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7966 回复:33 发表于 2005-6-8 10:09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11-3 15:44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5-30 14:2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闲话“小囡桥”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英文字母区区二十六,中国字却能码成千万,若要从中拣一个最钟爱的,我必选“囡”字。细加端详,酷似襁褓中的女婴张着粉嫩小手憨态可掬的模样。只是这个“囡”字罕见于官方文案,多闻于民间俚语,似难登大雅之堂,真正理直气壮用作正式官名的,恐怕还得算是“小囡桥”。

        小囡桥位于嘉城正中偏南,自外观看去,水泥的墩,平直的面,黄漆的栏,与一般公路桥并无区别,周围也寻不到幼儿园、托儿所之类的“囡堆”,这个“囡”字安得多少有些牵强。于是向年长尊者请教小城掌故,方知此“囡”颇有来历。

        相传古时,一对穷苦夫妇逢难流落至此,为图生计,在桥边搭起一间简陋的小酒铺,每日靠几个酒水钱勉强裹腹。无奈当时的桥两侧地属僻远,市井惨淡,小铺门口罗雀,渐渐难以为继。某个寒冬的晨曦,铺外蹒跚走来一位饥寒交迫的女童,向夫妇俩乞食。见小家伙寒风中瑟瑟发抖,涕泪凝冰,二夫妇大动恻隐,塞给孩子两张饼,还给了她一壶酒暖身。女童两口酒下肚,小脸顿时通红,高兴得唱起了童谣,夸赞夫妇俩酒醇心善。自那以后,铺中原本普通的水酒竟变得奇香无比,引得八方食客纷至沓来,小铺立时财源滚滚,很快翻新扩建为大酒家,夫妇俩也随之腰缠万贯,锦衣玉食。
        多年之后的某个下午,酒家大门外忽然聚了一群孩子,伸手向老板娘讨酒喝。此时已是脑满肠肥的富婆,不但失了当初的怜悯,一声怒叱下,竟呼喝伙计将孩子们一顿毒打。小娃娃们遍体鳞伤,哭喊着逃出酒家。凄惨的童谣演化成对恶夫妇的声声痛诉,店中香醇的酒也变得酸涩异常,从此无人问津,酒家也随之倒闭消匿。

        初听乍闻,这是一则说教意味颇浓的“善恶有报”的故事。那群孩童大约是仙童下凡。据老者介绍,早年桥上存有一组石雕,刻画了孩子们被虐打后的惨状,斑斑血泪,栩栩如生。石刻后被移走,“小囡桥”却因此得名。

        “小囡桥”的传奇,实则是中国人传统道德观念的演绎。在儒家的立身规范里,要求君子重仁义而轻财货,故而中国人对“执财货者”历来缺乏道德层面的认同。加之华夏素以农业立国,农为本、商为末。耕播结实而出的,是仁义之财。而商人被视作寄生群体,投机盘剥而出的,乃不义之财。重农抑商的文化道统丝丝渗入社会意识,是谓“商人重利轻别离”,暴富者的丑恶嘴脸,经典成酒家夫妇贫富前后的道德反差。有学者曾总结道:在中国,穷人的悲剧是物质层面的,而富人的悲剧是文化层面的。与之相较,后者似乎更值得同情。

        最典型的例证,莫过于明初的江南巨富沈万三。此君真的是金玉如山,富可敌国。朱元璋气之不过,先是小诈一笔,逼得万三捐出银子重修金陵城墙,尽管他对工程恪守不怠,又献财不吝,可最终皇帝还是利用手中权力将沈家肢解消亡,财物悉数充公。而民间对政府的此般恶行几近冷漠,拍手称快者也不乏其人。时值今日,周庄百姓仍要将“万三蹄”煮得酥嫩烂透,食万三之肉,嚼万三之骨,何其快哉?
        西方的富商巨贾们则幸运得多,即便在中世纪,商人们也早早地成为尊贵的城市议会成员,国王领主们的战争、探险均要仰其鼻息。阿拉伯的商人也够走运,《古兰经》并不排斥甚至鼓励商业赢利。

        “小囡桥”传说的焦点,其实在于富人的“施舍”行为。在西方,富商的捐赠被视为慈善事业,并用法律的形式加以规范;而在中国,有钱人的捐赠则更多地看作是对“为富不仁”的赎恶,有限的施舍不足以化解道德对财富的深谴。而打家劫舍、杀富济贫之举,虽嫌血腥暴力,却很合小民的胃口。这大抵又是中国人根植于黄土地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情结在作祟。

