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2383 回复:9 发表于 2007-7-7 15:11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6-26 12:16: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傅雷的遗产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傅雷走地很利索,他把信任投给了一个未知世界,而把荣辱还给了他所不能承受的人间。说这样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对于一个有精神洁癖的人而言,对于性情狷介的傅雷,只能以死来还击妥协,之后的十年动乱,害人者与被害者一笔糊涂帐,真庆幸傅雷先生没有看到。时至今日,偶然看到一些长者有怀念、呼唤傅雷的文字,便知晓了傅雷先生所留下的遗产,不仅仅是高叠了十五卷的翻译,美术批评,家书,散文,书信……而是浊中求清,一意孤行的大丈夫品行,他的精神与人格从来没有奴性的辫子。

 座中或有朋友谈起傅雷,多是他剑拔弩张,毫不留情的那面。的确,傅雷曾经痛骂过当时的教育体制,当时的艺术风气,当时的流俗人世,甚至张大千,都被傅雷批评过“江湖习气重”等等等等……一切凿凿有据。抑或傅雷对于为人从艺的苛刻,资质的衡量,悟性的深浅,甚至态度,诸多不近人情的言语,包括他的儿子傅聪,几乎是在他高危的“贵族教育”模式下一路行进,容不下丝毫油滑,不虔诚。倘若能看清傅雷对于艺术眼神如炬的毒辣,大致也能看到他对艺术教徒式的忠诚和膜拜了。

 亦孚说傅雷是守着艺术之门的钟馗,精神内质当真肖同。惩恶只是傅雷的一面,而另一面是书生气十足的温柔和悲悯,一个慈父,一个有良心的诤友,以及青年艺术家迷惘时可以呼救的长者。曾经看到徐悲鸿画过文人的“钟馗”,看到关良画过入戏的“钟馗”,看到程十发画过民间温馨的“钟馗”,由此及彼,立体才是构成傅雷活生生的必然,倘若把暴怒,疾恶如仇在傅雷先生的形象中放大,则不啻于把一个伟大的灵魂锐变成一面招摇并且自我庇荫的大旗。

 傅雷二十六岁就完成《世界美术二十讲》,从文艺复兴的意大利到表现主义的欧洲,条理、逻辑、洞察、审美均已成脏腑。后来庞薰琹如此回忆:一个二十六岁的青年,有如此渊博的知识以及胆略的见识。当然,在那个年代与傅雷先生有相类资质的大有人在,思想主张大相径庭,他们繁芜的人际以及意识汇流都无法用史实统计,留存下来的都是片段。诚如陈丹青三次“还原鲁迅”的演讲,到后来竟是以“认识自我”而把话题涉及地无比沉重。如果说是傅雷这些近在眉睫的先贤真真切切地留给我们一份宝贵遗产的话,那么可笑的文化主流甚至都不知如何使用,只是炫耀宝藏的丰厚罢了。

 那天我说傅雷先生从事翻译不过是打工谋生,好比他自己所印“名刺”,上面不是翻译家,文学家什么的,而是美术批评工作者,同龄诸友都比较惊讶,也无怪,历史的传世总是专业性上才见分壤,如同刻刊流通研究善本的才知道陆游父子在版本上的成就,如同种花养卉深入研究的才知道陆游是个苗圃高手,他清雅悠闲地生活在宋朝的真实,却可以顶着“爱国诗人”的片段根深蒂固于纷纷芸芸的口舌之间,并且这样的片面传世几乎已成惯例。所以很多人是在误会中喜欢傅雷先生的,即便是翻译这场误会,傅雷先生造访罗曼.罗兰的尊重以及多次修改《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严谨怕是他艺术至上的人生外延了。

 傅雷先生与黄宾虹的书信翻看了好几回,晚生是锋芒毕露的晚生,长者是深厚究极的长者,不见晚生因恭敬而生的怯意,也不见长者故作姿态的挪揄,一来一往,清楚豁然。一个博学多才并赋有胸襟的人必然会崇敬比之更甚的人,不觉奇怪,中国人所谓的“衣钵”向来是通过如此途径朴素地流传着。五祖传六祖,龙树传提婆,“心心相应”不属于逻辑,理论范畴,而更接近禅机,是认得真,认得切,认得了真相法相,好似游历山顶而居山麓的那份境界。

 一次和朋友去看画展,她问起为何国画都是一律的镜框装裱,我说省事!主流文化一方面在追讨被欧美国家曾经掠夺去的文物国宝,另一方面此类文化的周边文化人才却纷纷流失在国外,就装裱师而言,他们之中的精英几乎都被欧美国家聘用了去。那时那刻,我特别希望傅雷先生还活着,想听听他的声音,而不是已成定论,翻来覆去的那些话,即便是已成笑话的“缘木求鱼”,“买椟还珠”,还能见到往笑话中走进的人群不绝如缕!

