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3794 回复:18 发表于 2005-3-5 22:15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3-10 13:41: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嘉网影评社团]流浪二战的音乐,观《钢琴师》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到处是尘埃,炮弹坠地溅起的,子弹呼啸而过躁动的,整个波兰被占领区的天空蒙着一层死寂的灰尘。我们在《辛德勒的名单》中视线随着辛德勒越过高高的围墙站在高坡俯视过犹太人隔离区,如今我伴随着钢琴家Szpilman在着充满死亡和恐惧隔离区街道渡步。我闻到了尸体散发出的腐臭,看台阶上已经干涩的血迹散发出的暗红,听到了妇女被压抑的撕叫,一幕一幕在2个小时20分内不停地翻覆展现在面前。
    画面始终停在Szpilman视角上,影片完全反好莱坞的煽情技法,对项港内战火只取一个角度拍摄,主角动,镜头动,不知觉中让观众完全绒入Szpilman的感官世界。一个有着幽雅气质的音乐家不停地隐藏在华沙这个城市中,躲在阁楼里逃避德军的搜捕的那些天他每天只有3件事可以做:1寻找面包和水,2俯望与战争进程一起改变的街道,3在灵魂处弹揍乐曲。然后就是睡觉,无至尽得沉睡。
    随着欧洲战场的变化, 街道内看到的不仅仅是屠杀犹太人血腥,既而逐渐是德军与游击队的枪战,最后二战末德军的疯狂破坏,Szpilman因此不得不离开阁楼,失去朋友的帮助,翻过残崖断壁,匍匐装死,蜷缩在墙角里过夜,这个时候他每天只做一件事情:寻找食物。在我看来,他已经完全沦落为一个肮脏不堪,被饥饿摧残得濒临死亡毫无知觉的肉体,干枯的十指不是用创造音乐与美妙,仅用来生存,而已。
    影片转折出现了,Szpilman用最后一口气试图打开水果罐的时候碰到了德国军官Hosenfeld,军官腰间闪闪发亮的手枪令人窒息,然而他却让Szpilman弹钢琴,坐在黑白琴键前Szpilman开始复苏,如同从冷藏柜中,在阳光下慢慢溶解……《第一号叙事曲》是肖邦全部四首《叙事曲》中最为著名的第一首,取材于密茨凯维支的叙事诗《康拉德·华伦洛德》,这部长诗叙述了波兰民族抵抗条顿人的故事,是一部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一怒悲痛化做音乐撼动所有人灵魂,钢琴师和即将战败的军官双眸中月光下隐射出相同的迷惘和无泪。硝烟中的每一个人都是被战争的巨大旋涡所吞噬,没有人的能左右自己命运,音乐成了旋涡中他们两人之间的木板,军官给Szpilman面包和果酱让他活下去,我相信那一夜的琴键让军官看到了生的意义。
    苏军解放波兰后,Szpilman恢复了战前的雅致,干净的脸额映着光芒,继续为波兰音乐台演奏钢琴,整部影片中唯一完整的钢琴演奏和着片尾字幕一起升起,乐曲回忆了刚才的一切,我默默地看着,直至the End。

-------------------------------------------------
后记


    钢琴师的自传并非第一次被搬上银幕,隐约记得前一次叫做《波兰鲁滨逊》,并且因为政治原因被苏联政府强制性增加了宣传内容。现今人们对二战以及二战对世界的影响逐渐减弱,回首过来,能看的更透彻,更理性,大导演波兰斯基为我们筑起了一层观望的台阶。本片曾在国内上映,我却全然不知,无奈。
    如果Szpilman最后能见到那位曾经帮助过他的,已经成为战俘的德国军官Hosenfeld,他会不会拯救他?!我想会的。种族是什么?民族主义是什么?狗P!你一刀扎在手上,疼,日尔曼民族会疼,中华民族会疼,犹太人会疼,同样,大和民族也会疼。


       
       

此贴由 xjl 在 2004-03-12 22:57:46 最后编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05-3-5 22:15:31 | 只看该作者
奥斯卡刚落幕,〈宝贝〉比〈飞行者〉略胜成了赢家。

好莱乌成为全球导演、演员冲击的乐园。

半个世纪的追日,中国总带着浅浅地遗憾与轻叹踏不出历史辉煌的足印。

无意翻出“嘉网影评社团”的旧帖,不禁唏嘘。

这样的 形式很好,这样的参与很好。

大家的欣赏与关注,评论与交流,是否预示着中国电影业的又次辉煌?

不过,此文是否相对“影评”有点偏颇?


胡诹乱语,勿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04-3-18 12:33:48 | 只看该作者
本来想好上午10点要去睡觉的~结果现在都12点了!郁闷~再过半个小时去台里交了东西马上回来睡!30个小时没合眼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楼主| 发表于 2004-3-18 12:29:55 | 只看该作者
小猫加入的话 我们就更强大了
期待小猫的指导,我等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04-3-18 10:17:41 | 只看该作者
看完《钢琴师》我首先想到的就是《辛格勒的名单》。虽然都是反映2战犹太人的电影,但他们却有着绝然不同的风格!斯皮尔伯格是个非常注重发掘人性的导演,在《辛格勒的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到希望。虽然《辛格勒的名单》并不理想化,但是我们却可以在法西斯的枪管下体会到人性的存在。而波兰斯基这个老色狼则不然,在《钢琴师》中基本上没有一个角色绝对的角色,比如救钢琴师的人竟然是个德国纳粹的军官,而那些地下抵抗运动者们……。哪怕战争结束了,这种绝望仍在继续(那位救了钢琴师德德国军官最后死在了俄国的集中营里)波兰斯基是在给我们展现一个残酷而又现实的世界…………好困~通宵的坏处~写不了准备去睡觉~

哎~电影区开始侵略文学区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04-3-13 23:05:44 | 只看该作者
有这样的心。已经是一种和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4
 楼主| 发表于 2004-3-13 22:55:53 | 只看该作者
命中要害,的确不能算真正的影评
用我的眼光过滤了一下电影,没有对整体和局部做评价

多谢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04-3-13 22:36:19 | 只看该作者
大叔听到伐~人叫你写影评~吼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04-3-13 20:42:16 | 只看该作者
估计拉登也会看着好赖五的大片,然后再决定怎么拍真实的恐怖片。
民族沙文,对中国人的影响原不如官僚和平来得危害。
呵呵,不过这影片简介写的不错哦,
可惜不是影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04-3-13 17:48:28 | 只看该作者
电影里怀孕的女人拉的是巴赫的大提琴协奏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