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1224 回复:7 发表于 2006-3-9 17:26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1 02:34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3-8 13:58: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电影随笔]攀一枝暗花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终于毕业了,拿着那本硕大无比的长得极像菜单的毕业证书,如释重负。头很痛,压也在痛,吃了两顿午餐,感觉自己活像个落魄的难民,非常非常累。16:45离开家,骑着车在街上乱晃,然后回到文涛,原本没打算叫酒,呵呵,很少见的,可我连茶都喝不下,还是叫了两瓶摆在桌上,倒好了,没喝,我想试试自己能忍多久。越来越厌烦自己那些空洞的不知所谓的文字,我到底在写什么,密密麻麻积了一堆一堆晦气,好象全世界都欠了我而我故作大度地一笔勾销,好象我一定要把自己在人前毁掉,告诉大家千万别步后尘。有用吗?我不是榜样,甚至够不上坏榜样,这不是壮烈的牺牲,这是一捧莫名其妙的炮灰,只是炮灰也是会疼的。一个浮肿、病态、喋喋不休的女酒鬼,每天躲在自己狭隘的现实和精神世界里,没有意义地写啊写啊,可这只笔的根基是如此不稳,它承受不住我超负荷的重量,总有一天是要倒的,一起倒下,一起死去。写到这里,已经n次习惯性地想去拿那只杯子,我知道自己就快压不住了,今天的主角还是电影,这些话放在开演之前,就当自我反省。刚刚去了卫西谛的blog,感觉已经不能用单纯的喜欢来描述,像一棵小树面对大树,仰望亦艳羡,可是有些属于积累的东西,急也是急不来的。差不多该进入正题,今天的主题是关于暗恋的。(文至此,字写的极慢而无错,我喝了今天的第一口酒,抵御诱惑成绩约为60分钟。)

            如果按照我简单的推论规律,电影里谭咏麟饰演的角色叫“阿伦”(Alen),曾志伟饰演的角色叫“志伟”,那么张曼玉的角色是不是该叫“美琪”(Maggie)呢,可陈可欣导演有他的想法,他给了张曼玉另一个英文名——“Olive”,那就叫“Olive”吧,人物到齐,故事开讲。一对好朋友,从小梦想着海盗、辛巴达和金银岛,一天小志伟突然跟着躲债的父亲去了大洋另一头的陌生城市旧金山,他那时当然不明白这背后的苦衷,也当然不明白汽车司机为什么让他们中途下车,然后扬尘而去,他只能提着小皮箱,跟着父亲沿着沙漠往前走。成长的过程是在书信里带过去的,当长大后的志伟重又回到香港见到了分别已久的好友阿伦,人变了,情却没有淡,他们都有各自的梦想,阿伦想唱歌,他想办个养鸡场,于是分头行动。因为一条狗,志伟认识了一个叫Olive的年轻姑娘,善良美丽,一见钟情,可惜Olive一见钟情的对象不是他,也许就在那首《Moon River》的时候,她眼里的光彩开始只为阿伦闪烁。

            一场台风把阿伦和Olive迅速卷进爱情漩涡的中心,也在那一夜之间,志伟的鸡全都死了,他呆坐在一堆残骸和鸡毛里,希望没了,爱情没了,哭,有用吗?三人行的生活即便再平和温馨也多少有点不是滋味的尴尬,他继续爱着,默默地不求回报地爱着,阿伦红了,有能力让她过得更好,这里已经不再需要他,何去何从,不如跟着那个似乎永远蹲着的柯受良跑船去吧,离开这里,回到儿时向往的那片海。圣诞夜,酒多了,火鸡凉了,女人哭了,他风尘仆仆地赶回来难道只是为了安慰,可谁让他爱她呢,于是奉陪。应该出现的人过了时间才出现,她已无法再忍受冷落,散了吧,纵使爱有不甘,心还未死,快乐不是勉强来的,大家还是,都散了吧。阿伦越来越红,志伟漂游在海上,Olive不知所踪。再相逢时,志伟已病入膏肓不久于人世,往事如梦,情谊不变,带着回光返照似的最后安慰,他满足地闭上了眼,沉沉睡去,而那两个人,我已不再关心他们走进人海后的方向是哪一边,剧终。

