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1741 回复:11
发表于 2002-10-7 23:20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曾问过一位搞美术的朋友,在他关注与表现人体的时候,什么部位最能牵动他的艺术想象力。那时他正在画一幅幅的自画像,整个画面都摆满了大小不同但表情相似的自己,我很奇怪每个自己都没有眼睛,或者说有眼睛而没有眼神。
他用笔刷蘸了一抹红色修饰面庞,然后说,是大腿。
我知道他喜欢大腿那流畅的线条感,膝盖关节处强烈的运动感,腿的确是刚柔相济,阴阳互滋的地方,可是没有眼睛的画面终不免缺乏生命力。我的朋友正在摹仿凡高,可是凡高的每一幅画作都是一幅生命流动的图景,他的自画像更是如此。他的眼睛具有一种掘入你灵魂深处的特质,攫取你生命内质的焦躁与疑虑,他的眼睛是冷峻的,忧郁的,反抗的,傲睨万物的,紧张思索的,痛苦拷问的,这是热情的反面,是热情之后的热情,是热情的极致,只要看他一眼,就永生难
忘,就像卡夫卡的眼睛。
我始终认为,一个人拥有怎样的眼睛,就预示了他拥有怎样的命运。凡高用浓重的色块,粗放的笔法,强烈的色彩表达着他的“眼睛”,他生命的大爱恋与大苦痛,他的每一幅画,人物、静物、风景,都是燃烧的烈焰,都是灵魂的旋转与飞腾,都是生命的律动。没有其他画家给予过我这么强烈的震撼。
在上海博物馆面对他的《麦田》时,更是感到强大的被压抑的生命力喷薄而出,奏出生命的欢歌。麦剁上金光闪闪,麦捆随意地疏懒着,束不住舞动的麦子,连刚割过的麦茬都不是偃旗息鼓的样子,反而洋溢着再生的冲动,似乎还有无数的生长点,中景的麦田更是金色的火海,大丰收,大喜悦,一泻千里,连远景的天空与云朵都随之狂欢,被热情炙烤着,止不住地翻腾,整个画面充斥的都是反映心灵的激情与狂热,是痛苦生活后对生命的赞歌。我不懂绘画,然而我喜欢一切有生命力的画面。
《麦田》的左侧是莫奈的《睡莲》,作为印象派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他的画面最吸引人的是对微妙光与色变化的瞬间把握,虽然它比《麦田》稍显宁静与祥和,但依然透显出深邃潜隐的生命力,他的莲,他的水都是流动的,笔到情随,延展的莲与水都延展着奇特的生命。波光粼粼的水面上,幽蓝的水面下,漂浮的荷叶,颤动的光,绚丽的色,都突显出池塘的勃勃生机,这塘本是野塘,荷亦是野荷,莫奈的光色赋予它蔓衍的“野”劲,古朴而又繁复,又情趣盎然。我不知印象主义画派与中国画可否勾联出异同之处,然而我喜欢一切有神韵的画面。
我的朋友的画室已更改格局,原先挂满没有眼神的呆滞的自画像已不知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粗重浓厚的巨大建筑物的素描,整个画面没有疏密相间的地方,密度极大的黑色让我感到窒息般地压抑。我臆测他对超现实主义发生了兴趣,决意作茧自缚式的将自己封存在冷冰冰的钢筋水泥画面中,然后破茧而出创出美丽飞蝶般的作品,我只能祝福他最终提炼出诗意的东西,因为我实在不喜欢这些没有生命力的烦躁的现代画面,它激发不出我任何的想象力,仅有压迫感,只在墙角处我发现一个飘逸的女人背影,淡蓝的底子,简练圆转的线条,寥寥几笔,却风骨卓然,那是一个随风飘走的姿势,虽没有眼神但生命力与神韵惧存。
我想我的朋友不会完全作茧自缚的,因为他已触到光亮的出口。
此贴由 汇龙潭龙之神韵 在 2002-09-12 16:36:22 最后编辑 |
|
|
|
|
|
|
|
一种压抑不住的动力,流动的生命,让我看着文字便能感受画的魅力和作者的个性魅力 |
|
|
|
|
|
|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2-9-8 13:42:45
|
只看该作者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7-1-13 16:34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用力挣扎……挣扎……再挣扎……终于蜕掉臃肿的蛹,将身姿在阳光下舒展开来,轻盈的羽翅助我飞向太阳……
