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1640 回复:9
发表于 2007-3-22 10:17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不要以为一生有多么的漫长,不要总是感觉还来得及,来日方长。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就像那蓬勃茂盛的青草,到了初秋,便由青转黄,由黄而枯,其情也凄,其景亦凉。
人的眼睛长在前面,所以习惯往前看,往前看,似乎还有很长很长的路,偶尔回头,往后看,不免大吃一惊。十年一瞬,匆匆而过,往事历历在目,一切恍若昨天。我还是我,我却又不是昨天的我了。
愈往下想,愈觉得不是滋味。
事业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事业使生命变得年轻。从政也好,从商也好,从文也好,只要你全身心地投入,就能从中吸取无穷地奥趣,忘却生命地烦忧,即使鹤发也会童颜。
也因为一世一秋,许多不快都不值得深究细想,发生了也就发生了,过去了就让它过去吧!想到一世一秋,还有什么不能解脱呢?
|
|
|
|
|
|
|
|
末末写的真好!
被你一说怎么忽然感觉沉重了起来  |
|
|
|
|
|
|
|
看了这些文字,想起曾经读到的一段文章,想凭记忆讲述一下,但没有头绪。找了好久,找到了,借这里帖一下。
在一个寂寞的秋日黄昏,无尽广阔的荒野中,有一位旅人步履蹒跚地赶着路。突然,旅人发现薄暗的野道中散落着一块块白白的东西,定睛一看,原来是人的白骨。
旅人正在疑惑之际,忽然从前方传来惊人的咆哮声,一只老虎紧逼而来。看到老虎,旅人顿时明白了白骨的原因,立刻向来时的道路拔腿逃跑。
但显然是迷失了方向,旅人竟跑到断崖绝壁之上,他看来是毫无办法了。
幸好崖上有一棵松树,并且从树枝上垂下一条藤蔓,伸向崖底。于是,旅人便毫不犹豫,抓着藤蔓垂下去,可谓九死一生。
老虎见好不容易即将入口的食物居然逃离,懊恼万分,在崖上狂吼着。
好感谢啊!幸亏这藤蔓的庇护,终于救了宝贵的一命,旅人暂时安心了。但是,当他朝脚下一看时,不禁“啊”了一声,原来,脚下竟然是波涛汹涌、底不可测的深海!海面上怒浪澎湃,在那波浪间还有三条毒龙,它们正张开大嘴等待着他的堕落。旅人不知不觉全身战栗起来。
但更恐怖的是,在赖以生存的藤蔓的根接处,出现了一白、一黑两只老鼠,它们正在交互地啃着藤蔓!
旅人拼命地摇动藤蔓,想赶走老鼠,可是老鼠一点儿也没有逃开的意思。
在旅人摇动藤蔓时,树枝上的蜂巢滴下蜂蜜,旅人将蜂蜜舔到嘴里:“多么令人陶醉啊!”他竟然忘记了自己正身处恐怖境地。
一、孤独的心灵
这段譬喻意味着什么呢?
释迦牟尼佛开示这愚痴的旅人之相,便是指我们的人生实相。
旅人:这旅人即是指我们自己。
荒野:无尽而寂寞的荒野是譬喻我们无尽寂寞的人生。
我们从生下来时,就成为这旅人而作人生之旅了。
既是旅人,应知目的地。如今,我们是以何目的而出生到这人间来的呢?
如若不知,则不能不说就和这愚痴的旅人一样了。
秋天的黄昏:秋天的黄昏是譬喻人生的孤寂感。
何故我们的人生就像秋天的孤寂?因为我们是孤独一人来世间旅行,虽说有亲属、朋友、同事,但并不能互相倾吐心中的一切,我们找不到真正彼此理解的心灵之友,即使是夫妇,也未必能互相理解心中之事。
人生的孤寂,原因就在这心灵的孤独。难道你未曾有过孤独的感伤吗?
白骨:路边的白骨是指在我们人生的旅途中,所见亲属、朋友等的死亡。
我们活到现在,应该看到很多白骨,我们有何想法?有何感触?难道我们一点也没有注意到紧逼而来的“无常之虎”吗?
老虎:饥饿的老虎所譬喻的即是我们自己的死亡。
此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因此,我们非死不可。
死,对我们来说是最恐怖的事,所以释迦牟尼佛以恐怖的老虎作譬喻。
现在,这无常之虎猛然向我们逼来。
但由于我们感觉它太恐怖了、太不吉利了,平时根本不想去思考这个问题。
作为旅人的我们,本能地与死亡抗争,一有病就到医院,以药物跟死亡搏斗。但是,死亡似乎是不可逾越的,我们终将败在死亡手中。
我们看到佛经里经常提到死亡的事,心里可能会感到阴森森的,甚至产生厌恶之感。我们平生不愿意提到死,总要去忘记或逃避,但是,死必然会到来。逃避并不能解决死的问题。
唯有正面面对死亡,并最终找到答案,才是得到绝对幸福的根本。
二、脆弱的生命
松树:崖顶的松树是指金钱、财产、名誉、地位等等。
这些东西即使再多,在死亡的面前也仍是无力的。像那样有着辉煌成就的秦始皇、汉高祖,在其临终时也不免感到“啊!人生犹如梦中之梦”而寂寞地死去。
我们现在能握着金钱、财产、名誉、地位等而含笑地迎接死亡吗?
