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1068 回复:0
发表于 2006-9-29 12:30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山涧登者
去过很多地方,却并没有怎么真正意义上的登过山,一直想能够自己靠着双腿体会个中滋味,对于自身重力势能的挑战是我喜欢的。在高山的顶上呼喊出内心压抑已久的激荡,用自然的力量来洗礼我的心灵。
在庐山让我留恋的并非美景那么单一,在最最著名的三叠泉的山路上,邂逅了轿夫。让我回味。那是一个异常艰辛的职业。登山的途中反而让我对他们有着不一样的感觉。一种对于不同生活和生命的意义的思考。
三叠泉是三层瀑布层叠而下,要想一睹真容,需下到最最下面。在那里才能看到从天而降经过三层转折而飞泻的一抹白色。不过算来那也只是一个半山腰,但从山顶下去有三千台阶,瞬间让我回忆起小学时候去大连旅游,仅仅一千台阶的来回便已经把我的双腿折磨到发抖。才知道下山容易上山难,我下去的很快,路旁有相扶的老人,有带小孩的母亲,都是面带憔悴汗流淌在脸上再滴到地上。还有两人一组抬着轿子的轿夫,多为走上山路。很快走过了一半的山路,相比上山的单纯用力,下山更具技巧,本身就是要一种软中带硬的力道。台阶又十分的狭窄,已经见识过路人摔交的我小心翼翼的开始继续,时不时还浏览山间美景,是一种悬崖峭壁边的突兀和幽深。虽然太阳当头,好在山中的气温不比平原,有6,7度的温差。
休息够了,继续进发,看到每隔着一段山路,便有一个小小的驿站,用简易的竹子搭的,不少轿夫在里面休息,临近中午,有的拿着自己家中带来的饭菜进食,有的躺着休息,蚊虫在皮肤上叮咬。乘着休息的时候做着和他们攀谈,终于知道他们每两人抬游客走一段,到了上一个站再换另一班人,来回碾转,从最下面到山顶150元一个人,却要扣除部分,外加这么多人平分,能够挣得的委实不多,每个人都是当地的居民,住在庐山镇,年纪参差不齐,最小的19岁,大到30多岁,看着他们皮肤黝黑,深深的眼眶里真诚的眼神流淌,生活的重压完全比轿子上的游客更具压迫性。第一眼给我的感觉便像极了旧社会的劳工,一样的体态一样的工作方式,这是世间对于价值的认同。他们的肩膀两边深深的红印在竹架和绳索的紧勒中深显疲惫和鲜艳夺目,让我心生感叹。他们是这山涧的攀登者,给予山崖峭壁的冷漠以最热忱的回应.
仅仅是下山路,我已经累的昏天黑地,然而他们除了自己要一步一步的登还要抬上一个游客,时常是抱着小孩赚足了价格的人。又几乎不断的来回,一班接一班的进行,很少有时间停顿休息。可是他们也是在这样的生活中度过自己的人生,他们的人生本来就像登山一样,来回在这段不平坦的道路上迁移。用自己的身体和精神来对抗命运。其中一个感叹到和游客登山的不同意义。“他们每个人是在为了享受而旅游登山,我们是为了生活而不停的登山。”不一会儿,又有两个轿夫来到驿站,身上散发着汗臭的肌肉愈发健壮性感。
在浏览美景之后,开始向山顶跋涉,渐渐的,每登一步都是那么的吃力,动作也开始变的不同,原本轻便的脚步此时需要用手支撑着膝盖,手紧紧拉着护拦,借着力。不时身边有轿夫经过,看他们一次次的超越自己,心中仅有尊敬留存,他们靠着自己的身体一样和生命在搏斗,之后也曾听闻有过年轻没有经验的轿夫因为脚步不稳跌落下去,幸有密码的树丛阻挡,但是最后还是被炒了鱿鱼。
在还剩下最后100级台阶的时候我再也无法登出自己的脚步了,完全是躺在一边,眼看着前面的终点,却一直不能激励自己的信念,从来没有这样累,虽然这山路还不算高不算长,汗水已经从头上流到我的下巴在滴在石阶上,身体因为出汗而畅快,一休息一停歇便不能再启动自己的身体。但是比起轿夫,我真的该用心去享受这样的一个极限,享受突破自己人生的快感。山路也因为他们而异常坚毅充满气质.
TopSpirit
topspirit.spaces.msn.com 欢迎光临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