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1196 回复:2 发表于 2006-3-21 16:50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1 02:34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3-15 16:55: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电影随笔]一碟鸡饭的幸福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冷场》的最后一节在3月11日总算写完,没想到那天居然和一个朋友在文涛逗留到12日凌晨四点半,记录又一次刷新,酒没多却非常尽兴。映着雨湿迷朦的通宵路灯回家,累得没有力气担心夜归的下场,睡了十多个钟头,大概曾在厉声责骂中几度醒转,天气渐渐停止了哭泣,但家里的矛盾并未因此消退,装聋作哑是强项,蒙混着也就暂时不了了之了。又见阳光露脸,气温下降,下午花了两个小时把一周多来的拼盘日记打完,4800多字,呵呵,可能是越来越罗嗦,絮絮叨叨的自言自语一积就积了这么长,终发现打字实在比码字辛苦。今天是我上嘉网整两周年的纪念日,去年写文记之,而情是不宜多煽的,在嘉网又走过一年,认识了更多不同类型的朋友,回忆都是温暖的,多谢大家的尊重和宽容,生活像一出戏,04年是连续剧,05年是情景剧,扮演过主角或是临时演员,然后作回一个文字背后的性情中人,归于平淡,烟酒为伴。酝酿了两周关于电影《断背山》的随笔,也许是情绪太满而倒不知从何讲起,错过了趁热打铁的最好时机,索性搁一下吧,下午看了部轻松的电影,名曰《春田花花同学会》,挺有意思的,香港情结,“草根”情结,没什么伤感和缠绵,只应和了淡淡的感触在诙谐里自寓自乐。

              “做社会的栋梁,我们都是未来的主人翁”,如此高调的口号大概我们从小一路懵懂地喊过,什么是“栋梁”,“校长”说他们是“一条一条”的,想来“栋梁之才”和“栋梁之材”应该差不多;什么是“主人翁”,“翁”即是老头,想来“主任翁”要比“主人翁”更具“实用价值”得多。记得高中时语文老师要我们写过一篇《人材与人才》的命题作文,许多有“才”的人最后也只是成了“材”,好高务远这个不切实际的轻狂梦不是人人都能做,是境遇选择你还是你选择它,机遇很重要,anyway,脚踏实地先做好本分更重要。在还没搞清楚自己究竟是何“材料”时,“春田花花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届一届地毕了业,理想不是想想就能实现的,他说要当律师,他说要当医生,省去中间深造过程,当成千上万的学子涌出校门直面社会竞争,一纸文凭能代表多少技能,得一份工已经很令人兴奋。想想这两年多来我换过的那么多份工作,各式各样有前途没前途辞职或是被炒的,主客观原因皆有,学校学到的皮毛几乎都随了本本遗失的教科书遁入试卷的空洞,但毕竟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种经验。2月底正式毕业,好笑的是我竟在之前几天突然失业,从18岁起差不多什么东西都卖过,小生意,有实物也有非实物,除了字,我说它们是心血,宁可卖身都不卖血,比喻而已,说的振振有辞,其实是底气不足。不过不管怎样还是毕业了,我用最乐观的语气误传着这是一个新开始,太孱弱了实在不像一句鼓励,而“麦兜”也毕业了,比不出谁比谁更茫然,它在“救生员”和“OL”(Office Lady)之间举棋不定,电影里,她穿起制服摔着包包,走进一间象征性的办公室。

              工作不过是为了三餐一宿,是进高级餐厅还是叫一份卤肉饭,是住别墅还是租公寓,档次是用消费高低来衡量的,而质量,每个人心里自有标准。国际局势、国家大事,那都是高层或有钱有闲的人关心的事,平头百姓更愿意关心出入平安和天气预报,哪家铺子的午餐价廉物美,哪个名牌正在处理打折商品。也许偶尔也浪漫一下,与有点意思的异性朋友来个“小资”的烛光晚餐,或者买台不会用的数码琴,也要讨价还价,哪怕换得腊肠作为折扣代品,“腊肠滚两滚,萧邦亦站不稳”,谁说市井没有情趣,懂得知足便是乐趣。好象已经很久没逛街没杀过价,想想当年与“兄弟”混遍上海各大市场采货,双手提满大包小包还非常享受,大概懒散也能令人加速衰老,越来越恐惧拥挤的人群,除了淘书淘碟,大多数购物都直接通过网络完成,贵也好贱也好,目的性强了,意外的收获也就少了。我的状态是没有可比性的,在这个社会角色的选取中错了位,我无法归属于任何族群,前前后后都不合时宜,理解或不理解,带着双冷眼旁观,脱离了,像个十足格格不入的异类。那个朋友的话不错,他说在我脸上看不到属于同龄人的那种神采,那种单纯的飞扬的活力,正如此刻临座的一帮年轻人,应该是稍幼于我,喝酒,暴笑,那么自然那么肆无忌惮。酒精真是件好东西,偶尔试之,与量无关,它能教你快乐忘忧便是极品,不停提醒自己正在戒酒,两瓶,辅于文字,差不多了,要再喝,稍后换地方继续。有些跑题,“麦兜”的“OL”生活日复一日,傻傻的还涉世未深,很好,起码没忘了那份真。