这是我所喜欢的一段话,似乎也可以作为你朋友的心语,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光亮的出口,寻找那一片自由多彩的蓝天,绘画如此,其他亦是如此。
莫奈的《睡莲》光与影是水底舞蹈的精灵……永远的青灰色……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4-10-12 08:59 |
---|
签到天数: 67 天 [LV.6]常住居民II
|
独自静坐于黑暗的角落,落寞的眼光无目的的四处搜索。
映入眼帘的是一道光吧?为何会使我一片眩然。
用尽了生命中所有残存的力量,试图摆脱命运加诸于我心的桎梏,而命运仿佛仍然在和疲惫的我玩一个没有止境的游戏,明知最终等待我的只会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与痛楚,仍不得不跟随它的脚步。
深深的吸了口烟,手里的香烟也只剩下短短的一口,无意识的,自苦涩的唇间轻轻的呼出了一个淡淡的圈。呆滞的目光随着烟圈的渐渐放大,缓缓蔓延,也终于显露出了一丝难得的生气。
终于,淡淡的烟圈扩大到了极限,慢慢的消失于我的眼前,而一个疑问却在心头升起:生命,是否也是一个无止境的圆圈呢?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重复着同样的事,面对着同样的人,犯着同样的错;还有很多时候,当某些事物在眼前显现,总会产生一种莫名的熟悉感,仿佛这一刻出现的,早已在生命前端的某个时段出现过了,所以才会使自己有了那么一种依稀仿佛的感觉油然而生。而我们短促的生命是否真的有前生来世呢?我还没有尝试过死亡的滋味,虽然有那么几次,感觉到死神的呼吸距离自己是如此之近,但毕竟我的灵魂还最终属于自己,并没有被谁给侵蚀掉,也许是幸运吧!可是又有谁能肯定呢?在这样的世界里,生命的圆付与了自己太多的痛苦与酸涩,还有什么能够稍稍中和一下这种难言的滋味呢?有人说爱情可以使人忘记一切的不如意,但是真的是这样吗?
太多的疑问缠绕在心底,大概麻木了的灵魂才算是真正无所畏惧的灵魂吧!可是自己就真的愿意自己的灵魂从此被厚重的层层包裹,不能自由的呼吸吗?至少我做不到!
就算是痛苦吧!也终归有结束的时候。没有经历过深沉的苦痛,又怎能真正品味生命给予的甜蜜呢?就算生命真的是一个圆圈,我也宁愿自己成为攀爬其上的一根小小的丝线,紧紧的缠绕,缓缓的蔓延。哪怕会有再多的艰险,我也一无所惧,只因我渴望品尝生命中那一颗蜜糖的甜!
一时之间,豁然开朗。轻轻的呼吸了一下与前有别的空气,熄灭了手中残留的香烟,走出门去,才发现,天空竟是如此的深邃,还有点缀其上的星,也是这样的宁静悠远……
|
|
|
|
|
|
|
|
6楼

楼主 |
发表于 2002-9-11 22:19:29
|
只看该作者
|
|
|
|
|
|
|
8楼

楼主 |
发表于 2002-9-14 22:03:24
|
只看该作者
每个人从清知——迷茫——误知,然后就陷入某种模式中,却自认为是清知,当然少部分人会啊生死线上顿悟而我知,但为时晚已。极少数人能保持清知到死,因为他的社会会认为他疯了。 |
|
|
|
|
|
|
|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了解一个人内在灵魂的最好位置。
生命是世间最脆弱的东西,从一开始诞生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最终的唯一结果。
灵光闪现的眼神,
魅力无穷的灵感,
构筑起生命历程总最美丽的画面。
中秋
月光
白色
温馨
……
此贴由 汇龙潭龙之神韵 在 2002-09-21 19:06:07 最后编辑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7-1-13 16:34 |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