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3145 回复:28
发表于 2002-2-17 00:1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当不经意间,翻到了《刘合珍君》。我才发现原来鲁迅已经不被我崇拜。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充当了应试教育的打手,去残害幼小的心灵。我不知道,为什么,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东西都已经定格,需要我逐字逐句的背诵。鲁迅的文字似乎已经不可以使人振奋,余下的只有悲哀与无奈,悲哀和无奈流过身体,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当麻木的自我,六神无主的旋转手中的笔,我差异:这个陌生的人是谁?鲁迅曾在《呐喊》自序中说:走异路,逃寻路,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们还可以找吗?不可以,因为标准答案不允许,老师会在你的试卷上写个很差的分数,并在旁写个胡扯之类的东东。本应该在每个人头脑中有个不同的鲁迅,现在呢?流氓的变迁一文写到:孔子之徒为恧,墨子之徒为侠。我不知道我们是恧还是狭,可能都是,或许都不是。难怪鲁迅在遗书中要后人忘及他。或许就基于这个原因。。。。。。。。。。。我听见鲁迅在哭泣,无奈的哭泣。。。。。。。。伤痛欲绝的叹息。。。。。。。。。。。
不否认先生的文章是深刻的。尤其是先生的杂文,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个体,不同的环境,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先生的意思。是一种能给人 “常读常新”的感觉。应该是每次去感受都会有发现和领悟这才是先生文章的高度。可我们的语文书,把先生的思想格式化了,从本质上的多元被迫理解为一元 。
|
|
|
|
|
|
|
|
瓜兄不是在证明我的观点:)
哈哈,查先生的东西到也看过,但是如果这样说
我倒推荐瓜兄看点比较所谓学术的东西
那些里面,无数高人了,
却是如此
|
|
|
|
|
|
|
|
与瓜兄观点不同了,
哈哈,
可惜先生活不到现在,
借问现在中国有哪几个可以拜文学泰斗也当仁不让?
|
|
|
|
|
|
|
|
中国文人的悲哀,
中国思想史上的悲哀,
中国人的悲哀,
先生如果在现在生活着就是先生的悲哀了:)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3-9 13:44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那么着究竟是鲁迅的悲哀,还是现实教育的悲哀呢?
我看,在应试教育时期学鲁迅的文章,就是最大的悲哀!
不理解鲁迅先生的文字其实也情有可原,我们都是幸福的孩子,生存环境不同,时代背景不同,我们又岂能真正去理解当时他发出呐喊之时悲壮!我们只能想象而已。却永远无法感同身受,特别是我们正在做学生的学子们。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