            这是1991年陈可辛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双城故事》,几个月前在电视里无意看的,评论说的没错,这一点也不像处女作,陈可辛太稳了,没经过轻狂莽撞便直接进入成熟,不知道这样会不会少了些别的乐趣呢。因为要写“暗恋”,我第一个想到了它,想到了他,志伟对她的感情从头到尾都是暗的,却暗的那么明显那么豁达,也许我们一开始就猜到了Olive不会选择他,他是用来对比的,不过让人欣慰的是他竟把这看的如此透彻,平衡了也就不计较了。有人说这是一种牺牲,我却觉得这是一份维护,维护爱和友谊,如果说志伟能争他为什么不争,就是因为一点余地也没有,一点机会也没有,除了成全还能怎样,不如退后一步,换个位子换种方式,也许这样大家都不会太辛苦。突然又想起了另一个男人,《长恨歌》里的程先生,他对王琦瑶的一生呵护,何其相似。好在陈导演体恤了他的隐忍,七年后的《甜蜜蜜》,豹哥和李翘,也算是另一种角度的些些弥补吧。(今天大概是病了,写到这里仅消磨了一瓶酒,手很稳,心很静,听着明哥的《美丽在心头》,头还在痛。2006  2.24)

            同一年,一个拥有一双剪刀手的机器人在Tim Burton的镜头里和Johnny Depp的演绎下横空出世,他的名字叫爱德华。他与“父亲”住在僻静的古堡里,“父亲”是位年迈的科学家,也许是避世的寂寞,他制造了爱德华,教会他思考、礼仪还有感情,就差一对手,他预备好了,只是时间不等人,他没能为他按上便撒手而去。从此爱德华一个人生活在阴森的古堡,我很难想象那些孤独的日日夜夜他是任何渡过,甚至不知道他的食物和必需品从何而得,直到一天,化妆品推销员佩姬无意中敲开他的门,发现了这个锻在角落,胆怯苍白,拥有两只剪刀手的孩子,这个善良的女人当下做出了个有些冒险的决定。我想起了齐豫的一句歌词:“带他回来,给他一个温暖的家”,爱德华跟着佩姬第一次走出城堡走进人群,家,多么温暖的字眼,他努力适应着骤变的环境,由于双手缺陷不免犯些无害的笨拙的小错,而佩姬一家宽容地接纳了这个有一点古怪的新成员。慢慢,他的另一些天赋显现出来,他能把花园修剪地美仑美奂,他能打理出极富创意的个式发型,,他的单纯善良渐渐被越来越多的四邻接受,上电视,甚至计划开理发店,他开始融入这个“人的世界”,并且爱上了佩姬天使般的女人金。金的男友吉姆是个粗鲁无礼有自以为是的家伙,他想用圈套和陷害将爱德华赶走,弄巧成拙反倒让金认清了他的自私和爱德华的质朴,有一种朦胧的情感在两个年轻人心里悄悄萌发,很纯很美的萌发。

            可惜好事者在小镇里散播的谣言越来越多,爱德华和佩姬一家的舆论处境日益艰难。圣诞夜,大餐已备,佩姬惴惴不安,换上小礼服的金宛如一个无邪的公主。爱德华用冰塑出了她的样子,细密的冰屑漫天纷飞,像雪片一般美,金在这雪里快乐地舞蹈,爱情,不消说,浓得化不开。短暂的甜蜜只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序幕,一连串误会让全镇合力要把爱德华驱逐出去,他无法澄清最后退避回古堡,吉姆追至,扭打,爱德华不慎将其刺中,他摔出高楼,死了。镇上的人很快尾随而来,爱德华要金赶紧离开,他们的时间不多了,告别,她想要一个拥抱,当我听到他痛苦万分地说:“我不能”时,心都要碎了。最后女孩含泪离开,对他们说爱德华和吉姆在扭打中都死了,一切都了结了。电影是在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奶奶对孙女将故事开始的,故事讲完了,而她的思绪已飘地很远很远,飘在漫天飞雪中,飘回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爱德华的剪刀手机器人,曾无悔地爱着一个叫金的女孩,那夜之后,再不相见,女孩老了,可这雪依然那么美丽,那么纯洁。