              年三十晚的幼儿园周年聚餐她没法参加了,整个Office遭匪徒劫持,饿了,她问他们这么辛苦难道只为了吃茶餐厅。一句挺有道理的冷幽默,其实无论是上班族还是打家劫舍的抢匪,都为了一口饭,都在讨生活,只是后者的方式偏了,顶着触犯法纪、危害社会的帽子到头来还不是用一份及时的管饱的茶餐厅炒饭打发。电影里人质、警察、抢匪混坐一地,人人捧着饭吃得津津有味,当然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看到这样一幕,导演可以把这场景处理成一种微妙的人际关系,也许在社会角色中他们相互对立,但作为人,七情六欲,生老病死,饿了吃,困了睡,没什么不同。所有的坏人都不是天生的,说不定现在拿枪对着你的人正是你曾经的同学,一起唱过校歌,一起听老师讲授做人的道理,一起玩耍过,一起斜着脑袋思考所谓理想问题,才几年啊,竟分了黑白,竟成了敌我。都说社会是一个大染缸,有没有一道经久耐用的防腐剂,让人们永远都有足够力量面对那些丑陋的、劣性的变数,到底还是陈凯歌浪漫,他说只要心中怀着一种强烈的叫“渴望”的意识,以超越光速的速度撒腿狂奔,时光便可逆转,倘使真有用,那个“无欢”怎么会为了一个馒头而错过了做好人的机会,可见,陈导演在骗人而且以为别人都蠢到会上当。扯远了,拉回“麦兜”的故事,基本上这是一部贺岁档的喜剧,所以打劫的桥段就像汉堡包的两片面包,只出现在开头结尾,把其余百味夹在中间。

             当然,电影里还有不少有趣的人物,譬如房祖名扮演的那个喜欢在热得滚烫的电脑上用锡纸煎蛋加餐的公司职员;譬如黎耀祥扮演的那个吃火锅吃成“吐火锅”的大肚男;譬如吴君如扮演的那个能用“火星话”为客人点单的侍应生;譬如黄秋生扮演的那个“割臀救众”的船长;譬如那个大学毕业只能在烧味店切鸡,连装饭都挨不上的女生;譬如那个语速超慢说话颠来倒去,特别喜欢问人“大便怎么样”,酷似江湖郎中的老中医……尤其是郑中基扮演的市场部长,由于公司内部斗争被财务部长长期用腿夹着脑袋,以至患上失忆症,整个人痴痴呆呆。他不记得自己要去哪儿,不记得要做什么,甚至不记得家在哪里老婆是谁,每天跟着人群走,进一间办公室找个空位坐下,看别人做什么便做什么,饿了吃个饭,下班搭地铁随便哪站上随便哪站下,再随便按个密码随便进一间公寓,屋里有个女人那就是“老婆”了,随便煮个饭然后就上床了,呵呵,“混日子”混的够可以。他说所有的办公室都差不多,所有的站头都差不多,所有的密码锁都差不多,房子大多都是跟银行贷款供的,那老婆呢?也许你觉得是你的Private,转眼成了别人的Public,不如Share,不同集体“梦游”。奇怪,现代人“梦游”时都能说谎,他在上床前都会问身边女人:“你会不会是另一个人的老婆呢?”女人回答:“老公啊,我爱的只有你,如果要我选一万次的话,一万次我都会选你。”要么这个女人真是他老婆,要么她比他“疯”得更厉害。这段戏看得我心里阵阵发凉,有些假话你说多了,别人不信,你却信了;有些真话你说多了,别人不信,你也渐渐不信了。顶着一个壳在钢筋丛林中漂移,千篇一律的节奏千篇一律的生活,想想挺恐怖的,好象周围净是些似曾相识的复制品,也许麻木是很高的境界,也许遗忘比记住更快乐。

