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2018 回复:5 发表于 2005-10-10 22:55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5-9-22 12:50: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书]秋雨话秋雨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场利索的秋雨,午后就这样来了,一扫秋后的燠热。上海的秋天这些年越发有北方城市的秋气,中午烘热一下,入夜后则凉味十足,只是尚没有踩在脚下沙沙作响的落叶,没有白露泠泠,寒霜欺人的冷峭,此时恰是秋天的一个局部。信手查了查了书架,掸去数个季节的尘埃,《霜冷长河》侧在群书的一隅快六年了,许久没有动弹它,只记得此书的兄长《山居笔记》借出后再未归还,而《文化苦旅》是送给高中时最好的挚友。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当年一起鸿书往来的朋友都已淡若菊花,只有彼此馈赠的书还在记忆里躺着,拿起来的手感还如同当时那般亲切。

    “简单生活”是谁都说的长吁短叹,毕生追求似的,却不知量丈身在山中,缘来修得的本命,这话原非我们百姓小民口中喋絮不休的,我们再怎么折腾都是“简单生活”。真正能说这话怕是没有几个,秋雨先生当算一个,这些年的官司、口水仗、批来评去快成演义了,余先生是时战时收让此战场延绵不绝,他说文化人在中国是弱势群体是专挑了那些个性中有嶙峋气的,反观余先生本身,倒并非是所谓的嶙峋气,而是渐渐演化成戏曲性格里得兼两难的“间歇气”。这也是人性平常,没什么大不了的,是冲突累了平息,平息久了冲突的戏曲矛盾。也怪批余的势头太凶,有些话是压根超过文学批评的范畴,而出版社、受众像是着了魔似的刷新啊刷新,跟风啊跟风……一些资料员性质的书真像学术专论那样有模有样,充起学究来了,不胜有跳梁弄斧的哗然。

    也不知为什么就余先生的争议要如此上纲上线,大家白纸黑字才情孰高孰低一阅而明。怪哉不在于斯,而是审读秋雨先生的年轻人,边缘人,他们的谈资则侧重“余秋雨”被“某某某”批得一无事处,散文不过如此……很难知道他们这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是否来源于自身,如果是阅读误导的话,那真是件异常可悲的事情。只是恶性循环还在继续,抖底、揭短能想的花样层出不穷,这些都让余先生百口莫辩了,他说自己从来没有故意伤害过人我相信是真话,但他忘了一个文化名人在于无数青少年文艺爱好者心目中的精神支力,他把很多人美好的心愿弄残缺了。“关于年龄”中他强调着中年要有“当家”的责任感,可惜他把这广义的责任感扯成了碎片。

    “学术谩骂”在继续,出版的一路小跑也在继续。很多文字其实只能增加书的厚度而已,所争的鸡毛蒜皮也只是“茴香豆”茴字的写法那么可笑的杂碎,“庚”“痕”韵部的讨论也可以摆上台面指颐堂皇得不行。看来无为作怪是千百年来改不掉的老毛病,心态啊心态,余先生一年版税过百万怎么了?海派文化不过清贫生活又怎么了?他和夫人欧洲旅行又怎么了?但凡余先生举事,身后传言此起彼伏,这等境遇,苏东坡倒是直直做了回先例。所谓“心不至通合必气狭”,两下交锋,弄得大家都不快活。既然余先生把写字卖书作为职业,也是一饭碗,你砸人家饭碗人家不跟你急才怪。

    秋雨先生说创作难于信口雌黄倒是实话,但是硬要说那是建设大约只是修辞手法罢了。秋雨散文的核心是气质大于文化本身,书中文化厚度、文化地理既不能说专业,也不能说独到,然而运笔的气质则把此化神奇了,于是我们能在万册千卷里能读到文化视角和语言的独特,那些快感能带来抒情似的安慰,但是抒情之后我们还是要醒来的,该承载的却发现是空的,这份阅读的诗意则将索然。或者说秋雨先生的诗意只是诗歌的表象,余味和禅意只是其中的一种如风的形式而已。这也没什么,总好过那些苦读万卷,写来涂去不免“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乱忙活的大文人。

    然这般写散文不止秋雨先生,散文选刊的朱以撒先生散文规格更高,诗言达意比及秋雨先生不知高过几段,想来安静之下明眼人都知道文化究竟是怎么回事。“老百姓的亲外甥”不管长什么脸孔,雅的紧是立身立命的资本,而真正的不俗是任诞,只是这份荒唐又怎么会落在戏曲学院院长身上。《笛声何处》想来多么风雅俏丽,把昆曲从废墟中抽出装潢裱褙,不穿错也不穿破,如同手系文化纸鸢的线,舒收得体,再把风雅的同道中人请进来,一场西园雅集的盛宴遂慢慢排开。

    少年时读《白发苏州》《一个王朝的背影》《遥远的绝响》总有感性的共鸣,那时的秋雨先生尚是清贫教授,文化使者,寒室出雅士终究磨人心性,如今吃吃老本享受诗意的“老年生活”也挺好,一年一本写作迅捷的书名书目都记忆不全了,中国文化名人的好在于老百姓有钱的给钱场,没钱的给人场,想来真真是仁至义尽了。而那些纷纷扰扰的文化之争则该潦草地收场一下,家丑的底线得给自己留着,失了风度和气度就不妙了,至于定论,百年之后,谁是谁的附属品地球人都将知道。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12 16:06
  • 签到天数: 73 天

    [LV.6]常住居民II

    沙发
    发表于 2005-9-22 19:43:53 | 只看该作者
    我已经不看秋雨先生的书了.
    "那些快感能带来抒情似的安慰,但是抒情之后我们还是要醒来的,该承载的却发现是空的."
    也许上面引用的话是很大的原因.
    最后记得看过先生的一本书,名字叫<<千年一叹>>,说了欧洲的文明与毁灭.无论文明,无论毁灭,都沦为了永远,可永远了又怎么样呢?我忽然觉得自己被善意的灵魂欺骗了.就像我梦中突然醒了,发现我空洞了.
    当然说起秋雨,先生的一句句子我还是记得的:往常世俗的喧嚣一时被雨声完全浇灭,天上人间只剩下被雨声阻隔的寂寥,被雨声统一的宁定.
    昨天闷热,我们喧嚣,今天秋雨,我们宁定.对于是非我一般是不太愿意去参加评论的,对于秋雨先生我只能这样说一句:以前有这样一位先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5-9-23 13:28:43 | 只看该作者
    可以行走在城市和庄园间最初的勇气来自《文化苦旅〉
    只是一切都变了,圆满的追求,文革时说不清道不明的事。秋雨先生变了,我们也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6-9-14 08:58
  • 签到天数: 127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地板
    发表于 2005-10-5 12:15:15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看《千年一叹》,感受秋雨笔下的古文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11-12 16:06
  • 签到天数: 73 天

    [LV.6]常住居民II

    5
    发表于 2005-10-7 11:54:08 | 只看该作者
    哇!5楼的头像是不是传说中的小龙人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21-7-4 13:29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6
    发表于 2005-10-10 22:55:13 | 只看该作者
    最早的,通常是抱着最谦卑的态度,斟酌着每一字每一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