 傅雷先生留下来的遗产说到底是真知灼见,至于谁有资格来继承,他的遗书上是只字不提,如果是想享用这笔遗产,那么请便,真知灼见的言论引用多了就熟烂于心,怕的是熟烂已成,于心未果。说到最后的结局,傅雷的遗产也许还是傅雷的遗产,傅雷的言论还是傅雷的言论,至于傅雷的精神,那些想继承他遗产的人,也许最终会被傅雷的遗产所覆盖,鼠串而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4-11-3 15:44
  • 签到天数: 12 天

    [LV.3]偶尔看看II

    沙发
    发表于 2007-6-27 09:10:1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傅雷,印象不深。留在记忆里的,一是烩炙人口的《傅雷家书》;二是其子傅聪在钢琴方面的造诣;三就是他化笔名“迅雨”,对张爱玲女士作品不留情面的批评。
    作为“张迷”,也自然而然地对傅雷无甚好感,这也是一种另类的“爱屋恨乌”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07-6-27 10:14:04 | 只看该作者
    这么强,还是原创,先生体会丰富,造诣非凡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07-6-27 22:08:36 | 只看该作者
    嘉网居然还有人知道傅雷??没想到啊没想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2-5 23:55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5
    发表于 2007-7-2 22:10:39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potti 在 2007-06-27 22:08:36  发表
    嘉网居然还有人知道傅雷??没想到啊没想到~



    不要太小看嘉网的朋友们了。都是卧虎藏龙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07-7-3 14:38:57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yeshuwei 在 2007-06-27 09:10:14  发表
    关于傅雷,印象不深。留在记忆里的,一是烩炙人口的《傅雷家书》;二是其子傅聪在钢琴方面的造诣;三就是他...


    作为“张迷”,也自然而然地对傅雷无甚好感,这也是一种另类的“爱屋恨乌”吧。

    用“恨屋及乌”比较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7-7-4 22:29:12 | 只看该作者
    傅雷只有 对 《金锁记》评价挺高的

    傅雷是用18.19世纪的欧洲的文学什么评价来评价的,不过 张写的东西是属于20世纪的

    以上全属听说,没有求证过

    傅雷,我说不出喜欢还是不喜欢, 他的家书让我很压抑,我明知是好的,口吻跟所有的家长差不多的,但我是个叛逆者,多少是叛逆的。
    挺可怜的孩子,从小这么严的家教,傅雷对艺术造诣很很高,他翻译好像的确是为了谋生的,除了翻译,他对美术,音乐都有很高的领悟力见解力。

    听说梳子是美术编辑,那对 陆俨少 知道多么, 我不了解, 只是最近看到有个文章,说他是最后一个 集了 诗,画,书法 于一身的文人。想听听你的见解,求教啦。  
           

    此贴由 小雨中的回忆 在 2007-07-04 22:30:37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07-7-5 00:52:24 | 只看该作者
    傅雷求死了,我回避了他自杀的那段,反正越说越难受,后来被我删了.有兴趣知道他真相的人自然会知道.有时候会碰到交流问题,主要是大多定论已经在人的脑海里先入为主了,定论一多,则往往会成为下意识.
    小雨:在东方艺术里,人的身份是很特别的,不是"作家,文人……"这些都是惯性认定.集“诗,书,画”一身的人很多,如江海鲰鱼。陆公是大师,不怕麻烦的多去陆俨少艺术馆多走动,见解是看多见多,生了副好眼睛,养了条好肝胆。陆俨少艺术馆我才去了10年,我没资格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4-1-17 08:49
  • 签到天数: 16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9
    发表于 2007-7-6 15:25:58 | 只看该作者
    只闻傅雷名,未曾品读其作品,等看了再讲。

    张爱玲,我喜欢她的散文,倒未必是小说。

    喜欢杨绛多过林徵因,之前大多是因徐志摩而觉得她是何等精灵女子,看了她的诗作,却未沉浑然天成的轻灵。

    个人浅见,说错,笑笑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7-7-7 15:11:14 | 只看该作者
    认识傅雷缘于肖邦```
    傅雷说肖邦的浪漫“甜而不俗”,一下就笑了```这样子其实就快乐```
    艺术家都是靠回忆和想象过感情生活的罢```他自己也是一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