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全国第一本“家庭政策蓝皮书”在沪诞生了,而引起小新强烈共鸣的,是上海社科院在“蓝皮书”中提出,探索建立完善的“父亲假”。
“父亲假”(paternity leave),就是男性在配偶产子后享受的假期,区别于“陪产假”。
孩子头疼脑热、老人生病带不了孩子,再也不用心急火燎地硬着头皮向老板请假。而且,父亲请假回家带孩子,可谓好处多多,促进亲子关系、增进夫妻感情、让孩子更聪明、促进男女职场平等,还能鼓励生育二胎……
![]()
说起父亲假,同事们都当成了“父亲节”,可见对此有多陌生,可纵观全球,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儿。瑞典、挪威、丹麦、英国、加拿大等40多个国家规定了“父亲假”“育儿假”以及在孩子有突发状况时的临时假期。
瑞典:假最长 瑞典法律规定,所有工作的父母每生育一个子女都享有16个月(480天)的带薪产假,费用由国家和雇主分摊。16个月中,有两个月必须由父亲享有。
挪威:多奶爸 在挪威休产假,可以有两种选择:其一,夫妇可休47周育儿假,拿全额工资;其二,可休57周,拿原来工资的80%。
有的家庭因为家里3个孩子陆续出生,在5年时间里总共休了近3年的“父亲产假”,而且都是全薪假。
日本:人性化 父母亲一方可选择休一年的无薪育儿假,如果是父母轮流休育儿假,还可以多延长两个月。
![]()
新加坡:多鼓励 自从2013年5月起,出台改善鼓励结婚和生育配套政策来,一年来就有1.3万在职父亲申请有薪产假,申请至少4天育儿假的父亲也显著增加。
芬兰:爸爸月 初为人父的男性可获得3周带薪休假以及付费“爸爸月”,在孩子八岁前,他可以选择任何时间休育儿假。如果他需要照顾孩子,还可以通过他所在社区的“家庭中心”获得支持。
德国:跨时长 德国父亲可以休12月的带薪产假,工资每月为原工资的65%,但上限不超过1800欧元,单身父亲则享有14个月的此类带薪假。此外,德国父母可享有长达156周(3年)的不带薪育儿假。
英国:侍产假
英国相关部门建议,父亲们应该享有长达4个月的侍产假,让他们留在家中协助照顾刚出生的宝宝。同时,建议把女性的分娩假期由9个月缩减至6个月,拉近父亲和母亲享有的福利。
美国:最“无情” 在美国,没有母亲带薪产假一说,只有母亲不带薪产假12周,父亲也同样,福利一直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当然,市场体制决定了美国妇女“退出和进入”劳动力市场没有那么困难。
![]()
近年来该政策颇受争议,美国一些社会学家认为,男性若抽身照顾家庭,从长期看会影响他们的收入,但是承担这种经济风险相较家庭和睦尤其是男人自我需求而言是值得的,企业的利益让渡,也可收获未来更有潜能的员工。
男人们自己愿意吗? 有的男人担心,顾家会削减自己的男性气质,影响了阳刚形象;
有的男人提出,男人习惯了掌控一切,而当婴儿出生,他们完全不知道这一领域时,会有无力感并不知所措,为掩饰自己的脆弱,他们尽量逃离;
更多的男人认为,回家带孩子会让自己在职场上掉队。
你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