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2249 回复:11 发表于 2006-3-7 13:30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8-10-24 10:59
  • 签到天数: 545 天

    [LV.9]以坛为家I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3-6 09:5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特别的车造给特别的中国人--要买车的朋友一定要看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特别的车造给特别的中国人,是日本在华汽车投资企业内部一句非常流行的话.日本的企业的确很聪明,特别是在材料应用和材料寿命计算的水平上,是世界一流的.这也保证了日本的企业能在世界各地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自:Club.ChinaRen.com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日本在华的汽车企业是如何制造特别的车给特别的中国人的.
     自:Club.ChinaRen.com
    一. 发动机配制.为了降低成本,日本车的发动机一般采用规格在2.4以下,这些全部是直列四缸的.典型的是丰田嘉美2.4,天籁230,广本2.4.这几款车的价格都要比采用了V6发动机的汽车要贵很多.特别是丰田嘉美,直列四缸的发动机竟然卖到了34万元.比采用了V6发动机的帕萨特2.8,别克君威2.5V6, 蒙的欧2.7V6还要高出很多.要知道,日本的发动机制造技术的确不错,直列四缸的发动机敢于和V型6缸的发动机拼比.但再好的直列四缸发动机,输出功率上.仅仅是峰值接近V6的发动机而已.但制造成本要低很多,发动机本身的输出功率要低,但噪音度要高很多,完全靠车体密封来屏蔽噪音.
     自:Club.ChinaRen.com
    二. 刹车系统配置.
     自:Club.ChinaRen.com
    毫无疑问,最好的刹车系统都采用碟刹技术.现在一般的汽车都采用前后四轮碟刹系统,配备ABS防抱死刹车系统.这是事关安全的重要部件.很遗憾的是所有日本品牌的车,价格在17万元以下的,包括22万元的广本2.0,都是采用的前轮碟刹系统,后轮鼓刹系统的配置.目的是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相比之下,连大众普桑99款,都是四轮碟刹系统的.由于日本车采用的是前轮碟刹后轮鼓刹的配置,就不可能采用四轮独立悬挂系统.所以在乘坐舒适性上普遍比较差,但成本却很低.
    不是四轮独立悬挂的车具体如下:广本2.0,前轮交叉式独立悬挂,后轮在说明书上没有交代,尼桑阳光2.0,价格18万元,前轮碟刹,独立悬挂,后轮鼓刹配置,直接挂在一根杠子上,同样的车型还包括尼桑颐达,威驰,飞度,马自达的普利马,福美来,花冠.
    是四轮独立悬挂,四轮碟刹系统配置的车:高尔夫,POLO,宝来, 揭达,毕加索,凯越,FOCUS,就更不用说比这些好要高档的非日系车了.几乎除了日系的车以外,没有其他国家的车会采用如此欺骗消费者的行为.
     自:Club.ChinaRen.com
    三. 底盘和安全.
    随便对比一下相同排量的汽车,各位会发现,所有日本的车重量都比较轻.在所有20万元以下的日本车,都没有侧面的防撞杠,底盘和车身都没有加强筋.仅仅算是广本2.4的还有一点良心,车身里面加了加强筋.包括马6,侧面都没有加强筋,那么要那么多的安全气囊有什么用.到时候打开只会将人憋死.由于日本车普遍采用塑料件做车体,发动机的重量明显要大,所以没有办法,只好在底盘的后部加一个压重杆来平衡车的前后重量平衡.所有的日本在华销售的车,前后重量配比都为仅仅及格的5.6:4.4. 而德国的车,美国的车几乎都是标准的5:5.
     自:Club.ChinaRen.com
    四. 车体的内部.
    所有的日本车的外表油漆都很漂亮,但外表一层下面直接就是没有经过电镀的金属,仅仅是一层表面很薄的漆.在金属板对着里面的面,仅仅是简单的一层喷漆来防锈处理.对比价格还要便宜的高尔夫和POLO,人家的钢板都采用两层镀锌,空腔注蜡的技术来防锈,绝不欺骗消费者.
     自:Club.ChinaRen.com
    日本车的外表做的很漂亮,内部电子产品的配置也不错.但对于驾驶来讲,开车的目的是要到达,同时要保证安全.日本车的保险杠的强度都要小于发动机支架的强度,发动机支架的强度都要小于驾驶仓的强度,驾驶仓本来就不如欧美的车子强度好,目的是在发生碰撞时,发动机不会撞进驾驶仓.以损坏保险杠,发动机来吸收撞击的能量.所以日本车一旦遇到撞击,维修费用往往高的惊人.
    日本车真的省油吗?回答是否定的.以广本2.4为例,市区驾驶仍然要花费12-13公升/100公里,长途驾驶也需要7-8公升/100公里.几乎和君威2.5,帕萨特2.8处于同一个等级.可是一个直列四缸发动机的车子,价格竟然比君威2.5V6发动机的还要贵.而油耗相差不多.但日本车的维修费用和车价本身就高,就算省了一点油,也远远不足以弥补维修费用和车价.
     自:Club.ChinaRen.com
    应该承认,日本人是玩弄市场的高手,他们摸准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同时也知道中国的消费者是第一次买车,并不知道如何选择一款好车.但中国消费者醒悟的时候,他们又会设计制造特别的车给特别的中国市场.试问,日本人敢于不顾自己的公司名誉,用低档配置的车,不顾消费者的安全在欧美市场销售吗?要知道,欧美人一般都懂车,同时欧美的法律也非常严谨,一旦出了交通事故,只要事关质量问题,所有的赔偿责任都在制造商一边.试想,如果杭州广本中间断裂发生在德国或美国,会出现什么样的结局.可能当事人,销售商都要进监狱,更不用说制造商了.所以在欧美市场,日本车的质量就不敢马虎.
     自:Club.ChinaRen.com
    写这些是因为我完全处于气愤,没有为其他企业做广告的意思.我本人是一个企业家,有过好几次买车的经历,愿意以这些经历告诉想购买车辆的人.同时也是提醒日本的汽车制造企业,请别拿中国人当傻瓜.
     自:Club.ChinaRen.com
    附件是同样的汽车在不同国家的价格对比:
    1. 丰田2.4标准配置:美国市场$2万,中国RMB34万
    2. 本田奥得塞,美国市场(电动自动门,车体明显大于国内的款)$2.3万,中国市场RMB24万.
    3. 尼桑风度:德国市场,2.3万欧元. 中国市场RMB33万.
    4. 现代索那塔最高配置,韩国市场价和RMB12万,中国市场RMB19万.
    5. 高尔夫1.8AT(德国没有1.6)1.85万欧元,中国市场价RMB16.5万元.
    6. 别克君威2.5V6.美国市场价格$2.45万,中国市场价格RMB23.5万.
    几乎所有的德国和美国的车的价格,中国市场的价格和生产国本土的价格区别不大.质量有差距,但不大,安全性是一样的.他们没有生产特别的车给特别的中国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8-10-24 10:59
  • 签到天数: 545 天

