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655 回复:0
发表于 2002-8-19 08:12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每到一个地方,都免不了先做一个俗人:看名胜,拍照,到当地最有名的馆子里饱餐一顿——记不清是那位名人说的了,意思大抵是不会错的。那么,对我来说,就连个俗人也做不浑全了。比如吃饭,甭说最有名的馆子,就是稍微上点档次的酒店,我恐怕也是进不起的。我只能去看看名胜,拍点照片。而那些照片,也大多不怎么令人满意。首先,我不是个模特料子,形象很不光辉。再者,我也不是个摄影家,照片大都是别人给我拍的。那些与自然景观的合影,只不过标示了自己走过的一些地方而已,同我们在一些旅游点上常见的“到此一游”般拙劣题词差不多。
我不敢既有求于人又回过头来贬损人家。但有几次别人给我拍的照片确实让我哭笑不得。一张是在庐山险峰。画面上,我于绝崖临渊处抱膝而坐,做一副昂首天外状。只是这副尊容处在右下方一个小角上,且被摄影者所处岩头边上的铁栏杆当胸腰斩而成为两截。而照片正中却是两拨等着到我占据的那个点上拍照的人。排头一位女士,紧攥双拳,两眼直勾勾地看着我,一副欲将我推下悬崖 去的架势,画面显得十分滑稽。这分明是一张废片,但我还是将它保存了下来,并在边上题了一行字:你看我,我不看你,则险峰无险矣!一次是在旅顺口那块标志性石刻旁边,我让人给我拍了一张照片。冲出来后的画面是:那块巨石处于正中,一边是一对青年男女亲密地靠在一起,而我则鬼鬼祟祟地呆在另一则,看起来不是个蠢蠢欲动的第三者,就是个心怀叵测的包打听。
对于旅游中的留影,人们大约有两种态度。一种人喜欢以景为主,自己宁可作为点缀,所占空间尽量小点,偏点。既然照片拍回来主要是给自己看的,把自己搞得那么突出,再回过头来自我欣赏,那又有何意思!另一种人则正好相反,他们拍照的时候,始终以自我为中心,形象要十分突出,而自然景观作为一种背景和陪衬,往往就被忽略了。他们或昂首挺胸站于优美的自然景观之前,摆出一副欲与天公试比高的架势,或如临大敌一般,做一副庄严肃穆的表情,显得极不自然。更惨不忍睹的是在旅游点上的合影,三五人或六七人站成一排,将那美丽的山光水色或别致的楼台亭阁挡了个严严实实,实在有点大煞风景的感觉。
我是倾向于第一种态度的。所以拍照与否,就要看置身何处了。
在我所到过的著名旅游景点上,有两个地方我没有打开自己的照相机。一是北京的圆明园遗址,一是旅顺的日俄监狱。在这两个地方,我有一种无以言状的沉重感。圆明园的断垣残柱,日俄监狱人间地狱般阴森恐怖的氛围,皆让人无法挥去那饱受列强欺凌的屈辱历史。面对这些,我是无法以一个旅游观光者的身份去轻松留影的。那种沉痛的印象和感觉,我宁愿把它保留在心灵的深处。
闲着的时候,翻翻以前外出旅行时所拍的照片,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它不仅能唤起我们对许多美好情景的回忆,使我们的身心重新享受一次美的洗礼,而且常常能够激活我们日益僵化的思维,唤发起我们创造的动力。
在什么都被镀上一层厚厚的铜臭气息的今天,有什么能比心灵与自然的直接对话更为纯真呢!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