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3230 回复:24
发表于 2004-12-27 23:07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02日 09:00 国际金融报
日本车的质量真的比德国车高吗?从近年来的各种汽车报告看,答案是肯定的。
近日,来自德国《汽车画报》的最新质量报告显示:排名前六的汽车品牌中有5个是日本车,依次为日本马自达、日本丰田、日本本田、韩国现代、日本尼桑和日本三菱。接下来是欧宝排名第7、富豪第8、Smart第9、福特第10、奔驰和雪铁龙并列第11名、Seat第13、奥迪和宝马并列第14名、标志第16,雷诺、斯科达和大众并列第17名,最后第20名是菲亚特。
从排名看,德国车集体总分远远低于日本车。据悉,德国《汽车画报》每年发表一次质量报告,从可靠性、长时间质量和顾客满意度几个方面对最重要的20种汽车品牌进行评价。这个评价是根据对24666名开车人的民意调查、700万例技术检查、对修车行的调查、各车的保修情况和10万公里长时间试验综合得出的。
德国《汽车画报》对最新质量报告的评价是:导致德国汽车分数低落的原因是德国车的各种毛病和汽车被召回事件,其中大多数是由于电子方面的问题引起的。
另外,英国和美国的媒体发表的报告也显示出类似结果,即日本汽车质量比德国好。
据悉英国消费者刊物《Which?》把大众汽车归入了差档。把原来排在“最佳”档里的奔驰车降到了“一般”档,把原来排“好”档里的奥迪和宝马降到了“较差”档。美国J.D.PowerandAssociates发表的报告中,德国汽车相互间的次序略有不同。据此,世界1000辆汽车平均有269个问题。宝马有264个问题;奥迪有295个问题;奔驰有327个问题;大众以386个问题垫底。
近年来,日本汽车质量的不断提高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尤其是日本新车在电子方面的毛病明显少于德国新车。各种质量报告的揭晓,对原本在德国国内销售已经普遍不景气的德国车无疑是雪上加霜。
德国车如果连质量都不如日本车,那还能凭什么来赢得市场呢?SVW已经有车间停产了,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5-7-4 18:25 |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我发现13818777是个好同志。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8:31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
|
|
|
|
|
|
打这么多字干吗?? 累不累 啊??
我做过阳光至尊和兰鸟什么得日本车
那空间挤得真是没话说了
怎么能和POLO比 |
|
|
|
|
|
|
|
据我所知,大规模使用激光焊接技术的一般都是中高档轿车,很多还没有大规模使用。而在经济型轿车中,A0级车中基本很少使用激光焊接,因为相对传统焊接成本大了许多。
polo最为A0级轿车也采用了大规模激光焊接技术。这是中高档汽车的品质。至于广州本田,新雅阁可能是,但是飞渡不太可能。
日系车在经济型轿车上获得了一些市场,而中高档轿车无法和欧美相比。 |
|
|
|
|
|
|
|
SVW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历史作用值得肯定,SVW的发展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从方兴未艾到初具规模。
但同时,我们必须辩证的看待SVW对中国汽车产业振兴的作用。历史造就英雄,而不是英雄造就历史。正是中国当时的汽车发展背景造就了今天SVW,而不是SVW引领中国进入了今天汽车发展的快速通道。
这个帖子是转来的,真实情况也许并非如此,又或者在比较口径上各有各的说法。其他的技术质量领域我不清楚,但除了POLO比较大规模的运用激光拼焊技术外,SVW的其他车型在这个技术运用上还未进入量产阶段,相比之下,广本就在这个方面走在了前列。一直以来德国车以其令人信赖的质量来弥补相对迟滞的产品开发。如果连这个赖以支撑的领域都无法确保,那德国车的前途在哪里?
如果说房地产挟持了中国经济的未来,SVW就挟持了嘉定经济的未来。嘉定的重工业经济和制造型就业完全依赖于对SVW系的发展预期,如果SVW系的发展出现减缓甚至衰败的话,嘉定的经济就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与我们切身相关的,就是将有海量的人下岗。
转这个贴不是为了打击SVW,更不是帮日本鬼子摇旗呐喊。只是作为一个嘉定人,担忧SVW的未来,担忧嘉定的未来。
此贴由 season 在 2004-12-26 20:17:08 最后编辑 |
|
|
|
|
|
|
|
20年前人民大会堂中德双方的签字仪式就表明了中国将采用合资的途径发展汽车工业。
合资,人家的技术拿过来,我们制造,利益平分。从一定意义上讲,合资让中国的汽车工业拉小了与世界的距离。在制造水平上也上了一个台阶,还形成了整套零配件系统和销售及售后服务的体系。一个汽车产业带动了其他工业的发展,更带动了就业。用一个比较“短浅”的眼光来看,中国走了一个“捷径”。
在众多合资企业中,svw具有代表性,桑塔纳B2开创了时代的先河。桑塔纳共同体(记得那时任上海市市长的朱鎔基提出的)引领了中国的零配件国产化道路。在这20年的发展道路,成绩也是显而易见的。
楼上的朋友说到韩国轿车的发展,不错,在自主产品上,中国和韩国有断距离,和日本那差距更大。在这方面中国的确是和他们有距离。这是因为我们走的合资道路必定会造成现在的局面。
然而,合资毕竟是靠别人的力量,当我们的合资企业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必定会不断的扩展他的市场。这时矛盾就来了,合资的伙伴就成了自己的对手。因为市场就这么块蛋糕。
当然,我们的合资企业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守旧,据个例子:上汽集团,在国内属于大型汽车企业,除了和通用、大众合资以外,还有个汇众汽车。也不断的兼并整合一些小的汽车公司成为其制造基地。近两年上汽的步伐开始大了,韩国大宇百分之20的股份,接着着手韩国双龙汽车的收购,这次又与英国老牌汽车公司罗浮汽车合作并且控股。上汽的目的很明显,那就是通过收购、控股来过得自主研发的实力和技术。上汽在2007年的目标是150万辆(年产量),其中50万是自主研发的。三分之一。
上汽和德国大众开创的合资先河造就了svw,如今上汽集团有开始了研发的道路,这在国内合资企业中也是绝对领先的。虽然水平有限,但是我坚信,执着的走下去,明天会更好。
ps:看到楼上说到向韩国汽车学习,就说了这些
可能偏题了
 |
|
|
|
|
|
|
|
日本车的灵活性好,这是日本的交通情况决定的。欧美的高速公路多,所以车子较大气一点。不过在繁华的市区还是轻型车比较有市场。而日本的K-car确实是很出色的,所以在欧洲卖的不错。
其实日本房车(一等品)的性价比高于欧美车,总体排量较欧美车小,所以省油,但这不能说明日本车的发动机不如欧美车的,日本人的房车发动机技术可以说是一流的,善于挖掘发动机的潜力,在马力上不逊于欧美同档次的房车。
那么中国市场是比较特殊的,不管国外哪里的车,进入我国都会缩水的,只是我国和日本的历史遗留问题,房车的质量肯能是不如德国车,但是根据城市道路交通情况而言,日本的小型和轻型房车性价比是很高的。
最好么就是平时代步用灵活性较强的日本车,旅游和社交用欧美车,只要你钱多。
但我更希望中国人能有自己的品牌,不要老是去比较外国的车怎么怎么样,要向韩国学习,在国际市场上反客为主  |
|
|
|
|
|
|
|
大众得车子还是很筵席传统得…
桑塔纳 桑塔纳2000 怕撒特
这些车子得样子都可以串连想象起来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