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905 回复:7
发表于 2002-5-8 18:05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骂人与批判:鲁迅与李敖的不同
作者:魏雄文
李敖先生是一位我很敬仰的人,以现代人的眼光来讲,他当然有些"异类",但他确是一位敢作敢为的人,蔑视权贵,一切都可以在他的笑骂之列,也算是位真勇士。
在当今台湾的文坛,能够针贬时弊的人也还有,比如说柏杨,他的"丑陋的中国人"也很有些嘲讽的意味,也有一定的意义,但是他的文章,有时候注重幽默的味道太浓,难免会失去一些力度,所以李敖先生仿佛很是看不起他,对柏杨先生也曾狂贬了一顿,当然这并不妨碍很多人喜欢柏杨先生。
也许凡是才高的人都有恃才傲物的习惯,这仿佛也才为他们的权利,所以当李敖先生说出"鲁迅被抬高,茅盾的文章很烂"时,我并不感到奇怪,因为这正是他的性格,我想他并没有恶意,只是毫不虚伪地表达了他自已的看法而已。我想这总比我们国内有些人拐着弯儿贬低别人,抬高自已强。
但是,李敖先生自有他说话的权利,听众当然也有接受或不接受的自由。我没有丝毫贬低李先生的意思,只是认为他的笑骂,固然畅快,但有时难免偏激。
李敖和鲁迅其实很有些相象,他们同样属于勇士型的人,同样可以不为自已的私利仗义直言,同样的蔑视权贵,因此同样受到各种各样的迫害,甚至于我认为李敖先生所受的政治迫害比鲁迅更甚,李先生的一生几乎有一半以上是在监狱度过的,然而,几进几出的李先生丝毫不改其本色,一如既往照"骂"不已,正如他自已所说,确是有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我佩服李先生,但并不表示我佩服李先生所有的言语,比如说,他说"鲁迅被抬高,茅盾的文字很烂"我就有些不敢苟同。
我以为鲁迅曾经确是被政治化并被政治推上了文学的高峰,这也算是鲁迅的悲剧吧。因为现在很多的人尤其是想依靠批评鲁迅以抬高自已的人(比如王朔)就常常试图拿这一点来对鲁迅的价值进行否定。但鲁迅的价值并没有因此被否定掉,相反经过前一阵子一场关于鲁迅价值的大讨论,鲁迅的价值被更广泛的关注,也就是鲁迅的价值不但没有被高估,相反还有被低估的可能。如果说,以前对于鲁迅的认识还有政治的引导的话,今时今日的人们对鲁迅的认识则更多的属于理性的自发。另外,就算是有政治的引导,也不能因此否定一个人的价值,比如孔子,中国五千年的政治都在推崇,但也没见谁能否定掉孔子的价值。
李先生讲鲁迅的杂文很犀利属于情绪性的文章,而且受文言文的影响,所以文字不够成熟,很别扭。鲁迅的文字,因为正是白话文刚提倡的时代,所以自然会有些生硬,这一点我们不能以现代的眼光来对鲁迅进行苛求,而事实上正是鲁迅他们这一群新文化运动的勇士竭力提倡白话文,才会有今天"行云流水"的"美丽"文字。至于说到鲁迅的杂文很犀利很情绪化,我想这正是鲁迅的特点,不能因此而判断鲁迅的杂文仅是没有事实依据的泛泛之论,其实我倒认为正是因鲁迅先生有理有据,切中要害才使其杂文有"匕首"般的犀利,正是鲁迅先生有深沉的感情,才使得其杂文有很强的感染力。
有许多人认为鲁迅文章是"骂人",我认为这种认定并不准确,确切地讲,鲁迅的文章应该是一种批判,他深刻地揭示了人性中的劣根性及社会深层堕落的根源。我们少有见到鲁迅的泼妇似的谩骂,相反更多的是引人深思的讥讽。
而李敖先生的言行倒真的属于一种真真切切的"骂",他这种骂直露且不留情面,时不时带有国骂脏话,但他又不是谩骂,他会给你一个被"骂"的理由,骂了你也叫你哑口无言,真有些"痛快淋漓"之感。这也正是李敖先生的可爱。
正如李敖先生自已所说:你看我文章,你把那情绪字眼删掉,看的还是资料,就是证据。好比说,我证明(他是)王八蛋的时候,那就是证据。我可能会夹杂一些称呼骂,可恶的王八蛋,混蛋的王八蛋,可是骨子里面还是证据。
而鲁迅先生呢,通常不会骂王八蛋,鲁迅先生只是用无情的事实作为解剖刀将被批判的人进行解剖,再将他的丝毫都暴露在阳光下,并且还要挖掘出他之所以如此的根源。众人看了,知道他是王八蛋,还知道他为什么是王八蛋,还会思考怎样才不会成为他那样的王八蛋。
这正是鲁迅和李敖先生的区别。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7-2-12 16:13 |
---|
签到天数: 7 天 [LV.3]偶尔看看II
|
李敖这个人喜欢的人很喜欢,讨厌的人很讨厌,
这点他自己也知道
我最喜欢他说的一句话:“别人骂人都会骂王八蛋,我不但会骂你是王八蛋,我还会证明给人家看你是王八蛋。” |
|
|
|
|
|
|
|
李熬我不喜欢他,
他有点不像文人,
还有他的利益心很重.
其实他与鲁讯根本就不是同一级别的,
或者换句话说,
他将来的成就赶不上鲁迅.
|
|
|
|
|
|
|
|
从文学上来看,
李敖一无是处,
一个自大人而已了,看他文,
只一个喧闹人。
个人观点。
|
|
|
|
|
|
|
|
文人相轻乃华夏自古之积习,李敖虽然狂妄,但与鲁迅并不可比! 
至于“茅盾的文章很烂”则更是可笑,至今尤记求学时看到他的《潘先生在难中》时的喜悦,当然在教科书中是绝无法看到的!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