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1869 回复:9 发表于 2009-1-17 12:44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8 09:29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8 15:03: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七彩云南滇西北之行二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飞越巅峰 于 2015-5-1 11:09 编辑 <br /><br />前面七彩云南滇西北之行(一)中,图片开的太多,其本上文字被淹,许多故事,大家一定要在当中才找到。为了便于看,接下来的故事,就在这里开始:
       上回说到进入玉水寨,并且有许多美丽的传说:
    这里先重复一段:(有一种树叫万朵山茶,位于玉水寨主景区以西500米,是阴阳两树合为一体的神树(这在后面讲普洱茶时也有提到,并且说云南十八怪,老太爬树比猴快;说明越年老,越有经验,也说明当地人健康长寿。后面又有云南十八怪,姑娘叫老太,这里因婆婆家有二姑,大姑是婆婆,二姑是姑娘,云南人尊称姑老太,所以姑娘叫老太)每年农历2月8日三朵节前后盛开,被誉为世界山茶之王。景区内的玉峰寺是丽江五大喇嘛寺之一,是藏传佛教(白教)圣地。所以纳西人的保护神是三朵,传说三朵是玉龙雪山的化身,每年农历2月8日三朵节全丽江放假3天,全国各地纳西人举行盛大的狂欢活动,并在三朵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当然因为他们的文化和传说众多,越是被喧染,越有许多青年男女效防前人,为了逃避不幸婚姻,而纷纷来到玉龙雪山殉情,传说,在此跳下就能到达玉龙第三国—三朵,而这个国度就像人们心中的市外桃园,猛兽可以当坐骑,泉水流的全是牛奶…
    纳西族最有文化的长老称为东巴,纳西人崇拜祖先,敬畏自然,从事崇教活动的神职人员为东巴,他们使用的经书就是世界记忆遗产东巴经书。书写的象形文字又称东巴文字。这我在观音峡进口的墙上,拍到过译为汉语的部份象形文,很有意思,也很有绘画天赋。
    纳西人除了自已的传统文化,还善于包容和吸收外来文化。玉水寨是世世代代纳西族的宗教活动场所和纳西族地区藏传佛教圣地,是丽江多元化并存,并形成独特的多种宗教共同发展的历史鉴证,也是一年一度纳西族地区的东巴法会\\祭三朵大典\\祭自然神大典\\祭天大典\\祭风大典的圣地,也是丽江东巴协会所在地。丽江缘赏石馆是世界上收藏”肉石”数量和品种最多的展馆,凝聚了大自然的鬼斧造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8 09:29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9-1-8 15:05: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越巅峰 于 2015-5-1 11:09 编辑 <br /><br />其实来这里很急促,跟着导游只听了一些关于”青蛙乾坤图”的故事。但这让我想起第一天游的石林,有一景未介绍,那里一个洞,游人走过不太会注意,主要是当年拍《西游记》,孙悟空被压五指山一景,即在此取,也是剧组无意中发现,正好一个头能从这洞中伸出,我的照片太暗,没法看清。我在想这里崇拜自然神,又拜天又拜风,不会也是《西游记》中,讲三个妖怪呼风唤雨的那一幕吧。这倒让我很怀念赵丽蓉老师,因为她在其中扮演那个国的皇后,当然小时候看觉得这个皇后太老,但后来看了她的小品,的确很有才。
    其实玉水寨是这里的水之源,里面养了满池满池的三纹鱼,据说你在池里扔瓜子,它还会去壳吃。当然我没尝试,不仅行程赶,也没想到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8 09:29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9-1-8 15:06: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越巅峰 于 2015-5-1 11:09 编辑 <br /><br />出了玉龙寨,跟导游进东巴店(就是药材公司),买了先前介绍,当地特产螺旋藻,600克原价240元,还到200元(说是春秋团的特价,本来没这么优惠,这反倒让我不敢多买)。