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1589 回复:6
发表于 2004-8-9 22:07
TA的每日心情 | 奋斗 2016-9-14 08:58 |
---|
签到天数: 1279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二品
文职
太子少师 太子少傅 太子少保 内务府总管大臣 大理院正卿 二等出使大臣
武职
男爵 銮舆卫銮舆使 八旗满蒙汉军副都统 前锋统领 步军左右翼总兵 陆军统制 海军统制 镇守总兵 各地专城副都统 世子、郡王女额驸
从二品
文职
内阁学士 各部院左右侍郎 翰林院掌院学士 各省巡抚 各省布政使 各省民政使
武职
侍卫处散秩大臣 禁卫军及陆军协统
二品皆为花珊瑚顶(即在珊瑚正面镂起一圆寿字)
补服:文职为锦鸡 武职为狮子
三品
文职
宗人府府丞 通政使司通政使 都察院左副都御使 翰林院学士 詹事府詹事 大理寺卿 太常寺卿 上驷院卿 武备院卿 奉宸苑卿 大理院少卿 大清银行正监督 造币总厂正监督 大学堂总监督 三等出使大臣 顺天府府尹 各省按察使 各省学政 各省交涉使 各省度支使
武职
轻车都尉 一等侍卫 协办事务侍卫领班 冠军使 指挥使 军咨使 前锋参领 护军参领 骁骑参领 火器营翼长 健锐营翼长 守陵翼长 署翼长总管 守陵总管 鸟枪营总 圆明园营总 步军营翼尉 城守尉 包衣护军统领 参将 都司 禁卫军及陆军标统 贝勒女额驸
从三品
文职
军机处领班章京 光禄寺卿 太仆寺卿 大理院总检察厅厅丞 盐运使
武职
步军营副翼尉 包衣护军参领 包衣骁骑参领 圆明园包衣营总 指挥同知 宣慰使 管带官 游击 内外城巡警总厅厅丞 王府长史 王府一等护卫
三品皆为蓝宝石或蓝色明玻璃顶
补服:文职为孔雀 武职为豹子
待续…………
|
|
|
|
|
|
|
|
哦  |
|
|
|
|
|
|
|
清代官员品级杂谈
清代官员之官阶分为九等,即所谓“九品”,而每品又有正从之别,故而有“十八级”之目。此外,从九品之下尚有未入流,待遇略低于从九品,服饰则一般比照之。而官员又有文职、武职之分,其官位品级相互对应,以明职责、别贵贱也。
正一品官员为官职极品,属朝廷股肱,国家重臣。文职京官有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武职京官有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文职、武职外官无正一品者。
从一品官员,文职京官为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协办大学士、各部院尚书、督察院左右督御史;武职京官为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内大臣;文职外官无从一品者,武职外官为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官员,文职京官为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各部院左右侍郎、内务府总管;武职京官为左右翼前锋营统领、八旗护军统领、銮仪使;文职外官为各省总督;武职外官为副都统、总兵。
从二品官员,文职京官为内阁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武职京官为散秩大臣;文职外官为巡抚、布政使司布政使;武职外官为副将。
正三品官员,文职京官为督察院左右督御史、宗人府丞、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詹事府詹事、太常寺卿;武职京官为一等侍卫、火器营翼长、健锐营翼长、前锋参领、护军参领、骁骑参领、王府长史;文职外官为顺天府府尹、奉天府府尹、按察使司按察使;武职外官:城守尉、参将、指挥使。
从三品官员,文职京官为光禄寺卿、太仆寺卿;武职京官为包衣护军参领、包衣骁骑参领、王府一等护卫;文职外官为都转盐运使司运使;武职外官为游击、五旗参领、协领、宣慰使、指挥同知。
正四品官员,文职京官为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詹事府少詹事、太常寺少卿、太仆寺少卿、鸿胪寺卿、督察院六科掌院给事中;武职京官为二等侍卫、云麾使、副护军参领、副前锋参领、副骁骑参领、太仆寺马厂驼厂总管、贝勒府司仪长、领班侍卫;文职外官为顺天府丞、奉天府丞、各省守巡道员;武职外官:防守尉、佐领、都司、指挥佥事、宣慰使司同知。
