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10758 回复:11 发表于 2007-12-13 11:18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20:55:2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兵器谱]“黑豹”之魂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纳粹的铁蹄践踏着欧洲的肌肤,这支用“闪电战”思想武装起来的钢铁洪流,滚滚向东,用铁与血凝铸第三帝国的荣耀。
    在这支钢铁大军中,跃动着“黑豹”的身影。黑,冷峻,严谨;豹,凶狠,迅捷。“黑豹”坦克,二战德军兵器中的佼佼者,以令人生畏的战斗力,成为那支邪悍大军中的马前卒。
    1941年以前,德军装甲部队在欧洲横行无忌,视法国、比利时等国家的军队如无物,更是如屠杀般全歼了波兰骑兵,但在苏联战场,他们遭遇到苏军坦克部队的顽强抵抗。当时苏军装备的KV系列坦克以及著名的T-34/76型坦克,无论是火力还是机动力,都优于德军所有型号的坦克。为了摆脱这一窘境,德国技师发挥了他们在工业技术上的优势和天生的创造力,研制出一种性能更加优越的中型坦克。这就是--“黑豹”。
    “黑豹”,集中体现了德国工业的水准和德国技师的严谨理念,在各项性能上,无不力图仿效甚至超越苏军的T-34。1942年3月,德国MAN公司制造出第一辆样车--VK3002,而戴姆勒.本茨公司也制造出相近的一款,这两款坦克经过希特勒的审查之后,决定采用MAN公司的方案,并订下了200辆的订单。1942年5月11日,VK3002正式被命名为“黑豹”。
   
    1942年12月,“黑豹”经历了一次改进,出现了比较成熟的品种--黑豹D型。黑豹D型比之它的前辈,装甲厚度增加了,炮塔采用液压驱动,发动机则使用了马巴赫公司HL 210 P 30型发动机。黑豹D型一开始被便预订了250辆,随着战争的进程,又很快追加了750辆。1943年1月11日,首辆黑豹D型出厂,并参加了德军的“堡垒”行动。在战场上初露峥嵘的黑豹D型战功赫赫,但也遇到不少问题,它的机械故障,尤其是变速箱、传动装置、悬挂装置和引擎特别容易出毛病,而且燃料系统缺乏保护,非常容易起火,伤及乘员。
    在1943年7月的“堡垒”行动中,德军的第51和52装甲营装备了“黑豹D”,频繁激烈的战斗令黑豹减员严重,最初的250辆在短短一个多月里仅打剩43辆。通过战斗实践,之后生产的600辆黑豹又作了小幅改进,发动机换成了更强劲的HL 230 P 30型V型12缸水冷汽油机,黑豹D型变成了黑豹D2型。
    从1943年1月到1943年9月,连同第一批D型,MAN、戴姆勒-苯茨、MNH以及亨舍尔公司一共生产了850辆PzKpfw V“黑豹”D型坦克,底盘编号为210001-210254和211001-214000。


图为黑豹D型坦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8-7-29 15:19
  • 签到天数: 14 天

