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3387 回复:9
发表于 2008-6-28 18:21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纵横谈
1.
一粒老鼠屎放在一锅粥里,就再也不是一锅粥了。
老鼠屎为了求得生存,它会把其它不同类的粥同化成老鼠屎,进而把整锅粥变成老鼠屎。
2.
兵不厌诈,短短四个字,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所有性格。国际战争讲究的是一个游戏规则的平等,可中国则是一切屈从于利益。兵不厌诈,四个字完全颠覆了所有的文明、规则,它的核心是不择手段,是狡猾的较量,是没有责任和契约的表现。
也正是这种“兵不厌诈”,直接导致了一种游戏规则的普遍遵守,人们变得没有契约,唯一的契约就是利益了。至于儒家文化的“仁义道德”,那只是广告,象脑白金的广告——广告语跟产品本身无关的,其本质上还是自私的最大化。
这种对于公众契约的普遍违规,直接导致了今天法制推进的难度,加剧了腐败的滋生速度。
3.
中国人真是搞笑,鲁迅一死,大大小小研究鲁迅的人旧冒了出来,或反对或赞美,全国每年类似的文章不知道该有多少;红楼梦出书,居然考博士、研究生的一大批,研究者更是不计其数,就连余秋雨出书,各种各样的批判文字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中国人不能说不聪明,知道怎么靠别人的声势来造自己,怎么靠挑刺来发稿拿稿费养活自己。疑问是:这些人为什么不把自己打造成鲁迅、曹雪芹、余秋雨?把自己变成让别人评判的对象?与其象僵尸上的虫子靠别人过日子,为什么不靠自己过日子?
4.
中国的改革在于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老师改革,老师改革的核心是思维的革新,思维革新的核心是对儒家文化、现代西方文化的彻底反思,灌注一种“立人”为核心的“契约”文化,立人在于如何让一个人自信和活的自我,契约在于对于社会游戏规则的普遍认同,也包含法律意识的灌注。
5.
我们的教育犯了一个错误:它总是教育我们怎么做个本分的学生。其实,教育的目的应该把我们培养成各个领域的老师,而不是学生;培养成各个行业的老板,而不是打工的员工。动物学认为,每个物种中都有0.2%的领袖分子,教育就是让这一部分人先有野心起来,他们成为下一个时代的知识、财富和政治领袖。鼓励野心,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
6.
儒家的诗词文化不仅熏陶出了国人的细腻敏感性格,而且导致了民众“不平衡的”心态,个人的心情一定要通过对比显示出来,于是也就约定俗成了等级。于是乎,上海人把人分为“上海人和乡下人”,大学生把自己分成了“重点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用人单位把人分为“本科生与专科生”等等云云,且不说中国人还不富裕跟瑞士比都是乡下人,学校也没什么连北大清华在世界上也不知道排第几,学历也没有什么工作能力跟学历并不成比例,我想到的是:国人思维的局限和狭隘,为什么一定要自欺欺人的在等级上打圈圈,而不是用包容的心态和更开明创新的心态来看人看事。
7.
安利不仅仅是一种产品的入侵,更主要的是一种“信仰”的入侵,它拿走的不是中国人口袋里的钱,而是中国人口袋里的灵魂。
每个安利人信仰拜金,信仰功利,每个人开始一切以利益为中心,开始提防人,不信任身边的人,并且在自己的思维中乐此不疲。
我担心的不是中国民众口袋里的钱绵绵不断流出外国人的口袋,而是在一个缺失信仰的国度里,低俗信仰一旦入侵,百年以后的中国人,那什么信仰来立足于世界?
8.
