不定就叫“蓝熊星” 或者再弄个什么“蓝熊星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06-8-27 15:39:2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张看 在 2006-08-27 10:53:40  发表
    我不观星相,本来以为小囡囡精通医学,没想到还通晓天文,佩服佩服啊

    想来想去觉得满可笑的,星星...


    这个正常的呀,中医理论,包括人体经络也和天象无法分割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6-8-27 16:34:2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在好多年以前就有科学家提出来了。
    冥王星太特别了,他不仅小,轨道也很特殊。
    后来科学家逐渐在冥王星轨道的这片区域内发现了很多的和他类似的小行星。
    直到后来这些小行星越来越多,后来把这片区域命名为凯帕带(也有翻译成:克伊柏带的)。
    冥王星只是凯帕带当中一颗比较大的行星而已。
    我心目中的大行星早就只有8颗了,
    这次这样规定只是个形式。
           

    此贴由 清水明石 在 2006-08-27 16:36:34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