    [LV.3]偶尔看看II

    12
    发表于 2007-12-13 11:18:11 | 只看该作者
    T34/85最大的特点就是生产方便维修简单~但是性能确实不如黑豹!每生产10辆T34的时间只能够生产一辆黑豹~好象整个二战期间前苏联光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面就生产了超过6万辆的T34!而黑豹的生产数量不到3000辆
    首先,T34是优秀的,为什么?因为其设计很好符合苏联国情与当时战场实际局势。苏联优势是什么,资源丰富。工业规模庞大。(规模庞大和强大是2个概念,如现在我们中国是工业大国,但还谈不上工业强国,工业强国概念是不但有着相当的规模,工艺科技也要达到相当的高度。才可以算的上,也就是工业强国强调的质量。而工业大国强调的数量和规模。)苏联由于底子比较薄,工业化时间比较短,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更多是在规模概念上的而非技术上的,其大多技术机械是购买欧洲与美国的。也是苏联工业特点是产量高而技术含量较低。那么制造相对技术含量要求不高的T34对苏联来说就是相当合适的,而你真让其制造如黑豹一般的坦克,它是做不出的。这是技术和工艺的限制,因为资源问题,苏联可以大量制造T34而不用担心资源枯竭。而因为资源丰富,相对的带来的造价的降低,因为原料便宜,显然可以降低成品的价格。因此苏联丰富资源变相的降低了T34的价格。使的苏联可以制造更多坦克,形成了良性循环。而德国情况就完全不同,德国是世界工艺最好的国家,科技也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工业规模也是非常庞大的,特别是得到了西欧之后,德国掌握的工业能力无论规模和质量都是超过了苏联。但为了安稳新占领地区的民心,德国在41年和42年并没有大规模占用这些工业。连德国本土工业也没进行足够动员。更重要的是,德国人对战局估计过于乐观认为凭借目前力量德国已经足够彻底打垮苏联,不需要进行更大规模动员。到43年才意识到情况不对,进行了大规模彻底动员,但已经晚了,因为类似于这样国家动员一般需要一个缓冲时期,也就是把民用资源转化为军用,以及制造新的相关机械和工厂,所以德国虽然在43年进行了全面动员,但实际上,动员效果需要到44年才会逐渐显现,但因为盟军战略轰炸,使的43,44年德国工业规模或者效率都极度下降。42年德国实际工业产量达到4000万吨钢铁,到43年为3400万吨,44年下降的更多,但因为43年进入全面动员,44年武器产量反而是远远高于42年或者43年。但如果没有盟军战略轰炸德国工业武器产量将是历史上的1倍以上。这里说明盟军的战略轰炸对苏联巨大帮助,无法想象没有这些,苏联将至少面对比历史上高出1倍以上的德国重型坦克。战局如何显然很难说的清楚了。  
    好象有点扯远了,回到原话题,因为德国本身的工业科技特点。德国有能力制造出比T34更好坦克,或者这样说吧,如果德国大规模仿制T34的话,可能其坦克数量将比历史上要高出不少,德国版T34产量也就是因该可以达到2万。再多也不可能了,因为德国没有更多资源了,钢铁还行,但石油却到极限。因为石油限制使的德国必须尽可能少坦克发挥更多作用,比如一个黑豹在防御作战战场实际可以发挥4个T34的作用,但消耗油料却只是真的制造大量T34的不到一半。也就是单位效率比。也就是让你选择的话你是愿意要12000-15000黑豹或者是2万个T34呢?这2个结果都是德国石油情况可以达到的支持的极限。显然黑豹将发挥比T34更大价值。因此德国选择了黑豹。因为黑豹发挥德国工艺和科技上的优势。相对于T34更适合于德国。因德国处于战略防守阶段,比起T34的高度机动能力,黑豹防御能力将更有发挥余地。事实真的用T34,其高度机动才能更好发挥自己力量,但这样显然将更快的消耗德国的石油。真论石油消耗,不见的比黑豹轻的T34就真的比黑豹来的少,因为它们设计特性早摆在那里了,追求制造速度应急的话,4号都已经很好了。事实上4号对T34,双方实际还是在一个等级,T34防御是比4号好,但4号攻击力对T34已经足够,1000多米就能干掉T34,T34精度问题,却很难在远距离击中4号,我说过T34加工粗糙,和使用柴油机所以造成其只能在500米内才能准确击中目标!所以事实上2者是处于一个等级上的。而且4号的工时。。。可是比T34还短的,最夸张的资料说的是1800。缺点嘛,造价贵,为10万帝国马克,要知道黑豹也不过11万帝国马克而已。(不包括火炮)T34现在资料看即使是简化版也需要7000,8000。也就是4号工时即使没有1800那么少,但也绝对大幅度低于T34,现在网络上的德国坦克工时远高于苏联坦克理论是很有问题的!这个似乎也该能部分证明,德国如黑豹老虎工时不会太长吧,到底没理由4号才几千工时,到了老虎就成了30万了。制造1个老虎时间能制造100个4号了,可能吗?呵呵...  
    加上火炮的话,75mm KwK40L/48坦克炮的价格为13500帝国马克,黑豹坦克的75mm KwK42L/70坦克炮仅为12000帝国马克。再一折算,一辆4号比一辆黑豹只便宜了12138帝国马克。所以真的应急的话,4号绝对比重新去制造什么T34来的合适,事实上4号的确被选择用来应急,在黑豹与老虎大规模装备前,来支持战线表现也是相当不俗,另外提一下,4号和T34在东线战损比例是1:4!完全没有人们想象那样,4号并不垃圾。最后,那个1:4的战损比例是我以前和一位兄弟讨论时,其找到的数据,具体的我没去证实,不过4号表现出众,至少在初期如此,是没有什么疑问了。事实上4号坦克是现在许多研究多年坦克兄弟最推崇的德国坦克之一了,除了造价比较高外,其真的很优秀绝不逊色于T34的。对战局影响也是极大的~可惜名声就非常小了...   
    事实上对德国战争潜力限制最大,不是钢铁,不是工厂,不是人力,而是石油。没有石油,德国坦克不能前进,飞机不能飞翔,无论坦克手或者飞行员都缺乏训练。因为石油限制,德国不敢制造更多的坦克,飞机。因为德国无力负担如此数量坦克飞机的油料。因此研究 坦克战略性的问题上绝对不能忽略石油影响。
    总之无论黑豹或者T34都是优秀的,都是符合战略性与其国家情况经典武器...我们下面来分析具体坦克性能。这里主要对比的T34-85与黑豹,因T34前期型号显然与黑豹差距巨大,所以不用其进行某种对比了。关于黑豹的防御能力与T34-85的攻击能力,T34使用普通的APBC弹,在1000米能穿透102mm匀质装甲,苏军的85mmAPBC在750米也才拥有107mm的匀质装甲穿透力,德国人实际测试,用缴获的85mm炮使用APCR约在500米击穿豹G的首上,但要注意弹种是APCR(HVAP),不是普通的APBC,也就是在500米处T34使用APCR可以有效的威胁到黑豹正面装甲,事实上大多情况下在300米内T34-85才能保证对黑豹装甲击穿,黑豹由于不同时期,防御力有着一定的区别,安装表面硬化装甲的豹D ,即使使用APCR,T-34-85也只能在100米击穿。普通的APBC弹,无论对豹D、豹G还是虎I都是0距离也无法击穿。以上基本说明了黑豹的防御能力以及T34-85的攻击能力,基本上可以说黑豹防御力500米内才会被T34-85威胁。不同时期黑豹正面装甲分别为80,90,和110。由于采用倾斜式装甲使其防御力远高于普通垂直装甲。  
    现在资料显示黑豹防御要高于有着140毫米垂直装甲的老虎,因此我们基本可以认定黑豹实际防御力是非常高的。关于黑豹攻击能力与T34-85的防御能力,黑豹的75mm KwK42L/70坦克炮1000米处的穿甲能力为145毫米,车体正面45度90MM炮塔正面 90+15MM。此资料是SYD兄弟所说的,但我看的资料是T-34/85都是MOD-1944型号,其车体正面装甲厚60毫米,45度倾角。从现在资料来看黑豹在1500米内就能击穿T34装甲。此数据也符合战场实际。另尚无发现,老虎与黑豹有在1000米外击毁的记录。虽然可能是我没看到,但即使有因该也有限,因此黑豹防御力因该可以认定很优秀。   

