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定都市网

查看:2474 回复:0 发表于 2015-9-12 12:48

该用户从未签到

qrcode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9-12 12:48:51 该帖发布自手机版:wap.jiading.com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沪通嘉定段建设举步维艰 [复制链接]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铁一局沪通铁路项目管段全长36.05公里,线路三进三出江苏与上海市,需征红线用地2043.71亩,临时用地616.21亩,房屋拆迁11.57万平米。征地拆迁量大,各种施工手续严谨繁琐,成为项目快速展开施工的拦路虎。项目部自进场以来,紧密围绕施工生产,以征拆为突破口,积极优化施工设计方案,合理组织施工生产。在确保已开工工点稳步推进的基础上,多渠道、多方位开展征地拆迁工作,积极寻求多方合作,不断推进施工生产。
理顺征迁关系 破解征迁难题
中铁一局沪通铁路项目部施工管段三进三出江苏与上海市,施工范围大部分位于城乡结合部,施工区域大多以厂房、经济作物和村庄为主,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建筑物密布。另外,苏沪两个地区征迁标准不一,协调部门众多,除上海地区和苏州地区各级政府部门之外,还有上海市铁路局、交通委、水务局、海事局、航务处等十余个部门,关系错综复杂,征拆难度极大。
2014年8月初项目中标后,桥梁公司立即吹响了向沪通集结的号角,人员跑步进场。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是,项目部征地拆迁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度。在当地政府“依法合规”的用地政策的大背景下,手续严格,加之协调部门众多,红线用地手续迟迟不能得到批复,无法形成施工局面。
为了推进征迁工作,尽快打开施工局面。项目部成立征拆领导小组,明确分工,细化责任,采用以点带面、各个击破的方式。项目部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头,各分部经理、书记、协调人员主动出击,跑政府、跑村镇,跑工厂企业,跑田间地头……不断加强与相关方的沟通协调。为了办理上跨与下穿6条铁路的黄封下行联络线特大桥相关工点施工审批手续,光各种协调会就召开了近80次,历时11个月才办理完成。
昆山以及嘉定地区经济作物带和厂房企业密集给征迁工作造成了巨大困难。由于拆迁范围内牵涉到为数众多的产权单位和群众的切身利益,高额的拆迁费用和集成的利益群体致使协调工作举步维艰。申铁公司和嘉定区地面附着物总包干协议迟迟不能签订,导致施工区域内地面附着物无法赔付,房屋和厂房拆迁不能启动。
三电改迁和既有道路交通管制严重制约着施工生产的展开。苏沪地区经济发达,电力管网布设密集,标段内三电迁改工程共计66处,各种线路达384条之多。迁改内容多,管理单位多,迁改手续复杂等原因,负责红线内三电迁改的中铁四局迟迟未能取得用地手续批复,一直处于停滞状态,严重影响中铁一局项目部整体施工安排。
针对以上难题,项目部一方面积极与各方协调沟通,一方面督促相关方尽快推进手续批复工作,争取早日扫清施工障碍。经过不懈努力,到目前为止,江苏省太仓境内除太仓南站设计变更外其余红线用地、临时用地已经全部完成;昆山市地面附着物评估工作全部完成,等待苏州市政府批复。上海嘉定区由于受设计图纸影响,红线内用地正在抓紧申请当中,城镇临时用地评估工作处于紧张的谈判当中,待规划用地许可证办理后方可施工。
制造联动效应 加快征拆进度
征迁工作不是单方面的、简单的个体行为,它需要依靠团队的协作,需要地方政府、业主以及施工方通力配合,相互协作才能顺利完成。中铁一局沪通项目紧紧抓住这一点,积极主动承担起业主与当地政府的“润滑剂”,不断穿梭于业主与政府部门之间,强化沟通,加强联动,尽可能的调动各方力量,形成联动效应。
在积极的沟通和协调下,征拆相关方都积极行动了起来。2015年3月19日,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黄融组织召开推进会。黄融强调,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确保沪通铁路上海段工程建设在安全、质量、工期、文明施工方面要走在全线前列。同年8月14日,苏州市副市长陆留生在调研时强调,建设单位与地方政府及国土部门进行充分沟通,依法合规开展土地征用工作,力争早日办理好用地手续。
“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项目部还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坚持主动出击,各个击破原则,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从薄弱处下手,锲而不舍,打开局面,加快征拆进度。同时,努力做好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力争做到审批一个点,开工一个点;审批一批、开工一批,早上形成大干局面。
优化设计方案 找缝插针施工
为了尽快打开施工生产局面,项目部以优化设计方案为龙头,以科学有序组织施工为抓手,以具备开工工点按期开工为契机,不断优化施工组织方案,循序渐进推动施工生产。
项目部施工区域地处长三角沿海地区,地表水丰富且水位高,承台基坑施工防护量大,临近营业线承台基坑施工安全风险高。为了优化工序,降低施工安全风险,通过对承台埋深及结构尺寸进行变更调整,在减少基坑开挖量及防护费用的同时,降底了施工难度和既有线施工安全风险。
安亭疏解线及蕰藻浜增建三四线线间距仅5.3米,既有京沪铁路每天行车200对(每趟车平均间隔5分钟),软基处理达7种,且轻质泡沫土处理位置距线路中心仅3.1米,基坑开挖深度达2.5米,设计间隔1米插打钢板桩基坑防护方案施工难度大,成本投入大。路基软基处理多处侵入既有线路肩,施工安全风险极高,在项目部多次与业主等上级部门沟通下,从施工及运营安全角度考虑,取消轻质泡沫土,软基处理到既有京沪线坡脚,路肩不动。
蕰藻浜特大桥原设计两端抬道便线方案需进行4次线路拔接过渡,施工复杂,安全压力大。项目部经多次研究讨论,并给设计、业主以及铁总鉴定中心相关领导汇报,对便线过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2次即可完成拔接,节约工期约1年,使本段施工安全风险、工期由不可控总体趋于可控。
此外,项目部还从打入桩变高压旋喷桩、挂篮施工变现浇施工等方面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累计实现Ⅰ类变更一项;II类变更十四项,通过紧抓二次经营工作,在降低安全风险和节约成本的同时,不断增加项目的收入。
项目部以“勤交流、勤沟通、勤跑政府、勤跑业主、勤跑现场”为指导原则,统筹规划、全面布局。经过不懈努力,太安特大桥、跨宝钱公路特大桥、下穿京沪高路基、跨京沪特大桥和黄封下行联络线特大桥、太仓制梁场等工点相继展开施工。截止目前,产值开累完成11026万元,占合同总额的7%,已交付施工用地总体产值完工率接近90%。管段内累计完成桩基1536根,承台101个,墩身98个,箱梁预制完成15孔,T梁25片。
“万事开头难”。沪通项目部全体员工坚信“风雨之后,彩虹更红”,他们将继续秉承“诚信创新 永争一流”企业精神,迎难而上,突破重围,科学组织,为荣誉而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打印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