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3629 回复:46 发表于 2004-10-26 21:36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10-21 21:0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转帖]房价脱离价值,为一套房你要奋斗多少年?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房价脱离价值 为一套房你要奋斗多少年?

喜欢最后一段。
昨天买了份房地产报,快速浏览了一下,舌头半天没缩回去。上海的房价又噌噌的上去
了一截。二手房,在上海浦东花木路一带,居然也可以卖到10000元/平方米。那个破地
方,我曾经住了一年,在我的印象里,也就是个城乡结合处,比较脏,每到傍晚,不时
有面目可疑的人晃来晃去。就这么一个地方,假如要拥有一套小一点的两房一厅,居然
也得要100万。
  
  关于金钱,我没什么概念。好在比较喜欢具象思维,赶紧换算一下,想起来比较容
易。
  
  假如我是个农民,一个人,有一亩地已经不错了。一年种两次,一次小麦,一次玉
米,一年能挣个800块,再加上养一群鸭子,卖点鸭蛋,估计最多也就能挣1000块。想
要在上海那郊区买套像样的房子,我得不吃不喝地耕种1000年。到那时候,共产主义该
实现了吧?
  
  假如我是个工人,没有下岗,一个月拿800块钱,不抽烟,不喝酒,不结婚,不吃
饭。渴了喝凉水,饿了吃烂菜叶,冷了拣破麻袋穿,总之,一分钱不花,在房价不上涨
的前提前,要买那样的房子,得连续工作100年。估计,没什么工厂要这么老的工人。
  
  假如我是个公务员,混得很一般,一个月2500块,也不抽烟,不喝酒,不吃饭,还
不贪污,不受贿,不挪用公款,要想买那样的房子(同样,房价不上涨),我得熬上33
年。估计刚买了房子,就得退休了,而且极有可能因为营养不良而迅速逝世。
  
  假如我是个撰稿人,而且混得还不错,每两个字一块钱,我也不抽烟,不喝酒,不
吃饭,也不泡文学女青年,要想买那样的房子(同样,房价不上涨),我得连续写
2000000字,而且还得保证字字有人要。假如连构思、带写、带修改,每小时可以顺利
完成2000字,那么,就得连续写1000个小时,在WORD文档上连续写2000页。我明白了,
为什么写字的人容易夭折?憋的。
  
  假如我是妓女,姿色一般,平均每次收获200块,我也不抽烟,不喝酒,不吃饭,
不得性病,不养小白脸,要想买那样的房子(同样,房价不上涨),我得连续接5000次
客人。假如每天接客两人(含法定节假日),那得连续奋战2500天,费时7年左右。
  
  假如我是抢劫犯,手段一般,眼神一般,每次出手抢得1000元,我也不抽烟,不喝
酒,不吃饭,不找女人,不被抓住,要想买那样的房子(同样,房价不上涨),得连续
作案1000次,假如每星期作案一次,那得连续作案18年。
  
  假如我是商人,我连吃带喝,也抽烟,也喝酒,也吃饭,也得性病,夜养小蜜,只
要我有本事贷到款,在房子刚出来的时候,噼里啪啦的付上头款,和同伙一起哄抬,不
出两年,几套房子就都到手了。
  
  我说这些,并不想发牢骚。我只想说,土地这东西,都属于国家资源,首要的功
用,是为这个国家的老百姓提供服务。在合法的政策下,再加上自己的手段,利用国家
资源为自己挣钱,这并没有太大的罪过。只是,凡是必须有个度。任何一个国家,两极
分化得厉害,都不是个太好的兆头。当一个城市里的大多数人被挤到城市的边缘时,这
便是罪过的一种,和英国的圈地运动并不两样。
  
  我们再想一想,两极分化是怎么形成的?看看以上购房的时限,答案就呼之欲出
了。一个普通的公民,他辛辛苦苦地工作一辈子,赚得那点可怜的钱,被祖国拿去一部
分,被房地产商拿去一部分,最后再被炒房者拿去一部分,这两极要想不分化,也很困
难。想想那些在城市里奋斗多年的普通人,几乎大部分人都背上沉重的房贷包袱。这就
是大多数人的命运。
  
  我并不是非议国家不可以从土地中获取利益。只是,大众之财,取之于民,用之于
民。假如你获取了这些收入,却无法保障大多数人住上满意的房子,那么这“取”,也
取得不理直气壮。或许,我这点想法有点愤青,只是,前两天看新闻,都说宪法有进步
了,要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了。我想,这还是有个因果关系——前提是,你首先得保障
大多数百姓拥有一定数量的财产。假如大伙为了一套破房子都累得死去活来,你还有什
么好保护的?世界上,没有绝对公正的法律,物质控制能力决定了其走向,我不能说普
通百姓就不收益了,然而,在这个法令下受益最大的,是大多数还是少数人?
  
