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4778 回复:18 发表于 2005-12-28 13:41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7 15:04: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扫盲帖之运动营养知识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飞越巅峰 于 2015-5-1 11:32 编辑 <br /><br />21世纪的运动营养
能生活得更健康、更富有、更聪明是我们美好的愿望,为此我们将面临很多的新的挑战。20世纪初(1900年)出生的人,只是希望能活到当代人的平均年龄,45岁。而今天的人都希望自己能活到80岁。为什么在这一个世纪里,人的寿命能延长35岁呢?有统计表明,这延长的35岁中,只有5岁是来自于临床的医学治疗,而另外30岁则是源于人们生活的环境、膳食营养和健康教育的改善,有效疫苗的使用和其他如健身运动等有益的因素。大量的致命的疾病因子的消除首先是由于城市环境的改善、良好的营养和大众健康,而非医学治疗。由此可见,运动和营养将成为新世纪人们所关注的热点。
20世纪后期,越来越多的人为了健康和娱乐参加体育活动。据1997年统计,我国有4.1亿人参加体育活动。在美国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中,有37%的人有规律地参加体育活动。这些体育活动包括娱乐性的散步到竞赛的不同运动水平。对于不同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的人来说,采用什么运动方式是至关重要的,只有科学的健身才有可能达到增强体能,增进活力,预防疾病和延年益寿的目的。与此同时,适当的营养对保持每个人的运动水平和健康状况同样起重要的作用。运动方式的不当和只注重运动而忽视合理的营养,都不可能达到运动健身的目的,甚则实得其反,损害健康。
营养和运动是高质量生活的两个基本因素。与此同时大量的动物和人体的临床研究还证明,体育活动和合理营养在预防和治疗一些慢性疾病上有独特的联合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我们将面临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病和骨质疏松症等高发病率的疾病的挑战。以肥胖病为例,美国在1991-1998年之间这不到10年的时间里,肥胖病人就由原来的12%增加到17.9%,增加了50%。仅此一病就可以给人类带来如此大的危害。要战胜这些疾病,除了有效的新药的开发和使用外,规律的健身运动和合理的膳食营养将成为重要手段。
社会的老龄化也是我们在21世纪将要面临的巨大挑战,要使老年人有一个健康的晚年,要减轻他们给社会带来的沉重的压力,健身运动和合理营养更是不可缺少的良方。
综上所述,任何年龄层的人的健康来自于良好的营养加有规律运动的生活方式,它将使我们自我感觉良好,精力充沛,工作有创造性,不易患某些慢性疾病。运动和营养将使我们在21世纪更健康、更富有、更聪明。
此贴由 在黑暗的河流上 在 2005-12-28 13:04:57 最后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7 15:05: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越巅峰 于 2015-5-1 11:33 编辑 <br /><br />合理膳食是运动者及健身者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运动能力受训练、遗传、营养、心理素质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中膳食营养对健康及运动能力的影响,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运动者吃什么、吃多少、什么时间吃,对其成功和失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运动营养是一门科学,营养不是一包简单的营养品,还包括如何选择正确的食物这一基本因素。食物选择是否科学对运动者的力量,耐力和体能有重要影响。一位运动营养学教授曾形象地把运动者比做一辆高级跑车,那么营养就如同汽油,高级跑车有了相应的高级汽油,这辆跑车就可以跑出其最优异的成绩,相反,即使高级跑车,却使用劣质汽油,那么这辆高级跑车也无法跑出满意的成绩。由此可见,合理营养是运动者成功的一半。
什么是合理的营养呢?简单地讲,合理营养就是指运动者一日三餐所吃食物提供的热量和多种营养素与其完成每日训练的运动量所需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之间保持平衡。从营养素来讲,要有充足的热能,而且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要适当,有充足的无机盐、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水份,也就是说每日各种食物的种类和数量的选择要得当、充足。
如何实现合理营养呢?首先,运动者要改变观念。某些运动员总认为运动成绩的好坏仅仅与运动训练有关,而膳食则无关紧要。无论运动员还是健身者,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一日三餐的合理营养。第二,运动者要加强自我营养知识的学习,根据自己每天的训练量,合理选择三餐食物种类和数量,而不是处于单单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物。第三,在具体选择食物时,要注意重视主食的摄入,如:米、面、馒头等。主食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能供给运动者充足的能量。要避免选食过多的肉类,目前国内的运动者蛋白质缺乏已很少见,吃过多的肉食不仅不会给你能量,相反会对人体带来许多危害,如:过多的蛋白质摄入可同时带入过多的脂肪,长期下去会引起高血脂、冠心病等。另外,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比例要适宜,应多食牛奶和豆制品以代替部分肉类。吃各种各样蔬菜和水果,特别应强调增加生食的蔬菜,以减少营养素的损失。少吃或不吃油炸食物、肥猪肉、烤鸭、腊肉、奶油等,它们可能带入体内过多的脂肪,会引起肥胖。