明朝的制度很健全,反腐败也很严重,怎么社会越反越腐败了呢?潜规则(基于人性)在支配着一个人,或者说一种文化氛围、文化土壤在支配人。制度可以一天改变,反腐败的决心也可以一天下定,但民意土壤和民众的思维却不能一朝形成。这种思维模式、生活习惯是多年的沉淀,远远不是改革经济、革新法律和换个社会名称(社会主义或者社社会主义)就能成功的!象前苏联,一夜之间变了制度,改善了经济,甚至连民众的整个思维都发生了180度的拐弯,但为什么出现了斯大林这样的暴君,赫鲁晓夫这样的低素质领导呢?也许,这不是他们某个人的错误,而是那个年代民众思维习惯沉淀的错误,斯大林和赫鲁晓夫都无法逃脱这种思维的局限。所以,任何改革,思维的改革才是根本,也是最为重要。
联想到时下的政府腐败、官员办事效率低下,教育科技无法与世界同步,企业家缺乏社会责任感,经济水平无法赶超欧美,诺贝尔奖项与国人无关……这些看似问题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问题:思维的问题。千年的文化沉淀,诞生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也衍生了民众的心理思维习惯,这种习惯远远不是靠今天提倡法治,就做出一套健全的法律,明天提倡人治,又做出一套人治的方案。要变的不是形式,而是“人心”,即民众的思维习惯、社会信仰和人生价值等。
顺便说一句:什么叫做改革?所谓改革,就是当事物的发展出现了问题,换一种思维方式来解决,这才叫改革。
9.
关于意识
昨天看了“催眠术”一书,讲到了意识中发生的奇妙现象,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
人在某个阶段,生活在某种意识里边,并被这种意识所支配。换句话说,就是王阳明的“当你认为有的时候,它就存在”,当然,这句话解释一下就是“当你认为有的时候,你的脑海里就会认为它有或者存在”,那么可能这种东西在大众看来或者客观看来是不存在的,但在它的意识里是存在的,而且很可能按照这种意识行事。
换一句话说,让一个小学四年纪的学生给自己的数学试卷打分,只要他说认真做的,
那么在它的观念里边,这就是100分。可事实上呢?很可能还不及格呢!换成民众,当大家觉得孔子值得膜拜的时候,就会按照他的思维去做事情,如果觉得那时胡扯,就会按照另外相反的思想做事。这也就是为什么希特勒能够鼓动二战,毛泽东能够发起文化大革命,杀人犯为什么能够在杀人的一瞬间觉得自己杀人是对的,为什么法轮功觉得真的是世界末日。
意识流是一个和奇怪的东西,它有记忆、遗忘、中断,坚定又容易被人同化。所以,有时候能够形成一种故有的意识流,就能控制一部分人的思维行为,这就像宗教、所谓的企业文化、民族文化。这些本来是一些无所谓对错的东西,经过意识的赛选就成了战争和矛盾。
如果能够形成某种意识流,或者凌驾于大众的意识流上,那么将是一个民族十分有趣的事情。它要么带来灾难,要么带来的是千古复音。象撒旦和上帝。
10.
这世间有2中女人,一种星期一把脚放在水里,星期六才知道水是冷的;一种是星期六把脚放在水里,星期一就知道水是冷的了。前一种女人反应相对迟缓,后一种反应过于讯敏。所以,和第一种女人交往特别需要耐性,像脑白金做广告一样要有持久性;另一种则要有包容性,不管她说的任何话不要立马当真,要等到3天以后再来想一想,因为不嬗变的就不是女人,不快速嬗变的就不是第二种女人。
11.
公理是被认为是不需要证明的,我就产生了几个疑问,首先:是谁给了公理这个绝对的权利?其次,这个绝对的权利到底是被那些科学家界定的?再次,按照公理的产生根源,认为一些事情是先天存在的客观存在的东西,它是存在的,只需要你去发现而不是发明。换句话说,就是通过一些观察、归纳所认定的东西,比如:太阳是从东方升起来的,任何事务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到死亡的过程。可是,我们只能从过去发生的事情总结发现这个是对的,可是,过去不等于未来,是谁说过去的就一定是符合未来的?过去被认定是真的就一定于未来也是真的?这样看问题,是否没有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
于是,我就想,所谓的公理也只是基于过去事物发展的归纳与总结,本身就是一个坐井观天的过程(用过去的眼光来看更广阔的未来)。我又想到一个问题,基督教说上帝是活的,而且活在人的心中;尼采说:上帝死了,自我就出来了。他们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其实都是一个坐井观天的过程,都是用过去的东西来定义于未来。于是,我总结了2点:一、在学术思想上,学术争鸣、追求新异甚至有了错误,我们都可以表示更多的包容与谅解;对于社会生活的改革与实施,这就需要我们真正的用“定理”来解决问题(因为未来是沉淀在过去的基础上,发展据有连续性),用常识来处理问题。也所以,我们在讲“公理”这个词语的时候,就要讲清楚:这个是常识,是主要用于生活和实际的;但是它也可以怀疑,不是不需要证明,而是我们无法证明。
12.