从四品官员,文职京官为内阁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读学士、翰林院侍讲学士、国子监祭酒;武职京官为城门领、包衣副护军参领、包衣副骁骑参领、包衣佐领、四品典仪、二等护卫;文职外官为知府、土知府、盐运使司运同;武职外官为宣抚使、宣慰使司副使。
正五品官员,文职京官为左右春坊庶子、通政司参议、光禄寺少卿、给事中、宗人府理事官、各部郎中、太医院院使;武职京官为三等侍卫、治仪正、步军副尉、步军校、监守信礮官、分管佐领;文职外官为同知、土同知、直隶州知州;武职外官为关口守御、防御、守备、宣慰使司佥事、宣抚使司同知、千户。
从五品官员,文职京官为翰林院侍读、翰林院侍讲、鸿胪寺少卿、司经局洗马、宗人府副理事、御使、各部员外郎;武职京官为四等侍卫、委署前锋参领、委署护军参领、委署鸟枪护军参领、委署前锋侍卫、下五旗包衣参领、五品典仪、印物章京、三等护卫;文职外官为各州知州、土知州、盐运司副使、盐课提举司提举;武职外官为守御所千总、河营协办守备、安抚使、招讨使、宣抚使司副使、副千户。
正六品官员,文职京官为内阁侍读、左右春坊中允、国子监司业、堂主事、主事、都察院都事、经历、大理寺左右寺丞、宗人府经历、太常寺满汉寺丞、钦天监监判、钦天监汉春夏中秋冬五官正、神乐署署正、僧录司左右善事、道录司左右正一;武职京官为兰翎侍卫、整仪尉、亲军校、前锋校、护军校、鸟枪护军校、骁骑校、委署步军校;文职外官为京府通判、京县知县、通判、土通判;武职外官为门千总、营千总、宣抚使司佥事、安抚使司同知、副招讨使、长官使、长官、百户。
从六品官员,文职京官为左右春坊赞善、翰林院修撰、光禄寺署正、钦天监满洲蒙古五官正、汉军秋官正、和声署正、僧录司左右阐教、道录司左右演法;武职京官为内务府六品兰翎长、六品典仪;文职外官为布政司经历、理问、允判、直隶州州同、州同、土州同;武职外官为卫千总、安抚使司副使。
正七品官员,文职京官为翰林院编修、大理寺左右评事、太常寺博士、国子监监丞、内阁典籍、通政司经历、知事、太常寺典籍、太仆寺主簿、部寺司库、兵马司副指挥、太常寺满洲读祝官、赞礼郎、鸿胪寺满洲鸣赞;武职京官为城门史、太仆寺马厂协领;文职外官:京县县丞、顺天府满洲教授、训导、知县、按察司经历、教授;武职外官为把总、安抚使司佥事、长官司副长官。
从七品官员,文职京官为翰林院检讨、銮仪卫经历、中书科中书、内阁中书、詹事府主簿、光禄寺署丞、典簿、国子监博士、助教、钦天监灵台郎、祀祭署奉祀、和声署署丞;武职京官为七品典仪;京职外官为京府经历、布政司都事、盐运司经历、直隶州州判、州判、土州判;武职外官为盛京游牧副尉。
正八品官员,文职京官为司务、五经博士、国子监学正、学录、钦天监主簿、太医院御医、太常寺协律郎、僧录司左右讲经、道录寺左右至灵;武职京官无此品;文职外官为布政司库大使、盐运司库大使、盐道库大使、盐课司大使、盐引批验所大使、按察司知事、府经历、县丞、士县丞、四氏学录、州学正、教谕;武职外官为外委千总。
从八品官员,文职京官为翰林院典簿、国子监典簿、鸿胪寺主簿、钦天监挚壶正、祀祭署祀丞、神乐署署丞、僧录司左右觉义、道录司左右至义;武职京官为八品典仪、委署亲军校、委署前锋校、委署护军校、委署骁骑校;文职外官为布政司照磨、盐运司知事、训导;武职外官无此品。
正九品官员,文职京官为礼部四译会同馆大使、钦天监监侯、司书、太常寺汉赞礼郎;武职京官为各营兰翎长;文职外官为按察司照磨、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县主薄;武职外官为外委把总。
从九品官员,文职京官为翰林院侍诏、满洲孔目、礼部四译会同官序班、国子监典籍、鸿胪寺汉鸣赞、序班、刑部司狱、钦天监司晨、博士、太医院吏目、太常寺司乐、工部司匠;武职京官为太仆寺马厂委署协领;文职外官为府厅照磨、州吏目、道库大使、宣课司大使、府税课司大使、司府厅司狱、司府厅仓大使、巡检、土巡检;武职外官为额外外委。
未入流官员,文职京官为翰林院孔目、都察院库使、礼部铸印局大使、兵马司吏目、崇文门副使;武职京官无此品;文职外官:典史、土典史、关大使、府检校、长官司吏目、茶引批验所大使、盐茶大使、驿丞、土驿丞、河泊所所官、牐官、道县仓大使;武职外官为百长、土舍、土目。
按清制,官员可按政绩、年资等依次升迁,但对高品级文官有功名出身方面的要求。一般而言,从底层未入流而循级而上,在理论上虽皆有可能迁至高品,但官位设置的金字塔型结构、考评升迁之多元因素制约、官员命运机遇不一和自然寿命有限等实际情况,决定了绝大多数下层官员只能是壅滞沉沦,不得升转。正所谓“太平世界,消磨无数豪杰”是也,岂不哀哉。
附图表介绍
此贴由 红旗下的蛋 在 2004-08-09 11:30:38 最后编辑 |
|
|
|
|
|
|
|
你原创的啊? |
|
|
|
|
|
|
|
好贴,好贴。发觉小筑的贴越来越有质量了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