            这是1991年Tim Burton导演的作品《剪刀手爱德华》,这个黑色的导演,即使讲童话也是黑色的。凄美,爱之花还未茁壮便被世俗无情摧折,爱德华带着一脸伤痕来到这个小镇,遭遇了亲情、爱情、排斥、欺骗、最后被大家遗弃,他的善良单纯本就不属于这个浑浊的人群,作为异类,他努力与环境相处,可惜他不懂那些人多变的心思,这世界远比“父亲”教授的东西要复杂得多,再努力,除非改变自己,否则结果都是一样的。那金呢,或许她懂他也爱他,但她没有力量改变多数人的想法,注定了要有伤害和牺牲,注定了有缘无分。我不知道机器人的寿命能有多长,但确信他这一生都爱着她,当站在孤独的高窗前眺望那个五彩的小镇,那里住着一个天使般的女孩,曾为了他在雪地中起舞,永远美丽,永远年轻,画面在回忆里定格,我仿佛可以看见他的微笑,穿过黑夜,陪伴她进入梦乡。多谢导演刻意在电影里回避了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好让这个故事成了永恒的童话,就像《海的女儿》,在日出前化成泡沫,爱不散,晶莹地闪烁在七色彩虹里。Johnny Depp一直是我很喜欢的男演员,起初着迷的是他在《纵情四海》和《浓情巧克力》中不羁的浪子形象,《剪刀手爱德华》在多年前看过,最近又重温,当看着他清秀苍白的脸,看着他纯澈无助的眼神,我知道自己已经爱上了这个画面中的男子,他是一个有感情的机器人,他有一双锋利的剪刀手,他的名字叫爱德华。(天又下雨了,今天写下这几节字,酒比昨天更少,听着明哥的《不夜情》,能教人安静的歌。头痛好多了,接到一个老朋友的电话,赴约,但愿不醉。2006  2.25)

            他是一个警察,编号663,沉默像层坚硬的盔甲,护住内向寂寞的心,他吃着单调的食物,他喜欢对着空气、对着毛巾肥皂说话。她是个快餐店打工的小妹,时常听一首叫《California Dream》的歌,时常心不在焉地走神,瘦削身材,男式短发,忽闪的大眼睛里有种我无法捕捉的茫然和复杂。不知从何时起,她每天等候着663的光顾,他穿制服的样子很好看,为什么不多说几句话,是失恋了吧,这世界谁还没失过恋,怎么不试试换种口味,她故意把那首欢快的歌音量调得很大,我注意到了,不知道他注意到了吗。一天,女孩得到了男人家里的钥匙偷偷配了一串,抓紧一切空隙时间扮演起“现代田螺姑娘”,为他打扫,为他洗衣,为他悄悄换掉一些从前的痕迹,他察觉到了变化,却猜不到是何种作用下产生的变化。也许加了善意和爱意的“私闯民宅”还是“私闯民宅”,她渐渐习惯了在“梦游”时把那儿当成自己的家,甚至天真地觉得自己进入了他的生活,靠近了他心里的某个角落,那个角落里有一件沾满灰尘的空姐制服,比在身上,很合身,或者她也可以......就在女孩得意地享受着“地下工作”的快感时,突如其来的撞破,尴尬惊惶的,又何止他们两人。该如何收场该如何解释,有些东西是不必交代的,不如做一场“加州梦”吧,那里的阳光很灿烂。他第一次试着主动约她,那晚他在“加州Bar”等了很久,独自归去,殊不知女孩已去了大洋对岸的加州。她托人给他捎了封信,男人犹豫着是否拆看,折折叠叠,随手丢弃在垃圾箱,我知道他只是不想再受一次打击。还是不舍,当他又找回那封信时,上面的自己被滂沱的雨水化得一片模糊,这是张手绘的登机证,时间是一年以后,可地点却怎么也看不清。阴差阳错,时间和故事往往就这么阴差阳错地过去,也许还能追回,我在电影结尾的留白里为他们祝福。