后来到昆明差不多都在250-330元左右,而且有些还不是永程的牌子,也叫人安慰许多。这里还有野山木耳110一斤,各类小粒原装咖啡,45元一小筒或一小袋,也可让他们帮你现磨。(这还算少,后面到了七彩云南,才知道云南特产那个叫多,让人摸不着头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8 09:29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9-1-8 15:07: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越巅峰 于 2015-5-1 11:10 编辑 <br /><br />傍晚来到丽江,你会发现这个城没有围墙,原因首先要提木王府。这里的土司姓木,围起来就是“困”,所以不建围墙。原本这民族没有姓,据史书记载,在明洪武十六年,丽江土司到京城朝觐皇帝朱元璋时,朱赐土司汉姓“木”,意为皇室亲信,“朱”字去掉一撇一横,之后即是木.从此木土司开始了它历经二十二代世袭的丽江军民总管府统治。而木王府的管家也赐汉姓为“和”,“木”字上带一帽右担一匡。后来这里的平民大多姓“和“。有朱元璋的信任和重用,木得治理有方,丽江纳西族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出现了木氏统治的鼎盛时期。木得便在狮子山南麓的缓坡上,仿北京紫禁城的宫殿构局修建了军民总管府。这一组宏伟的建筑群在清朝以后逐渐凋零,经过几次大的劫难便被彻底地破坏了。
    晚上丽江古城,逛著名的四方街,如果你怕迷路,就顺水而入,逆水而出。但一早赶路,又加参观了玉龙雪山,虽然乘索道,没费多大力,但还是比较累人。古城中除了围巾、手机袋等没有可提之物.到了观景楼,每人两元钱,却只看到了一片灯光,跟飞机上看下来没啥两样。拍出来的照片效果不好,最主要是晚上,外加快没电。楼上看店的女主人,妈妈一看她是上海来的,她说是在上海呆过几年,因为亲戚在丽江开了酒店,就让她来照看,所以刚来不久,到底年纪大有眼光。呆了几年上海的安徽姑娘就有了上海的样。聊了一会,看了几张驴友的照,我们就下石阶。
    这里吃的不比上海便宜,特色也不好,我发现越是出名的地方,特色小吃越难吃.酒吧倒是一条街, <一米阳光>,<千里走单骑>,一些剧名被取为酒吧名。当地的少数民族果然是生来就会跳和唱,开口就是对歌,抬脚就能扭起来,来到这种氛围中,你就算不会唱不会跳,也会跟着来劲。有雅兴的朋友,不防在这里边喝酒边对歌。计程车倒是便宜,起步价才7元,导游说过了21:00就是8元,22:00就是9元,23:00就是10元,可是我快11:00和妈坐车到酒店时,司机只要7元,给他10元,他只有2元零钱,我想够便宜,就算了,入住少数民族开的鑫源酒店。    其实本可以早回来的,最主要一条条街的逛,全是差不多,却找不到什么好吃的,妈妈爱吃小吃,可是找不到,所以吃了一些特色,觉得还不过隐,后来来到新街上,硬是被请到茶楼吃夜宵,结果又是火锅,又是韩国料里,又是过桥米线,三种混合,价格不比上海便宜,这里的特色却做的比上海还差劲,才吃了几口,都剩在那。真是后悔没多走几步,出来就是各种小贩,挑着小吃和各种水果。因为太晚又那么累,而且没有电池,照片也没照几张,还到处买不到5号电,能买的地方又贵又不好,两个人就很没收获,疲备不堪的回酒店。所以丽江古城没给我留下好印象,后来在飞机上听邻座的小姑娘说丽江古城不错吧,我无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8 09:29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5
     楼主| 发表于 2009-1-8 15:2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越巅峰 于 2015-5-1 11:10 编辑 <br /><br />这里要提一下97年的地震,当时也是七级以上,但幸亏是白天,而且少数民族的丽江,喜欢木制建筑,所以整个丽江城倒塌,伤亡在300人以下。奇怪的是,丽江城口的毛主席相,安然无样,至今还矗立在交通要道上。
    据说当时国际救援队赶来,发现城里的老百姓,全都安定自如,喝茶、打麻将、溜鹰走狗这是纳西族男人的常事,可是发生这么大地震后,他们照样该干嘛干嘛。这让救援队很是纳闷,他们回国后报纸登,中国人果然从容不迫,大难临头,还淡定自若!