例如:一名体重70公斤的篮球运动者,每天需要热能为4200千卡,每天应吃主食500-600克、牛奶500克、豆制品50-100克、蔬菜500-750克、水果300-500克,鸡、鸭、鱼、肉等合计100-200克、植物油25-30克。
第四,合理的选择运动营养保健品。运动营养保健品,亦称“强壮食品”或“功能食品”,是专为从事运动的人群而设计的一类特殊营养品,为保证训练的有效性,运动者在合理膳食的基础上,还应科学合理的选用运动营养保健品。
此贴由 在黑暗的河流上 在 2005-12-28 13:05:17 最后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7 15:05: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越巅峰 于 2015-5-1 11:33 编辑 <br /><br />营养 + 运动
对于一个从事运动的人来说,首先要了解自己一天摄入了多少热能和食物中是否含有足够的各种营养素。因为热能摄人的过量或不足会使你的体重增加或减少,营养素的缺乏将影响你的运动能力和运动健身的效果。
食物中产生热能的物质有三种,即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是人体运动时的最佳能源,但是人体的碳水化合物的储存是有限的,在有氧的情况下,人体会燃烧脂肪来提供能量。所以运动生理学家主张我们从事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以消耗休内过多的脂肪。蛋白质一般是不用来供能的,它主要是用以运动后肌肉的修复和增长。我们吃的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的最好来源,遗憾的是,多年来人们有一个很错误的观点,即“多吃主食会长胖”。实际上,人是否长胖取决于一大总热能的摄入量,即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的总量。如果你增加了主食的摄入,同时又减少了脂肪的摄入,你摄入的总热能就不会超,运动中肌肉就可以得到充足的碳水化合物来作为能源,运动的效率就高,运动后的疲劳消除就快。如果你的膳食中没有足够的主食,运动中不可能无限制地燃烧8旨肪,只好将肌肉中的蛋白质作为能源来燃烧。其结果是运动不但达不到强壮和健身的目的,反而练掉了你的肌肉。更为不利的是,肌肉中蛋白质的燃烧还会造成机体的过早疲劳和疲劳后的难以恢复。
从事健身运动的人最为注重身体的脂肪,甚至将脂肪的多少作为评判健身效果的唯一标准,有的人体型已似“洗衣板”却依然在节食减肥,这也是不科学的。一般健康人群的身体脂肪所占的百分数应该是:男子15%~18%,女子20%~25%。超过者可诊断为肥胖,将可能发生慢性疾病。相反男子低于4%、女子低于10%表明有摄食的紊乱。女性的体脂最好不要低于18%。
在健身运动的场所,人们不吝惜花几十元钱打一局网球或保龄球,却很少有人有意识地花几元钱喝一瓶运动饮料。感到口渴的人最多喝一瓶矿泉水。其原因是他们不了解运动中补充水、糖和盐的重要性。运动中为了调节体温会出汗,当汗液的水分丢失达体重的2%~3%时,运动的能力就会下降。出汗造成的血容量的减低会使心脏的负担过重,这将使我们的运动达不到健身的目的。矿泉水或其他饮料因为不含盐和糖或所含的糖和盐的浓度不适当,不但起不了保护运动者心脏的作用,还可能适得其反。
大量的动物和人体的临床研究证明,体育运动和营养在预防和治疗一些慢性疾病上有独特的联合作用。为此有很多患有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病和骨质疏松症的人也加入到了健身的队伍。对于这些特殊的人群来说营养的重要性就更是不言而喻了。冠心病的起因首先是高血脂,适度的运动同低脂肪膳食配合可以预防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运动可以提高糖尿病人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阻止高血糖的发生。膳食的特殊调整对糖尿病人的重要性就更是不必细说了。肥胖者要减肥,光靠运动是不行的,因为运动会刺激人的食欲,如果不控制饮食,运动的结果可能不是减体重,而是增体重。运动可以促进人体的钙代谢,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如果配合高钙食物(牛奶、豆制品等)的摄入,效果就更好。
综上所述,合理营养为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体提供燃料和代谢所需的营养素,营养良好又参加体育活动的少年儿童生长发育快,学习好;健康的饮食和运动帮助成年人产生良好的自我感觉,工作有创造性,不易患某些慢性疾病。任何人的健康来自于良好的营养加有规律运动的生活方式,你开始执行这一准则越早,你就越健康,你的生命就越完美。
此贴由 在黑暗的河流上 在 2005-12-28 13:05:49 最后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7 15:06: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越巅峰 于 2015-5-1 11:34 编辑 <br /><br />个性化、精当化、指数化
新世纪的人类对健康的要求将上升一个新高度,而健康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有理念有计划地精心打造。在“中国公众营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高级论坛”上,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研究员杨则宜说,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造成的压力首先可使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即体力和体能明显下降,但不是疾病)。作为现代社会的一员,应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保持良好心态,有规律地生活,再加上膳食结构的合理调整和必要的保健品摄入,就可以脱离亚健康。