一个女人,不管涂抹什么样子的香水,佩戴什么样子的服饰,冠以什么样子的职位,注以怎样的评价(或荡妇或伟人),都无法摆脱她先是一个女人,具备女人所有的基本特征,具备女人的伟大和平凡,然后才是关于女人的其它。
一个名人,不管他是怎样的卓越和伟大,首先他是一个人,然后是名人,所以,他都无法摆脱作为一个人的世俗,甚至某种环境下的卑劣。
把一个人当作一个人很重要也很难得,不管他是一个孩子还是一个中年人,不管是一个伟人还是一个乞丐,不管是一个国家的总统还是一个强奸犯,能够一直把他当作一个人,不神化、不丑化、不谄媚、不贬低、不逢迎、不看不起、不打击、不崇拜、不恶俗,只是把他当作一种的自然存在。而你,只是做一个观众。欣赏,掌声,静静的听,也不过多点评。谢幕以后,不做任何点评就当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明白了这点,我们的社会文化将少了批判多了鼓励,少了压抑多了开明,少了曲意,多了自我。
13.
周总理说:我们要像蚕一样,把最后一根丝吐出来,奉献给人民;朱鎔基说:我将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温家宝说:我心里总默念着林则徐的两句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他们都是“个人英雄总理”,可是,总理只是纳税人的代言人,他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一种“应该”的责任,而不是意外的奉献;是个人理想和民众理想实现的途径,而不是某种“高尚”的伟大。既然“尽职”只是一个“总理岗位”应有的责任,那只有尽职与否的说法,哪里来的高尚和奉献?
能够把自己变成一个“负责的官员”是个努力的总理,能够改良土壤,培养一批“负责的官员”才是一个伟大的总理。
14.
接受事实而不沉迷于事实,哪怕明天就要去做乞丐,今晚也要开开心心地吃上一顿,然后开开心心地去做个乞丐。
控制心情,不被心情控制。家里黄金数顿,不过每日三顿。
15
今日股市高开低走。因得知昨日晚9点半时,政府将规范大小非解禁,很多人纷纷看多,挂单买单,股市楼前,高朋满座。看大家那么热闹我也投了1000股中石油。孰料,进了以后就往下跌,就像是一只黑色的蜘蛛吐了一根银丝,然后倒立在那里,徐徐向下。近日耳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满仓的中石油。窗外霪雨霏霏,多少路人迷失在繁华的霓虹灯之中。
多少我有点庆幸,因为我投的是模拟盘。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5-11-12 16:06 |
---|
签到天数: 73 天 [LV.6]常住居民II
|
一开始我把这个帖设置为保留,那是因为我只看了前面一点点。
后来我仔细全部看完了,我认为应该是精华。
特别是3、5、11、13几条说的很有道理。
这里想说下的是第五条(个人观点):
引用“
5.
我们的教育犯了一个错误:它总是教育我们怎么做个本分的学生。其实,教育的目的应该把我们培养成各个领域的老师,而不是学生;培养成各个行业的老板,而不是打工的员工。动物学认为,每个物种中都有0.2%的领袖分子,教育就是让这一部分人先有野心起来,他们成为下一个时代的知识、财富和政治领袖。鼓励野心,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
我不知道这个0.2%是不是指我们中国人对于世界?如果这样的话,世界人口还没有到。但是有这样的意识还是好的,毕竟中国要立于世界之林,要有这样的一些领袖人物。
但说到教育的问题的话,我想如果单是中国人对于中国、中国的教育来说,整个教育是不能完全为0.2%服务吧?毕竟火焰的燃烧是需要燃料的。多数人将成为燃料,如何使这些燃料成为合格的燃料(即人的素质、技术、文化、发展),从而可以更好地配合火焰的燃烧,照亮世界,这个也是教育的重点。
当然,我不想犯第三条的基于评论的错误,所以也不说有多少道理了,网友们可以自己仔细品味品味,这个帖是一个好帖。
|
|
|
|
|
|
|
|
3.