    后来政府派人来视察灾情,询问当地老百姓,丽江有老百姓说:“主席不倒,丽江不倒。”一下成为佳话。
    所以丽江人是很崇拜毛主席的,应该用“非常”比较恰当。
    丽江城从此因祸得福,政府出资修建古城,招商引资,引来四方客,这城市就这样繁荣起来,而且充满各类文化,有些中西合璧的味道。上面提过他们的街道,不仅酒吧多,而且木熏的手艺人和艺术家也多。
    这里要找厕所很容易,而且有专人看管,又干净,且不用钱。当地居民自家都没有厕所,也是上公厕。在这里就不必说“唱歌”了,直接说wc,人家也懂,谁让这里充满古色的洋气呢!所以每到这里的游客,都要交纳古城维护费80元。
    许多人都觉得这里美丽,那要看你用什么心情去体会,其实城楼上望下去,都是古瓦砖墙,用一种颜色形容:灰,用一种线条比喻:曲直。我上过周桥的塔,当年看北边的周桥,和它是一个调。
    不过人就是这样,越古越神秘,越古越新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8 09:29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6
     楼主| 发表于 2009-1-8 15:32: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越巅峰 于 2015-5-1 11:10 编辑 <br /><br />
    原文由 蓝色马蹄莲 在 2009-01-08 15:14:09  发表
    坐下来慢慢看。 [s=4]

    谢谢小蓝,总算有个观众,闹半天,我还以为一个人在唱戏呢,呵呵 [s=4]
    不过我喜欢,就跟喜欢旅游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8 09:29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8 15:34: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越巅峰 于 2015-5-1 11:11 编辑 <br /><br />12/9(二)今天主景观音峡  
    观音峡:茶马古道的最后一个重镇,出了此驿站,就是荒无人烟的山路.此路直通西藏.当初就是中原人以茶换藏人好马而得名.这也是汉人的聪明之处,当时藏族很强大,这个民族的人也很强壮,因为在海拔如此高的西藏,植被很少,藏民一般以肉为生,简言之蔬菜很难吃到,所以他们身强力壮,马背上打帐行,但许多人年纪轻轻就易得肠胃病而死去,这种生活方式很难医治.后来藏民无意间喝到了中原的茶,于是明白这是好东西,不仅助消化,还可以减油脂,从此他们就购汉人茶,做起了特制的酥油茶.(我们知道这酥油茶很出名,但它的制造过程却很辛苦.藏民的女同胞,每天一大早起来必做的功客,就是用许多羊奶或牛奶中加入一定比例的茶,然后用木制的长锤,一遍遍的敲,每天至少三百多下,直到出现油一样的泡沫.而且这样勤劳,一个月也做不了多少.并且做出的茶,一部份过节时给客人喝,一小部份留给自已,绝大部份是敬供给庙里的喇嘛.最痛心的是,喇嘛们不是用来送人,也不留自己喝,却只用来点灯.这是这个民族的信仰,没办法.)
    这汉人虽然经常吃败帐,但脑子不笨,于是有一个将领出主意,每次用茶叶去换藏人上等的马(用他们生存必须品,换他们到处可见的牲口,自然同意.).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好马全被换到了中原,慢慢就削弱了战斗势力,从此便相安无事.后来做生意的人多了,就经常有马帮驼着茶叶和许多生活必须品去西藏换马,就这样有了茶马古道,再后来是以茶换藏药.虽然是脑袋别在裤袋上的活,可能回来的,一换手就腰缠万贯,全靠这暴利生意.
    一个马帮要经过6个月的时间才能走到西藏.这条路是后来徐霞客发现,并为马帮节省了1个月的时间,来回就2个月,也就捡回了1/3的生命.说到马帮,就不得不提马锅头,这可是云南人最崇拜的人,因为他们不仅智勇双全,而且胆识过人。以前如果一户有十匹马以上,就能组成一个马帮,也有几户人家各出几匹马,凑成十匹,再选个人做马锅头,就可出发.马锅头在这群人里,权力至上,他若开口要杀队伍中某某,他人是二话没有,过后还要喊好.这虽然有些血腥,但也让他有了威望.一路上山贼土匪不断.若是不幸遇上,其他人都可以抱头鼠窜,唯独马锅头要抵抗到底.能活着回来,他一辈子就受人敬仰,不亚于神; 不幸战亡的话,也会流芳百世.只是若也逃着回来,那就再别想在人群里混,别人会鄙视他生生世世.这个马帮,好多人虽九死一生,但能回来,哪怕是个小三,也足够其取妻生子成立家业,养活一代人.但他们往往身上留下道道疤痕,带着许多常人难料的故事.拒说张导他爷爷当年,就是因为略懂点兽医(即给马治病),跟过一遭马帮,回来就有钱娶他奶奶,置了家业,当然身上也留下了伤痕.当然许多聪明的马锅头,回来后就铺张开业,做起了生意,另雇马锅头替起卖命,他就坐收渔翁,利滚利,不发也难.(后面在喜洲民居严家,就会提到他的发家始).