锻炼怎样更为精当
  精心选择运动方式,如跳绳这样的运动可以加快血循环,增加大脑的供氧,起健脑作用;持之以恒的跑步运动可以调动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达到抗衰老的效果;游泳这样手脚并用的运动有最佳的减肥作用;健美操和体操是最好的健美运动。
  细细计算运动强度
  每周从事3至4次,20至40分钟有氧运动最合适,运动强度中等或中等以上为宜,运动最大心率约130至170次/分。不同年龄运动心率选定不同,一般不超过最大心率(用220减去年龄,即最大心率)的80%。例如:35岁最大心率为220-35=185次/分,最大运动心率不应超过185×80%=148次/分;50岁最大心率为220-50=170次/分,最大运动心率不应超过170×80%=136次/分;60岁最大心率为220-60=160次/分,最大运动心率不应超过160×80%=128次/分。
  运动适度 过犹不及
  运动并非越多越好、越强越好,过度运动会造成全身损害:①心血管或肌肉系统负荷过大所造成的损害;②过度劳累带来肌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抑制和随之产生的对致病微生物易感性增高;③运动时相对缺氧导致的自由基生成倍增,损伤人体细胞膜。
  膳食营养 科学精确
  一个从事健身运动的人,首先要了解自己一天摄入多少热能和食物中是否含有足够的各种营养素。人们有一个很错误的观点,即“多吃主食会长胖”,实际上人是否长胖取决于一天热能的摄入量,即三种产生热能的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摄入带入体内的热能总量。如总量超过一天的热能消耗,剩余部分就会转化成脂肪储存在体内。如你增加主食摄入,同时减少脂肪摄入,日摄入总热能就不会超标。运动中肌肉得到充足的碳水化合物能源,运动效率就高,运动后疲劳消除就快。如膳食中没有足够的主食,运动中不可能无限制燃烧脂肪,只好将肌肉中的蛋白质作为能源燃烧。其结果是运动不但达不到强身健体目的,反而练掉肌肉。肌肉中蛋白质的燃烧还会造成肌体的过早疲劳和疲劳后的难以恢复,即“亚健康”状态。
  保健品能保障健康
  ●维生素e是细胞膜内重要的抗氧化物和膜稳定剂。补充维生素e(400至1600国际单位/天)可减少由大强度运动或其他情况引起的自由基增加对肌体的损伤。推荐每天补充维生素e的剂量为:400至800国际单位。
  ●补充维生素c可明显降低运动诱导的氧化应激。补充维生素c的安全剂量是0.5至3.0克/天。推荐每天补充维生素c的剂量为0.5至2.0克。
  ●适当补硒可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从而提高肌体的抗氧化的能力。建议的补硒剂量为每天100至250微克。
  ●β—胡萝卜素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推荐的β—胡萝卜素补充量是每天25000至100000国际单位。
  ●辅酶q10可减少人心脏和肌肉自由基生成。对于要维持身体健康的人来说,辅酶q的推荐使用量为每天30毫克,如果用于治疗各种疾病,所使用的量就要高于这一剂量。
  ●番茄红素是国际上最新发现的一种更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和免疫增强剂。据报道,番茄红素提高肌体免疫肌能的作用比维生素e强100倍。
       
此贴由 在黑暗的河流上 在 2005-12-28 13:06:10 最后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7 15:07: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越巅峰 于 2015-5-1 11:34 编辑 <br /><br />我国运动员不同项目训练期一日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摄入量的推荐建议
1 按一日能量平均需要量进行分类
(1) 棋牌类* :
8.4 ~11.76 mj (10.08mj) 2000 ~ 2800 kcal (2400)
(2) 跳水#, 射击* (女), 射箭* (女), 跳高, 跳远, 体操# (女):
9.20 ~ 13.44 mj (11.34mj) 2200 ~ 3200 kcal (2700)
(3) 体操# (男), 武术, 乒乓球*, 羽毛球, 短跑 (女), 举重(< 75kg),网球,手球,花样游泳,击剑,垒球:
11.34~17.64 mj (14.70mj) 2700 ~ 4200kcal (3500)
(4) 花样滑冰,中长跑,短跑(男),竞走,登山,射箭*(男),射击*(男), 球类(篮球、排球、足球、冰球、水球、棒球、曲棍球),游泳(短距离), 滑冰,高山滑雪,赛艇,皮划艇,自行车(场地),摩托车,柔道,拳击, 投掷(女),沙滩排球(女),现代五项:
15.54~19.74 mj (17.64mj) 3700 ~ 4700kcal(4200)
(5) 游泳(长距离),举重(>75kg),马拉松,摔跤,公路自行车,橄榄球,越野滑雪,投掷(男),沙滩排球(男),铁人三项:
> 17.64 mj 4700kcal及以上 (4700)
2 我国运动员营养素摄入量的推荐建议
(1) 蛋白质:为总能量的12%~15% ,力量项目可增加到15%~16%,其中优质蛋白至少占1/3。
(2) 脂肪:为总热量的25%~30%,游泳和冰上项目可增加到35%,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1:1~1.5。注意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3) 碳水化合物(糖类):占总热量的55%~65%,耐力项目可以增加到70%,但应注意增加谷类和薯类等食物。
(4) 无机盐类(按日供给量):
钾:3~4 g
钠:<5g(高温训练< 8g)
钙:1000~1500 mg
镁:400~500mg
铁:20 mg(大运动量或高温环境下训练为25 mg)
锌:20 mg(大运动量或高温环境下训练为25 mg)
硒:50~150 mg
碘:150 mg
(5) 维生素(按日供给量):
维生素a(mg re):1500,视力紧张项目增加为1800
维生素b1(mg):3~5