    [LV.9]以坛为家II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3-7 13:30:00 | 只看该作者
    丰田牛山雄造:丰田在中国最惧自主品牌  
      上周,在由广州日报和南方电视台共同主办的2006“亚洲智慧”之中日企业家论坛上,丰田(日本)自动车株式会社常务董事兼丰田(中国)业务总监牛山雄造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丰田在国际市场上的老对手本田、日产、现代和通用在中国同样是竞争对手,但他强调,奇瑞和吉利等中国自主汽车品牌是丰田将来在中国更为直接的竞争对手,它们拥有本地市场和价格的优势,是丰田每天必须审视的竞争对手。

      从模仿者到被模仿者的转变

      这是丰田汽车的中国负责人首次承认奇瑞、吉利等国内的自主品牌是丰田未来的主要竞争对手。从数字上看,奇瑞、吉利和丰田根本不在同一级别上:2005年,丰田集团完成销售量为809万辆,比2004年同期增长8%,目前产销全球规模第二、盈利能力第一。但在中国,丰田2005年的销量约为18.3万辆(主要是一汽丰田生产的车型以及进口车),占中国汽车总销量的3%,而奇瑞2005年销量接近18.9万辆,吉利的销量为15万辆,又几乎是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对于奇瑞和吉利所存在的产品抄袭现象,牛山雄造认为这很正常,丰田在二十世纪中开始造车时,也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是可以理解的,但关键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实现从模仿者到被模仿者的转变。

      他还透露,丰田此前也曾发现花冠在中国被模仿了,但它发现模仿者的车型还做得不错,也就没有吭声。

      牛山雄造称,对于丰田来说,与其将精力放在与模仿者纠缠的份上,还不如将精力放在研发上,不断超越自己。比如丰田社长希望未来出现即使发生交通事故也不会损伤的汽车、未来发动机不但不会污染环境,甚至越开越有利环境,丰田正在为实现上述梦想而努力。

      对于外界对丰田车“没有特别的优点,也没有特别的缺点,各方面都比较均衡”的说法,牛山雄造也认为,即使在日本,丰田车也只是打了80分,而达不到100分的程度。对于由于规模过大而染上“大企业病”的看法,“丰田时刻警惕着这一现象。”他说,“丰田在内部开展了‘打倒丰田、破坏丰田’的运动。”他指出,丰田也感到了自身的危机,而在不断变化之中,如2004年在美国推出适合年轻人的全新品牌塞恩(Scion),“如果你稍微注意一下,丰田在过去的10年变化还是挺大的!”