  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所,这历来都是百姓对于一个国家最起码的要求。不知为
何,我突然想起一个例子,记得很不清晰了——似乎是在老俄罗斯,一个穷人没饭吃,
偷了一块面包。在当时,这可是大罪。其结局是,他并没有被定罪,原因是,当一个国
家无法为其人民提供生存条件,为了生存,他偷窃了,真正有罪的不是他,而是这个国
家。


注:转这文章,不单单想提出产地产的价格问题
最值得深思的是文章的最后一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7
发表于 2004-10-26 21:36:1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啊。摆脱不了3000多年封建制度的劣根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6
发表于 2004-10-26 21:34:56 | 只看该作者
海子说要住一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房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5
发表于 2004-10-26 21:32:1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欢啊! 在 2004-10-26 21:23:25  发表

感觉你像90年生的...思想有问题


拜托,dd,离90年代你比较近

再说,90年代生的思想怎么啦

敢想才会敢做,没有那些敢想敢为的人,何来我们这现代化、科技发达的当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6-9-14 08:58
  • 签到天数: 127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44
    发表于 2004-10-26 21:24:07 | 只看该作者
    我没钱买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8-1-10 15:08
  • 签到天数: 349 天

    [LV.8]以坛为家I

    43
    发表于 2004-10-26 21:23:2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漠漠轻寒 在 2004-10-26 21:07:23  发表


    呵呵,我们可以造空中楼阁啊
    天上空间那么大,造云上也不错、过过神仙的生活
    再不够,向外发展...

    感觉你像90年生的...思想有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2
    发表于 2004-10-26 21:07:23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HOPE_环 在 2004-10-26 15:20:15  发表
    地卖完了呢?


    呵呵,我们可以造空中楼阁啊
    天上空间那么大,造云上也不错、过过神仙的生活
    再不够,向外发展、外面的星球好多呢
    呵呵,盼着科学技术以光年的速度发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41
    发表于 2004-10-26 15:20:15 | 只看该作者
    地卖完了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21-11-18 08:52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40
    发表于 2004-10-26 10:10:25 | 只看该作者
    你现在还有三亩地,那就恭喜你。因为现在据说农民是很吃得开的,而且照一些发展趋势,农民将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很普通的职业,就看一个人愿不愿意从事了。但我还是很担心,因为现在这边已经有好多良田在渐渐地荒芜,也没有很多人愿意去耕作,甚至政府还在为坚持种田的人补贴。(以前还要交田租)
    不种田的农民总得有个地方去。乡下不住,也有一部分人是因为没有了房子住,那就得找房子。这个就是需求。在目前的情况下,房价自然会涨,但总有价值规律约束,所以,我也承认房价在某一个拐点会开始回归,但现在仍未到时候。
    完全没有必要抱怨什么,静下心来分析一下,会对自己更有好处。
    另外,如果你说是在97年的时候做过安利,那我想那个时候正是中国安利最变态的时候,一边在拼命进货,一边在拼命退货,3000元的价格我也知道,那时候我有一同学也做过,不过实在无法成功,因为那时候中国安利的思想就是传销,重点放在一个“传”上,而不是根本的“销”。要想赚钱就得向更多的人“传”,这必然导致价值链的崩溃 。现在中国安利是和以前很不一样了,但方向是更加健康,更加符合实际,难道你认为这样和以前相比有什么不好吗?
    还是回到房子的老问题上。房价高是现实,但崩溃之说真的是危言耸听。92、93年房地产泡沫确实有过,但前车之鉴总不能让人还轻易重蹈覆辙吧,而且现实和历史情况也不同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发表于 2004-10-25 23:05:30 | 只看该作者
    政府抬高了房价 而必须由买房者承担购房所需的经济压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