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讨论]英语如毒瘤,使中国教育遭受毁灭性打击![转]   天才—岳 发表于 2004-9-19 21:14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04-9-4 15:53:18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上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16-9-14 08:58
  • 签到天数: 127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22
     楼主| 发表于 2004-9-4 22:53:10 | 只看该作者
    为期四天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在人民大会堂拉开帷幕,许嘉璐、任继愈、杨振宁、王蒙等五十余位文化界人士与首都数百名大学生参加了论坛。著名作家王蒙发表演讲时指出,在全球一体化的语境下,由于英语、拉丁文在国内的普遍使用,使得中华母语遭受到前所未有的伤害,面对母语危机,王蒙呼吁全球华人保卫汉语,展开一场保卫战。
    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全球化与中华文化”,当天王蒙发言的论题为《为了汉字文化的伟大复兴》。王蒙在演讲中指出,中国的汉字无论从结构还是含意都非常丰富和复杂,但是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与交流,英语在中国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大,使用的人越来越多,“英语是工具,多掌握一门是好事,但一味提倡说英语而淡化汉语就有失偏颇了。我经常看到一些演讲者在公众场合说话时常在汉语中夹杂英语单词,唐突而别扭;我还听说部分小学提倡学习英语而忽略汉语,而北大去年的教学改革方案中,竟要求老师用外语授课,使得有些学生说话、写作常出现欧化句式,汉语水平远不及英语。中国汉语的优良传统与语言优势消失殆尽。”

      除了英语在国内大行其道外,汉字拉丁化的倾向也尤为严重。王蒙指出,特别是当前的一些商品名字与商品标识中都有使用拉丁字母的现象,“如果摒弃汉字原本的规律而不顾,一味追求拉丁字的拼音,则从根本上违背了汉字的本意。”王蒙沉痛地说:“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王蒙分析说,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大抵是部分人或在炫技或媚外仰或失去了民族自信心。他同时解释说,他这么说并不是反对中国人学习外语,“而是应该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就如同一些文化舶来品,到中国也会中国化,比如可口可乐与中国的生姜煮在一起就成了感冒良药。”《京华时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04-9-5 08:11:07 | 只看该作者
    这文章早在一年前就在转贴,我是在军事论坛上看到的,为英语是否祸国殃民辩不出个所以然。国家需要自尊,人民需要自尊,但自尊不需要变着法排挤任何外来,有人在船舰上说,这属于文化侵略……那位老兄的电脑不知道是怎么用的,如果可以的话,是否用毛笔或鹅毛写下拒绝文化侵略的篇章,然后满大街电线杆上,茅厕墙上拼命粘贴,让我们所有人都起来反抗文化侵略……我疑惑那兄弟为什么使用电脑和网络投放了这个稿子。被人点评过他的这篇宣传,他本人被看作是个幼芽的极端分子,极端的文化掠夺分子。

    如果,把汉语和英语作着重与否的对比,那是研究人员的责任,学习一方面是为了研究,一方面却是位了将此作为工具,上下动员捍卫汉字根本是片面,口号错误是一回事,接着让人把精神领会错误又是一回事,最可怕的是,领会错误后再一次的焚书坑儒,倒时不好收场了。
           

    此贴由 独孤 在 2004-09-05 08:18:05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04-9-5 10:58:23 | 只看该作者
    文字首先是种工具,其次才是文化。不论是工具还是文化,如果在历史的进化中产生变化甚至被淘汰,这应该是历史必然的选择,没必要死撑着。古文不是很优美吗?就是因为它作为文化有很高的价值,但作为工具却太不具有效率,因此被淘汰了。这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BTW,我觉得保护大熊猫也根本没必要。作为生物进化的结果,大熊猫被认为是生命力很差的物种,它的灭绝更多的是被大自然淘汰的结果。君不见,不管我们多努力屠杀,“小强”们照样野火烧不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6-24 09:45
  • 签到天数: 3 天

    [LV.2]偶尔看看I

    25
    发表于 2004-9-5 13:19:41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season 在 2004-09-05 10:58:23  发表
    文字首先是种工具,其次才是文化。不论是工具还是文化,如果在历史的进化中产生变化甚至被淘汰,这应该是历...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
    不是所有的事物的发展都可以用这句话来总结的
    物种的繁衍和文化的传承可不是一回事

    语言文字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但是无论怎样发展 其本质是不会改变的 汉语永远不可能发展成拉丁语系那样的语言
    说古文不适应生活需要? 古代汉语不也已经按照正常的发展规律发展成了白话文到现在的汉语了吗?难道因为没有效率 我们就要放弃汉语改用英语?语言文字是民族特征性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个民族的发展 民族文化的传承 如果没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这根本是难以想象的事

    话说回来 汉语的表现力之丰富是世界公认的 在华夏土地上传承了几千年 这足以证明 汉语并不是效率低下的语言
    另外 因为汉字是图形文字  对与人脑的利用是非常科学合理的
    因此使用汉语的人很少会得失读症这种拉丁语系国家的人很容易得的病

    很多人都自认为爱国 以作为中国人而骄傲  
    但爱国不是喊口号 就请各位先从爱中国文化 爱我们自己的语言文字开始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04-9-19 12:47:12 | 只看该作者
       英语,我讨厌英语,要不是英语四级和我们的学士学位挂钩,我才不要学呢!
       在英文课上我们教了一篇关于霍金的文章,老师一节课上“这第一段很经典,你们要背下来”这句话重复了N遍,我仔细看看,这段话也没什么啊,不就是多用了几句从句而已!
       想想我们中国自己的语言,那才叫经典,唐诗、宋词、元曲无不优美、内涵丰富至极。文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7
    发表于 2004-9-19 20:10:49 | 只看该作者
    原文由 天才—岳 在 2004-09-04 22:53:10  发表
    为期四天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在人民大会堂拉开帷幕,许嘉璐、任继愈、杨振宁、王蒙等五十余位文化界人士...



    呵呵。。。。
    你觉得王蒙很了不起???你了解他吗?

    都说历史上文人没骨气,那王蒙就是最没骨气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5-7-29 10:28
  • 签到天数: 5 天

    [LV.2]偶尔看看I

    28
    发表于 2004-9-19 21:14:06 | 只看该作者
    学英语没错,错在中国教育逼迫所有人学英语。
    这种错不是因为英语学习的出现而错,
    而是无能的人掌控了教育的生杀大权。
    教学的态度也有错,
    不应该必须会什么,
    而应该什么才是有用的。

    这点我想可能中国在未来十年内还没有希望改变,
    因为我曾经参与过中国新推的“完全学分制”研究,
    (当然我只是计算机软件支持部分)
    这个所谓自己可以自由选择学习内容,
    也只是在学校内部搞了个类似自学考形式的东东,
    就是学了哪些科,才能拿相应的学位证书,
    而不是当在学哪个学位时候可以选择要学的课。
    根本是换汤不换药,并没有改观教育的现状,
    可能还会培养更多死读书的人,因为一人多学位成为可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