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认为随身听这东西不需要太在乎音质,起码对大多数人而言,现在的大部分随身听,音质都不会差。现在有些评测文章不太负责任,“高音通透”,“低音浑而不浊”,我觉得这里面,有很多编辑怕是在说套话,怕是他自己也听不出什么。我觉得大家需要考虑的是“需要不需要这么大的容量?”其实我iPod里面的播放列表,来回也就是那20-30首歌曲,别的2300首都少听。所以大家要考虑清楚自己的情况,如果常常回家,或者三两天回家,也许不需要携带大容量的随身听。像MS70D,256MB的容量,30小时左右的持续播放时间,我认为可能更加实际。曾经外出旅游一周,用N1,前面五天一直都没充电,后来补上一个5号电池直到回家,令我感到相当满意。我想这iPod就麻烦了,必须带上充电器,可是我做国际航班的时候,iPod就没办法充电了,估计在候机室的时候就玩完,更不要提那10个小时的航途还有转机时那两个小时的侯机时间...一个158g的没电的iPod是一个纯粹的累赘。所以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买一个能够满足自己的随身听。我不认为大部分人需要很在乎随身听的音质,事实上大部分人都听不出大区别来。个人感觉,随身听的首要两个因素应该是便携性和电池续航能力,其次才是音质。另外买个好耳机很重要,同样先别说音质,带着耳朵不痛是首要
个人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有许多情况都符合实际,
我看MP3第一是会看它的外形,我想如果它的外形不好看的话我是不会想买的,其次对于它的容量,就如这篇文章所说的,如果听了一会歌电池就用完完的话,接下来不能听歌却还要带着这样一个机器可以说是个累赘,MS70D能持续长达30个小时我觉得不错,256MB应该能存不少歌曲吧?!
***********************************************************
MP3播放器的性能:
如果你想买一部MP3播放器,下面介绍的一些MP3播放器的性能可供参考。
接口类型 (并口或USB口)
内存容量
内存类型
播放控件
耳机
液晶显示屏尺寸
电源
播放器大小 (最好小于7.5cm x 11.5cm)
操作系统
相关软件
特殊功能
可选配件
价格
内存
一般的MP3播放器都配备了32M或64M内存,有一些型号还可以扩充内存。内存类型大致可分为三种:内置、可移动、混合式。对于配备了硬盘的播放器可以存储300M-2G容量的歌曲(可够你听几天了)。
USB口和并口
如果你的电脑上有USB端口的话,你一定要买一部USB接口的MP3播放器。因为USB端口的数据传输速度是并口的10倍而且更稳定。
控件
MP3播放器上都有很多控制按钮如:快进、停止、暂停、跳进和控制屏幕菜单的光标键、确定键。选择MP3播放器时一定选择手感舒适、易于操作的。如果你想在冬天使用的话,最好再戴上手套试一试。
电源
所有的MP3随身听都采用电池供电,而且大部分都使用1~2节AA电池(充一次电大约可以使用10-12个小时)。也可以用随机附送的交流电适配器直接插入电源插座使用,如果附送了车内专用的直流电适配器还可以一边开车一边听音乐
操作系统
因为在载入MP3文件时播放器需要与电脑进行交互操作,所以播放器的操作系统必须与电脑的操作系统兼容。现在市面上的MP3播放器基本上都支持Windows95/98/2000和Apple Mac。如果你的电脑的操作系统不是以上几种,一定要确认你的操作系统是否与播放器的操作系统兼容。
软件
所有的MP3播放器都预装了用来载入MP3文件的软件。此外有些软件还提供了录制CD音乐、自定义播放列表、读取其它格式的文件,如Windows Media等功能 (.WMA)。
特殊功能
现在有一些生产商为了迎合不同消费者的需要生产出了一些具有个性化外形的播放器。如可以更换不同颜色外壳的播放器、可以戴在头上的耳机式播放器等等。所以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选个最酷的。
可选配件
MP3播放器在出售时还提供了一些可选配件。如收音机,盒式磁带转接器等等。
以下是一些当今最流行的MP3播放器:
注意:
您在购买MP3播放器的时候有以下一些细节需要注意。
对操作系统的支持
支持WindowsNT和Linux的驱动程序要比支持Windows95/98/2000或Mac的驱动程序要少得多,所以最好选择Windows95/98/2000或Mac
内存容量
现在有一些廉价的播放器只配置了很小的内存(可能只有8M),会严重限制播放时间。所以在购买时最好选择可以升级内存的播放器。
以CD为载体的MP3播放器
现在有一种以CD为载体的MP3播放器,这种播放器使用的是特殊的刻录式光盘,外形和CD随身听差不多,两者的差别主要是:前者使用的光盘刻录的都是MP3文件,且只能用光盘刻录机进行刻录;而后者使用的光盘是Audio CD光盘,受国际版权法保护不得私自刻录。
版权
虽然你可以随心所欲地从网上下载MP3音乐,但还是要记住版权法哟。一些唱片公司为了保护唱片工业的利益而对数字音乐文件进行了加密,只有付费用户才能得到解密密码
此贴由 jesscia 在 2004-04-04 19:29:54 最后编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