             隔了一年,那个很酷很高大的戴墨镜的叔叔又给我们讲故事了,多了许多古怪的活在夜里的人,他们更加寂寞更加绝望,他叫他们《堕落天使》。英俊的杀手和美艳的杀手经济,多般配的一对,搭档十年,竟没见过一面。她为他接洽买卖,勘察地情,预备好一切,然后他漂亮地将后面的任务完成,如何连接,薄薄印在一纸传真。她也会定期去他的屋子,帮忙收拾,添置物品,甚至将他的垃圾装回家慢慢“研究”,原来垃圾里也能藏着许多学问。这些他都是知道的,有时他会故意留下些蛛丝马迹,他当然明白女人的心意,只是惶惑,只是对自己的明天太不确定。像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谁在明谁在暗,语言全部换成心理对白,一举一动,何需点破。想到另一部电影里一句台词:“两个人要是太熟了,就不好意思再玩下去了,也就是到了该散的时候了。”男人胡乱认识了一个神经兮兮的女人,带夸张的假发,穿改良式的迷你旗袍,傻笑,喋喋不休,一场雨把他留在了她家,她的床上,然后又是一阵翻云覆雨。但他知不知道,就在同时,女人正躺在他幽暗的床上,自慰,痛苦地抽搐,带着哭腔的呻吟跨过时空的界限,与另一个女人兴奋的叫喊叠成重声,一起到高潮,因为同一个男人。总是要见一面的,不管是继续合作还是分道扬镳,约好了在酒吧见,男人先离开了,留下口信密码,点唱机,“1818”,“忘记他”。故事就这么结束了吗?起码我看不到他们的下文,绝配又怎样,谁说绝配就一定会在一起,我无语。

             这里说的是两部电影,1994年的《重庆森林》和1995年的《堕落天使》,又是王家卫,为什么每次逢着他我便无法用明朗的口吻来叙述,不知道是他的电影太晦涩还是我的文字习惯阴沉。《重庆森林》里王菲饰演的快餐店小妹(当时她还叫王靖文),王导演说他挖掘到了她的表演天分,而我仅仅觉得她只是本色出演,与她那个时期转型的音乐风格相仿,冷淡的,飘忽不定的,还有一点点的执迷暗嵌其中,却不似先前口口声声高调着的那种“执迷不悔”。电影里的那个她对他,搞尽各种“小动作”,掩藏于地下,甚至多少给人感觉是不成熟的一时好奇冲动,我并没看好他们,太不搭调了,不曾想她竟慢慢教他动容。一直对李嘉欣这个女演员没多大印象,外表胜于演技,其实都挺一般,直到看了《堕落天使》,她着实教我惊艳,而且是那种冷艳。电影里的女经济,浓妆薄裙,刘海盖过前额,墨镜红唇,苍白的皮肤,缓缓吐出的烟圈,透着冷漠的性感,真是迷人。她的爱上被包裹住的,是借助夜幕掩护的,是需要有人会心配合的,因为压抑所以更强烈,却少了个爆发的出口,被生生堵了回去,只得在一个人的床上,他的床上,又一种无奈又痴惘的姿态,独自倾泄消解。我心疼这个女人,越是强悍越是脆弱,她是如此需要一个怀抱,如此需要一份爱的滋润,只是那个男人,那个当杀手的男人,永远在回避,永远给自己退而求其次的理由,有什么地方让她吸引,我真替她不值。终了,用几个数字一首歌就潇洒走人,十年啊,女人能有多少个这样的十年,以为可以修成正果,却压错了注,输到连一面之缘都换不了。我故意不去看她的表情,因为知道眼泪如果与那深重的绝望相比,轻得可以飘。