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濒临死亡时,一物也带不走。
藤蔓:藤蔓所譬喻的是“还不会,还不会,我还不会死”的那种心情,我们以为还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寿命可依恃。
但即使我们还有二十年、三十年的寿命,那又会怎样呢?想想便知:已过去的二十年、三十年,也不过是“啊”的一声之间便如梦幻般地消逝了。
以后的日子同样是“啊”的一声之间便会过去的!
老鼠:交互啃食着藤蔓的白老鼠和黑老鼠是指白天和晚上。
白老鼠和黑老鼠在一刻不休地缩短着我们的寿命。所谓:活了今天一天,便是死了今天一天。无论在我们忙碌的时候,还是在我们休息的时候,时钟总在一如既往地为我们的生命进行着倒计时。
最终,藤蔓必定要被咬断,那便是“死”。
三、后生一大事
人生谁都是过客,
相守百年也是梦。
世上万般带不去,
一双空手见阎罗。
作为旅人的我们,此时唯有堕入深不见底的毒龙深海。因为,在我们死后,必定有“后生一大事”。
深海:深海所譬喻的便是“地狱”。堕入地狱,必须承受“八万劫中大苦恼”。这件事情便称为“后生一大事”。
一堕地狱八万劫,(劫:极久远的时间)
再得人身复几时?
毒龙:三条毒龙分别指我们心中的贪欲、?怒、愚痴。产生地狱之苦的是这三条毒龙。
由于贪欲之故,在我们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非份之财、色、名、利怀有居心的杀、盗、淫之罪。
由于?怒之故,在我们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同事、对同行,乃至对朋友、对亲人“愿他快死”的心杀之罪。
由于愚痴之故,在我们心中不知累积了多少对自己不幸的愤懑、对他人幸福的嫉妒之罪。
不相信神佛的心是恐怖之心。
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自因自果的因果法则,是不会有丝毫差错的。
由自己所不断造作的罪恶所生出的地狱,最后还是由自己堕入。
教我们解决此后生大事的便是佛。
但作为旅人的我们,忘记了逼在足下的后生大事,此心完全被蜂蜜所夺。
蜂蜜:蜂蜜是指人的五欲──财欲、色欲、名誉欲、食欲、睡眠欲。
一天之中,我们不断所想、不断所求的无非是为了这五欲的满足。
然而,不断地舔着蜂蜜,不知不觉地堕下去,岂不是太愚痴了吗?
我们能肯定自己不是这样的旅人吗?
释迦牟尼佛在此开示我们人生的真实之相,并且向我们说明解决之道。
来吧!莫让死看到我们的背后,从正面跟它对决!
唯有解决死,才能真正得到人生绝对的幸福。 |
|
|
|
|
|
|
|
警醒的文字,可是,我还是不明白,这又说明了什么?人生,总有贪念,总有欲念,还有这样那样的节外生枝。佛祖的万物皆空,没有人可以做到。走一步,只能回头看一下,是否走错,或者,在来得及思考的当下,考虑后再走。佛说:人来世间,是来受苦,不是享乐。也只是说说罢了,人的苦,也许是自己不小心打翻在地的黄连,然后只能由自己舔食干净。
约束和自我约束吗?
太深
|
|
|
|
|
|
|
|
我唯一的感觉是
万事不可过执
如此也就太没生气了
做人就是要爱的爱,恨得恨,这样才痛快。 |
|
|
|
|
|
|
|
原文由 再初 在 2007-03-06 09:11:12 发表
我唯一的感觉是
万事不可过执
如此也就太没生气了
做人就是要爱的爱,恨得恨,这样才痛快。
严重赞同,强烈鄙视那些想爱而不敢爱的人。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4-4-24 15:31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原文由 再初 在 2007-03-06 09:11:12 发表
我唯一的感觉是
万事不可过执
如此也就太没生气了
做人就是要爱的爱,恨得恨,这样才痛快。
此言在理 很在理 非常在理 不得不在理 怎么能不在理 绝对以及肯定在理  |
|
|
|
|
|
|
|
想想过去的二三见年,想想往后的二三十年,突然迷茫起来. |
|
|
|
|
|
|
|
一个人走多远才能逃开寂寞的缠绕。
一颗心飞的多高才能眷恋家的味道。
一段旅程如何才能摆脱相思的苦恼。
一段情经历多少才能真的天荒地老。
.....其实相守便是幸福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