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10484 回复:18
发表于 2013-4-7 13:45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外滩源”位于黄浦江和苏州河的交汇处,东起黄浦江、西至四川中路、北抵苏州河、南面滇池路,占地16.4公顷。区域内保留着一批建于1920年至1936年间的各式近代西洋建筑,为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核心区域,是外滩“万国建筑博览会”的源头,也是上海现代城市的源头。我国近、现代的金融业和贸易业均从这里孕育发展并走向壮大。现存有15幢优秀历史建筑和一批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风格多样的历史建筑。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3-4-7 15:54 编辑
小红楼建于1921年,属荷兰式建筑风格的独立花园住宅,建筑为假三层砖木结构,方形门窗,清水红砖外墙,俗称小红楼。小红楼是东方百代唱片公司亚太地区总部,也是中国唱片业的诞生地。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3-4-7 15:53 编辑
土山湾孤儿院旧址是原土山湾孤儿院仅存的建筑,是上海耶稣会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年建造,建筑为三层砖木结构。土山湾孤儿院旧址位于徐家汇南端,肇嘉浜路在此拐弯,因疏理河道堆土成“山”而得名。孤儿院至1960年结束,历时近百年。该院注重工艺美术培训,故也称孤儿工艺院。现在徐汇区在原土山湾孤儿院旧址建成土山湾博物馆,并于2010年6月12日对外开放。土山湾博物馆展厅面积900平方米,以实物、照片、模型、和历史文献为主要展出内容,配以多媒体等辅助手段,展示其对于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土山湾与世博间的百年渊源。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3-6-13 22:04 编辑
徐家汇圣母院为欧式建筑风格的白色小楼,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于1926年。原址宏大,包括拯亡会、献堂会、女校校舍、宿舍等14幢建筑,总名徐家汇圣母院。现大楼建筑为原徐家汇圣母院整体建筑仅存的主体部分。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3-4-7 15:49 编辑
徐汇公学由天主教传教士南格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创办,因地处徐家汇,故谓徐家汇公学。简称徐汇公学。是天主教在中国创办最早的教会学校之一。 1953年改为公立学校,更名为上海市徐汇中学。
崇思楼。这幢落成于1918年的四层楼房为法国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在当时被唤作“新校舍”。崇思楼的中央部分为小礼堂,两侧则各有九根高达楼顶的科斯林式柱子。柱头的莨苕叶纹装饰,让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艺术在徐家汇的校舍中熠熠生辉。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3-4-7 15:47 编辑
徐家汇观象台创始于清同治十一年七月,(1872年)由法国高镐鼎司铎发起。1872年2月开始正式记录,旧台在肇嘉浜畔,只是平房数间,十分简陋。后因气象事业发展迅速,遂于1899年在光启墓东首辟地建起新台,1901年建成旧台迁入新址工作.是一座英国风格的三层建筑,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该建筑外立面为灰色水砖墙、圆拱券窗,窗框和窗下装饰采用红砖,局部墙身饰有齿形,部分窗框由红砖砌筑成隅石状。平台及室外楼梯采用古典式宝瓶状栏杆。徐家汇观象台被国际天文协会确定为标准时计处后,两次参加了国际经度预测任务,成为重力加速度的基准点,连同巴黎和旧金山共同成为世界上三大基准点。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3-4-7 15:42 编辑
徐家汇藏书楼是中国一所教会图书馆。全称上海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又称汇堂石室。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上海天主教耶稣会在徐家汇建修书室,收藏中西书籍。后经1860年和1897年两次扩建,形成独立的两层藏书楼。早期的徐家汇藏书楼由西方教会神甫任主管。辛亥革命后才有中国人参与领导,到1949年共有3任主管,其中以徐宗泽在职时间最长(1920~1947)。他注重对中国地方志的搜集,并主持编制了徐家汇藏书楼的藏书目录──《汇堂石室书目》。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3-4-7 15:43 编辑
徐家汇天主教堂是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座堂,堂侧有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府,修女院。整幢建筑高五层,砖木结构。大堂顶部两侧是哥德式钟楼,尖顶。高50米。大堂内圣母抱小耶稣像立祭台之巅,俯视全堂,为整座教堂之中心。它座西朝东,平面呈十字形,是一座仿法国中世纪哥特式建筑,红色的砖墙,白色的石柱,青灰色的石板瓦顶,两座钟楼,南北对峙,高耸入云。徐家汇天主教堂以其规模巨大、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在当时被誉为上海的第一建筑。是上海天主教爱国会所在地。其正式名称为:圣伊纳爵主教座堂,是天主教上海教区的主教府所在地。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宣统二年(1910年)告成,1980年重修。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3-4-7 15:41 编辑
徐光启墓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南丹路光启公园内。原墓地占地20亩,共有10个墓穴,葬徐光启及其夫人吴氏,左右是四个孙子夫妇。墓前立有石碑、石人、石马、华表、石牌坊等物。石牌坊上正中额题“文武元勋”;右题“熙朝元辅”,左题“王佐儒宗”,正中额下题:“明故大夫太子太保赠少保太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徐文定公墓阙”。石牌坊镌有对联,上联“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下联“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4-7-17 11:47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本帖最后由 shendawei77 于 2013-4-7 15:39 编辑
光启公园内的这栋老房子叫做“南春华堂”,虽然有500多年的历史,却是正宗的“外来户”。2005年,出于保护历史文化建筑的目的,南春华堂从原址梅陇迁移到光启公园,与徐光启墓“做伴”,原放置在光启幕前的徐光启雕像也移到院内。
南春华堂可谓明代建筑典范,厅堂以明式家具布置,按照徐光启旧居摆设陈列,古意盎然。正厅中央高悬一块牌匾,上书“后乐堂”三字,得自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
博物馆一览(19张)之乐而乐”。两边的抱柱联“虔信天学泛爱众人富国利民树贤范,深研博物躬行农政学贯中西创伟功”,是徐光启逝世350周年时,著名书法家戚叔玉撰写的。徐光启纪念馆,由照壁、碑廊、厢房、厅堂等部分组成,分为四大陈列:徐光启平生、《农政全书》与《几何原本》、《崇祯历书》与《徐氏庖言》以及徐光启与上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