             直到现在都没想明白王家卫为什么要用《重庆森林》这个语焉不详的片名,不过它却是王家卫电影中难得的比较轻快比较阳光的一部,在看《堕落天使》前,它是我最喜欢的王导演的作品。 不过这两部戏又同是我认为的他的最“现实”的电影,他没有刻意将时钟回拨到60年代,没有将地点定在遥远的阿根廷,只是记录当下,而且它们之间似乎还有些隐约的牵连,都有杀手,都有金城武,不过在前一集里他是警察,大概吃多了过期的凤梨罐头,以至到了下一集,他成了个喜欢在夜里打开别人的店铺做生意的哑巴。当我遇上全夜景的《堕落天使》,天知道那是什么样的相逢恨晚,夜里何等熟悉,夜幕下各式各样的人物何等熟悉,于是注定倾情。那女人呢,难道只有在明处的付出才算顺理成章,暗中的奉献,为了减轻咄咄逼人的尖锐,为了保全,可男人为何总选择视而不见,惺惺相惜,尽管我已习惯了直接,罢了罢了,再愤懑,那只是电影,与我何干。(三月的第一天,文过四节,酒一瓶略宽,高喊着“为文字戒酒”的口号已有几天,成绩可喜。头很痛,不知是牙痛的变相作用还是戒酒到了一个阶段,前几天同一个朋友说戒酒像减肥,最忌反弹,但愿能坚持。换歌了,Kenny Rogers版的《When a man loves a woman》,最近迷上了他的声音,沧桑的,没有哭天呛地,很好。2006  3.1)

             还有一种恋,生于同性,碍于世俗,于是只得暗里着迷。在张艾嘉导演的“恋爱电影”《心动》里,莫文蔚装演的那个叫陈丽的女孩一直暗恋着她的同窗密友小柔,而对小柔来说,她只是个好姐妹。当小柔因为小误会与男友分手后,她向陈丽伤心倾诉,一份爱哪怕埋地再深也会有按捺不住的时刻,陈丽终于忍不住说了出来,将她的爱直接而又突然地说了出来,也许是选错了时候 ,混乱中的小柔根本没法理出头绪,情急之下竟给了她一巴掌。呵呵,情何以堪,一击即碎,那天,她失去了两个最好的朋友。那如果换种环境呢,结果可以预见,她是不可能接受的,陈丽知道,所以点不点破都是这样,她继续爱着,就算结婚,就算找到别的伴,爱着她,一直到死。前几年去KTV总喜欢点那首萧亚轩的《夜》,不为了唱,就想听听歌曲开始前的那句念白:“(林冲!)那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当我一个背转身,我和林冲既是生离.....也是死别。”是啊,“林冲”,怎么能漏了他呢,活在徐立功导演的《夜奔》里。他是一个戏子,“林冲”不是他的本名,只是他演的最红的一个角色,他有一个爱他的男人,可他却爱上了另一个男人。这样的感情放到今天也仍是需要顶着重重压力,更何况是发生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少东退却了,可我相信他也动了情,在那些相处的日子,在赤身相见的澡堂,在狭小的车厢,他的心颤了又颤,他让他的手附上自己的手,还欠了一个吻,夺门而逃,终究成全不了一次完整。当少东后来与英儿走到一起,两人都清楚其实彼此心里爱着的是同一个男人,就像陈丽后来嫁给了小柔的初恋男友浩君,因为他们爱着同一个女人。有一种渐渐凉透的悲哀,寻找各自的方式来平衡,大多数的爱情都是无果的,就因为那一点点的缺损和遗憾,才让人倍加珍惜。原来在同性中,“爱”和“恋”是两回事,亦或者对于我们所有人,“爱”和“恋”都是两回事。

