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讨论]现代企业究竟要什么样的人?   子恒 发表于 2004-4-13 18:07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楼主| 发表于 2004-4-12 15:07:48 | 只看该作者
我一个朋友,在一家现代企业做经理,她是这么说的:我们这样的公司只把中高级人才死命留住,其他的人员首先看他的团体合作精神,其次看工作态度,能力是放在最后的。所以,谁来谁走对我没有什么影响,之所以要留住他是因为他目前担负着海南移动营帐、计费数据库的架构调整,如果他能在下月6号出帐期过了之后再想走,我会让他立即如愿,可现在,不行,因为今天已经9号了,这么短的时间,我不能让生手取代他,也不能让熟手接,否则还有火等着我扑。公司是没有闲人的。内部培养?算了,我还是多培养培养自己就好了。
楼上的,做生意的话,我还是欣赏潮汕人。他们流传已久的一个观点就是:宁可自己做小生意,每月有45千的收入,也不愿去打工,每月去赚1万块。“小小生意能发家”,是他们刻在骨子里的信条。但其中甘苦,冷暖自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04-4-12 15:50:34 | 只看该作者
爱惜人才,就必须得尊重人才。要他们有当家做主的感觉,让他们觉得干活不单单是为了企业,也是为他们自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楼主| 发表于 2004-4-13 12:05:27 | 只看该作者
大棒加怀柔,自来是管理的不二法门。公司怎样爱惜人才,其目的不外乎如下:希望能得到更多的贡献度。
看一个现代企业对人员的需要度,不外要根据企业经营目的需要:1.对资本负责,造成资本增值;2.对股东负责,保障股东利益;3.对企业的人负责,使企业的人能够得到收益;4.对社会负责。
企业的需要,取决于所有者的态度,也取决于我们能在所有者的眼光里,在这个价值链上占据的地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4
发表于 2004-4-13 12:06:01 | 只看该作者
只要能用的人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5
发表于 2004-4-13 12:09:36 | 只看该作者
自己做老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6
发表于 2004-4-13 13:49:02 | 只看该作者
生活为什么这么复杂啊?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就可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5-11-30 09:38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7
    发表于 2004-4-13 13:51:5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同人
    我不同意你那个“朋友”的观点

    什么叫只要留住中层
    那么区区一个职员又何必把他招进来呢,与其如此,当初就不该招了啊,反正有这些所谓的人才在企业

    未来二十一世纪,最大的能力,就是组建一个积极向上,有着非凡学习力和行动力的团队的能力,组建这实力,可以保持领先的优势,这是企业的命脉。其次,一定是样的一个团队,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自己。我们要时刻问自己,拿掉自己的位置,还剩什么?现在真正的人才,对一个领导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记得当年我们的一个同事,在应聘的时候,就问了一句:我能不能跟到一个好的带头人?我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

    纯粹用钱请来的人,也会因为更高的钱而走。下策留住金钱,中策留住企业,上策留住人才,利益的合作是变化的,落难的合作是暂时的,只有真正理念上的合作,才会长长久久。做事要作有发展的钱,赚钱要赚长久的钱,你有多大的格局,才能吸引到多好的人才。如果你定位一个小舢板,那么随便拿几块木板糊糊,只要能漂起来就成了,如果要一条游艇,则需要更好一些的材料,如果定位是一条航空母舰的话,需要的材料,每一丝一毫的精确度,那又是另一个高度。当然,难度不同,抗风浪的能力也不同,中国加入世贸后,与世界同步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世界的经济大潮中,你的团队是个什么规模的团队,什么性质的团队,才能真正决定将来的命运。

    一个好的企业,起决定作用的,有三个重点。首先的重点,是产品。优质的产品,有竞争力的产品,而且有着非常雄厚的研发好的制度。产品好,说明有市场,而制度好,值得为之努力,才可以留人。第三,一定要有好的企业文化。什么样的风气,什么样的氛围,才能留住什么样的人才。

    倾财足以聚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律己足以服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这样的带动力,永远最鼓舞人。国民党那时候为什么输给共产党?因为国民党说:T.M.D给我上,谁后退我毙了谁,而共产党则说:共产党员跟我来。哪一个更有斗志?