    一开始提的观音峡,就是马帮出官的最后一个驿站.这里写着许多东巴文,以及画了许多看似妖魔怪的神,反正他们也是象形文字,墙上是字是画,当时的人们可是求得平安归来,一路化险,而用尽全部信仰,发挥出他们最高的想象力和绘画水平.而我们只是当一部历史,像一年级的小朋友,跟着色彩兴奋的观着”画展”这让我不得不叹服中国的文化,为之骄傲.进口的地方每人拍了张通关文牒,太早,风很大,又冷,凑活着拍了一张,说是送你,其实那张照片在整个文牒中只占12-16份之一,当然你尽可以掏十元钱换张大一点的照片(本想这么纯朴的地方也学会了外面的生意经,后写茶马古道后,才大悟,这生意经到底是外面传来,还是这里传出,都难说.)不过妈妈最乐意做这事,她偏好就是拍照,而且是立等可取.(歪打正着,投其所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8 09:29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8 15:35: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越巅峰 于 2015-5-1 11:11 编辑 <br /><br />我们跟着当地的小盼金花讲解员,一路往向北.有一个龙嘴阶梯式出水处,流经三个池.因为这个水清澈透人,所以当时的人们用靠近龙嘴处最高一个池的水来喝,第二个用来洗菜做饭,第三个就是当镜梳洗.路的左边,一处只看到几个底墙砖,其余全成灰尽,我开玩笑说这里是不是火灾遗址,结果小盼金花说,昨天这里的一户摩梭家庭就因着火而迁走.我看看她也没有悲意,应该损失不大,只是能烧到这样,可见火势.没人关心这,我也就随风景而忘它.一路小桥流水,那桥有点城皇庙的九曲桥的味道,(当年又称是红军桥),近头又是藏文化地,再来到龙王庙,观音殿.因为和妈妈在观音殿上了柱香,不好意思让大家等,所以我连龙王庙什么样都没见着,后来只能遗憾的在远处眺望,趁大家都在那井水边喝山上流下的,拒说能治百病的泉水.再跨过井边的小溪,大家都要去洗洗手,免去病灾.一位老游客过来,问我这洗手有什么作用,我笑着说带来好运.不知道他回过去洗了没有.然后我们绕弯往南向上,爬上99个台阶(也许是67个吧,不好意思,虽然当时数的起劲,但的确忘了),这里坐小火车,共有十四排,每排三个人.因为想给妈妈在洞口的观景台上留念,所以晚进去。只是手机电不够,没能拍上,而里面也没有了位置.于是那位站台的盼金花安排妈妈坐在火车头,和驾驶员并座,而我呢,在中间两节小火车联接处,和这位金花一起站着,穿过两旁画满东巴文的黑山洞.真正的观音峡映入眼帘.再北上几个台阶,远处山上飞瀑直泄,一座白观音像在洞口静静守望,这山这水这洞都浑然天成,而这观音谁又在悬崖峭壁上将其置入呢?没来得及细想细问,人挤人的抢拍了几张照,开始下山,走出层层有水无水的石和山,终又豁然开朗,回头一看,此不高不低,却似在许多武打片中所见的山,上面还是刚才那几个大字:观音狭.过了桥开始渡游船,小小一座山,慢慢远去,不进去,谁了解它内在的别有洞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6-3-8 09:29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9
     楼主| 发表于 2009-1-8 15:38: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飞越巅峰 于 2015-5-1 11:12 编辑 <br /><br />下面要讲到大理白族,
    这里先卖个关子,有要看的朋友,在这里多留个脚印,以便我卖力点整理,多抽点时间来上传。 [s=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9-1-17 12:44:46 | 只看该作者
    没啦
    多发点照片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