        在下曾有幸聆听社科院某教授的讲座,此翁大谈中国商界“诚信”的缺失,言至激愤处,大有咬牙切齿之感。我忍不住要冒犯一下权威,中国社会向来缺乏的恰恰是对商人文化价值的正确解读,商人诚信的形成,有赖于整个社会文化体系的营造,在一种和谐的商业文化形成之前,片面地指责“为商不诚”,未免失之偏颇了。

        孤立于“囡桥”之首,回溯掌故旧典,不合时宜地为“恶商”们话出几句公道,止为茶余清谈。诸君他日自桥畔过,不以“丧失劳动人民立场”责我,已是笔者大幸了。
           

    此贴由 yeshuwei 在 2005-05-30 14:21:22 最后编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
    发表于 2005-6-8 10:09:40 | 只看该作者
    看过很多次~不知道原来还有这里面还有这玄机啊~浅陋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
    发表于 2005-6-7 16:01:27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过,好象是有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6-2 11:38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32
    发表于 2005-6-3 15:19:47 | 只看该作者
    想当初在认识小囡囡之前,在键盘上尝试了N多遍也没打出“囡”这个字。

    小囡桥,很早就有听说,但是还有这故事到是没听说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4-12-25 22:12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31
    发表于 2005-6-3 14:54:03 | 只看该作者
    从小长在那里,玩在那里,很深刻地还记得小时侯我还在那座桥那里摔了个跟头呢!

    以前听我父母亲说,他们小时候,桥附近的水很清澈的,洗衣服啊都是到桥边洗的,家里还养了许多只鸭子,让它们到河里去划水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1-18 08:5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30
    发表于 2005-6-3 12:57:20 | 只看该作者
    这桥越看越新,实在找不出一丝历史的沉淀。倒是左看右看,还有一些过去年代的影子。中下塘街,一听名字就能想到有多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
    发表于 2005-6-3 10:17:19 | 只看该作者
    一直想看看这座桥的,这个传说好像跟我听过的版本有些出入,不过也雷同了。可惜一直没有机会,下次来嘉定,有人接待我的话,可以考虑带我去看看这座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8 09:29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28
    发表于 2005-6-3 09:02:50 |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忙的来不及仔细看,不过大致我也知此来历。
    把知道的东西用自己的语言再讲给大家听,当然不属抄袭!

    我也知道清河路来历,想必楼主也知道典故,不过怕一说又引来抄袭之议,不如不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8-26 07:10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27
    发表于 2005-6-2 12:41:29 | 只看该作者
    高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05-6-1 22:29:3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我家彩姐大半夜叫我一定要跑上来看你的贴,我快晕死了,你和她到底是啥么关系呀,虽然您的几篇大作我都读过,虽然对您是佩服的很,可是我家主管说我看了您的贴不回贴的话就是不道德的,可是最好奇的是你俩是什么关系??

    另外小囡桥的来历原来是这样子的呀,那么多年都不知道来历,谢谢楼主啦.

    刚翻了一下,原来我家JJ前面已经回过您的贴.........看到你说现代商人的话,倒是有必要说说今天我家JJ上班时给我说的一个人,就是蒙牛的牛老根了,JJ说此人从小是被别人收养,以前是个放牛娃,后来进了伊利,再后来到了蒙牛,从基层做起,到现在做到了蒙牛的老总,姐姐说虽然此人文化程度也不高,但是各方面的素质却可以与国外的优秀的商人相比.他现在是蒙牛最大的股东,他说等他退休那一天,他要把所有的股份都送给那个继任者,这个继任者将会是能带给蒙牛更好未来的人,而他的家人将每个月只能得到相当于上海北京广州这三个地方差不多的生活费而已.JJ说,此人最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一般国内的商人,因为他追求是一份事业的维持,而不是传统商人只要赚到钱的结果.......

    呵呵,好像也有点跑题,不过LZ放心,如果中国多出几个牛老根的话,中国商人的地位一定会提高的,如果大家都去注重一份事业的持续发展,而不是只为了钱,大家一定可以看到各多高素质的商人.

    愿楼主健康,等着看您的十五篇相亲日记呢,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