              那他怎么算,痴缠绝望的蝶衣,他对小楼的一腔热爱,虽没戳出口,但他爱的那么用力那么顽固,他又怎会不知。可偏偏他不想、不能也不敢接受,戏里是虞姬戏外是师弟,或许曾有恍惚,奈何分辨得太清,他不愿伤害却注定伤害,他不愿辜负却负了两个最爱的他的人。蝶衣啊蝶衣,为何你那么痴那么执迷,对人这样对戏这样,为何不留一点余地给自己,直直地奔着南墙撞去,头破血流,一身伤痕,于是无悔地疯魔了,两次,一次在1992年的《霸王别姬》里,一次在2003年4月1日的18:41。要不是有这部戏,我们绝不会对拍了《无极》的陈凯歌如此失望,《霸王别姬》是我最爱的电影,记不清是第几次写到它,甚至记不清多少次可以回避写到它,每一次,都是痛,斯人已去,别姬绝唱!“四.一”将近,第三年了,思念未减,哥哥,你在天堂可好......

               还记不记得你的情窦第一次悄悄萌芽是什么样子,会不会像我一样偷偷趴在窗台等待隔壁班的那个男生经过,会不会像我一样每天躲在被窝里“褒电话粥”到凌晨,最后我还是没有表白,我们还是没牵过手。当初收藏的照片大概现在还睡在相册里,照片里没有我却浸满回忆,15岁半,杜拉斯在15岁半时认识了她的第一个中国情人,我的15岁半鲜活在篇篇带着锁的日记里。很久没翻了,时间送走一些东西又接来一些东西,而它们被沉淀在深深的河底,最初最纯的时候,攀折过一枝暗花,自赏,我珍惜这份来自懵懂的馈赠。终于,这篇电影随笔写到尾声,从不喜欢叫它们做“影评”,我只是记下了感受、感动和小小感悟,从生活里来,到电影里去,再回到生活,很享受,日子也就这么不知不觉过了。难得的,第一次写那么多字配那么少酒,也许这是一个新的开始。今天的酒一瓶略宽,把音乐回调到明哥的《美丽在心头》,淡淡的,淡淡的,电影散场,这夜,才刚刚拉开序幕......

    (2006  2.24——3.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06-3-8 16:31:57 | 只看该作者
    这些电影我都喜欢。

    LZ的心里其实已经没了疑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06-3-8 22:21:16 | 只看该作者
    何必老是写影评?这么好的才华岂不浪费?
    有时间我们再聊一聊,讲些真实的故事,
    请你来弥补下没时间写作的我的无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1 02:34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6-3-9 01:29:50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红峰 在 2006-03-08 22:21:16  发表
    何必老是写影评?这么好的才华岂不浪费?
    有时间我们再聊一聊,讲些真实的故事,
    请你来弥补下没时间写作...



    电影于我是逼世的

    踏莎行:才女jj,问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06-3-9 13:37:52 | 只看该作者
    很多看过的东西都已经淡忘了
    剪刀手爱德华
    似乎只记得那张苍白的脸和黑黑的眼袋了
    这些人的世界那些人是进不来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1 02:34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6
     楼主| 发表于 2006-3-9 16:39:54 | 只看该作者
    看《剪刀手爱德华》时,我尽量让自己不去想那些太沉重的隔阂性的涵义,童话,完美或是凄美,都是美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06-3-9 17:22:48 | 只看该作者
    人们把不能实现的美好写进童话,以长久地有个心灵寄托。
    人们把现实世界的无奈拍成电影,婉转地寓示周围的人不要重蹈悲哀,更来伤心。
    美好的事物人人憧憬,人人梦幻,毕竟也有人是得到了。
    人们勇于抗争命运的不公,现实的无奈,却又有几人是个中异数?
    逃避也好,沉沦也好,孤独也好,只要有希望在,人类心中的美好就不是海市蜃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7-7-11 02:34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8
     楼主| 发表于 2006-3-9 17:26:14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生活太灰暗了,有时人太敏感了也成了种负担,那天无意想到了这个“暗恋”的主题,然后脑子里出现了好多电影片段,写的挺顺,当然也挺长。打字原来比码字累的多

    我最喜欢第一段,这是“随笔”,下面的是“电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