      “丰田在华很有野心但还需忍耐”

      从去年丰田皇冠和锐志在中国投放开始,丰田在中国业务迅速增长,外界惊呼“在国际上所向披靡的丰田杀回了中国!”但牛山雄造表示,与全球范围相比,丰田在中国的业务还很小。他说:“丰田在中国很有野心,但还需忍耐!”他认为,在中国市场要有远见,对丰田来说,5年在中国实现市场占有率10%的目标意义不大,要看20~30年以后的表现,如果20年后丰田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汽车品牌,那才是成功的,这还需要丰田的长期努力。“丰田的长远目标是在每个区域都实现市场占有率第一,中国也不例外!”牛山雄造说。

      牛山雄造称,中国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相当丰富,国际上有什么新车问世,中国消费者马上就能知道;另外中国人口众多、需求多样化,比如中国的手机就比日本要多要好。因此,对丰田来说,要将丰田在全球范围内最新款的车型都引入中国来,他非常看好今年中将在广州丰田投产的新一代凯美瑞(CARMY)。他还表示,目前在中国有100多家整车生产厂,产能过剩,而过度竞争不一定有利于整个行业的长远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10-5 00:1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11
    发表于 2006-3-7 13:08:31 | 只看该作者
    可惜现在中国的大多数厂家只顾自身利益而不顾老百姓.可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8-10-24 10:59
  • 签到天数: 545 天

    [LV.9]以坛为家II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3-7 12:57:4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我们国家的国民象日本、韩国一样齐心,用满腔热情购买本国的产品,积极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是一味的贬低本国的产品。
    生产厂家也不要唯利是图,真正正正将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搞上去。
    这才是我们国家的出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06-3-6 23:01:13 | 只看该作者
    30年内 可能是赶超不上 欧美 日本

    但造一辆适合中国市场的车  应该不是难事情  

    祺瑞做的就很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7-23 10:19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8
    发表于 2006-3-6 22:50:2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们知道涡轮增压发动机在德国70年代已经被研制出来作为技术储备,现在美国市场卖的最火的混合动力发动机,日本在70年代就开始研究,你就知道我国的技术是多么落后,别的国家的技术储备比我们最少领先30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5 20:43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7
    发表于 2006-3-6 22:30:31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好激情呀!估计这里多数是大众的车友呀!
    我们支持是要支持有价值的,符合老百姓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8-10-24 10:59
  • 签到天数: 545 天

    [LV.9]以坛为家II

    6
     楼主| 发表于 2006-3-6 22:25:29 | 只看该作者
    最讨厌就是一汽、二汽、上汽这样的公司,没有一点自己的东西,还在那里瞎吹。如果把这些企业的外资一部分拿掉,他们还剩下什么?纯粹是狗屎!
    上汽还拿了一堆破烂当宝贝来卖,卖18-20万,卖给谁,卖给他娘!!!还有没有天理啊!!
    支持奇瑞!!支持吉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2-10-5 00:17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5
    发表于 2006-3-6 22:10:30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这些问题,我们国家领导也知道,但还是因XX原因和法律上的不完善才导致国外汽车厂商如此的对待中国市场.哎...最主要是国家的技术落后,没有自主权.其实我们可以学习一下人家韩国人的汽车发展史,这是最好的例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06-3-6 21:53:57 | 只看该作者
    民营企业除了技术上有一定的门槛之外,还有一个很关键的因素。那就是政策问题。
    技术上的差距有很长的路要走,而政策上就更难说了。

    我感觉未来5-10年内,中国的汽车行业中会有3个左右比较成规模的民营汽车公司,还有很大一部分就是20多年来形成的合资公司群体,但国家政策真正想扶持的是大型国营汽车公司,比如一汽、上汽、东风等等。
    还有一点就是,国内汽车产业布局过于分散,能够在世界汽车行业立足的目前还没有,上汽、一汽之类的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由此可见,大鱼吃小鱼的兼并与合作是大势所趋。只是地方政府保护主义给兼并充足带来了一些阻力。

    自主品牌,一个目前很热的话题。目前看来,国家政策真正想看到和扶持的依然是国营大型汽车公司的自主能力。
    这个可以从新的汽车产业规划中可以看出,过去有些民营企业利用借壳的方法进入中国汽车行业的案例将完全被屏蔽。而以后民企要想进入汽车行业,也多半是通过与大型国企合资或者入股的方式来进行。

    以上仅个人看法



    此贴由 类xiaofeng_yh 在 2006-03-06 22:02:33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