    结论,黑豹坦克可以在1500米处击穿T34-85的装甲,而T34-85,则需要500米处才能威胁到黑豹。  
    关于坦克精度   
    德国坦克精度非常高,资料显示,德国坦克手报告黑豹的75mm KwK42L/70坦克炮1000米处,命中率为90%。不知道是否夸大,但精度的确很高,因该没什么疑问了。T34-85,由于继承了T34系列“简洁”也许用简陋更合适一点,加工环境的恶劣和工艺问题,使的其精度很低,也T34使用柴油发动机的原因,因为2战时期柴油发动机减震技术尚为成熟使用柴油发动机虽然有着不少优点,但因此却要大幅度牺牲精度。造成T34坦克只能在500米内才能准确命中敌人坦克。因此精度上黑豹胜出无疑没有任何疑问。  
    关于坦克工时问题,黑豹工时为15000,老虎为3万,后期简化为25000,T34正常版为1万工时,战时生产的简化版为7000-8000。  
    因此,所谓德国坦克是艺术品,但不是战争消耗品概念并不存在。但事实上德国坦克产量低,是因为还是战略轰炸影响和资源短缺影响而非坦克设计不合理的关系。单是德国坦克发动机因为美国战略轰炸就几乎彻底停产,给德国重型坦克产量造成了非常巨大影响,德国如黑豹或者老虎工时是比较高,但比之同级别的如苏联IS系列,也谈不上有大多差距,质量上差距,是德国和苏联双方工艺技工素质差距和制造设备差距原因造成的。而非德国坦克是什么艺术品,制造很费工时的概念。这就和今天我们中国和德国同样时间,让你制造一个汽车,但一般情况下肯定是德国那边质量更高,因为德国那边的制造机械更好,工艺更好,以及技工熟练度造成的。如果单纯从设计角度,T34是败给黑豹了,设计合理性黑豹要更高。但T34也的确是一个优点很突出的设计,总之差距也谈不上巨大。这是把T34构造简单便宜制造也算在内才得出的结论,如果不考虑这些,黑豹是完全超越了T34一个档次的武器设计了。 以下是我找到关于工时方面一些资料。多余的,因为我那位对坦克研究很深lltcl兄弟这几天不见人,我也找不来了。不好意思。以后有时间我会再询问的。    
    在生产工时方面,W.J.斯皮尔伯格在他的《黑豹及其变型车》一书中提及,生产一辆黑豹坦克共需2000个工时,其中底盘加工需55个工时,炮塔加工需38个,行走装置安装需485个,炮塔安装需150个,最后总装需85个。我对这个数字一直持怀疑态度,根据其它资料,生产一门PAK 40反坦克炮就需要2200个工时,而一辆老虎更是需要30000个(有些翻译文章讹为300000),因此2000这个数字应该只是在总装厂组装一辆黑豹所需的工时数,而不是所有零部件生产以及总装所需工时数的总和(此处若有错望指出)。4号坦克(按H型算)所需的工时数迄今还没有找到可靠的资料,哪位手上有可信的数据望不吝赐教,先行谢过了。在得到具体数字之前,姑且假设生产4号坦克的工时数为生产黑豹的2/3,乘以那个不可靠的2000工时,就是1333个工时。