    如何教育自己的团队呢?最好的教学方法是自我检讨,最好的教学方式是勇于认错。改变自己才能影响他人,光用说的,是没有办法去让别人接受的。

    企业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得象家一样。最强有力的武器,是感动,最伟大的力量,是爱。如果能随时做到让人喜欢让人感动,这个企业,是没有人想离开的。

    金钱不是保障,企业不是保障,甚至团队也不是保障。真正的保障是什么?扎根于教育。一定要教育出一个懂得感恩,珍惜,在乎的团队,这样,无论什么样的冲击,大家都会抱成团,心连心,肩并肩,笑看风云过。


    一个企业的分为:高、中、低这3层次。
    管理工作是依托于各种基本资源(人、财、物)来展开的,其中人力资源是最关键的。既然人力资源是最关键的,那么是否该用好的方法留住人才呢?“ 纯粹用钱请来的人,也会因为更高的钱而走。”这句话很有道理,人才并不完完全全是因为你的薪酬来的,他们也会考虑其它方面。如果一个企业有家的感觉,他们会觉得温馨(良好的工作环境),而不会为了更高薪酬放弃自己想要的工作环境。
    员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但是每个人都有需求,在整个需求的过程中人们永远都有对美的需求和对知识的需求。(其中包括:自我实现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生理的需要。)
    不同的人处于不同的需要层次,所以激励人的满足程度也需要不同的方式。当一种需要得到有效的满足,那这种需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将会消失,而最高一层次的将会凸出;当一个人高一级层次的需要得不到满足,往往会推而求其次,会对更低层次的需要更观往。
    而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呢?
    第一,也应该运用心理学去挑选员工。当然,在有些该满足人才他们“自我实现的需要”的方面,可以让他们发挥,而在有些方面不能让他们为所欲为。企业其实该引用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X理论)认为一般人们是逃避工作讨厌工作,而使用“惩罚相威”使他们完成企业目标;(Y理论)认为:一般人是视工作如游戏般自然,这是最能激发他们的内心的快意,而不是压抑,而此时奖惩能使他们认同起企业的目标,接受并争取挑“重担”,对解决企业某种问题有创见。也许这些理论会使人觉得枯燥而且没有用处,不过真的很有见地。
    第二,也需要对企业的形势进行分析评估,首先就是外部环境的分析(也就是机会与威胁),其次就是内部资源的分析(也就是优势与劣势),最后就是做为一种总结的SWOT分析(也就是把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做总结)。
    那么最后呢?
    当然是大家都希望公司是自己的家,有归属感,安全感。就像暗天使所说的“企业的最高境界,就是做得象家一样。最强有力的武器,是感动,最伟大的力量,是爱。如果能随时做到让人喜欢让人感动,这个企业,是没有人想离开的。”


    A:企业"以人为本",但我们应该要知道应该"以什么样的人为本",不是每一个人都是本,只有能为公司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富有责任心和创造力的人为本.

    b:以什么样的人为本?那么你认为呢?如果是没有用的“人”,你说管理者会招聘他回企业吗?不会!所以,不用表明是什么样的人,而是该讨论企业有没有真正用到招聘回来的人!而作为管理者,不可能每个人都是自己亲自去招聘,是靠自己的雇员去,但也起“监督”作用,因为管理者会在雇员招的人回来的同时,对被招回来的人进行所谓的面试

    A:不错,进到公司肯定是要面试的,相对也是优秀的.但优秀的人不一定他就会发挥自己优秀的能力.只要他能用心去做,我想一定是公司"以人为本"的目标之一.
    我相信一句话,人努力才有机会,而不努力,一点机会都没有.



    同人,相信这偏帖子不会陌生吧,当时在BBS上讨论的也是火热的呀

    说穿了,就是什么样的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咯
           

           

    此贴由 想一个人孤单 在 2004-04-13 13:55:03 最后编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28
     楼主| 发表于 2004-4-13 17:58:4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这篇帖子不陌生,感谢楼上的让我重温了一遍。
    我赞同,并且愿意努力相信这些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向真正的“现代”和“人性化”,并最终走向——无为而制。
    我宁愿相信,很多欧美的顶级企业,其实,也正在这条路上走着,但“淮南为柑,淮北为枳”,到了中国,被这个酱缸一染,就失去了道路的正确方向。适应国情,是这些企业经历教训后的成果,适应企业,也成了我们经历教训的经验。
    也许真正走上财务自由之路的人,才能欣慰的看着我们这些还为着每月粮饷打拼的芸芸众生们,一笑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12-20 14:4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29
    发表于 2004-4-13 18:07:26 | 只看该作者
    企业和员工
    归根到底
    什么都是假的
    只有赚钱是真的
    什么为本
    只是长线和短线的区别而已
    公司真正需要的句是能赚钱的人
    这就是人才.
    当你不能给公司赚钱了,
    准备打简历吧

    不抱这个原则的企业,别给他做了,早晚还得再找工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