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1796 回复:0
发表于 2005-10-15 18:23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7.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人山人海,无缘得见。盖得知不懂居多.
38.北宋;赵佶《柳鸦芦雁图卷》神韵天然,天下一人。雍容而声色,字较画更佳。
39.北宋;崔白《寒雀图卷》生动自然,七雀似北斗状,正侧飞停毫不相类,又相互照顾,见一只便可引而见全体也。
40.金;杨微《二骏图卷》栩栩如生,极富动感,毫无沉静清高之意,非北国豪迈慷慨之士不能为此纵情之举。
41.北宋;赵佶《瑞鹤图卷》颇似现代画,题材构思亦殊,有政治色彩。
42.南宋;李唐《采薇图卷》夷齐不食周粟,倒也悠闲自在谈笑风生,妙在左首远景,尤显山高而人远,背景琴曲里正巧有《文王操》一首,有意思。
43.南宋;文天祥《草书木鸡集序卷》用笔我觉情高而不流俗,临字虽未敢妄言其气节,然痛心疾首之态忽跃然眼前。
44.南宋;赵构《真草养生论卷》端正舒缓,颇合养生之道,然感觉其字多受拘束,欲变化而不能竟,变之毫不自然,一板一眼让人很是郁闷。
45.南宋;梁楷《八高僧图卷》神光、弘忍、道林、智闻、圆泽、闲、楼子、备,俱高僧也。我于此耗时良久,细读小传,慢品画意,时而感叹时而称奇,未想佝偻老人竟如此迷人。
46.南宋;赵构《书马和之画》《唐风图卷》蟋蟀、山有枢、扬之水、椒聊、绸缪、有杕之社、羔裘、鸨羽、无衣、有杕之社、葛生、采苓,十二篇画诗相配,需深湛的功底方能解其中之意,短时之间,我力不逮。
47.南宋;朱维德《江亭揽胜图页》精致玲珑,极似现代装饰画。立体感尤强,仿佛其中真有立体空间。
48.南宋;赵大亨《薇亭小憩图页》画面亦似绢绣,中人卧姿有趣的紧。
49.南宋:李嵩《骷髅幻戏图页》离奇,寓意。须臾弄罢寂无事,还似人生一梦中。
50.南宋;夏珪《雪堂客话图页》苍松很有质感,自一窗中向外望去,美景小品。
51.南宋;马麟《郊原曳杖图页》山垠水岸两线极美,尽在长望之高士眼中矣。
52.南宋;徐禹功《雪中梅竹图等合卷》吴瑾之梅竹图中,雪梅青竹配以绢色,梅横斜而竹正直,参差有味。吴镇之墨梅图中,极简约,入天真之笔,反是与众不同。
53.南宋;陆游《行书自书诗卷》不甚典雅,尤峥嵘意。行旅味浓。
54.元;吴镇《渔父图卷》风格陡变,素淡而简单,山亦不高而似丘,人亦抽象而如漫画,端得平和冲淡。背景琴曲中亦有《醉渔唱晚》一首,有些不相类。
55.元;高克恭《春山欲雨图轴》广袤而深邃,云气能以静态之形给人以疾风流转之势,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面对画面,真觉飒飒有风。
56.元;赵孟頫\\《行书秋兴赋卷》绝美。潇洒高雅,潘安美而文美而字更美,美不胜收。
57.元;赵孟頫\\《洞庭东山图轴》书画双绝。
58.元;赵孟頫\\《水村图卷》初看草草,未觉其佳,然细品则隐逸之心顿生。
59.元;任仁发《秋水凫鹥图轴》工笔花鸟,宜置于闺阁之中。
60.元;李士行《竹石图轴》退开三尺,始见其神。
61.元;王冕《墨梅图轴》梅极多,格局亦奇。当真是“要流清气满乾坤”。
62.元;王渊《竹石集禽图轴》唐虞时候麟凤飞,此图之祥瑞亦不遑多让。
63.元;鲜于枢《行书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卷》第一次得见,从未知其风流如斯。好。
64.元;钱选《浮玉山居图卷》山有玉色,匆忙间未见其佳。题记题字极长,行楷隶各家皆有,到颇值得一观。
65.元;黄公望《天池石壁图轴》险峻繁复,峰峦沟壑叠嶂深沉,细处看不甚清。
66.元;杨维桢《草书七绝诗轴》“地”字极妙,“壶”字古拙,可谓率意纯真。
67.元;倪瓒《渔庄秋霁图轴》文人画之大成几在其中矣。
68.元;唐棣《松荫聚饮图轴》远望松山,近看人水,所到之处皆可成景也。
69.元:王蒙《青卞隐居图轴》一山顺脊而下,更负向上之体势,于隐居处有迹却极难一见,可谓隐矣。
70.元;王蒙《葛雉川移居图轴》仙道移居,必清幽而祥瑞。
71.元;佚名《民物熙乐图轴》画景、画人、画机械,写意并逼真,浑然一体也。
72.南宋;李迪《雪树寒禽图轴》未曾看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