中国人真是搞笑,鲁迅一死,大大小小研究鲁迅的人旧冒了出来,或反对或赞美,全国每年类似的文章不知道该有多少;红楼梦出书,居然考博士、研究生的一大批,研究者更是不计其数,就连余秋雨出书,各种各样的批判文字如同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中国人不能说不聪明,知道怎么靠别人的声势来造自己,怎么靠挑刺来发稿拿稿费养活自己。疑问是:这些人为什么不把自己打造成鲁迅、曹雪芹、余秋雨?把自己变成让别人评判的对象?与其象僵尸上的虫子靠别人过日子,为什么不靠自己过日子?
---------
叫你研究,你下得了笔吗?你只看得起研究理科类的什么实验啊,就看不起社会科学类的研究吗?什么是文学批评你懂吗?什么是审美你知道吗?什么是红学你听说过吗? 依靠别人过日子不自己去创作?呵呵,小说家跟搞文学批评的是不同职业。我看你才是搞笑。
我们的教育犯了一个错误:它总是教育我们怎么做个本分的学生。其实,教育的目的应该把我们培养成各个领域的老师,而不是学生;培养成各个行业的老板,而不是打工的员工。动物学认为,每个物种中都有0.2%的领袖分子,教育就是让这一部分人先有野心起来,他们成为下一个时代的知识、财富和政治领袖。鼓励野心,中国的未来才有希望!
----------
是不是读书时候本分过了头啊? 切,中国的教育,就是叫你考高分的教育。哪里来本分教育?举例给我看啊。老师管你将来什么职业,你考NO。1你考北大清华,他就有奖金就有钱
4.
中国的改革在于教育改革,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老师改革,老师改革的核心是思维的革新,思维革新的核心是对儒家文化、现代西方文化的彻底反思,灌注一种“立人”为核心的“契约”文化,立人在于如何让一个人自信和活的自我,契约在于对于社会游戏规则的普遍认同,也包含法律意识的灌注。
------------
请问儒家文化是啥,现代西方文化又是啥? 为什么要彻底反思。,你想反共吗? 还有,我们民族里有现代西方文化的深入洗脑吗?有哪些,影响大过儒家文化吗?立人契约,不就是跟你要我们反思的内容的相同实质不同名字吗?。。这样,我反问你,你觉得人们活得不自信不自我?人们没有被灌输法律?
。。。。。。。。。。。。。。
懒得看下去评论了
还是鲁迅说的好,读死书,是害己,开口,是害人。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7-2-20 10:23 |
---|
签到天数: 22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3-9 13:44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7.
安利不仅仅是一种产品的入侵,更主要的是一种“信仰”的入侵,它拿走的不是中国人口袋里的钱,而是中国人口袋里的灵魂。
每个安利人信仰拜金,信仰功利,每个人开始一切以利益为中心,开始提防人,不信任身边的人,并且在自己的思维中乐此不疲。
我担心的不是中国民众口袋里的钱绵绵不断流出外国人的口袋,而是在一个缺失信仰的国度里,低俗信仰一旦入侵,百年以后的中国人,那什么信仰来立足于世界?
------------------------------------------------
我总感觉讨厌安利的要比做安利得多。。。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2-10-30 13:54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看到"兵不厌诈"四个字,竟然联想到了另外一个成语: 礼尚往来
近阶段,从拉萨烧伤打砸事件开始,不断有一些诋毁中国诋毁奥运的行为
与一朋友的交谈中,偶得这四字,我想,这于是为人处世的信条之一吧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难过 2012-12-16 23:59 |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
看到第3条就不想往下看了
这种喜欢说3道4的人
现实中肯定是躲角落里的胆小鬼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2-11-2 14:27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