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1185 回复:6
发表于 2006-6-23 17:27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惩罚是一种教育手段,只有拥有了惩罚孩子的智慧,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犯了错误就要惩罚。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受到惩罚。如果孩子不是故意的,也应该告诉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料想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但仍要为此道歉。如果他是无意的,并勇于承认错误,家长会相信他,并减轻对他的惩罚。如果他隐瞒事实、逃避责任,他将受到加重的惩罚。这样就可以从小培养孩子诚实、负责的性格。另外,要让孩子知道做错事就要受到惩罚的道理。即使孩子央求也不能答应,否则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难保证实施的有效性。
惩罚的“量刑”要适当。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须合乎孩子的行为。惩罚过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情绪,轻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此惩罚孩子要以达到目的为原则,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
要依照规则进行惩罚。家长应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知道犯错后将受到什么惩罚。这样,孩子平日就会有所注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因一时冲动而随意惩罚孩子。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进行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能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最忌讳讽刺挖苦。家长惩罚孩子应力戒讽刺挖苦,更不能随意用恶毒的语言指责、谩骂孩子。家长应该牢记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帮助他改正错误,决不是为了刺激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有些家长在惩罚孩子语言不文明、满口脏话时,自己也“出口成脏”,这就使得训教效果大打折扣,甚至失去说服力。
就事论事莫牵连。从受罚者的角度来讲,孩子最厌恶家长“倒咸菜梗”,一事既出又将陈年老账翻出来。家长训教惩罚孩子务必要一事一议,就事论事,切勿搞牵连、翻陈账。
事后说理不可无。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仍当以理服人。惩罚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惩罚之后必须要及时与孩子说理,否则,孩子在忍受了惩罚之后将依然如故。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慵懒 2015-7-4 18:25 |
---|
签到天数: 18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孩子做错了事情有家长惩罚,家长做错了事情却面不改色 |
|
|
|
|
|
|
|
谈到教育孩子问题真是头痛哪 
|
|
|
|
|
|
|
|
更高的境界当是不罚而令其自责,呵呵,姑妄言之,姑妄言之…… |
|
|
|
|
|
|
|
原文由 HOGWARTS的猫 在 2006-06-22 21:01:16 发表
孩子做错了事情有家长惩罚,家长做错了事情却面不改色
我同意猫儿的。
说“惩罚”二字总觉得刺耳。
此贴由 小楼东风 在 2006-06-23 10:11:20 最后编辑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6-10-11 00:03 |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