维生素b2(mg):2~2.5
烟酸(mg):20~30
维生素b6(mg):2.5~3.0
叶酸(mg):400
维生素b12(mg):2
抗坏血酸(mg):140(比赛期增加为200 mg)
维生素e(mg):30(高原训练增加为30~50 mg)
维生素d(mg):10~12.5
注:* 神经系统紧张项目适当增加b1,视力活动紧张项目注意维生素a的营养水平;# 控制体重期间应增加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蛋白质摄入量达到推荐的运动员ai 值;运动员在高原训练时应增加维生素a、c和e的摄入量,并增加能量10~20%左右。
4 食物分组
食物分组是参考国内外食物分组的有关资料。本课题所采用的食物分组较多地侧重于运动员膳食炊管人员采购食物和编排食谱的需要,同时针对运动员膳食营养中存在的问题,并强调了一些食物的功能,具体分为6组,每组食物可按其营养价值进行等价交换。
(1) 谷类和薯类(碳水化合物):包括谷类(米、面、粗杂粮等),薯类和高糖淀粉类(如糕点等)是从食谱的搭配和食物多样化提出,由于运动员容易忽略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特增加薯类和含高糖淀粉类食物。
(2) 蔬菜水果类: 主要提供维生素、无机盐和膳食纤维。
(3) 肉、禽、水产品、蛋类:主要提供优质蛋白质,也包括有些维生素和无机盐。为避免运动员摄取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蛋类和水产类分别列出,并强调肉类食物应以瘦肉为主,大体上肉(猪、牛、羊肉)等共占40%,禽类占30%、水产品占30%。
(4) 奶类和豆类:这一类食物重点在于提供钙和优质蛋白质,并可提供一些维生素和无机盐,按一定比例,奶类和豆类食物可互换。
(5) 烹调用植物油类:提供必需脂肪酸和维生素e,为减少脂肪摄入的总量,仍应注意控制总摄入量。
(6) 运动饮料类:主要提供糖、无机盐等营养。运动训练引起大量出汗,及时补液关系到运动能力和运动员的健康。特列出此类食物以强调补液的重要意义。
(7) 食用糖类(单、双糖):不大于一日总能量的10%。
4 推荐的我国运动员各种食物摄入量的实施建议
我们建议全国各地根据经济水平、物价和食物供应情况,按照营养平衡的原则,参照运动员营养的一日摄入量数据,制订具体食谱,运动员因项目、体重、性别和运动量大小的不同,在营养的能量和营养素方面有所区别,但都应满足营养平衡的需要。能量的差异可以采用主食和纯能量物质调节,在经济水平较抵的情况下,可采用一些植物蛋白(如豆腐和豆类食物)并利用动、植物食物搭配的方法调节。
5 运动员膳食指南
·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营养平衡
· 食量和运动量平衡,保持适宜体重和体脂
· 多吃蔬菜、水果、薯类、豆类及其制品
· 每天喝牛奶或酸奶
· 肉类食物要适量,多吃水产品
· 注重早餐和必要的加餐
· 重视补液和补糖
· 在医学指导下合理使用营养素补充品
此贴由 在黑暗的河流上 在 2005-12-28 13:07:20 最后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7 15:07: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越巅峰 于 2015-5-1 11:35 编辑 <br /><br />碳水化合物(糖)是运动时的最佳“油料

象做饭要烧炉子,汽车开动要烧汽油一样,从事体育运动的人需要肌肉收缩的能源。炉子可以烧不同的燃料,如液化气或蜂窝煤等。汽车也可以烧不同标号的汽油,有高标号的无铅汽油,也有低标号的混合油。人体肌肉的燃料有三种,即碳水化合物(医学上也称它为糖,但是不要狭义地理解成我们平时吃的砂糖或水果糖)、脂肪和蛋白质,而糖相当于炉子烧的液化气和汽车烧的无铅汽油,是运动肌肉的最佳的燃料。
为什么糖对从事运动的人来说是最重要燃料呢?
1,糖提供能量迅速,运动肌肉中的糖转化成能量比从脂肪要快三倍以上。就象我们烧液化气一样,点火就着,烧蜂窝煤就没有那么容易了,还得先用引火煤。
2,糖在体内燃烧后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很容易就从呼吸道呼出体外,水留在体内是有用之物。就象我们使用液化气一样,安一个排风扇就可以保证厨房内的空气无污染。燃烧脂肪或蛋白质就不一样了,它们最终会生成一些代谢的废物,就象我们烧蜂窝煤一样,最终会剩下一堆灰渣在炉膛内。这些废物是酸性的,会增加体液的酸度,造成体内的中毒,医学上称之为“代谢性酸中毒”,人体的内环境本应该是中性偏碱性的,酸化的机体在运动中很容易疲劳,疲劳后难以恢复。
3,人体运动时,对氧的需要急剧地增加。糖燃烧时耗氧少,在缺氧的情况下,还可以短时间进行无氧的氧化,为机体提供能量。这就为机体大大地减轻了缺氧之苦,运动时感觉比较轻松。
4,含糖为主的食物价格便宜,我们膳食中的主食含糖70-75%。糖摄入后很快就通过胃,进入小肠,在胃内不过长时间地停留,不会造成运动时的胃部不适。糖在小肠内也容易消化吸收。
从以上糖作为运动的能量来源的四大优点可以看出,我们的食物中的糖有多么重要了。然而遗憾的是我国的运动员、从事健身运动的人群,甚至一般的城市居民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糖摄入不足的问题,少者缺1/3,严重者缺1/2。造成这种普遍的糖营养缺乏的原因是人们的头脑中的两个模糊观念。
1,不少人以为多吃主食和淀粉(主食中含有的大分子的糖)会发胖,所以不敢吃主食。实际上,人是否长体重或发胖并不取决于你吃多少主食,关键在于你能量的平衡情况。如果你吃进去的食物所含的总能量(即糖、脂肪和蛋白质可以发出的总热量 )大于你每天生命活动和运动所消耗的总能量,多于的部分就会转化成脂肪在体内储存起来,就会长体重或发胖。我们摄入的物质中只有糖、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是可以产生热能的。如果我们少吃或不吃主食,就会多吃含脂肪和蛋白质多的食物,其结果是摄入的总热能并不低,甚至还会更高(因为1克糖产热4千卡,1克脂肪则产热9千卡),这样不但体重不会下降,还会带来糖营养的缺乏。与此相反,如果我们增加主食的摄入,减少肉类和含脂肪高的食物的摄入,就不会发胖,同时也保证了糖的营养。一个体重50公斤的人,每天应该摄入5-8两主食;80公斤体重,则应摄入8-1.2斤主食,才能保证糖的充足的供应。
