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空格继11月3日市交通委发布的2014-2015年第二批公交线路优化调整计划,涉及嘉定公交线路的有沪钱专线(撤销)、南嘉线(缩线)、钱泰线(缩线)、沪嘉专线及新嘉专线(并线)、嘉广线,但据我们了解,嘉定公交还有一条最老的线路即将被撤销,那就是曾经来往于嘉定和市区的“老大哥”——北嘉线。
空格嘉定公交公司发布了北嘉线的调整计划:北嘉线将与沪唐专线合并,原北嘉线撤线,前往北区汽车站的乘客可在中山北路换乘226路。 空格但我们发现这条线路未被列入第二批调整计划中,或许因为同时调整往返市区的线路过多,而且北嘉线是嘉定老牌线路,很多嘉定人都是跟着北嘉线一起长大的,涉及范围广,所以估计会在年末或者明年年初的第三批调整计划中出现。
“北嘉线”的前世今生
两个第一,成就公交老大的地位
北嘉线是解放后嘉定地区的第一条公交车,曾经的龙头老大,公交车中的“战斗机”!她见证了嘉定社会、经济、民风等各方面的发展,是嘉定人民情感的寄托。
当年北嘉线通车典礼
1958年4月,从市区虬江路长途汽车站发出的一班开往嘉定西门,宣告了它的诞生。这是嘉定从江苏省划入上海市的第一条公交线路。
图中的桔色的巨龙车就是曾经的北嘉线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的北嘉线还有绿杨桥掉头车,中福-康华的ZX北嘉线,北嘉线高速直达车等等,形式多样的运营方式,以及一直到90年代中期,嘉定地区最好的配车永远都是用于北嘉线上,足以可见当年对其的重视程度。
空调北嘉线
交通重担,成就了一条黄金线路
说起“北嘉线”,可能90后印象中毫无概念,80后曾有难忘的回忆,而70、60后是最有深刻体会的。她曾经长期作为嘉定公交史上的重量级黄金线路。担负着市区往返于嘉定的交通重担,其社会效益无法估量。
曾经盛极一时的北嘉线(清河路汽车站)
1958年4月14日,该线由公营苏南汽车公司划归上海公交公司汽车一场,1959年划归汽车三场。在20年前,北嘉线的站点为北区汽车站,交通路,志丹路,杨家桥,绿杨桥,南大路,朱家宅,古猗园,南翔,机床厂,化肥厂,大桥头,卫生学校,马陆,彭赵,石岗,棕坊桥,嘉定南门,塔城路(上行),嘉定城中。
时代变迁,英雄末路顿感悲凉
然而时至变迁,随着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的通车,伴随着高速直达班车的诞生,北嘉线那行驶在狭窄,拥堵的沪宜公路上其老大的优势正在逐步的褪色。
任何事物都有老去的过程,北嘉线也不例外,到了2010年,轨交11号线的开通,其打击的力度虽然没有高速线那样严重,但也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曾经的老大地位早已不复存在,只能沦落到了三流四流线路的范畴当中去了。
然而“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景象折射出上海公交发展的轨迹。从一组数字就可以看出。1999年的时候有营运车辆31辆,大巴车12辆,中巴车16辆,一天的客流是1.1万人次,而如今是20辆车,一天也就4000人次,客流下降十分明显。
如果80年代之前人肯定对这幅照片很有影响,没错,这就是当年的嘉定清河路汽车站,图片中左侧排队的就是等候北嘉线的人群,当时分成座位和站位两个队列,按车上的座位数,先放行座位队,再开始放行站位队。
嘉定老汽车站候车大厅(照片:杨柳有叶)
其实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下一条步沪嘉线、沪钱线后尘的公交线路可能就是【北嘉线】!
早期的巨龙车厢,永远的回忆
#相关阅读#
说起,北嘉线,我们不能不提及位于嘉定清河路“新嘉商场”边的老汽车站(现在快连同老体育场一起变罗宾森广场了)。还记得曾经粑粑麻麻带着兴高采烈的你坐北嘉线去“上海”玩的情景么?
当时的嘉定老汽车站就在新嘉商场旁边
一起来听听嘉网女神blue_winter对于嘉定老汽车站的津津乐道吧:
在我有记忆开始,清河路的老汽车站就在牢牢记在了我的脑海里:那高高的天花板,无数窗格的四壁,车站外厅是售票处,进了内厅就是候车室,最壮观的永远是那条北嘉线的候车通道,分2条,需要座位的靠里,无谓座位的靠外,横卧贯穿过整个车厅,即使这样,绵延的人群还常常要排到栅栏外,拐几个弯。
5岁起我跟着父母从共和新路正式搬到了嘉定,北嘉线成了每月1次的固定线路,牵起了娘家和外婆家的联系。还记得小时候的公交车司机边上那个大大凸起的水箱,实在没座位,小孩子通常就躲懒坐上面,冬天暖暖的挺舒服,夏天偶尔会烫的屁股跳起来。还有中间那个好像手提琴风箱的转弯接口,脏脏的,转弯时人站上上面真的会动,妈妈老是威吓我站有站像,当心一个转弯转弯口露个大窟窿把我漏下去。
那时候,车站门口总有几个老太卖茶水、香烟和茶叶蛋。水是真的茶水,玻璃杯子里面是茶叶水,上面为了防水陈盖着切割成四方形的玻璃片,当时流行一句话“造原子弹的不及卖茶叶蛋的”,害的我路过时老好奇盯这那些老太想看出她们露富的破绽,是否朴素的衣裳中隐藏着粗粗的金链子……
现在回想起来,满满的都是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