              这是一部“全明星”的电影,看到许多熟面孔,老的少的,欢欢喜喜陪着观众过个年,博大家一笑,至于笑完以后会留下点什么,各有不同了。特别有两位大牌的新秀加盟,脱胎于去年中国内地最火的全民造星运动——“超级女声”。说实话,周笔畅的演出效果出乎我意料,她扮演的真人版“麦兜”,刚刚踏上职场,傻傻笨笨的,却把那份质朴的可爱塑造地相当到位。我对“超女”只是泛泛了解,先不论她的演技,这个角色是适合她的,而她也几乎包办了此片中所有插曲的配唱,与之前的风格大相径庭,确实不错。相比较,张靓颖的出场就有些没头没脑,穿着滑稽的“麦兜”道具服唱了一首英文歌,我看不出有什么特别需要,大概是为了吸引数量庞大的“凉粉”们的眼球吧。除了“笔笔”外戏份最多的当属郑中基了,一人分饰三角,很是出彩。当年他也是唱着苦情歌出道,一连串的负面新闻重创了他在歌坛的发展前途,然后转投大银幕,竟在喜剧上咸鱼翻身,迎来事业第二春,甚至被誉为“星爷的接班人”这招棋真是走对了,其实长成他那样本身就是个笑点,再加上喜剧天赋和后天演技上的努力磨练,渐渐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一连三年的港产贺岁片都不缺席,04年的《鬼马狂想曲》,05年的《喜马拉雅星》,再到这部《春田花花同学会》,我个人十分喜欢,并期待更多能让我笑到流泪的作品。还有谁,黄秋生、吴镇宇、张达明、陈慧琳、许绍雄、苗乔伟、刘以达……数得出一堆一堆的名字,真是热闹,过年嘛,图的就是个欢腾的气氛,笑一笑,十年少。

              香港是个时效性很强的城市,也许因为很多历史和发展的原因,这样的时效性连同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都没这般入骨,当我们还听着《西游记》,听着《卖火柴的小女孩》时,他们更早被灌输了什么叫生存意识,什么叫危机意识。“麦兜”是香港本土制造的平民模型,很可爱也很市井,用最稚气的口吻说一些最实在的道理,分明是一个活生生的成人世界。可“麦兜”也是会长大的,也会踏上社会,变作我们身边某一个朝九晚五的普通人,突然有些异想天开,假如樱桃小丸子和蜡笔小新结婚,假如柯南忽然变回工藤新一,假如《大话西游》的“无厘头”爱情成真,童话故事与生活所差无几,那我们还会有梦吗?我们的梦还会是彩色的吗?呵呵,想来是我多虑了,梦总是要醒的,醒来面前有一碟可口的饭,一杯温热的水,其实就很幸福饿。天下没有免费午餐,这碟饭是要自己去挣的,是啊,空话讲再多也填不饱饿肚,还是邓爷爷说的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电影写的差不多了,花了两天,三瓶酒,“功课”准备地不太充分,不过基本行把想到的都写了,笔挺稳,这点对我很重要。昨天下午看了《春田花花同学会》,之前对“麦兜猪”只是粗粗了解,然后急匆匆地到文涛“专座”起笔,文涛,差点忘了它也是间茶餐厅,而且还是港式的,东西不好吃,所以我通常只喝酒。

    (2006        3.13——2006  3.14)


    我个名叫麦兜兜,我啊妈叫麦太太,
    我最喜爱食麦甩咯,一起吃鸡一起在歌唱.
    我个名叫麦兜兜,我老师叫miss chan chan,
    我最喜爱食碟鸡饭,一起吃鸡一起在歌唱.
    但现实就似一只鸭,吓吓定要duck.
    唔得!唔得!点算嘞?点样令只鸡变做鸭?
    含住个鸡包仔,望住四宝鸡扎,
    可叹现实系要一只鸭,加块荔芋共我一起扎.
    我最喜爱食啫啫鸡,我最喜爱食鸡pat pat,
    我最喜爱食豉油皇鸡翼,一起吃鸡一起在歌唱.
    我最想吃鸡,我最终变腊鸭!鸭!鸭!鸭!鸭

                             ——麦兜与鸡(《麦兜的故事》主题曲)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8-3-20 18:40
  • 签到天数: 1138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沙发
    发表于 2006-3-21 15:22:39 | 只看该作者
    这片子我看的暴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1 02:34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3-21 16:50:57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这张帖子在西祠上还加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