2,一天吃好三餐饭就能保证足够的营养,运动中很少有人注意营养物质的补充。上面我们介绍了糖的四大优点,然而遗憾的是我们体内糖储存是很有限的。当糖消耗到一定量时,首先表现的就是低血糖,低血糖会造成中枢神经系统的疲劳,因为血糖对大脑来说几乎是唯一的能源。从事健身运动时,肌肉收缩所用的能量50-60%来自于糖。运动的早期,肌肉内的肌糖元提供能源,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肌糖元开始减少,肌肉会不停地从血液中吸取血糖,血糖越低,肌肉能取得的血糖就越少。在此情况下,肌肉就不得不动用脂肪和蛋白质作为燃料来燃烧。正如上面所比喻的那样,这时不再是烧“液化气”了,就会改成烧“蜂窝煤”。在这种情况下,运动的强度就不能维持,人就会感到疲劳。由此看来,为了达到最佳运动效果,防止疲劳的发生,运动中补糖是有益的。目前,市场上有设计完善的运动饮料,它们从种类和数量上都能满足运动的需要。运动饮料除满足运动中糖的需要以外,也可以作为膳食中主食摄入不足部分的补充。
糖是最容易被人们所忽视的营养素,但是它对运动人体的重要性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认识。健康离不开运动,而真正达到健身目的运动要靠糖,因为它是最佳的“油料”。
此贴由 在黑暗的河流上 在 2005-12-28 13:07:46 最后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7 15:08: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越巅峰 于 2015-5-1 11:35 编辑 <br /><br />糖--运动人体的第一营养素
机体任何形式的运动都以三磷酸腺苷(ATP)为直接供能物质,ATP被消耗后,必须尽快得到再生补充才能维持运动能力。糖、脂肪、蛋白质三大食物成分能在体内代谢分解产生ATP,因此被称为能源物质或生物燃料,其中糖是运动人体的第一供能营养素,这是因为⑴糖在氧供应充足或不足时都可以分解供能,即糖的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供能,而脂肪和蛋白质只有在氧供应充足的运动条件下才能分解供能;⑵糖在体内代谢分解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很容易通过呼吸和排汗不断排出体外,对机体内环境影响较小,而脂肪和蛋白质有氧代谢供能时,产物除二氧化碳和水外,还会分别产生酮体和氨而影响体液的内稳态;⑶糖在运动时动员利用速率快,提供能量迅速,运动肌肉中的能量从糖释放比从脂肪获得要快三倍以上;⑷糖是运动时消耗最多同时也是最好的能源物质,是细胞的优质燃料,糖氧化供能时耗氧少,相同供氧量条件下,糖的能量产生效率比脂肪高。 人体内的糖主要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和储存在肌肉、肝脏中的糖原。血糖是运动时各组织摄取利用的主要能源,肝糖原分解是补充血糖的主要途径,肌糖原则可供肌肉直接利用。当肌糖原含量降低时,肌肉依赖血糖供能的比例增加,特别是在长时间运动的后期,随着肌糖原的大量消耗,运动肌肉以很高的速率摄取血糖来补偿肌糖原供能的下降,但此时骨骼肌已不能维持肌糖原充足时所能达到的那种运动强度了,运动肢体会产生沉重感,即出现了外周性疲劳。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肝糖原储存耗竭而使血糖来源减少,在没有外源性糖摄入的情况下则会使血糖水平下降。运动中出现的低血糖首先影响的是大脑,因为血糖几乎是大脑能够利用的唯一能源,血糖水平下降使大脑供能不足就会发生中枢性疲劳。此外,由于免疫细胞也以葡萄糖为主要能源物质,运动所致免疫功能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也与低血糖水平有关。所以,通过增加肌糖原、肝糖原储量可以延缓血糖水平的下降,从而提高运动能力。但单一的高糖膳食不会增加肌糖原含量,只有在肌糖原经运动消耗后的再合成期补糖才可以达到糖原超代偿的效果,因此,将运动和膳食结合起来是提高肌糖原储备的有效方法。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可通过对膳食和运动负荷的控制,采用糖原填充法使赛前一天的肌糖原储量增加20~40%,也可在连续比赛或大负荷量训练期摄入高糖膳食来加速运动后的糖原恢复。另方面,运动时肌肉不断吸取血糖可以减缓肌糖原的消耗,利用这一特点,采取运动前和运动中补糖的办法,可以维持运动中的血糖水平,节约体内糖原储备,使运动耐力得以保持和提高。糖摄入虽然不能防止疲劳的发生,但可以使疲劳发生时间延迟30-60分钟。除耐力性运动外,短时间、高强度、间歇性运动也会受肌糖原储量或补糖的影响,如肌糖原储量低于40毫摩尔/千克湿肌时(正常范围为80~120毫摩尔/千克湿肌),则会降低糖酵解供能能力而影响诸如400米、800米、1500米跑的成绩。运动前和运动中补充糖饮料,则可提高短时间、高强度、间歇性运动的运动能力,因为补糖增加了外源性的能量供给和促进了运动间歇时的糖原合成。
常规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应该怎样通过饮食糖的摄入来提高运动能力呢?首先,要注重日常膳食中糖的摄入,使糖所提供的能量占每日膳食摄入总能量的55~60%,耐力运动员则要求达到65%或更高。近几年的营养调查发现,我国运动员较普遍地存在糖摄入不足的问题,膳食糖常只占总能量的35~40%。由于含糖为主的食物主要是价格便宜的植物性食物,例如米、面、点心等主食中糖占70%以上。植物性食物中的糖有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麦芽糖等,其中淀粉、蔗糖用于合成肌糖原的速率大于果糖,但果糖合成肝糖原的效果则比蔗糖或葡萄糖好。依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运动员有条件摄入更多的动物性食物,与此同时,由于缺乏营养学知识或合理膳食的指导,造成运动员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过多,糖摄入不足的营养失衡状况。对此,应该要求运动员摄入足够的主食,每日主食摄入量不低于400~500克。增加主食供应品种和训练中加餐也是增加膳食糖摄入的重要手段。
