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668 回复:2
发表于 2003-5-23 15:40
|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在世纪之交的茫茫暮色与点点曙光之中,在为新的千年理想奔忙的这个时刻,我们这些身处
校园的年轻人也许没有很多的闲暇来环视我们的处境,也找不到立足的理由证明自身的价
值,我们只能依靠我们缺乏深度的思考去认识我们的意识生态;大学精神是多元的,大学生
人格的选择也是多元的,所以我们只能凭借一个群体明显的人格特征来定位我们的精神状
态。
“虚无主义者”也许是一个可怖的字眼,然而在我们的象牙塔里却实实在在在充斥着这类人。
他们鼓吹及时行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追求拒绝真理,拒绝踏实,背弃
灵魂,剩下的只有虚妄的躯壳。对他们来说,生命像张爱玲所说的“一袭美丽的旗袍”,他
们追求的目标即是让这件外衣更绚丽。他们拒绝了很多,也放弃了对生命真义的探究,实际
上,令人疲惫的虚荣掩盖不了他们人格上的脆弱。我们无意去对他们责备求全,甚至无意去
仗着这种时代的背景去解读一种现象,我们只是想,在人文情怀逐渐缺乏的年代,我们应如
何去重新认识自身,或者是仅仅去学会冷静而已。尼采曾经呼吁“重估一切价值”,我们能
做的,就是明确一种责任,重估自己的价值,这样就足够了。
我们还看见了一群孤独的精神的守望者。在大学校园里,这类人相信真理,真诚地守护着纯
粹精神领地,他们的精神强大却孤立无援。他们在苦苦追求精神皈依的同时,也可能会但不
自觉地靠近世俗,但不会真正地溶入世俗。有骨气的中国文人是孤傲的,在世事变幻之中很
难放弃自己的立场,故中国几千年的文人史实际上是一出绵长的悲剧。这类自诩为救世主的
大学生也是一样,他们企图抢救这个世界,最后使他们也拯救不了。他们对现实的束手无策
使他们不断失望,甚至绝望,最后不得不以决绝的姿态遁入个体精神自由的空间。脱离现实
的自命清高是可悲的。荒诞剧《等待戈多》中一群人在树底下唠叨着,煞有介事地等戈多,
结果是戈多没来,树枯人老,生命就耗尽在这种无意义等待之中。精神的守护不是这样吗?
他们能够做的,似乎只有这种等待,既不能真正的介入现实,更没有勇气和力量去改变现实。
当然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标准和尺度去衡量这两个极端。我们认为真正健全的人格似乎和上面
所说的毫不相干。他们同样能守住灵魂的纯洁和高尚却不自命清高,他们凭着强烈的责任感
去面对生活,凭借运筹帷幄的智慧和力量去改变现实。他们才是大学文化性格真正的把持者,
也是未来社会发展最强有力的推动者。我们崇尚这样的人格:既能坚守思想的纯度,能对现
实有足够的容忍,并能为理想的实现作也孜孜不倦的努力。
|
|
|
|
|
|
|
TA的每日心情 | 开心 2015-3-22 17:42 |
---|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楼主写得蛮深奥的,我大致理解为披露了两种极端思想的人格,洞察大胆刻骨。我所崇尚的人格是,一种平和宽容的胸襟,有睿智和智慧。既保持感性的思维,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事世的理性思维的平衡。
|
|
|
|
|
|
|
|
“既能坚守思想的纯度,能对现
实有足够的容忍,并能为理想的实现作也孜孜不倦的努力。”
当今社会,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