    ps.

    首上装甲倾斜Ndeg设置是为了更好的防护水平方向来自装甲板正面的攻击,虽然有其好处但缺点也非常明显,德国豹采用和T34类似的水平倾斜方式(IS-3的锲型倒V倾斜属其改进类)由于哪怕是前装甲也会遇到来自垂直高度各个方向的攻击,APCR由何种角度击中倾斜装甲板差别非常明显,以T34-85为例,后期俄国人一度将其装甲板K值提高到2400(这是匀质钢的上限),这种T-34/85就可以以47毫米/60度倾斜装甲实现相当于德国145毫米(K值2050)垂直装甲的防御能力(超过虎1很多,虎2也采用倾斜装甲所以不必比较),可以看到虽然可以抵御145毫米的水平射击但其实际厚度仍然只有47毫米,所以当炮弹与装甲板之间的入射角并非是来自水平方向时(地形,特殊弹道等都会造成此现象),那么这种倾斜设置的效能将会被大大降低,并有可能仅仅以47毫米的厚度来面对APCR,结果必然是被轻易穿透。  
    现实中采用倾斜装甲的战车乘员的素质可以决定一切,优秀的车组可以利用倾斜的优势永远使攻击来自车体正面水平方向,极优秀的车组驾驶的T34可以无敌
           

    此贴由 登记注册 在 2007-12-13 11:19:42 最后编辑
           

    此贴由 登记注册 在 2007-12-13 11:20:10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无聊
    2013-7-24 15:05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11
    发表于 2007-12-12 14:38:45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要顶!

