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13851 回复:20
发表于 2007-12-29 11:24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小楼分酒,如用喝茶的方式那是最好的,凑来体面又风雅,然喝完不免要各自散尽,醉醒自知,也算潇洒,而身后一片杯盘狼藉自然不闻不问,好比风流秀士的种种原形,往往在过后不堪目睹。偏有像丰子恺先生这样的,留心于曲终人散后的余音,也不论是喜忧,是雅俗,如同一个内心隽丽的人惯于随声附和,在的时候常常无形,不在的时候往往有影。
很多时候一直以为丰子恺先生是虚构的,像《庄子》里的王骀,申徒嘉一样,有着一个无法典型,与身体无关的容状,说的再彻底些,大约是依附于人体的一种气质便是。与市面上脾气大任性惯了却自诩“性情中人”的朋友至少在精神上是相通的,只是这些朋友学到了“性情中人”的表象,内心的方便之门却不曾开启,怕是领悟不到“无麻烦”、“无伤害”的真“性情中人”的慈悲了。中国文人历来爱读《维摩经》,子恺先生应算是悟道的一位,他的恩师李叔同出家,他亦持佛吃斋,行止间为了避免给人添麻烦,便不作声响地吃肉边菜,他亦舍不得他的妻儿,情谊未了。慧能说悟禅要舍得,人间万象是好是了,而维摩居士说法要舍不得,世情圆融同样能了悟佛家精神,想来舍与不舍终究是次要的。弘一圆寂,子恺先生千里相赴,如此一端,才是“性情中人”本色。
看过不少各类形式的画,国画,版画,油画,风俗画,年画……其实不管用什么染料和工具,纸张或者巾帛版墙,最后还是扎根于人的。对于好坏,我是无知而不能分辨,说这话也并非搪塞甚至还生心虚,然在于每个看画人的心里,特别是中国人的心里,或者心灵深处,总有各自的“逸品”准绳。可“逸品”实在难以捉摸了,能入“精品”的原本就不多,“神品”的更是寥寥无几,要凌驾于“精品”与“神品”之上,简直是不可思议的。好在古典哲学的永无止境与循环让“逸品”存在可能,也许是摆脱“精品”与“神品”特征之后的反朴归真,至少《子恺漫画》的确是朴素到日常所见的一物一事,若说到是否“逸品”,那谁也不敢定论,只有老天知道。
《子恺漫画》却有说不出的贴心,如不冷不热时夜读,心爱的人给你披了件薄薄的衣褥,暖心的其实是一个“知”。每每胃口不好的时候,我会给自己熬点小米粥,稀薄的样子,拌点酱瓜,榨菜喝着,快心极了,竟能生出知恩图报的感觉。《子恺漫画》好比这文艺世界的稀粥,在审美的令人激动与发人深省之后,是离不开这碗朴素的小粥的,至少,亲切是多么安定,多么让人满足。叶圣陶先生说子恺先生画的画,只简单的用一枚枚图钉钉在墙上,这样的心思慧及家居,在那个室内装饰短缺的年代,作为丰子恺的儿女,该是多么的幸福啊!所谓由顶至踵的美艺气息,一个细节便是春风里的一朵花。
朱自清先生给《子恺漫画》作的序与跋顶顶好玩,好的画师常常是好的文人的克星,相形之下,文人容易露出孩子气。这也是桩顶美的事,画里的东西再诗意,也抵不上画外的万分之一,这副架势的朱自清怕是难得见到的,竟整起撒娇,胡闹的样子来,真是可爱的很,在记忆中的《荷塘月色》的主人突然一反心绪的平和萧淡,半嗔假闹地折腾起诸如“诗中带核“的比喻。这大抵就是《子恺漫画》的魅力吧。
小的一丁点的时候,我是会挑荠菜的,挑来的荠菜一般是当作馄饨馅的,早春二月的样子,然后还不能挑开花的荠菜,蹲着找啊找,心里全在琢磨鲜美的馄饨,不免三心两意。子恺先生的《挑荠菜》就把人儿的三心两意画出神了,配上草丰柳绿,弯路闲客,悠然之下我禁不住想吃荠菜馄饨了。小时候最伤感的一次是无意间拣了个鹅蛋,乐坏了,越过篱笆拼命跑向奶奶报喜,中途自各拌了一下,摔着了,也把鹅蛋摔碎了,那个心疼啊,我哭了足足一个下午。看子恺先生画丰陈宝,丰一吟的儿时趣事,我就朝父亲没由头地唬一下。以前写信我习惯在信封里夹花瓣,自己种的花,好不得意。《三年前的花瓣》使我想起了一个一同种花的女孩子,她后来结婚生子与我断了联系,当年互寄的那些花瓣在与不在早不重要,剩下的余香只愿她一世平安。
陈师曾饱读,又极赋见识,他说过“甜熟的画,终究不能算上乘”,大概指的是国画。《子恺漫画》的一部分也有甜熟的味道,却与传统国画的甜熟不一样,说到底,心的甜熟才是对美艺发展的阻滞,而画的甜熟有时绽开的人情味是极浓的,子恺先生的画都能在回忆里找到原形的,这份人情虽然微小却是自然而然,有句话叫做“与心灵相依为命”赠给子恺先生是最恰当的。《子恺漫画》是具备东方精神的,东方精神不是文房四宝的器材,也不是唐诗宋词的落款,而是对家园的文化,风物,习俗以及感应真实的体悟。朱光潜说子恺先生有“胸中洒落如清风霁月”的气象,和他的画一样,多情的好比一个“心出家”的红尘和尚。
新月如钩,惹人张望,踱步走动的是心绪的不定,有些画面必须得尝尽流水落红之后方能懂得,“今夜故人来不来,教人立尽梧桐影”常常是生有所憾,生有所托的年年虚耗。最好的画中是有音乐的,《子恺漫画》如是。只此也好,窗帘代替卷帘,新酒趁意佯狂,我便动动那久疏的竹箫,试着吹开那水态的云霞,自此枕箫而眠,不到破晓不罢清愁。
|
|
|
|
|
|
|
|
啊,这个帖子真好,我读《缘缘堂随笔》,喜欢子恺漫画,是好多年前的事了。今天又重新萌发了兴趣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3-1-4 15:35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showmers:先握一下手!呵呵。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诗词歌赋无所不晓,而且散淡至极。我MSN的显示图片用了丰子恺的“世上如侬有几人”,这句话用在他们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
|
|
|
|
|
|
|
小楼东风:“清愁不是愁,只是一番心绪。”
踏:经常手忙脚乱的
韶姐:几笔写意的我最喜欢,工致的倒显得用心过度了。
txj0101:谢谢
页页:许多场合我都说过,二十世纪若让我选两个最喜欢的人,一个是周恩来,另一个是张伯驹。最让我心疼的是林风眠,而丰之恺,我一直以为他是书中人,如贾宝玉一样的书中人。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3-11-28 14:03 |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3-1-4 15:35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常和师姐聊起丰子恺,感觉再没有比他和张伯驹更潇洒的人了。实在是佩服至极啊!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3-11-28 14:03 |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4-11-30 19:24 |
---|
签到天数: 2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数年前在云海书屋购得子恺的抒情漫画册《几人相忆在江楼》,其中就有LZ所列各图,只不过是黑白的而已。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1998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
|
|
|
|
|
|
|
书心画意,不错。
此贴由 小楼东风 在 2006-04-14 11:00:36 最后编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