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1423 回复:0
发表于 2007-2-8 12:54
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16-10-1 23:48 |
---|
签到天数: 9 天 [LV.3]偶尔看看II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前阵子回UK的时候把《银河英雄传说》又看了一遍。田中的这部小说被誉为架空历史小说的里程碑,好像还拿了1988年的什么大奖。建立在看了起码3次的基础上,不得不说小说的感觉没有预想中的那么好是因为它的现实性,现实性限制了整部片子的趣味性,总觉着没有一般商业小说的节奏快,看着有些闷;它是到目前为止我所看过的动画中最接近现实的一部,主角们的一言一行都值得细细品味。还有一点也是它为什么吸引我的原因:结局中主角们十之七八都死了,呵呵,这个理由好像有些不近人情..........但是主角们的OVER倒是给了我一种真实感。
历史上的风流人物无论是成王的还是败寇的最终都逃不过这一节,说到底殊途同归罢了。(这是不是就像司汤达在《红与黑》的开篇所写的那样:真实,严酷的真实?) 田中看来还是参透了东亚的历史,把它放在了这本背景在1500年以后的星空。截止到目前为止,在我看来,日本小说家好象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的确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无论是从田中另外几本小说 《奔流》 《红尘》 还是忘记了名字的作家写的《乱世的伊尹》,《晏婴》,他们的文笔都是一如既往的沉闷但是深刻,大概他们认为研究历史或者撰写历史人物记就该是沉稳而厚重。我说不清他们是真的得到了“道”还是“术”,但是一层不变把自己匡死大概论不上是“道”。。。对于我最佩服的《银英》里的杨,田中一直说杨的身上被他赋予了一半南朝名将陈庆之的影子,想想也是,战绩如此,大概也只有拿陈庆之当作杨这个人物的灵魂。
这本书人物的最终结局却始终让我玩味。杨威利的死印证了那句老话:阴沟里翻船。和兰陵王的结局有的一拼。这是从从无败绩同盟最年轻的元帅的角度去理解;反过来,让杨威利自己去看,倒是更贴和徐志摩的那首诗:我轻轻的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不带走一片云彩。杨自己本身并不想成为军人,他的志向是研究历史,早日拿了退休金后退休。结果造化弄人,让他名扬星海。奇迹杨和魔术师的绰号并没有庇佑他到最后————死在了刺客的枪下。在曾今看过的一些评论中,私以为这样的评论比较贴切:英雄生不逢时,良禽无木而栖,怎奈名扬星海,无缘闲话古今。至少写出了杨与现实迟迟未能断绝的犹豫和他的被动。我在贴吧里看到有人说讨厌杨的这一点,现在想想是不是因为杨的历史造诣过于深厚,使他深知安于天命随遇而安的道理?(我记得小说的原文里杨对尤利安好像是这么说的:人应该紧紧抓住历史上属于自己的那颗星,即使那是一颗凶星也罢........杨自始至终是不是想找到自己在银河历史上的正确定位?)
如果这句话是田中的见解,那么田中是不是一开始就打算让罗严塔尔成为罗严克拉姆王朝历史上的那颗凶星?(罗严塔尔也是《银河英雄传说》中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一个角色)打从出生到这个世界,他就偏离了他在历史上应有的定位,看到的最多的评价是把他说成一个野心家。总觉的野心家和权术家的称号更适合鲁宾斯基。鲁宾斯基想依靠费沙的经济牵制同盟和帝国,最终一统银河,此等野心可谓和莱茵哈特的雄心不相伯仲。说他是野心家并不为过。他以不战而屈人之兵为上,把玩权术的水平较之奥贝斯坦有过之而无不及,野心和对权谋的热衷造就出了费沙这只黑狐狸。罗严塔尔却不然,除去最终他的叛变来看,他走的始终是正途;除去他混乱的私生活来看,他的品行倒也算得上端正。野心?他深知自己没有莱因哈特征服星辰大海的魄力,被诬陷以后表示向凯撒莱因哈特低头认罪也无妨。但他最终选择了发难,没人知道那是为什么。或许正如他的绰号金银妖瞳一般,总有些东西是旁人所无法理解的吧。甚至连米达麦亚也不能。
无论从何种角度,米达麦亚似乎是最幸运的人了。娶了个温柔体贴的老婆,自己显赫又长命,家庭和事业一切都如此完美,也让他带着正面的评价-名将, 留在历史里。可是毕竟在双璧战争中他战胜的是与自己合称为帝国双璧的罗严塔尔————自己的挚友,在这场叛乱中同时也失去了昔日多位战友。这种损失要如何弥补?更何况,米达麦亚收养了罗严塔尔的遗孤————费列克斯。他日后要如何向自己的儿子解释今时今日发生的这些事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