在尽量保证足够量的主食和其它植物源性糖类摄入的同时,仍然不足的部分可以通过运动前、中、后饮用含糖饮料来补充,这是基于运动员对饮料的实际需要,使补糖和补水同时进行,故最好配制等渗的含糖饮料,但这样的饮料含糖量较低,多在5~6%之间。为了增加运动时的补糖量而又不增加饮料的渗透压,一类甜度低、渗透压小、由3~10个葡萄糖单位聚合的低聚糖成为当前运动饮料的新宠。 运动前和运动中补糖,可以增加血糖浓度,促进肌肉的糖氧化,从而增加运动肌肉对外源性能源的利用和节省肌糖原,延迟疲劳的出现,提高运动能力。运动后补糖,可促进肌糖原的再合成,促进恢复,从而提高下一次训练课的质量。为达到最佳补充效果,运动前、中、后的补糖应控制好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即糖摄入的速率或量、糖摄入的时间、糖的种类。一般来讲,由于既要在适当的时间补充适量的糖,又不宜一次摄入太多的液体,所以,像葡萄糖、蔗糖、麦芽糊精或其它高血糖指数的糖应作为运动前、中、后补糖的首选糖类。运动前0~1小时摄入15~75克糖,运动中每小时摄入30~60克糖,对提高运动能力很有帮助。运动后0~15分钟内补糖50克,随后每2小时摄入50克糖,可有效地促进运动后恢复期肌糖原的再合成。
此贴由 在黑暗的河流上 在 2005-12-28 13:08:07 最后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7 15:08: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越巅峰 于 2015-5-1 11:36 编辑 <br /><br />膳食中的蛋白质绝非越多越好
蛋白质是一切细胞的主要成份,也是人体生长和组织修复的必备营养素。蛋白质摄入量达到总热量的12%-15%就可以满足人体的需要,这是一个最理想的蛋白质摄入量。随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除极少数贫困地区,存在蛋白质摄入不足,或动物性蛋白质缺乏之外,我国绝大多数地区都不存在蛋白质营养缺乏问题。与此相反,有些生活水平高的城市居民和有特殊膳食供应的运动员往往会出现蛋白质摄入过量的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因为一些人错误的认为多吃蛋白质会精力充沛,肌肉会长得很大,体型会很率。但事实证明, 必需在渐进性力量训练前提下, 适量的蛋白质才能使肌肉增长。单纯摄入过量蛋白质不能合成更多肌肉;与此相反,过量蛋白质从医学角度上讲是有害的。其原因是:
1),蛋白质代谢过程中要肝脏解毒和肾脏排毒,过多地摄入蛋白质会加重肝脏和肾脏的负担;
2),在摄入大量的蛋白质的同时会带进大量的脂肪。中国人习惯于吃猪肉,肥瘦猪肉的脂肪含量在1/3以上;纯瘦肉的脂肪也在6%以上。过量的蛋白质带入的过量的脂肪,导致人体肥胖;
3),人的身体的内环境是中性偏硷的,过量蛋白质造成体液酸化和脱水,使疲劳提早发生,不但不能增强活动能力,反而会降低活动能力。
一个人到底应该摄取多少蛋白质呢?国内根据估测氮平衡的实验结果断定, 一般人每天蛋白质的需要量为每公斤体重1克蛋白质。这1克蛋白质中有1/3来自于动物或豆类食品就够了。从事体育运动的人的蛋白质需要量可能略高一点,但是一般来说1.2克/公斤体重/日就够了。从事力量、速度训练的运动员的蛋白质需要量最高可以达到1.6-1.7克/公斤体重/日;
我们的食物中蛋白质的来源很丰富。肉(牛肉、鸡肉、猪肉)、鱼、牛奶、奶酪、豆类、豆制品、坚果品、蛋类等都是很好的蛋白质的来源。这些食物可帮助我们得到足够的蛋白质。在这里我们举一个食谱为例: 半斤去脂牛奶或酸奶可提供8 克蛋白质,每天用2瓶可得到16 克蛋白质;
一份85克瘦鱼或鸡含21克蛋白质,每天使用1份可得到21克蛋白质;
每一两主食可提供3 克蛋白质,摄入主食8两,在得到碳水化合物的同时,可以得到24克蛋白质;
每份蔬菜可提供2克蛋白质,所以从蔬菜可以另外得到10-12 克蛋白质。
从以上食谱中,总共可以得到70克左右的蛋白质,这个蛋白质的摄入对于一名体重为70公斤人来说,足以满足他1克/公斤体重/日的蛋白质的需要量。
由以上的举例可见,对于一般人群,只要有一个合理的平衡膳食,并不需要刻意地另外补充蛋白质。对于运动员和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来说,也不能无限制地乱补蛋白质。可以在营养师的指导下,根据你的运动量来确定你的蛋白质的摄取。
此贴由 在黑暗的河流上 在 2005-12-28 13:08:28 最后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7 15:20: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越巅峰 于 2015-5-1 11:36 编辑 <br /><br />运动性低血色素及其防治方法
人体运动靠肌肉收缩,肌肉收缩必须有能量的保证,能量的生成靠能源物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氧化,最终人体运动离不开氧。氧被肺吸入人体,通过血液送到肌肉细胞,为细胞内的氧化产能过程供氧。血色素就是血液中运输氧的工具,它就象运货的“车”一样,“车”越多运到肌肉的氧就越多,肌肉生成的能量就越多,肌肉收缩的能力就越强,人体的运动能力就越高。然而运动员(特别是耐力项目运动员)在长时间大运动量训练期常常出现低血色素,它造成训练质量和运动能力下降。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演变成运动性贫血。所以低血色素现象成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十分头痛的问题。
1,什么是运动性低血色素(或称潜在性贫血)?
由运动引起的循环血中红细胞数量的减少或红细胞内血色素(或称血红蛋白,hb)不足称为运动性低色素,严重时会发展成运动性贫血。hb常用做为运动性低色素或运动性贫血的简易诊断指标。我国成年男运动员hb小于12g/dl,女运动员小于10.5g/dl,男女少儿运动员(小于14岁)hb小于12g/dl即诊断为运动性贫血,运动员仅仅不贫血是不够的。为保持训练的效果和良好的体能状态,运动员需要达到一个理想的hb水平。这一理想水平为:成年男运动员和男女少儿运动员大于14g/dl;成年女运动员大于12g/dl。运动员hb低于这一水平,但又未达到贫血就称为运动性低血色素或潜在性贫血。
2,为什么会发生运动性低血色素?
