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车辆进入中心城区或缴纳“进城拥堵费”有了最新消息。
作为利用经济手段调节道路车流的办法,上海市人大代表朱如安此前提出了“关于上海中环区域内收取机动车进城费”的建议,其建议日前得到了上海市建管委“计划解决”的答复。 市建管委表示,上海将把“进入中环内车辆收进城费”列为政策储备,将继续研究并适时采取针对性的交通管理政策。
小编看法:
因为堵,所以要收费,这是哪门子的好(sou)办(zhu)法(yi)?
难道就没考虑从经济结构的转变,加强人口的限制和管理角度着手么?
首先,转变经济结构,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甚至是税收优惠,鼓励市中心的大企业搬到嘉定等郊区;原劳动密集型的工厂转移到类似于嘉定工业区这样的工业新区;
其次,华山医院、长征医院等大医院整体搬迁至郊区;市政府的一些办事功能权力下沉至各区,或者在各区开设办事处,省却大量办事人流;
再次,城市副中心的建设目前只停留在“吹得比做的好”的纸面功夫上,实际上郊区的哪个区域能吸引200-300万的市区人口呢?
最后,为什么不进一步限制人口?只要把人口控制到春节期间的上海人口水平,一切的问题都将不是问题!诚然,人权问题需要解决,但是城市容量更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部分人“任意迁徙”的权利而损害了当地原住民的权利,这难道不也是种人权的侵犯么?!况且,城市难以容纳巨大的人口压力后,所有在这座城市逗留的人的人权就全部都被侵犯了!
总之,靠收费来解决堵车的问题完全就是乱收费的另一种体现,对治堵毫无益处,因为老百姓花了十几万买了车再花好几万拍了车牌,不见得你收费了我就停在家里不开了。为了工作,即便是收费也还是要开的呀!这其实就是增加老百姓的生活支出,陷老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对此,嘉定的筒子们,你们怎么看?
相关阅读:
人大代表建议收“进城费” “我喜欢跑步,但是现在我要先看看当天的PM2.5数值,再决定是不是要跑。”上海市人大代表朱如安近日坦言,糟糕的空气,对健康是一种威胁。为此,要保护城市的环境,必须对机动车的通行加以限制。 “我在上海的高架上常看到,往往一辆车里只坐了一个人,就是驾驶员。”朱如安说,这种对道路资源的占用完全是浪费,由此引起的交通拥堵,更进一步增加了社会成本。 朱如安表示,据上海市环保局数据反映,PM2.5的25.6%为机动车尾气所排放。他建议对每一辆进入上海中环内的机动车收取进城费,这在国内外均有好的先例。 比如,自2003年起伦敦开征“进城费”,在周一到周五早上7点到下午6点半,开车族要想进入伦敦的“交通拥堵区”,须缴纳相当于16美元/天的费用;2006年,意大利米兰市政厅也宣布,对非市内常住人口的机动车征收进城费,以减少交通堵塞和空气污染,污染严重的车辆要缴更多费用,起征费用定在1到3欧元;国内如珠海经济特区也收取15元的异地车辆进城费。 正研究伦敦等地做法 对于朱如安代表的建议,上海市建管委给予了“计划解决”的答复,建管委表示,随着上海市人口与车辆增长、交通出行要求快速增加,市内道路交通拥堵持续存在,机动车尾气排放问题也愈发受到重视。 市建管委指出,在“上海中环区域内收取机动车进城费”的建议,是一种引导小客车减少使用强度的交通拥堵收费策略,是利用经济手段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调节道路车流量,从而缓解拥堵、减少排放的一种办法。目前,国外已有城市进行了实践,国内北京、广州等城市也进行了探索。 市建管委透露,作为特大型城市,上海也加强了这方面的政策储备,并开展相关研究,分析评估新加坡,英国伦敦,瑞典斯德哥尔摩,挪威卑尔根、奥斯陆和特隆赫姆及其他一些国家和组织的相关政策现状和效果,并探讨了其理论体系、工具开发、方案比选、技术实施以及配套措施等。 今后,结合环境治理和上海交通发展白皮书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海将继续研究并适时采取针对性的交通管理政策。 对市建管委的答复,朱如安表示满意,不过他也表示,对进中环车辆收费不宜区分上海本地车辆和外地车辆,应一视同仁。 (东方早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