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16765 回复:30
发表于 2005-9-7 08:29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当前汽车的碰撞实验的一个陷阱就是:不同车型都是对着质量和强度都是无限大的被撞物冲击。然后以此作为证据,来证明自己汽车的安全性其实是差不多的,这是极端错误的。
举个例子:拿鸡蛋对着锅台碰,你可以发现所有的鸡蛋碎了,而且都碎得差不多,于是可以得出鸡蛋的安全性都差不多。可是你拿两个鸡蛋对碰呢,结果是一边损坏一半吗?
错!你会发现,一定只有一个鸡蛋碎了,同时另一个完好无损!
问题出现了:为什么对着锅台碰都差不多,但是鸡蛋之间对碰却永远只有一个碎了?这个实验结果与汽车碰撞有关系吗?
原因就在于:当结构开始溃败时,刚度会急剧降低。让我们仔细看一下鸡蛋碰撞的过程吧!1,两个鸡蛋开始碰撞一瞬间,结构都是完好的,刚性都是最大;2,随着碰撞的继续,力量越来越大,于是其中一个刚性较弱的结构开始溃败;3,不幸发生了,开始溃败的结构刚度急剧降低,于是,开始溃败就意味着它永远溃败,于是所有的能量都被先溃败的一只鸡蛋吸走了。
我们在看看汽车之间的碰撞吧(撞锅台,大家的结果当然都一样!)。1,开始,两车的结构都是完好的,都在以刚性对刚性;2,随着碰撞的继续,力量越来越大,于是刚性较弱的A车的结构开始溃败,大家熟知的碰撞吸能区开始工作;3,不幸再次发生,因为结构变形,A车的结构刚度反而更急剧降低,于是开始不停的“变形、吸能”;4,在A车的吸能区溃缩到刚性的驾驶仓结构之前,另一车的主要结构保持刚性,吸能区不工作。
结论:两车对碰,其中一个刚度较低的,吸能区结构将先溃败并导致刚度降低,最终将承受所有形变,并吸收绝大部分的碰撞能量。
这就是为什么你总可以看到,两车碰撞时,往往一车的结构几乎完好无损,另一车已经是稀哩哗啦拖去大修!
回到最近一个一直很热的话题:钢板的厚度对安全性有影响吗?答案不仅是肯定的,而且大得超出你的想象:钢板薄20%不是意味着安全性下降20%或者损失增大20%, 而是意味着你的吸能区将先对手而工作,并将持续工作到被更硬的东西顶住(可能是你的驾驶舱), 并承担几乎全部的碰撞形变损失!
总结:在车与车的碰撞中,输家通吃。所以一个拿汽车的刚度开玩笑的车厂,它根本不在乎你的生命。
你永远不能在碰撞实验中看到,不同车型之间的碰撞。因为哪怕就弱那么一点,结果就是零和一的区别!太惨了!看到就没人买了!
附:一些特殊例子的解释:
一,轻微碰撞,两车的车灯都碎了。解释:强度高的车灯先碰碎了强度低的车灯,但是在继续的过程中,被后面强度更高的金属杠撞碎。所以在碰撞的瞬间,还是只有一个破碎!
二,中等碰撞,B车防撞杠有轻微痕迹,A车严重变形。解释:塑胶防撞杠弹性大,所以实际上两车的吸能区的前杠直接隔着杠相抵。强度高的那个吸能区不变形,强度低的那个吸能区变形后,导致较严重的严重损坏。
三,猛烈碰撞,两车的吸能区都溃败了。解释:1,刚度低的A车吸能区先溃败退缩,一直到被刚性很强的驾驶舱结构抵住。2,如果还有能量,B车车头吸能区不敌A车驾驶舱,也开始溃败吸能。3,最后如果还有能量,两车驾驶仓结构直接碰撞。聪明的你应该可以看出,刚度高的B车驾驶员在缓冲两次后才发生驾驶舱的直接碰撞,你希望是在那个车里面!
四,吸能区的结构复杂多了,哪是鸡蛋可以比的。解释:结构的完整性是刚度的最重要保证。越复杂的结构一旦开始溃散,刚性消失的越快。 |
|
|
|
|
|
|
|
个人认为 你驾驶技术再高 也难保别人不撞到你 所以必要的钢板厚度还是需要的 但是不必太夸张 否则会对日本车造成极大的伤害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23-11-26 15:46 |
---|
签到天数: 507 天 [LV.9]以坛为家II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8-5 15:06 |
---|
签到天数: 4 天 [LV.2]偶尔看看I
|
德国人有德国人的造成理念,日本人有日本人的造车理念,无论如何,个人驾驶素质的提高,才是对整体安全性的一个提升,对你对我对他...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7-15 09:51 |
---|
签到天数: 13 天 [LV.3]偶尔看看II
|
厚度什么的应该有点关系的,但是真正的我觉得还是应该是钢板的牌号吧。 |
|
|
|
|
|
|
|
15楼说的日本车是撞车后车毁人不亡,我不知道你什么逻辑车都毁得那么厉害人靠什么活呀,还不是靠车吗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3-10-3 11:26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楼上说的很有道理,不过我要补充一句安全装置是防万一的一种设备保证。 |
|
|
|
|
|
|
|
钢板厚 就安全了吗?
要是驾驶员技术不行
钢板再厚也没用啊
再多的安全装置也没用啊
关键是安全驾驶啊~~~~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3-7-15 23:41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大多数日本车就是采用复合结构来加强车身强度。例如大量使用加强筋。从材料力学的角度来说,楼主观点完全正确。车子是越结实越好,不要盲目相信吸能区。我想这个道理通用懂,大众懂,宝马也懂,甚至日本杂种也懂。至于必要的缓冲,现代汽车上已经使用了安全带、气囊等手段。而且你的车撞进别人的车也是一个缓冲。日本车开起来没什么,好象质量还不错,毕竟撞车可能性很小的。你愿意赌这一把的话就选日本车好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