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1461 回复:4 发表于 2003-7-10 18:53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3-7-9 18:51: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创]雾里看画--书画笔记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艺术品市场这几年是格外的热闹,履衣冠巾庞杂繁芜,每逢着春秋拍都赶着人声鼎沸,香车宝马烟尘盈盈,反正口袋里揣着支票,聘个三五人的“鉴定团”,借一点幽墨画香来硬挤进这个不怎么安份的艺术界,便觉额头光鲜,准不定运气好时碰上吴邦达“拿脑袋担保”的金口一开,一张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遂几经转手被比利时人顺牵而去,这厢还没明白过来!那边却是乐此不疲笑开了花。
   然而金粉之下,痈病不请自来,一场规模盛大的“真赝战役”浩浩荡荡扑面而来,最终却草草了事。有人封了银子买到的竟是“复制品”,心里自然不痛快,不免开了骂口,冲愤时不免拾人恶毒牙慧,喊着:中国画死了!如此空弦无箭在于艺术界真是人微言轻,苍瞬之间便杳无回音,蒸发去了。
    想必这位倒霉的仁兄没有细翻国画的族谱,光一本“芥子园”几百年来不停地排版印刷,国人对临摹抄袭的痴心可是从未更改,甚至暗底里有窃喜的意思。与文征明同时代的有个叫朱朗的,专门模仿文征明,文不仅不生气,还经常央请此人替他还书画债。临了递上朱红大印一敲,足可以假乱真。后来据说那朱朗名号大了,有人自愿出了钱去买假画,却阴差阳错地问到文征明家里,文征明面带得意之色,问道:“假朱朗可否?”当然这样的超级笑话到了清朝中后期就严肃起来了,“四王”的“泥古人笔法,行古人意境”实在有点乏味,空有剩墨残云的山水画一下子变得面目狰狞,了无意趣。心理界限从“路不拾遗”跳到“预防反窃”。名累于世更累于人,于是张大千的“拷贝”石涛敏感到让谢稚柳生了暗气,“鉴定加班”从此风靡不止…


   庆幸自己能生长在唐人诗意中的江南村邑,偏多的柔软风物,偏于计划的娇巧取舍,构图,设色,点苔惜墨如金,精装包裹的悠闲总在气韵方面输了北方一筹,却在淡墨轻岚山居垂钓中添增了野趣,桑榆之辨证自不必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才是真的,难怪松江华亭的董其昌将一张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视为镇宅之宝,贪恋江南之情溢于颜表。
   婉约的风湿也有病入膏肓的时候,就如这位开创南北分宗、两朝太子太傅,位高权重地有点吓人的董其昌也为荒诞的入世伤透了脑筋,他既能捷悟地说出前世修行的道观法名,也能纵子行凶、蓄养歌舞妓。后来据说这名“松江恶霸”的宅邸被焚烧时,乡人皆拍手称快,实在让人惊愕其两刃三尖的性格之三十六路变化,江南文人画的“眉清目秀”,到底有几分真,几分假?
   这画终究是越看越不耐烦 ,倒不如隐去了形骸单纯地看景来地自在,数年前在杭州龙井村的目历似乎就在眼前,“翠带锁云,青山欲雨”,不知收去了多少往来高士的心。虚谷、李叔同、苏曼殊……这些名字后来都剔了光头,寒灯枯坐地老去了丹青秃笔,自始不提人世,即便那些在芸芸众生中游泳的,也开始“张冠李戴”放任自己的面目慢慢模糊,“青藤门下走狗”想必是活地比“朱门鸿儒”来地坦然、轻松。


   记得曾经有位老先生细心地帮我指出书法作品中的“锥画沙、屋檐漏、蚕头凤尾……使人倍觉遐思源于自然造化,揉润于艺术品方能见其神,而神品大凡来自大雅中的大俗,是探得周身事物瞬息变化的细致心境,是举手投足间的“气韵生动”如此技法有了师承,胸中有了规量笔墨,于是有了吴道子“天女散花”的襟带当风,有了曹仲达“出水芙蓉”的熨帖瘦衣,有了米氏父子的“落茄点”,有了徐熙工笔花鸟中的“没骨芍药”……
   后来者已不屑于这些名目繁多的基本功了。一句“中西合壁”演变成了“主义当权”,信马由缰的托词,一幅幅鬼打架怕是恼了泉下有知的林风眠,他的高足吴冠中、赵无极再也按捺不住要说话了:“两个文化总比一个好”,赵无极倒是道出了“中西合壁的精髓:绘画甚至一切艺术都是世界性的,融会贯通,博采取萃才是艺术生长的必要营养。吴冠中则厉辣的多,单一句”美盲要比文盲多“就让人心头凉了半截,似乎忘了他在潘天寿那里濡透的一张一弛,有点不敢正视,等从新再看画里画外的吴冠中,他已静穆地活过了八十,欲辩还休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03-7-9 20:06:32 | 只看该作者
…………看完这篇东西后第一的感觉就是:梳子终于开始写诗词以外的东西了。其余嘛,粗人一个,对书画向来没有兴趣,也就看得稀里糊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12-20 14:44
  •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板凳
    发表于 2003-7-10 13:11:52 | 只看该作者
    以前的藏画是为了鉴赏,把玩。是雅事
    现在的藏画是投资。能升值就好。很多收了当代书画家笔墨的人,很希望作者快点死掉,因为作者一死掉,作品立马会升值。靠!

    以前是为画而画,讲的是功底和修养,那是真功夫。
    现在讲的是超越,而且好象前人的方向也要超越,理念也要超越。超越了修养,超越了功底,超越了功夫,有了个好创意,好想一夜间就可以成了毕家索。可是却不去参详毕家索少年时期的作品。成家越来越容易,也越来越难。正邪也有些看不懂了,靠,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03-7-10 17:16:15 | 只看该作者
    。。。。。。。。。



    唯一看进去的就是草草两个字。。。。。。


    老哥。。。。你太诗话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03-7-10 18:53:26 | 只看该作者
    喵呜~~~
    我只是爱好,你们怎么可以把我当作古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