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2624 回复:8 发表于 2005-11-14 21:40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4 12:24: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画]错坠时空的星子(浅谈吴湖帆)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近日听闻故宫为预防将来古董书画鉴定无人,准备招个什么班,心急如焚实在有趣极了。倒是勾起了我一个念想,院学之资和家学之资哪种品鉴更有广度和深度?起初以为是院学,想来饱览众博物馆真迹,见多识广的概率加上名师指点怎么也能入其奥堂,后来发现自己忽视了院学的一个问题即“人多嘴杂”,古董书画的真见识往往是座独木桥,非学识渊博,胆略过人者往往会在古董书画的“模糊度”里迷失。而能拍板定论的几位,王珩、谢稚柳早就仙游多年,坚净翁启功今年也驾鹤随行了,只剩下一个老迈的徐邦达。这种无大师的文化危机迫在眉睫,不由让人想起徐邦达的老师吴倩庵。
  
   倩庵先生历来非议甚多,名贵时高在云端俨然巨擘,名贱时沦为食古不化的反革命。这种反差简直可分天壤,偏偏这位先生又性格天真,名士摇扇风流过甚,又喜各类雅集并自恃高才傲世,一方盟主无让他人。这也难怪,他家富藏一方,祖上数代高官的收藏累积,古董文物不尽胜数,海派同时代的哪个大家没出入其门过。加上本人善运古法,取尽一切所长为己用,更有一双善定真伪的眼睛,围棋,诗词,戏曲,无不兼通,使之名声越厚,交际圈子越大,后来的种种麻烦皆由此出。
  
   真正足慰倩庵先生生平的惟有其妻潘静淑,这位女子不仅工六法,善诗词,听闻其出嫁的妆奁皆无价之宝。今人有钱人家嫁女儿不外乎送进口轿车此种俗物,一副爆发户招摇过市攀比价高的样子,而潘静淑的嫁妆里仅仅宋拓本欧阳询的《化度寺塔铭》《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中任意一件可以买宝马一个车队。“小富矜骄奢度,大富清淡闲雅”真是一条千古不变的真理。如此书画诗词夫唱妇随,堪比赵管。可惜幸福的时光常常短暂,潘静淑的去世给心性拘谨的倩庵先生造成了巨大的伤痕,请看此调:
   玉立自亭亭,翠佩凌波,红清映罗绮,新绿芊芊,迎人犹似说,袂谁倚,忍苦芳心,记纤手丝丝曾寄。到而今独暗伤神,空惝幽蕊。
  
   蔹底,旧约星期,素把魂招,粉镜重洗。小劫华鬘,莫闲辜倩影洒飘花泪。点点相思,总肠断音书难寄,梦回时,香舞还饶仙气。
  
   乱世出婉约词人本身就是一种悲哀。何况在于中西绘画亟于融合之际,在政治干扰一切所谓“百家争鸣“的艺术世界里,倩庵先生秉持的艺术形态从被尊重过渡到被蔑视,这对一个天性达观的人还好,可惜倩庵先生不是这般性格。众多海派大师对其也是无可奈何,张大千,陆俨少,潘天寿都是受过先生恩惠的人,他们的评价总是带着人情世故,使很多人看不到真相。而那些底子薄,文学差,见识短的朋友还能主编绘画史?所作评论不言自喻。在和倩庵先生无甚交际的诸人中,卢辅圣是认地最真切的那位,这份真切不仅藏有遗憾和惋惜,更如一把利刃直接插入倩庵先生软肋,深刻的让人不忍目睹。而把倩庵先生的美学本体观念抽丝剥茧开,却发现里面不过是一个古典的梦,像一个不合时宜的古人带着庞杂丰富的书画和经验在上海的十里洋场间开社了一个短暂的画坊。
  
    倘若撇开客观因素心平气和些看倩庵先生的画,那里面的娴静是其他人学不来的,那种高起点的学画环境以及性格灵魂里的泰然安详是其他同时代的画师永远无法比拟的。“天下第一恽南田”的话的确是在闭门似的修炼中得到的深悟。无论设色和布局,倩庵先生大约采取了一种“溯游从之”的态度,而他审美意识的终极是落在了恽瓯香身上。从纯古典的涵义或者以情操做画的概念上倩庵先生绝对是匹配得当的,毕竟高妙的技术也的确是千锤百炼的真功夫,这些,是不能被那些虚妄之徒一笔抹杀的。
  
   以倩庵先生的家世书画学识文章,如在元朝,则是另一个赵松雪;如在明朝,是另一个董香光;如在早清,是另一个王烟客。可惜他终究生活在二十世纪,这个世纪不是用精美的设色纸本征服天下的年代,这让他难过,他所学的南北两宗,宋元格局,五代气韵在欧洲画派争先恐后的拥挤中淡出了审美主流,他引以自信的书画品格在浮躁动荡的年代变成了一种噱头,他的“待五百年后人论定”的钤印方方正正地刻在书画史里,和自信,怀疑,负气,坚定等种种情感汇聚成一个殉道者的自我挽词。在自拔导管的刹那,他是怀着毅然的决心要去做回古人,而这个缤纷的世界,恰是一颗撞错时空的星子旅游式的停留罢了。
  
   回到开头那个家学院学的念头,经文化大革命以及博物馆征集收藏之后,早不存在所谓的家藏琳琅了,家学者唯一的血脉被整整齐齐地切割而断。而在文化重整的以后数十年里,像博物馆开班招生的事儿会成为一个异常畸形的现象。无论是鉴赏家还是绘画家,撇开于此还是要过现代人生活的,然而环境却再也容不下深入古典文艺核心的现代人,即便是能在所谓的院学世界里找到了鉴定欣赏的大师,如果堪比了倩庵先生,让他在一个多元文化世界里继续做古典梦,倩庵先生的前车之鉴不禁让人于心不忍。假使这样,倒不如让庸俗横行在每一个高楼广厦,让古董书画在人们的记忆中烟消云散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4 21:40:00 | 只看该作者
倩庵先生的麻烦事好多,鸦片,儿子的堕落,友人的离去,被批斗,家里的东西被偷,那些文物,仅我知道的就值100E以上,哎,生在乱世,这就是事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9 13:44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8
    发表于 2005-11-14 12:41:45 | 只看该作者
    加入直播
    虽然是冲着你的题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4 12:39:00 | 只看该作者
    倩庵的书法不输其画,多像那吴梦窗的婉约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4 12:36:20 | 只看该作者
    倘看这色彩,这娴雅,以为是恽寿平脱胎转世而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4 12:33:57 | 只看该作者
    吴先生云:唐宋之后无善画鸟禽者,任伯年也不过一鳞半爪,不如看看他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4 12:31:24 | 只看该作者
    倩庵先生临摹的唐伯虎的侍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4 12:29:46 | 只看该作者
    世人所评吴荷花的媚。不妨贪看一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5-11-14 12:27:33 | 只看该作者
    潇湘雨过的另一种风采
           

    此贴由 showmers 在 2005-11-14 12:28:02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