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宿迁的黑白影像   小康街53号 发表于 2007-5-25 14:22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07-5-20 19:21:58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小康街53号 在 2007-05-10 12:04:00  发表
晕死,文盲也来看贴
可怜这些地域歧视的煞笔

哎,风雅高洁之人,博闻强记之士,在这里骂大街了可不好。
本人一向没什么地域歧视的,凡我同胞,皆是兄弟嘛。只是苏北水土一方,养育出来的儿女多被他省另眼相待。
倒不是因为穷。穷,穷不过安徽凤阳。
也不是因为蛮。蛮,蛮不过陕北疆藏。
冠以苏北人“另眼”的,多为上海本地市民,历史上苏北流民大量涌入,居于“上只角”。上海在不到100年的时间里,人口净增加了490万,主要靠的是外来移民,从一层意义上说,上海是一座移民城市。上海的发展,无论你是否愿意承认,都不得不归功于这些外来移民。
其实不光是对苏北人,对来自不发达区域外省同胞的歧视,是上海人心理上的一道坎,从嘉网许多帖子可以看到,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没有突破这道坎。哪一天我们可以放开胸怀摒弃这些不和谐的眼光,上海人才可以无愧地说自己是“大上海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07-5-23 19:26:28 | 只看该作者
读楼主的文章,想到这里我不禁哑然失笑,这就是文人所标榜所渲染的故乡。对于故乡的感情就被楼主一番口吐莲花竟然投诸笔端以言惑众。
我觉得,对于故乡的感情,文字只是给这份感情的托盘上加了一个颇具分量的砝码而已,而不是大言不惭。
,就那篇文章,我读了一半就觉得作者无非是为了标榜自己,当然,文人的标榜,自古皆然。可我不得不怀着无法避免的地域歧视去读这些文字的时候,就觉得越加恶心。
上海人大都憎恨苏北人,改革初期苏北人来偷窃诈骗,也因为地域近吧而且苏北的咸碱地难以耕种于是难民都跑到上海来,上海为什么90年代开始住宅区到处都是防盗窗,当时就是为防止苏北人。现在,有些单位在一些招聘用人时苏北人和河南人不招收。社会上处理一些事情的时碰到是个苏北人共事的话,往往就觉得这件事情没奔头了。这种观念都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可以解决的。
所以,读罢此文,令我无法不嗔然对之:“无聊空洞至极!”作者从白天写到梦里写到马路照相馆,真的是汗牛充栋,结尾又现实非现实的说其实什么也想不起来不知道。不过我觉得这几篇文章的意境到有点像像爱尔克的灯光,因为整篇都在描写过去的、落后的小城,我几乎无法看到作者的热爱,作者似乎是在对于宿迁这个地方的一种批评和落后的感叹,读者误以为作者也是充满想离开这个迂腐的小城的感情才对。anyway,作者这些种种的目的也就是——不遗余力的自我标榜了一番,可败絮其中的文章也就引来了这些版主的好评如潮,像恶狗护主一般乐此不疲,那些版主只会妥协,这也太没激情了,记得布莱尔说人年轻的事情是保守派,那就太没有激情了;人年老时候是激进派,那就太不成熟了。  我想,这儿都是年轻人把,何必这样圆融变通、与时俯仰呢。
前几日是傅雷先生诞辰99周年纪年日,再回过头看看他的那种读书人的气质,再想想现在我们的读书人,我觉得文人要学到一点傅雷和巴金这样的有棱有角就很了不起了,我们的国家也才能有希望。
这里的版主也就是就是一股穷酸气,这样子,很傻、很呆。

另外提一点,上海人在骂苏北人,苏北人在喷淮北人,见过么?那才够劲儿。。。。

此贴由 a2love 在 2007-05-23 20:18:18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6-5-6 12:37
  • 签到天数: 53 天

    [LV.5]常住居民I

    23
    发表于 2007-5-24 07:39:11 | 只看该作者
    本人反对地域歧视,反对说粗口.
    文章写的怎样不重要,互相切磋嘛.
    做人还是最重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07-5-24 08:45:38 | 只看该作者
    同意烟雨江南的


    那些骂苏北人的朋友们,当你用手指指着别人的时候,别忘记另外四个手指是对着你自己的


    喜欢看就多欣赏几遍,觉得楼主写的烂,大可把自己的大作发上来供大家消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7-4 18:25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25
    发表于 2007-5-24 09:59:28 | 只看该作者
    2十三楼法眼,连穷酸气都能看出来,旧时代的秀才可不就是又穷又酸.
    想平步青云容易,不要脸就成了.
    李鸿章说过:天下最容易的事,便是做官,倘使这人连官都不会做,那就太不中用了。所以黄景仁又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可见得书生都是不会做官的,即便不幸做了,也做不好,因为死心眼,因为认死理,因为直肠子.
    给LZ扣个文人的帽子,规矩便也多起来了,文人骂不得人,骂了人便是文人没有文人的样子,别人骂得,文人便骂不得,挨了骂惟有忍着,不辩,便是词穷,便是理短,辩了,便是被说中了,恼了.真是左也不对,右也不对,横也不是,竖也不是.给人扣帽子,也算是中国的国粹,传承了这么些年,越来越发扬光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07-5-24 23:21:31 | 只看该作者
        有个笑话以前钱钟书说起过,再提提,某人因天下雨,找到一块布和棒,他就是申请专利,然后别人递给他一把伞.
        至于傅雷,他一生最崇拜黄宾虹,至于为什么,不打算扫盲了,更或者巴金,我可以认真地告诉你,他是个彻底的无政府主义者,所以引用的时候要注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07-5-25 13:59:36 | 只看该作者
    不吵不闹,我们需要的是安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发表于 2007-5-25 14:22:52 | 只看该作者
    小靛懂事,心欢喜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