造成运动性低血色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造血的物质缺乏,致使红细胞生成减少:
铁缺乏是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长期大运动量训练会造成铁的入不敷出,运动使机体各种营养物质的消耗增多,大量出汗以及粪便、尿液中铁排泄量的增加等可造成铁过多丢失。与需要量增加不相适应的是,食物中铁的吸收减少,这就很容易造成机体铁储备下降甚至缺乏。最新的研究报告,即使hb还在理想水平,只要铁储备下降,运动能力也会降低。可见机体铁储备对运动能力的重要性。
在激烈的运动训练后,骨骼肌纤维的损伤在恢复期必须修复,如果蛋白质摄入不足,机体不得不动用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作为肌肉修复的蛋白质来源,这将使红细胞数目和红细胞中的血色素的含量下降。
(2),红细胞破坏和丢失增加:
剧烈的运动训练可导致红细胞破坏而溶血,使红细胞达不到120天的正常寿命。与此同时,运动训练还可以造成肾通透性的改变,引起尿潜血甚至血尿,造成红细胞丢失。
(3),血液稀释:
长期耐力训练,可引起机体总血容量增加,血液稀释,这就会造成血色素浓度下降。
3,如何防治运动性低血色素?
运动性低血色素可能是由于上述一个或几个因素造成的。要纠正运动性低血色素,应通过血液化验,根据个体、针对病因,采取综合的防治方法。
3.1, 改进膳食营养
膳食中应注意加强含铁食物、蛋白质、维生素c、b12、叶酸的补充,充分保证造血物质的每日摄入量。上述成分含量高的食物有:动物肝脏和血、牛奶、蛋黄、豆制品、绿色蔬菜、海带、紫菜、黑木耳等。
3.2, 适当选用营养品
运动员应定期检测hb和血清铁蛋白(血清铁蛋白是反映机体铁储备状况的最灵敏指标)。在这两项指标达不到理想水平时,选择适当的营养品进行强化补充,着重于影响红细胞代谢过程的营养素即铁、蛋白质、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的均衡补充。运动性低血色素,还可采用中医方法辩证施治,中医认为,运动性贫血与脾气虚、肾虚有关。故补血中药制剂以健脾、补气和补肾的生血方为主。市场上生血补血的产品很多,常见的有。螺旋藻制剂、长白景仙灵口服液、道安液、多福尔口服液、天成金芝养生液、惠氏(倍力、安力加)、复方阿胶浆等。常见的铁制剂有:卟啉铁、琥珀酸铁、枸橼酸铁、甘氨酸铁、edta铁钠、葡萄糖酸铁、硫酸亚铁、富马酸铁等,其中前五种的吸收率较高,胃肠刺激较小。除此以外,还有一些补铁的复合制剂,如维血冲剂、红桃k、生血剂、铁红强等。北京康比特运动保健品有限公司近期研制出两个完全针对运动性低血色素的新产品,即“威创活性糖”和“威创生血铁”。威创活性糖的主要成分是1,6二磷酸果糖,它对红细胞膜有很强的保护作用,可以防止激烈运动所造成的红细胞的损害。威创生血铁是一个综合制剂,含铁、蛋白质、维生素和生血中药。铁由edta铁钠和动物肝脏铁组成,蛋白质来源于动物肝脏的冻干粉。北京康比特公司的这两个制剂针对性强,所以低血色素运动员使用后hb升高的效果明显。
此贴由 在黑暗的河流上 在 2005-12-28 13:13:41 最后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12-27 15:21: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越巅峰 于 2015-5-1 11:37 编辑 <br /><br />防止运动健身的大敌-自由基
人体运动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疲劳,机体中大量自由基生成,并导致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是疲劳发生的重要机理之一。要想通过运动到达健身的目的,就必须设法减少体内过多的自由基生成或增加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否则你的健身运动将实得其反,造成对身体的伤害。
1. 什么是自由基?
正常情况下,参与代谢的氧大多数与氢结合生成水,然而有4-5%的氧将被酶所催化形成超氧阴离子,后者又可形成过氧化氢,它们都属于自由基。自由基有多种,如氧自由基和羟自由基 ,是指那些最外层电子轨道上含有不配对电子的原子、离子或分子。自由基具有高度的氧化活性它们极不稳定,活性极高,它们攻击细胞膜、线粒体膜,与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反应,造成脂质过氧化增强。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等)又可分解为更多的自由基,引起自由基的连锁反应。这样,膜结构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引起肌肉、肝细胞、线粒体、dna、rna等广泛损伤从而引起各种疾病,诸如炎症癌症 扩张性心肌病,老年性白内障 哮喘等疾患。故自由基是人体疾病、衰老和死亡的直接参与和制造者。
2,运动时体内自由基的生成为什么会增加?
大家都知道,人体运动时需要更多的能量,机体对氧的摄取和消耗都会增加,体内自由基也将成比例增加。因为运动时机体处于相对缺氧、细胞质内钙离子浓度增加、体温增加、儿茶酚胺水平升高,运动中和运动后血红蛋白的自主氧化速度增加等均可引起自由基产生增加。运动可增加氧利用的速率,通过电子传递链的电子流也就可增加自由基的产生。有人发现,运动到精疲力竭后肝脏和肌肉的自由基产生增加2-3倍。在自由基增加的同时,大强度运动也消耗机体的抗氧化物质(维生素 c、维生素 e、巯基),从而降低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也就是削弱了机体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这两方面作用结合到一起,使健身运动不仅达不到健身的目的,相反还会损害健康。
但有也有人指出,长期运动的运动量和强度合适时,并不增加体内自由基的生成和脂质过氧化产物,而肌肉、肝脏和血液的抗氧化能力增加15~50%。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力增加,这样方式的运动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益于健康。
3,人体如何清除体内的自由基?
人体靠某些酶和抗氧化物质来清除自由基,它们有的是自身组织所含有的,另一部分是从食物中摄入的。人类机体组织的抗氧化物质有:胆红素、过氧化氢酶、辅酶q10、胱氨酸、谷胱甘肽、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组氨酸、蛋白巯基基团、超氧化物岐化酶、牛磺酸等;饮食中的抗氧化物质有:花红素、维生素c、β-胡萝卜素、生物黄酮类、姜黄色素、甘露醇、蛋氨酸、植物酚酸、多酚类、维生素e、硒、锌及合成的抗氧化物质如二叔丁对甲酚(bht)、叔丁对甲氧酚(bha)等。
4,参加运动的人如何防止自由基损伤?
