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3588 回复:4 发表于 2015-11-21 09:14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13 13:48
  • 签到天数: 103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09:14: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多少人在一个人生活?“一人户”上海占比最高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mallny 于 2015-11-21 09:15 编辑

    有些人,因为年老而独居


    近日,一篇题为《上海85岁夫妻手拉手开煤气点火自杀》的新闻引起网友关注。老龄化问题以异常激烈的方式,再次出现于公众视野。


    这对在上海独自居住的高龄夫妻,不愿子女照顾,这或许是当代老人的心理缩影。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近一半的老人更愿意独立生活。


    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独老、老年夫妻独自居住的比例已趋近总体一半,相比二十年前七成老人与子女同住的比例变化明显。其中辽宁、山东、江苏、广东、上海、浙江六个东部城市的75岁以上独居老人最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13 13:48
  • 签到天数: 103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09:16:40 | 只看该作者
    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艾里克•克里南伯格所写的《单身社会》中,有一章讲的就是《独自老去》,他认为,老人对失去个人独立的恐惧感,以及对自身越来越依赖他人或其他机构的焦虑,困扰着大多数老年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13 13:48
  • 签到天数: 103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09:17:53 | 只看该作者
    有些人独居,是因为还年轻
    独居,并不仅仅发生在老年人中,年轻人是城市“一人户”的主力军。
    20岁到39岁的年轻“一人户”接近2000万户。与老年“一人户”女性高于男性的情况不同,20岁到64岁的“一人户”中,男性比例要高出女性很多。而与老龄段因丧偶、空巢而独居不同的是,青壮年的“一人户”更多是因为终身大事尚无着落。
    聊到这里,我们似乎绕不过单身的话题。与高涨的城市“一人户”数量相对的是城市青年一年高过一年的初婚年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2016-6-13 13:48
  • 签到天数: 1036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1 09:19: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mallny 于 2015-11-21 09:20 编辑

    全球亿数量级的独居人数
    《宋书•周朗传》中有云:“女子十五不嫁,家人坐之。”当然,这是古语。现今,英美发达国家的单身人数已趋近总人口的一半,尽管其中还包括离婚及丧偶人群。
    在亚洲,对独身者最友好的国家莫过于日本。即便最繁华的东京,也多见像思出横町这样,汇集狭小食肆,不仅减少群处的尴尬,还附赠生啤烤串的慰藉。
    二十世纪初,从格林威治村走出独身风尚,走出摆脱传统家庭观念的独立女性。当今中国,老人与年轻人的独身比例越来越高,这也许印证了克里南伯格《单身社会》中所下的结论:“单身社会,正成为一次空前强大、无可避免的社会变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 TA的每日心情
    奋斗
    2020-4-2 23:19
  • 签到天数: 2010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发表于 2015-11-21 09:26:23 | 只看该作者
    我家也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