    很多军事分析家都认为豹式要比虎式更强.二战时纳粹德国设计的坦克虽然都很出色,但所带来的问题也很多,比如各种零部件无法通用,造成后勤补给上的巨大困难.二战后期,由于盟军对德国军工企业的轰炸,更加剧了前线装甲的零件缺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2-25 22:12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10
    发表于 2007-12-12 08:32:54 | 只看该作者
    好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18 00:51
  • 签到天数: 6 天

    [LV.2]偶尔看看I

    9
    发表于 2007-12-11 21:51:56 | 只看该作者
    我还是比较看好黑豹G型坦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07-12-11 21:05:50 | 只看该作者
    栽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21:04:28 | 只看该作者
    黑豹G型技术指标一览:

        战斗全重 45500kg
        车长 9.09m
        车宽 3.27/3.42m
        车高 3.00m
        引擎 Maybach HL230P30
        最大速度 公路/越野:46-55/30 km/h
        最大行程 公路/越野:250/100 km
        乘员 5人
        火力装备 75mm KwK 42 L/70 ; 2x7.92mm MG34
        弹药 75mm:79发 ; 7.92mm MG34:4200-4800发
        装甲 16-110mm
        爬坡度 30度
        通过垂直墙高 0.9m
        越壕宽 2.45m
        涉水深 1.9m


    图为战争后期的黑豹G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21:01:58 | 只看该作者
    经典战例:1943年9月13日科洛马克附近,党卫军第2“帝国”装甲师下属党卫军第2装甲团1营的7辆“黑豹”坦克在霍尔泽上尉(其座车战术编号为101)指挥下同苏军大约70辆T-34坦克作战。20分钟战斗中,28辆T-34坦克被摧毁,“黑豹”坦克无一损伤。1944年7月28、29日,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下属党卫军第5装甲团2营摧毁苏军107辆坦克,包括T-34、谢尔曼和瓦伦丁坦克,自己仅损失6辆坦克(1辆PzKpfw IV型坦克和5辆“黑豹”坦克)。


    图为装备给纳粹党卫军“维京”师的黑豹A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21:00:24 | 只看该作者
    黑豹坦克在实战中的成绩究竟如何呢?
    1、黑豹G型VS苏制T-34型    黑豹可以在800米的距离上一炮击穿T-34的前装甲,而T-34必须抵近到500米远才能干掉黑豹。
    2、黑豹G型VS苏制JS-2型    相比JS-2坦克,“黑豹”坦克在正面占优,侧面和后部则不如JS-2坦克,可谓各有所长。
    3、黑豹G型VS美制谢尔曼M4型    黑豹可以在2000米距离上轻易击毁谢尔曼,在1000米距离内,黑豹对谢尔曼的命中率高达90%,击毁一辆黑豹平均要牺牲5辆谢尔曼

    库尔斯克会战中的黑豹D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1 20:59:14 | 只看该作者
        1944年5月,德国又开发了“黑豹”F型坦克,该车增加了装甲厚度并安装了戴姆勒-苯茨公司设计的新炮塔,安装一门75mm KwK 42/1型或者斯考达的75mm KwK 44/1 L/70型火炮(甚至还有准备安装更长身管的75mm KwK L/100型火炮),其火炮防盾采用了“猪头”式。它的负重轮采用了钢缘式。德国计划于1945年3月在柏林的戴姆勒-苯茨公司开始制造F型。但新式武器已经挽救不了纳粹德国的可耻失败,到战争结束,只有很少的新炮塔原型以及8辆底盘被制造出来。黑豹F还未投入战场,战争就已经结束了。


    图为黑豹F型坦克,装备了新式的狭型炮塔,可惜未用于实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