从运动时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过程看,一位从事运动的人要防止自由基的损伤,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即1,选择适当的运动方式和2,补充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质增强人体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5,选择什么运动方式可以防止自由基损伤?
人们都抱着不同的目的参加运动,它们可以选择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的运动方式。例如象跳绳这样的可以加快血循环,增加大脑的供氧,起健脑作用;持之以恒从跑步运动可以调动体内抗氧化酶的活性,达到抗衰老的效果;象游泳这样的手脚并用的运动有最佳的减肥作用;健美操和体操是最优的健美运动。无论你从事那种运动,为防止自由基的损伤,都必须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1),切忌“运动得越多越好”的错误观点,运动的频度、时间和强度都要有所限制。一般认为每周从事3-4次20-40分钟的有氧运动最合适;
2),运动强度在中等或中等以上为宜,运动的最大心率大约在130-170次/分。不同年龄的人运动心率的选定不同,一般不要超过最大心率的80%。用220减去年龄,就是你的最大心率。35岁的人最大心率为220-35=185次/分,他的运动最大心率不应该超过185×80%=148次/分;50岁的人最大心率为220-50=170次/分,他的运动最大心率不应该超过170×80%=136次/分;60岁的人最大心率为220-60=160次/分,他的运动最大心率不应该超过160×80%=128次/分;
3),运动要遵循生理规律。首先要做准备活动,运动要逐步加量,有氧运动在20分钟以上,力量性运动所用的重量要适当并与有氧运动配合进行,运动结束时要作放松和伸展活动;
如果能遵循以上原则来选择运动方式,运动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有益于健康,否则将实得其反。
6. 补充那些抗氧化物质可以减少自由基对机体的损害?
前面提到,人体的抗氧化物质有自身合成的,也有由食物供给的。酶和非酶抗氧化物质在保护由于运动引起的过氧化损伤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补充抗氧化物质有利于运动机体减少自由基的产生或加速其清除,以对抗自由基的副作用,因而对一般人和运动员的健康都有益,可能延缓运动性疲劳发生和加快体能恢复。年龄大的体力活动者比年轻者服用抗氧化剂效果更好。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抗氧化物质。
(1) 维生素e
维生素 e是细胞膜内重要的抗氧化物和膜稳定剂。维生素e在维持肌肉组织的正常机构和代谢,特别是在肌肉收缩期间的能量供给和钙离子摄取和释放有着重要的作用。补充维生素 e(400~1,600国际单位/天)可减少由大强度运动或其它情况引起自由基增加对机体的损伤。在高于海平面时,补充维生素 e可防止运动能力的降低。因此,认为在高于海平面训练的运动员补充维生素 e有利于运动成绩的提高。推荐每天补充(d-α-生育酚)维生素e的剂量为: 400~800国际单位。
(2) 维生素 c
维生素 c缺乏可大大降低耐力运动能力。补充维生素 c可明显降低运动诱导的氧化应激。补充维生素c的安全剂量是0.5~3.0克/天。推荐每天补充维生素c的剂量为0.5~2.0克。
(3) 硒
硒是机体抗氧化系统组成成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必需成分,适当补硒可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从而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人报道给游泳运动员每天补充硒100~150微克可减少体内脂质过氧化,提示补硒对耐力运动员可能有益。建议的补硒剂量为每天100~250微克。
(4) β-胡萝卜素
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的前体,具有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所以β-胡萝卜素对运动时的氧化应激有保护作用。推荐的β-胡萝卜素补充量是每天25,000-100,000国际单位。
(5) 辅酶q10
辅酶q是机体中要使用氧的所有细胞的必需成分,因为它是物质氧化产生能量的过程中的氧化磷酸化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运动中能量的需求大大增加,所以辅酶q10可减少人心脏和肌肉自由基生成。对于要维持身体健康的人来说,辅酶q的推荐使用量为每天30毫克,如果用治疗各种疾病,所使用的量就要高于这一剂量。
(6) 番茄红素
番茄红素是近几年国际上最新发现的一种更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它如同β-胡萝卜素,属胡萝卜素类物质,在大多数水果和蔬菜中可以找到,是一种天然的生物色素。由于它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所以可以消除自由基,尤其是氧自由基。据报道番茄红素提高机体免疫机能的作用比维生素e强100倍。目前国内上市的番茄红素制品只有“康比特生命红素”一种,每粒含10毫克番茄红素和5毫克维生素e,每天只要服用1粒就可以达到保持健康的效果。
总之,体力活动尤其是急性大强度运动时体内自由基产生增加,并且形成链式反应引起膜结构等损伤。虽然众多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有关体力活动者补充抗氧化剂尚有大量的问题需要阐明,但现有证据均支持运动后服用抗氧化剂。慎重应用抗氧化剂对膳食不足和/或体力活动(运动)时需求增加有益。
值得注意的是,自由基作为人体自然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发挥着有益的作用。长期滥用抗氧化剂可能有损自由基的正面作用。因此,补充抗氧化物质前要了解运动人体的抗氧化状态,所用的剂量要适度,最好在运动营养师或医师的指导下服用。
目前,国内一些运动保健饮(食)品含有一些抗氧化物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如沙棘制剂、弥猴桃汁、酸枣汁、等含有维生素c,梅参等运动饮料含生物活性物质绞股兰,还有多种中药保健品,如长白景仙灵口服液、益寿回春汤等也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它们有的可以减少血液中mda的含量,有的可维持血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力,这都是一些很好的阻止自由基损伤运动人体的天然制剂。
此贴由 在黑暗的河流上 在 2005-12-28 13:14:45 最后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